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申请元宇宙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OMODA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建筑修理,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据悉,奇瑞汽车于近日发布全新产品系列首款产品OMODA 5。
腾讯投资智慧能源创新服务商深度智控
天眼查App显示,1月11日,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李辉,注册资本约111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智慧能源技术开发等。官网信息显示,深度智控是一家智慧能源创新服务商,专注于节能控制、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等。
“黑芝麻智能”获博世旗下博原资本战略投资
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制造商“黑芝麻智能”获得了全球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的战略投资。双方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化全面合作,联手打造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工信部: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汽车芯片把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当前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在逐渐加大汽车芯片生产供应,芯片产能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释放,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
专注投教育,Owl Ventures完成超10亿美元募资
Owl Ventures宣布完成规模超过10亿美元新基金募集,分别为规模为6.4亿美元的第五期基金、规模2.7亿美元的第二期机会基金和规模1亿美元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阿里云X数澜科技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
1月11日,阿里云X数澜科技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在杭州正式挂牌成立。未来,双方将重点整合人力、技术等资源,持续关注教育治理现代化,形成综合研究、创新服务以及前沿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局面,切实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生态融合,提升教育数字转型效率及服务水平。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陈丽娟表示:“阿里云和数澜科技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联合实验室成立后,阿里云将与数澜科技形成技术合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持续打磨,产出具有行业价值的解决方案及最佳实践。助力打造高效、活力、绿色、安全智慧校园。”
2021沸点短视频盛典现场演讲直击
2022年1月5日,“热爱的力量”2021沸点短视频盛典暨赛博大象集团合作伙伴思享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赛博大象集团CEO杨宇翔,赛博大象集团一点资讯总裁陈彤,赛博大象集团一点资讯高级副总裁金治,新榜公司创始人徐达内,新京报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封面新闻首席内容官卢荡,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社交媒体总监周羿翔,快手科技副总裁余敬中,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编徐丹,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邓凌等多位大咖参与讨论、分享,共同探索行业新机遇与商业化的的多样可能。
盛典现场,赛博大象集团一点资讯高级副总裁金治以《追求极致,值得热爱》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2021年,不论是汽车、新消费、房地产、金融等行业以及所处在行业里的每个个体,都在用专业的知识和极致的精神去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一点资讯也一直以极致与热爱的态度产出优质内容,记录时代与社会的进步。2022年,一点资讯将围绕‘精准体系、深度发掘、生活贴近、未来探索’等四个核心,用至臻态度持续打造富有生命力的价值商业体系。”
据金治介绍,凭借对内容与算法的精准升级,一点资讯打造出了有精度、有温度、有价值的核心能力,并通过多领域矩阵号形成内容营销体系,实现多维度覆盖,深入链接用户。
在“深度”方面,一点资讯紧跟全球时事热点,在众多领域产出优质专项内容,构建深入链接用户的内容营销体系。这一体系涵盖冬奥、碳中和、健康、汽车、时尚等多个热门话题方向,以更精品化深度化的垂直内容来服务客户。一点资讯还与多地政府、官方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了《敦煌迹忆》《快乐星球》《一点·预警直达》等多个优质IP项目,极大丰富了平台内容和营销生态体系。
此外,一点资讯在内容方面也更贴近生活。以沸点视频为例,作为新闻内容的讲述者、创新者与推动者,沸点视频直击突发现场,还原真实,聚热点为沸点。现已拥有全网2000万+忠实粉丝,全年共计生产视频2万+条,核心拍客覆盖全国685个地级市县区及10个以上的海外国家。其优质资讯内容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多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采用,形成更具影响力的视频内容生态。活动现场,金治还与全球沸点拍客进行了视频连线,并邀请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现场进行跨界交流。
作为强媒体属性的内容聚合平台,一点资讯始终坚持打造高品质内容,凭借“精准”、“发掘”、“贴近”、“探索”四大优势,推动品牌实现更精准高效的营销,为用户和商业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打造富有生命力的价值商业体系。
据相关资料,一点资讯已于2021年10月正式升级为赛博大象集团,未来将集中布局信息流内容、社交、游戏等领域,以“科技为自由”为愿景,打造一条聚焦更多创新业务的新赛道。金治透露,赛博大象集团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一直保持积极的探索心态,在 AI 及 NFT 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款名为“啫喱”的熟人社交产品即将上线。
速食的速去哪了?20分钟做出来的速食还是速食吗?
疫情的到来与持续,速食产品线上线下销量的急剧增长,方便速食已经成为2020年度六大美食趋势之一;根据《2021方便速食行业洞察报告》预估,中国方便速食已经成为一个2500亿级别的大市场。
2022年是冻品速食的转折点,疫情反复影响下,“宅”在家里的人们,也推动了速冻食品行业逆势上涨,成品也会越来越被需要。新式面点成为速冻米面行业新突破口,爆款新品面点成为新兴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
口味优化绝不是“速食慢做”的遮羞布
在速食时代,复杂速食越来越多,烹饪时间20 分钟+的不在少数,但20分钟做出来的速食还是速食吗?既然是“速食”,最基本的“应有之义”就是速度快,时间短。口味优化绝不是速食慢做的遮羞布。
伴随着消费逐渐升级、便利性的硬性需求变高,食品工业化、科技化的助推,半成品已满足不了未来需求,成品一定是大势所趋。是否会存在一种可以不用洗碗、无需二次加工、开袋即食、口感极致还原且等待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速食呢?这种过于”理想主义“的速食是否真的存在呢?答案:存在,微波速食。微波速食即无需烹煮,直接用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的速冻食品形式。同时具有高还原度、营养保留完全、口味流失小的特点。2021年是微波食品发展的元年,多个食品品牌开发了各种微波食品形态,赛道已经形成。以烹烹袋、烧范儿、叮叮袋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速冻品牌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让“慢”止步于“出世”阶段
纵观目前的速食赛道,大多数品牌都在平面维度进行竞争,或是价格博弈、或是口味抄袭、抑或是比拼流量投放,都将品牌运营重点放在了后端,而鲜少在前端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但归根结底,真正能构筑品牌壁垒的还是产品本身,如果产品极度创新,本身就具有划时代意义,所以笔者更强调让“慢”止步于“出世”阶段,将更多的经历放在研发创新上。
在研发阶段就将食品的方便形态到食物的冷冻保鲜再到包装技术上精益求精,把烹饪至最佳口感的食物连同其营养成分锁进袋中,客户拿到产品只需微波加热即可还原美味。毕竟3分钟就可以得到安全、美味、营养的一餐谁愿意花20分钟呢?
技术驱动行业升级
速食3.0时代——技术驱动品牌时代,通过技术升级同时满足极致便利、保留营养美味。烹烹袋以“急冻锁鲜+微波速热”两大支点,解决简单烹饪与高品质美味之间的矛盾。
我们日常买到的速冻食品,并不是直接把常温的食品放进冷冻室即可,而是使用了特殊的速冻工艺。微波速食产品大多采取的都是急冻晶体锁鲜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美味。
微波炉电器进入中国已经超过20年,听上去似乎“万物皆可微波”,但其实是有难度的。据为了更进一步方便消费者,烹烹袋等微波速食品牌正在同头部微波炉厂商洽谈,计划在微波炉内植入即热商品小程序,用户在使用时只需扫描产品包装袋上的一维码即可完成自动加热。实现用户只需将产品从冰箱拿出来放到微波炉里即可,不用再考虑其他东西,进无需行其他多余步骤。
微波速食的何去何从
目前微波速品类已经涉及中西,贯穿主食和小吃。从微波水饺到米饭面条,再到炸鸡烤肠等小吃,可以说微波包装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前段时间有些品牌甚至出了专门的“利是包”可以微波任何你想微波的东西,乍一看似乎是好事,但有可能走上自热食品的老路子,同质化严重。微波速食并不是单纯的把速冻食品放进可以微波用的包装袋,而是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份精致的美食。
目前微波速食壁垒仅仅在于包装上,所以被模仿和超越的几率非常大,这就意味着品牌方需要极强的研发能力和组织能力。
微波速食虽然用上了黑科技,但其本质却是食物本身,是高频刚需的消费品。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市场份额的前提是—产品的高性价比,微波速食归根结底卖的依然是食品本身,而微波加工只是他的附加值。深化研发,迭代配方,做更好的产品;做难的事,做最基础的事,才有建构壁垒的可能。
需要强调的是,微波速食并不是单纯的把速冻食品放进可以微波用的包装袋,而是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份精致的美食。
结语:速食不再是“凑合着对付一顿”——味道要更好,成品要和包装图片相符,所得要即如所见,在速食品类里,冷冻的形式是最好实现这一需求的,用微波技术改造全品类的理念已经被从业者逐步认可。但微波食品由于市场发展还较为初期,品类的消费认知大于品牌的消费认知,培养消费习惯以及提升品牌认知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
苹果妥协,将在韩国允许应用开发者采用第三方支付
苹果公司宣布将遵守韩国的一项法律,允许用户通过第三方渠道为应用付款。这项法律也适用于已经谷歌公司的相同领域。
在过去一年中,反垄断成为科技行业的一个主旋律。苹果对iOS应用销售渠道管控是其中代表。虽然他们试图通过将一部分中小开发者的佣金从30%降低到15%来避开监管压力,但仍然在美国的一个重大案件中败诉。
而目前在韩国,通过了一项法律,强制谷歌和苹果允许应用开发者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这项法律早在去年九月就开始生效了,但是苹果公司最初持反对态度。直到今天《韩国先驱报》(The Korea Herald)报道,苹果公司已经表示将遵守这项法律:
韩国监管机构周二表示,根据韩国新颁布的一项法律,禁止应用商店运营商强制使用自己的应用内支付系统。
苹果公司表示,计划提供一种替代支付系统,相比目前30%的服务费用降低,因为这家科技巨头向韩国通信委员会(KCC)提交了合规计划。该公司没有提供该政策生效的确切日期,也没有提供服务费用,但表示计划与KCC讨论进一步的细节
预计其它国家也将效仿美国和韩国的做法,许多反垄断专家认为,苹果最终将被迫在全球范围内采用类似政策。
Meta任命美版“饿了么”CEO为董事会成员
Facebook母公司Meta发布消息称,将美国版饿了么DoorDash CEO、联合创始人徐迅(Tony Xu)选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即时生效。
扎克伯格认为,徐迅既懂得运营科技公司,又能解决商业环境中存在的复杂挑战。
自2013年5月以来徐迅担任DoorDash CEO,他也是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2020年11月徐迅成为DoorDash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