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新发射的星链卫星一次性报废40颗,受地磁风暴影响
SpaceX最新部署的一批49颗“星链”卫星受地磁风暴影响损失惨重,多达40颗卫星要报废。SpaceX在当地时间2月8日的声明中表示,每颗卫星都实现了受控飞行,但这批卫星在发射第二天受到地磁风暴的影响。SpaceX表示,这些脱离轨道的卫星与其他卫星的碰撞风险为零,而且按照设计,一旦进入大气层,卫星就会报废,这意味着不会产生轨道碎片,也不会有卫星部件撞到地面。
沃尔沃计划投资100亿瑞典克朗在瑞典生产下一代纯电动车
沃尔沃汽车8日表示,其将在未来数年内于其位于瑞典Torslanda的制造工厂投资100亿瑞典克朗,为生产下一代纯电动汽车做好准备。据介绍,作为计划投资的一部分,Torslanda制造工厂将引入一系列全新的、更可持续的技术和制造工艺。Torslanda工厂的年产能为300000辆汽车,是沃尔沃汽车运营时间最长的制造工厂之一。
B站申请注册“bilipods”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bilipods”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
三星与工会加薪谈判破裂,或出现半个世纪来首次罢工
近日,多家韩国媒体报道称,三星管理层与公司工会就2021年薪资问题未能达成协议,韩国三星电子即将迎来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工人罢工。由于谈判未能达成,三星电子工会工人代表已经于2月4日下午3点向韩国劳动部下属的政府机构——韩国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提出仲裁。三星电子工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仲裁协议不能在10天内达成,工会将拥有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这在三星近53年来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
FF官方回应数据造假风波:做空报告失实,超1.4万份预订为免费预订单
日前,FF宣布,由公司独立董事会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已完成对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做空公司此前不准确指控调查。“公司发布的预订单包含收费预订单和免费预订单两个种类,其中公司收集到超1.4万份FF 91预订,拥有所有预订用户的信息,这一部分是免费预订数据;而公司对外公布的全球300辆邀约制限量版FF 91,这一部分是收费预订单。”
苹果在美国推出“轻触支付”,让iPhone变成收银终端
美国时间2月8日,苹果宣布计划在iPhone 上推出“轻触支付” Tap to Pay,使用“轻触支付”的商家通过简单的 iPhone 轻触,无缝、安全地接受 Apple Pay、非接触式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及其他数字钱包——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支付终端。
乌苏啤酒正式宣布吴京为品牌代言人
近日,乌苏啤酒正式宣布吴京为全新品牌代言人,硬核的啤酒对味硬核的人,以热血诠释乌苏精神,燃动虎年新春。
吴京先生作为中国演艺界的实力演员代表,曾塑造过无数活跃于银幕之上的生动人物。2022虎年新春,《长津湖之水门桥》热血点燃着人们的心中热火,银幕上的伍千里在刺骨嶙峋的寒冬里无惧枪林炮雨,勇敢战于最前线,三炸水门桥,以生命保卫国家;银幕外的吴京先生无畏艰难与挑战,以真诚、敬畏创作角色,与中国电影一同步步前进,攀登新高峰。
而乌苏啤酒则是从诞生之日起,就用骨子里的热情与坚毅便时刻陪伴在消费者的身边——见证着兄弟之间的欢聚时刻,更是鼓励着热爱乌苏品牌的消费者一往直前。和平年代已无战火纷飞,生活中却难免会碰见困难与挑战,或是独自面对,或有兄弟相伴,乌苏精神都鼓励热血的大家以坚定决心勇敢接受挑战,点燃心中的硬核之火。
一路走来,吴京先生面对荆棘遍地,却从未畏惧,坚持迎难而上,他个人的经历正生动诠释了乌苏啤酒的热情、勇敢、进取与坚毅的“硬核”精神。2022虎年新春,乌苏品牌宣布与吴京先生的携手合作,期待将这份精神作为新春礼物,传递给各位心怀热血的挑战者。新的一年,乌苏啤酒将与各位一同扬起满腔热血,无惧前行,与兄弟、家人携手,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当硬核啤酒品牌乌苏遇上硬汉吴京先生,硬核的啤酒对味硬核的人,希望乌苏精神点燃每一位战斗在实现自我路上的消费者。
特斯拉在美国召回26681辆汽车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周三表示,特斯拉将在美国召回26681辆汽车,因一个软件错误可能导致挡风玻璃除霜性能下降。特斯拉对NHTSA表示,该错误可能导致热泵中的一个阀门无意打开,将制冷剂困在蒸发器内。特斯拉将通过空中软件更新解决这一问题。
华卓科技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
2月9日消息,日前,医疗科技应用操作系统公司华卓科技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截止目前,华卓科技已经获得包括搜狗、普华资本、毅达资本、瑞健资本、泛城资产、俊杰资本等十余家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华卓科技是最早基于云原生架构对传统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全新顶层设计和开发重构的公司。
优加健康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康裕资本投资
2月8日消息,优加健康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人民币的首笔融资,由康裕资本独家完成,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打造优加健康“家医优护核心”医疗服务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优选医疗服务网络,持续加强药械网络的布局,加强数据驱动的医疗健康产品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专业健康险风控及医疗服务管理能力。
“蓝象智联”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
隐私计算企业“蓝象智联”于今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熙诚金睿领投,元禾重元资本、老股东联想之星等机构跟投。本轮融资之后,公司将加强底层技术研发、数据运营与客户服务,增强蓝象智联产品在金融等场景中的落地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人才布局。
空间智能公司宸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打造元宇宙基础设施
空间智能公司宸境科技日前已完成数千万美元 A 轮融资,由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 IDG 资本共同领投,中国 TOP3 上市游戏企业三七互娱及老股东 OPPO、富达集团(Fidelity)旗下自有资产投资机构斯道资本(Eight Roads)、BV Capital、欣旺达集团及复星锐正资本跟投。
灵西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嘉富领投.
近期,灵西机器人完成由东方嘉富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灵西创始人CEO丁丁透露,本轮融资将用于新一代产品研发、技术迭代、品牌推广和人员招募。
猎聘:互联网35+人才流向人工智能的薪资涨幅最高
日前,猎聘发布《当代职场人35+危机现象洞察报告》,通过大数据及问卷调查对泛35+职场人的就业情况及职场人对35+现象的看法等进行分析,呈现了35+危机现象背后的真相。
一、泛35+职场人就业环境概况
1、工作经验10年以上职位招聘平均年薪50.29万
35+危机论调使得35岁似乎成为职场敏感词,但从猎聘大数据来看,过去一年企业发布职位中,要求工作经验10年以上职位的平均招聘年薪高达50.29万。可见,只要持续保持竞争力,工作经验越长薪资反而更高。
2、哪些行业和岗位“越老越吃香”?
1)对10年以上工作经验人才需求最大的行业:财富管理占比最高,企业IT服务第二
2)除VP、总监等管理岗位外,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经理、架构师等职位越老越吃香
3、互联网35+人才去哪儿最吃香?
1)互联网35+人才流向人工智能的薪资涨幅最高,流向IT/互联网薪资涨幅仅排第七。猎聘大数据显示,互联网35+人才流向的TOP10行业中,IT/互联网行业居首,占比25.18%;企业服务紧随其后,以17.67%的占比位居第二;生产制造、大数据、金融行业的占比在6.65%-5.01%之间,位居第三至第五。此外、消费品、人工智能、文体传媒、汽车交通、医疗健康占比均超过2.69%。
二、职场人对35+危机现象的看法
1、不同代际、职级、城市职场人对35+危机的感知情况
1)超两成职场人对35+危机感触明显
2)超四成85前职场人对35+危机感触明显,95前这一占比超一成
3)中层职级职场人35+危机感触最深,高层职场人感触相对最轻
4)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无35+危机的职场人占比均为一线城市近两倍
2、超八成职场人认为35+危机产生的主因是职场新人辈出
关于职场35+危机产生的原因,猎聘调研显示,得票率最高的两个选项为“竞争激烈,职场新人辈出,年龄大确实没有优势”和“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操心多”,分别以80.86%和63.71%的得票率位居前二;“经济形势不好,担心万一失业没有企业愿意要中年人”以59.43%的得票率位居第三;“工作能力一般,晋升无望,对未来信心不足”以40.57%的得票率位居第四。此外,“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担心目前的工作会影响到健康状况”,“媒体对35+危机宣导太多”等亦有较高占比。
3、35+危机现象最严重的三大行业:互联网、金融、电子通信
当被问到35+危机最主要在哪个行业存在时,互联网行业以67.45%的得票率一骑绝尘,成为35+危机现象的重灾区;金融行业以31.13%的得票率位居第二;电子通信行业以30.66%的得票率位居第三;房地产行业和文教传媒行业分别以21.46%、16.04%的得票率位居第四、第五。
4、80后在家庭、事业、健康、财务、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程度均超其他代际
从职场人在家庭、事业、健康、财务、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程度平均得分来看,来自事业的压力最大,为7.95分;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最小,为6.44分。从不同代际职场人的单项得分来看,80后无论在上述哪个方面均得分最高,成为压力最大的一群人。
5、近四成职场人计划通过深造培养一技之长缓解35+危机
面对35+危机,38.86%的职场人选择“通过深造或专业培训培养一技之长,以备不时之需”,这一占比排名最高;20.86%职场人选择“发展副业,让自己有多个经济来源渠道”,位居第二;选择“静观其变,继续留在当前企业工作”的职场人以20%的占比位居第三。选择“跳槽到更稳定的行业”的职场人占比近一成。此外,也有部分职场人选择通过考公、创业、成为自由职业者等缓解35+危机。
尽管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35+危机的论调一直存在。但从数据来看,“35岁+”现象并不意味着35岁以上就失去了就业机会,相反,一些35+人才在离开了原有行业后反而获得了更好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