2021-12-03

食品品牌“橙色星球”获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近日,食品品牌“橙色星球”宣布获得千万级天使轮人民币投资,投资方为小米集团领投、顺为资本跟投。据橙色星球联合创始人姚慧宇透露,该笔融资将继续用于产品研发及优化供应链。
展开

阿里巴巴每平每屋推出AI视频建模等新技术,可实现“商品放我家”3D效果

近期,阿里巴巴每平每屋平台业务负责人兼每平每屋·设计家CEO石梵正式揭晓了家居行业科技创新领域三项前沿的高新技术——AI视频建模、AI智能设计和自动化户型重建,并表示2021年双十一期间已在手淘、每平每屋等APP规模化商用该技术,消费者浏览商品已经不再局限于看图片和视频,还能够把指定商品放到自己家的真实户型中进行展示,AI人工智能根据指定商品和家中户型进行房屋搭配设计,为消费者呈现整体的设计效果,让每个人拥有私人专属设计师的梦想得以实现。 多项AI、3D技术交叉融合推动家居空间“体验升级” AI技术快速发展,通过3D、CG及动作捕捉等相关技术,虚拟AI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构建线上家居场景方面,淘系技术协同每平每屋技术团队不断探索虚拟AI技术的创新运用,在电商丰富且复杂的环境下,充分应用各种虚拟AI技术,为消费者带来虚拟与真实场景融合的全新体验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商家个性化经营的成本。 今年双11期间,每平每屋在智能室内装修设计领域的技术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支持用户在手机淘宝、每平每屋APP上进行AI视频建模。消费者只需围绕自己喜欢的一件家具,用手机拍摄一个短视频,AI人工智能将基于机器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技术、3D技术、实时渲染技术,就能完成对该件家具的三维立体建模。 有了真实家具3D模型之后,通过利用深度序列生成技术,AI智能设计会围绕该真实的家具3D模型进行全屋的软硬装室内搭配设计,消费者只需打开每平每屋APP,或者手机淘宝每平每屋轻应用,点击“免费设计我家”,选择户型库中的小区户型或是通过手机扫描家中的房间进行自动化重建户型,即可快速展现出3D设计效果。该技术不仅考虑了单空间(如客厅、餐厅)软硬装搭配的协调性,同时兼顾了不同空间(如客厅与卧室)软硬装搭配的协调性,从而产出能与专业设计师媲美的全屋3D设计方案效果,大幅提升设计效率,最终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未来家的样子呈现给消费者。 对于数以千万计来自中国天南海北、希望亲手设计自己理想家的消费者来说,通过手机就能将一张现实世界里的椅子逼真地出现在立体3D样板间里,还可以直接利用手机扫描自己家自动化重建3D户型并自行DIY设计,在人工智能设计算法的辅助下,短则几分钟内便能有一套精美的可落地的方案出来,还能随心所欲替换可以购买的所有商品。与此同时,消费者在购物决策过程中,不再需要考虑尺寸是否合适、怎样搭配才好看等购物难题,极大提升了购物体验,同时让“人人都是设计师”成为了可能。 聚焦家居家装科技创新 探索产业互联发展新趋势 在过去十多年里,家居家装行业数字化发展速度相对落后,缺少流量、服务不标准、家居家装产品和材料供应体系各自为战,陷入增长瓶颈,丞需数字化技术与家居家装场景的融合来完善和连接产业上下游以期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每平每屋在阿里巴巴集团内诞生,并开始持续不断地探索家居家装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真实家居场景为背景,定义了许多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知识重建,并结合3D人工智能技术初步打造了沉浸式数字家居场景化,以消费者体验端和商家数字化产品和工具为切入点,更好带动家装产业互联互通。仅2020年双11期间,每平每屋为天猫盖了一座100层的虚拟“3D家装城”,就吸引了超过6000万人次“云逛街”,而这背后则是每平每屋将所有数据进行3D数字化,涵盖从3D内容生产、数据链路整合、3D渲染技术等多个领域,规模浩大且需要设计师、工程师、以及产业链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做到。 据了解,每平每屋·设计家的前身是Autodesk旗下Homestyler美家达人,早在2009年便开始为没有设计技术基础的普通消费者提供操作平台,在设计行业和设计工具领域里有着非常深厚的发展历史。截至目前,每平每屋平台和每平每屋·设计家已拥有超1000万全球注册设计师,遍布220多个国家与地区,并与5万家居家装商家建立了深度合作,平台上的真实3D商品模型数量已超100万件。 而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家居家装平台,每平每屋依托阿里商业生态,帮助设计师和商户打通设计与商品全链路,通过装修、设计、服务、货品的全流程数字化,推动家居产业全链路数字化升级,让每一个设计方案可直接购买、轻松完成和安心交付。每平每屋·设计家则为家居设计师和家居家装企业提供专业3D云设计工具、渲染服务以及行业SaaS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并持续孵化设计师公域社交生态,让设计的价值赋能更多的消费者,以科技创新全力推动中国家居家装产业数智化发展。
展开

比特大陆入股中科微电子,后者为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中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0%为第一大股东。 北京中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注册资本172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黎启飞,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基础软件服务等。 官网显示,北京中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商。
展开

金卓恒邦入股互联网医疗公司方寸医生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方寸泉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金卓恒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36.04万人民币增加至约141.51万人民币。 方寸泉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陈翔,经营范围包括健康管理;健康咨询(须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等。其官网显示,方寸泉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 金卓恒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12日,法定代表人刘运利,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技术开发;广告信息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由王巍、刘运利分别持股50%。据悉,王巍为微博COO、新浪移动CEO。
展开

新加坡旅游支付专家YouTrip完成3000万美元A轮融资

近日,新加坡旅行支付专家YouTrip在A轮融资中获得3000万美元。这笔投资来自未具名的“亚洲家族企业”,YouTrip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在两轮融资中筹集到5550万美元。 YouTrip最初是一个移动旅行钱包,目前其应用程序已被下载超过150万次,并已在新加坡和泰国处理了约2000万笔交易。它表示这笔资金将提高公司的技术能力,以支持其支付产品组合的发展。
展开

K12在线中文教育机构LingoAce完成1.05亿美元C轮融资

K12在线中文教育机构LingoAce完成1.05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Sequoia Capital India,Owl Ventures,顺为资本,SWC Global。
展开

叠腾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赋能企业能源系统数字化

面向智慧能源的工业智能企业上海叠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叠腾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晨山资本独家投资。
展开

弈酷高科技获深创投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金融软件方案提供商弈酷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弈酷高科技)获得深创投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新计算引擎的研发,新业务的扩充和并购,以及海外量化分析团队的建设。 弈酷高科技成立于2018年,前身是拥有20多年银行业咨询的海外团队,定位于为全球大中型金融机构提供估值,风控,量化分析等咨询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目前服务对象包括10余家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机构。
展开

新锐口腔护理品牌白惜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嘉兴沃永领投

新锐口腔护理品牌「白惜」已完成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由嘉兴沃永领投,宠物生活方式品牌「未卡」创始人Donald首次以个人名义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创新研发、品类拓展、场景渗透等方面。 白惜成立于2021年5月,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专注于解决用户口腔问题的功能型口腔护理品牌公司。据悉,公司首款产品白惜抗糖漱口水上市试营三个月成交额已经突破1000万。
展开
2021-12-02

报告: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环比增长7%

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报告显示,大幅下调2022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环比增长7%,年度出货量将达到13.4亿部。市场和厂商在2021年第三季度表现低于预期,这表明供应限制升级和消费者消费能力减弱已开始对智能手机市场产生重大影响。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2022年保持复苏阶段(14.1亿部),并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展开

新型镍氢气电池初创企业“EnerVenue”完成1.25亿美元A轮融资

新型镍氢气电池初创企业“EnerVenue”完成1.25亿美元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斯伦贝谢新能源公司领投,沙特石油Saudi Aramco、IDG资本跟投,李家杰博士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电池技术研发及量产化进程和加大力度开拓中国市场。
展开

人工智能超声企业“深至科技”完成近亿人民币C1轮融资

人工智能超声企业“深至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近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某投资机构领投,新丝路资本跟投。此轮融资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工智能高性能医学影像及移动级高性能智能超声应用医疗设备的持续研发。
展开

东风汽车: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61辆

东风汽车发布2021年11月份产销数据快报。数据显示,东风汽车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61辆,去年同期1266辆;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999辆,去年同期6891辆。
展开

“弈酷高科技”获深创投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金融软件方案提供商“弈酷高科技”获得深创投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新计算引擎的研发,新业务的扩充和并购以及海外量化分析团队的建设。
展开

通联数据应邀参加中信建投证券2022年度策略会

11月30日,通联数据应邀参加中信建投证券2022年度资本市场峰会金融工程与大类资产配置分论坛,通联数据首席量化工程师李立分享交流了《基本面量化探索-AI盈利预测在量化领域的应用》的主题。 在传统投资研究领域,基本面研究和量化研究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市场研究方式,两者都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亦有自身的短板。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基本面、量化相结合的全新研究方式成为市场热点,涌现出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用基本面的研究方法判断景气行业和主题,再到这些行业和主题中用量化方式进行进一步选股和组合构建等。事实上,基本面基于人类经验判断,容易在局部研究中做深做透,但不善于处理海量信息;而量化方式善于处理海量信息,发掘规律,但容易忽视个性特征。因此,两者的结合能够取长补短。 李立与参会嘉宾分享了通联数据在量本投资方面的探索成果。比如,基于量本投资理念打造的覆盖A股3400多只股票的投研框架和预测模型,就是既充分利用了人类研究员的知识图谱,也发挥了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海量数据处理优势而打造的。通联数据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市场实践,对如何借鉴量化方式开展基本面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另类数据资源、丰富的有效因子维度和策略。近三年来公开发布的预测准确度,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套基本面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或将为各专业研究机构带来基本面研究的全新视野。 目前,作为国内头部知名证券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深度使用Datayes!萝卜投资SaaS产品的各项功能,助力提升研究效率,并就金融大数据库与通联数据正在开展紧密合作。通联数据希望为中信建投证券带来更多数智化的产品和功能,共同探索券商行业数智化转型发展之路。
展开

“假冒”大董的小放牛称非有意侵权,而是为了向海底捞学习

最近,一则海底捞的起诉消息引发关注,有家餐馆自称“炒菜界的‘海底捞’”,被海底捞以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告上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海底捞方面表示,公司自2020年5月起,就通过公函和律师函与小放牛沟通交涉,希望其停止侵权行为,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法律界人士认为,小放牛此举其实是借助“海底捞”品牌整体已经形成的市场号召力与吸引力提高自己品牌的声誉,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到大量熟知海底捞品牌的消费群体,并以此增加客流,获得经济利益,客观上增强了竞争优势,同时挤占了海底捞在提供火锅服务的同时发展新领域的市场空间,该行为具有不正当性,与公认的商业道德相背离,应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 说实话,海底捞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摆在那里,想成为海底捞的企业有很多,蹭海底捞话题的也不在少数,但如此公开打到宣传物料上的却是少见。 而且,这种“效仿”和“致敬”并不是偶发的,而是持续发生,蹭的也不只是海底捞一家。 作为主打全国菜的餐馆,媒体报道发现,小放牛在其宣传单上列出自家的各大菜系名厨,相关介绍里“致敬”了各大知名餐饮企业。例如,介绍自家的北京烤鸭“名厨”李月泉,在其介绍里,称曾担任北京大董工体店的烤鸭总厨;京鲁菜“名厨”杜海浩,称其曾担任北京四季民福王府井店总厨。 集众家之所长,自然是好事,可惜小放牛请来的恐怕不是“真大厨”,名厨之作含有水分。据“凤凰网美食”网站今年初发表的一篇报道《防疫不利小放牛被整改,深扒发现餐厅处处“注水”》中披露,小放牛宣传中所谓的“大董工体店烤鸭总厨”根本子虚乌有,这个厨师仅仅在大董工体店工作了短短几天;所谓的“王府井店行政总厨”也是如此,因为四季民福不设行政总厨这个职位,只有厨师长这个岗位,杜海浩只担任过厨师长,后因能力不足被降级为普通员工。 六大名厨就有两个被打脸履历造假,鉴于这种宣传内容的可信度,不禁让人怀疑,另外四个名厨是货真价实还是挂羊头卖狗肉? 从蹭海底捞,到傍上大董、四季民福等知名餐饮企业,不难看出,小放牛算得上是一位“好学者”,只是这种“好学”显然与人们认知中的积极进取不太搭。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同类品牌攀附虽然在短期内巧用成熟品牌形象帮助自己获得市场关注,但归根结底是涉嫌违法行为,破坏了公平的营商环境,对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均会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

凯辉基金被投企业云拿科技助力零售巨头欧尚落地法国首家自动化商店

11月30日,法国领先的跨国零售商——欧尚(Auchan)与AI领域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云拿科技(Cloudpick)宣布达成合作,在法国里尔的首家自动化商店Auchan Go正式开业。 该店铺位于欧洲著名商学院-北方高等商学院(Ecole de Hautes Etudes Commerciales,以下简称EDHEC),旨在以“拿了就走,无感支付”的便捷购物体验,满足全校师生和工作人员的日常消费需求。 凯辉基金于2020年6月领投云拿科技A+轮融资,并在此后以全球资源赋能企业,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充分利用凯辉丰富多元的零售和品牌资源,助力云拿科技的全球扩展计划落地。此次欧尚与云拿科技的合作始于2020年年初,正逢全球疫情严重,设备运输面临重重困难。利用凯辉独特的全球生态圈,我们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最终成功促成了此次合作。 凯辉基金合伙人丁立俊表示:“云拿科技以可规模商业化的成熟技术方案,赋能全球零售商实现数智化运营。凯辉很高兴能够通过全球生态圈,促进欧尚与云拿科技的深度合作,帮助云拿加速拓展、落地欧洲市场的同时,为欧尚引入前沿的零售科技以提供更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 云拿科技成立于2017年,以全球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多传感融合技术为核心,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为识别和商品学习算法引擎Cloudpick++,为顾客提供“拿了就走,无感支付”的新型购物体验,帮助实体零售打造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无需人工收银的智慧商店。其核心技术团队由来自硅谷、西雅图、阿里、腾讯、英特尔等工作多年的资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截止目前,云拿已在全球落地200余家自动化商店,进入了新加坡、韩国、日本、阿联酋、德国、匈牙利、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12个国家。 此次,在 EDHEC 商学院里尔校区开设的 Auchan Go 智能便利店展示了云拿科技利用前瞻性的思维有效提供解决方案的速度。云拿科技首席执行官 Jeff Feng 表示:“看到我们的解决方案在领先的国际商学院之一的校园中使用,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当前,数字化、智慧化、自动化商店的概念不断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而这也印证了传统零售业正迈向不可逆的转型阶段。尤其在结算环节,越来越多顾客不愿意浪费太多时间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候,因此简化收银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商们打造极致购物体验的一大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云拿科技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多传感融合等全球领先技术,借助AI系统可以近乎完美地追踪消费者的逛店轨迹和拿放行为,无论是将商品拿在手中,还是直接放进口袋或包里,走出闸机之后都能立刻完成自动结算。云拿科技的技术不使用人脸识别解决方案,也不收集客户生物识别信息,以保证最高级别的客户隐私。 除了为顾客提供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云拿AI解决方案也将赋能Auchan Go线下门店加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例如借助大数据分析,门店可以精准洞察顾客的品牌偏好、品类偏好及消费力等标签,以更具针对性的商品结构提高销售、提高坪效;在货物的数字化方面,赋予经营者远程获取实时库存的能力,一旦出现栏位空缺还可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前往补货;此外,得益于自动收银和远程管控,门店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7×24小时全天候营业,进一步扩大营收空间。正如Jeff Feng所言:“如今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在推动传统零售业快速发展,包括电商的冲击、Z世代对便利性的更高诉求,以及近两年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所造成的安全问题等等。好在自动化商店的出现,可以让传统零售商松一口气。” 自2019年首次进入校园场景以来,云拿科技陆续在上海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合作大学等落地了多家自动化商店,未来其还将深耕这一场景,着眼师生需求持续迭代产品与服务。除校园场景外,云拿科技还在CBD、交通枢纽、科技园区等场景持续深耕,为消费者打造极致购物体验。
展开

多模交互AR HUD亮相广州车展 锐思华创与斑马智行携手开启新视界

2021年11月19日,第十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裸眼AR技术解决方案商 -- 锐思华创(Raythink)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企业斑马智行,首次亮相联合开发的AR HUD智能座舱,吸引众多专家驻足体验丰富的AR HUD驾驶场景,感受到智能座舱中的创新人机交互方式。 此次展示的AR HUD座舱中,是由锐思华创(Raythink)提供AR光学显示解决方案及系统整合,结合由Ali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赋能的斑马幻影AR HUD引擎技术,即集AR数据、渲染、交互三大引擎于一身,并实现三大创新产品力:真车道级导航引领,带来高效的人机共驾;深度融合舱内感知能力,让多模交互在AR HUD上得以实现;融合丰富的座舱娱乐生态,让行车过程更富趣味。 多模交互AR HUD亮相广州车展 锐思华创与斑马智行携手开启新视界 AR HUD (Augmented Reality Head Up Display),即前车窗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通过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无缝融合,可将超高清的连续图像投射到整个挡风玻璃上,在导航时可以融合实际的路况场景进行显示,帮助驾驶员在不低头的情况下同时兼顾路况、仪表盘、导航等重要信息,更加有效地提升驾驶员与车辆的交互性和驾驶安全性。 强强联合 打造智慧出行空间 锐思华创成立于2019年,主要致力实现裸眼AR(增强现实)、AI显示整体方案,具备光学、系统、软件算法开发能力。在此次车展中,锐思华创展示了稳定的系统整合能力,可以接入各种不同的感知数据与信息数据,包括声控、手势、AR视觉传感、地图与导航、激光点云、360度环视影像等,并通过数据融合与场景分析,快速有效的建立环境3D模型并矫正,结合用户操控输入(如转向控制、驾驶员眼睛位置或视线变化等),经过AI算法进行精准的AR渲染与投影,最后通过投影畸变矫正,将AR显示完美呈现于驾驶员眼前。 与此同时,在目前市面上的主流AR HUD产品实际测量FOV不超过10度且VID不超过10米的情况下,锐思华创凭借积累多年的光学设计经验,技术已实现了15米以上的超长距离投影,以及23度或更大的视角。且自研专利技术OpticalCore®光核引擎,能够降低HUD对挡风玻璃PVB楔型膜夹层的依赖,汽车挡风玻璃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呈现高清晰、无重影、无散斑的AR视觉效果。 斑马诞生于2015年,是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两大巨头联手打造的智慧出行“新物种”。基于AliOS操作系统打造了“斑马智行”解决方案,助力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斑马智行充分协同阿里巴巴集团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和多家车企一起重新定义汽车,为用户打造智慧出行空间。截至到目前,已有超过100万辆搭载了斑马智行的智能汽车行驶在路上。 针对此次合作,斑马智行上乘BU总经理吴小航表示:“未来的智能座舱系统将被重新定义。传统的仪表板加中控屏不再满足驾驶员对操作便捷性的要求。AR HUD是驾驶者透过挡风玻璃与外界环境进行实时交互的窗口,将成为一大发展趋势。我认为整个产业将迎来大单屏加 AR HUD 的时代。此次斑马智行和锐思华创的合作正是基于对彼此的相互认可,双方将通过战略协同和优势互补,在这个赛道上一起携手向前。” AR HUD将重塑智能座舱硬件生态 IHS报告显示,智能座舱被定义为人们未来出行的第三空间,是集成了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软件和硬件,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迭代实现对座舱空间进行智慧感知和智能决策的硅基生命综合体,主要构成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抬头显示(HUD)、流媒体后视镜、语音控制等。而在汽车智能化背景下,传统HUD 解决方案已无法满足智能座舱与ADAS 功能的展示需求,具备沉浸式体验的AR HUD 正在成为最终解决方案。 锐思华创的AR HUD解决方案正融入智能座舱发展的进程中,并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在自动驾驶场景下的人机交互方面,也取得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的相关合作。AR HUD将成为具指引性、安全性和娱乐性一体的智能座舱交互核心,锐思华创将引领汽车产业开进元宇宙。
展开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基金合伙企业成立,中国改革基金会、比亚迪等为合伙人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70.65亿,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合伙企业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天风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共同合伙。
展开

元气森林入股麦后科技,成第一大股东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麦后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上海鸿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60%,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400万人民币增至1000万人民币,增幅150%。 麦后科技成立于2019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樊斌,经营范围含销售食品;技术开发、推广、服务等。据公开信息显示,麦后科技为速食品牌“我的天呐”关联公司,旗下产品包括螺蛳粉、酸辣粉、重庆小面等。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