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Instagram资深人士加盟TikTok
据报道,一位曾在Instagram、推特任职的资深人士Shavone Charles即将加入TikTok,负责平台文化多元性的传播。Charles表示:“我对加入TikTok感到非常激动,我很高兴能继续我的事业,支持并宣传创作者故事。”
万达电影:拟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投建“2022-2023年影院建设项目”
万达电影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拟将原“新建影院项目”剩余募集资金进行新项目投资,用于投资建设“2022-2023年影院建设项目”,总投资7.64亿元,计划于2022年至2023年,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等城市新建影院50家。新项目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6.38亿元,不足部分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TikTok在英国举办首个“黑五”购物节
TikTok正在英国举办首个“黑色星期五”购物节活动。11月25日至30日,TikTok上的潮流创作者将开启多场“黑五”直播,英国用户有机会以50%的折扣购买美妆大牌及热门科技产品。“黑五”活动还包括手气抽奖、节日礼物推荐等环节。
嘉银金科:第三季度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41.2%
嘉银金科发布其2021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嘉银金科第三季度促成交易金额66.68亿元,同比增长100.2%;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43.8%;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41.2%。
Micro LED微显示器研发企业JBD完成A轮数亿元融资,同创伟业领投
11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Jade Bird Display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融资资金将用于针对AR应用领域的Micro LED微显示芯片研发与量产。
Counterpoint:华米科技成为全球前三可穿戴设备厂商
近日,知名数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了2021年Q3可穿戴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苹果、三星分别以22%、14%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二,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华米科技则以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据悉,11月22日华米科技正式宣布旗下智能手表Amazfit跃我GTR 3 Pro正式上线血压筛查研究项目,用户可通过该设备参与研究项目,借助智能手表实现提前筛查出是否患有高血压。
《最具出海潜力游戏榜》正式启动,百万补贴助力游戏新锐出海
近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积极探索海外机会,但出海最重要的两大难题却依然存在: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更具出海潜力?优秀的产品在海外如何做好商业化?
为了推进中国游戏行业出海的健康发展,赋能优秀游戏产品开启海外征程,飞书深诺联合Meta、GamePlus、CiGA等合作伙伴发起国内首个“最具出海潜力游戏榜单”,招募游戏出海新锐,并就上述难题交出业内的权威性答卷。
由游戏出海赛道各领域出海专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将从产品力、商业化能力、团队潜能等多维度对申报游戏产品进行评估,最终评选出中国最具出海潜力游戏TOP10! 入选游戏将获得共计百万出海补贴,并将在业务发展、海外推广、品牌曝光等方面获得评审团的重重后援支持,为冲刺海外做好360°准备,以最佳状态在海外扬帆起航。
超强专家团评审 多视角考察产品出海潜能
为保证评选结果的专业度、准确度,以及贴近海外市场玩家的选择偏好,来自出海赛道各领域专家评审,分别从游戏产品力、商业化能力、团队潜能对产品进行考察:
来自国产游戏新出海团队据地一线的“GamePlus&CiGA”的专家,凭借自身对中国游戏开发者团队及其产品的深刻认知与了解,对参选游戏的产品力,包括游戏玩法、独特性、美术音效、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来自全球买量推广王炸组合“飞书深诺 &Meta”的专家,凭借近十年携手服务中国游戏厂商的海量数据洞察与经验方法论,围绕参选游戏的收费模式、多市场适应性、可延展潜能等方面,深度评估其海外商业化能力;
来自行业头部的发行方及投资方的专家,将凭借对游戏出海行业的投资经验,从团队配置、出海经验、运营能力等方面对参赛团队是否具有海外成长潜能作出判断。
专家评审与海外游戏玩家检验相结合
整个游戏榜单为期两个月,2021年11月启动报名,2022年2月榜单公布。期间,会有两轮评审,首轮评审,来自各领域专家会对游戏的属性进行静态多维度考察,筛选出具有一定出海潜力的15款游戏,进入第二轮评审。次轮评审,加入海外市场验证和玩家检验环节。飞书深诺遍布全球的上百位策略、优化和创意服务团队,将为入围的15款游戏定制海外营销方案,拥有全球视野熟知媒体属性的创意团队提供更加本地化创意支持,官方认可的专业游戏领域优化师提供7*24小时推广投放服务。经过在Meta平台上的营销买量测试,投放效果和运营效果表现优异的游戏将有机会入榜。
百万补贴助攻登榜游戏全方位成长
参与游戏榜单评审,并有幸登榜的游戏,都有机会获得飞书深诺及合作伙伴提供的价值百万的出海补贴,一次性解决资金、流量、关注度等出海痛点。
投放测试,产品验证。数据反哺游戏产品调优,帮你游戏研发商开发更加契合海外市场的游戏产品;
飞书深诺价值百万的新手出海服务包,从赛道调研、游戏测评、媒体培训、投放顾问、素材创意、发行服务、SDK对接等多方面扶持新锐游戏厂商出海;
数十家优质海外发行方及投资方定向对接,让好游戏团队获得资金支持,让好的游戏产品获得发行青睐,解决业务成长痛点;
国内游戏行业媒体和展会曝光,提高声量,登顶行业关注,获取更大机遇。
作为专注海外数字营销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集团,飞书深诺秉持“用数字有效联结中国企业和全球消费者”的愿景,为企业提供可定制组合的全链路服务产品。旗下飞书深诺游戏应用事业部将通过对海外市场增长领域的不懈深耕,构建虚拟产品出海生态网,持续为国产游戏提供出海营销最新技术产品及服务。
传腾讯旗下App将暂停更新,腾讯:正配合监管升级保护措施
有消息称即日起腾讯计算机主体旗下所有App将暂停版本更新,各应用商店和分发平台立即执行。
对此,腾讯回应表示,正持续升级APP对用户权益保护的各项措施,并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正常的合规检测。在此期间,用户可正常下载使用APP现有版本。经测试,目前腾讯系APP在官方及各应用商店下载一切正常,也未出现下架情况,用户使用并不受到影响。(科创板日报)
AR眼镜品牌“INMO影目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AR智能眼镜品牌“INMO影目科技”完成来自经纬创投领投,九合创投、君盛资本及老股东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影目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吕一飞表示,这轮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交付及品牌打造。
GSMA:预计到2025年中国5G连接数将达8.65亿,占全球40%
GSMA研究机构GSMA智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全球5G网络已发展到176个,5G连接数达到约5.5亿。中国5G连接数占全球5G总连接数的78%,约4.3亿。到2021年底,全球接近8%的消费群体,约6.4亿用户将使用5G而运营商持续的网络建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大讯飞参股成立清环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环保监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讯飞清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00万,法定代表人为张友国,经营范围包括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监测;环保咨询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股东包括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等。
乘联会:11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4.9万辆,同比下降12%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第三周的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4.9万辆,同比下降12%,表现相对改善,相对今年10月的第三周降6%。由于10月的生产改善明显,11月的零售回升应该较明显,但目前的回升速度还是不快,与2019年的状态相近,也是较好的表现。
“Jade Bird Display”获同创伟业数亿元A轮融资
“Jade Bird Display”(简称JBD)已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融资资金将用于针对AR应用领域的Micro LED微显示芯片研发与量产。据官方介绍,JBD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具备Micro LED微显示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
智梭科技,实现无人车从正向研发走向规模化市场
近日,智梭科技的量产线上终于下线了京东物流最新一代无人车,迎接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与产业链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无人物流车终于在2021年逐步规模化应用于物流领域,从菜鸟、美团、京东物流到商超配送等等。2022年将成为无人物流车真正进入大规模化商业应用的爆发元年。
因为看好无人车这个领域,研究了多年自动驾驶的智梭团队带着无人驾驶技术和整车研发与制造经验毅然加入了这个赛道。不同的是,智梭从一成立就投入了全球首家数字化智慧工厂,设计年产能可达2万台。这在市场保有量尚不足千台的2020年不得不说是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的。智梭的初衷,就是要深耕无人驾驶这块土壤,成为智慧物流的行业赋能者。
对智梭而言,如果不能产业化,无人车就只能是个智能玩具没法真正服务社会。而在这样一个崭新的领域,从产品定义,E/E架构开发,整车与系统的设计规范,软/硬件可靠性的测试验证,到供应链开发与认证,制造流程设计,检测与标定设备的研发等等,并不是简单的投入一条生产线就可以解决。
为了满足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经济性,智梭从设计源头上考虑成本控制,最大程度的采用和开发车规级零部件,借鉴整车开发与制造流程开创出一套无人车研发、生产、测试及检测标定的流程,目的是保证最终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于此同时,智梭还联合国家级认证中心制定了首个无人车行业标准,预计在今年年底正式发布。
将无人驾驶技术更好地融入各种应用场景,智梭除了在工业园区和校园内进行末端快递的分发,也在六安的开放道路上为快递企业提供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智梭在今年已经开始为国内、国际物流行业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
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无人车的诞生,横跨汽车与信息两大产业。在这场汽车“新四化”的变革中,高阶自动驾驶成为了最关键的变量。
拥有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最齐全的产业链,最多的软硬件人才数量,中国完全有机会在这场变革中的领跑全球,以实现我们交通强国和科技强国的战略愿景。
11年增长16倍,看光谷瞪羚成长新速度
2021年,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总体恢复,国内各行业的变局和新生仍在不断重演。
医疗健康、新消费掀起投融资热潮,元宇宙、碳中和等新风口接踵而至,“中国版纳斯达克”北交所官宣设立……投资者与创业者正面对新的变局与机遇。
经历新冠疫情,英雄城市武汉再次“复苏”,光谷瞪羚企业们拿出更快的速度“奔跑”。2020 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光谷瞪羚企业达到64家,其中,近一半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利润总额超过30亿元。
“敢为人先”的光谷瞪羚企业们正勇立时代潮头,眺望未来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光谷瞪羚呈高成长态势
2018-2020 年,502家光谷瞪羚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 110.2 亿元、163.5 亿元和 243.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8.4%和 49.0%。2020 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光谷瞪羚有64家,其中,30 家营业收入首次突破 1亿元。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光谷瞪羚企业利润总额也超过了30亿元。2018-2020 年,光谷瞪羚中实现盈利的分别有 262 家、324 家和 386 家,分别实现利润总额为 12.8 亿元、19.0 亿元和 34.3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63.7%。光谷瞪羚中两年利润总额增量超 1000 万元的有 35 家。
近四成光谷瞪羚利润率超20%。2018-2020 年,光谷瞪羚中利润率超过 20%的分别有 40 家、70 家和 112 家。其中,32 家利润率超过40%。
营收和利润齐飞的背后,是光谷瞪羚在研发上的不断投入。2020 年,502家光谷瞪羚研发投入总计 32.7 亿元,两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 45.0%。平均每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 650 万元,其中,31 家研发投入超过 2000 万元,飞思灵微电子、友芝友生物等 5 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 5000 万元。
尤其近三年以来,光谷瞪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高于 13%。2018-2020年,502 家光谷瞪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 14.1%、13.9%、13.4%。2020 年,近三成光谷瞪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 20%,其中,56 家研发投入强度超过 50%。
因此,到2020年,光谷瞪羚共吸纳了超过1.9万的研发人员。平均每家企业研发人员为 37 人。2018-2020 年,光谷瞪羚研发人员占比始终保持高于 40%。
随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光谷瞪羚集聚效应,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光谷瞪羚,成为耀眼的新星。
2021 年,新晋光谷瞪羚 216 家,占光谷瞪羚总数的 43.0%,较 2020 年新晋光谷瞪羚占比提高了近 10 个百分点。216 家新晋光谷瞪羚实现营业收入64.0 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达 80.8%,其中,76 家实现收入翻两番。新晋光谷瞪羚平均成立年限为 4.5 年,且成立时间越短,新晋光谷瞪羚占比越高。
开拓产业新赛道
在2015年之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健康需求的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了巨大的风口,大量资本涌入,高瓴资本等投资机构都重注生物医疗领域,频繁大手笔出击,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一直以来,光谷都致力于聚焦生命科技大健康产业。据悉,光谷生物城自2008年启动建设,已经跻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第一方阵,形成从基础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园区生物企业超过3000余家,其中不乏人福医药、迈瑞医疗、华大基因等细分行业龙头,也有辉瑞公司、国药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
生物医药也成为了光谷瞪羚营收增长率最高的赛道。
2020 年,107 家生物医药领域光谷瞪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9 亿元,同比增长 60.7%。在 91 家 2019 年营业收入超过 100万的光谷瞪羚中,纳磁生物、中古生物、安友医疗等 37 家光谷瞪羚近两年营收增长率超 100.0%。
在光谷瞪羚新生力量中,有20家企业来自医疗器械赛道,占全部医疗器械赛道光谷瞪羚数量的 45.5%。
在卡脖子的硬科技领域,光谷瞪羚也涌现出芯来科技、聚芯微电子等企业。在特种装备、智慧交通与出行、北斗、智能电网等赛道的光谷瞪羚企业数量也均超过20家。
除此之外,“碳中和”也成为今年的风口赛道,进入快车道,成为市场的C位。光谷瞪羚在碳中和赛道分布也最为集中。
2020年,73家绿色科技领域光谷瞪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518亿元,同比增长 47.2%。近七成企业分布于环保服务和智能电网赛道,企业数量分别为 30 家和 21 家。格蓝若智能、精能电子、泾渭环境科技等成立时间在 5 年之内的光谷瞪羚成长快速。
获资本市场青睐
光谷瞪羚的高速增长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有159家光谷瞪羚合计获得超113亿元的股权投资。
从融资金额来看,累计获得融资额超 1 亿元的光谷瞪羚有 28 家,融资额合计超 80 亿元。
2021 年,光谷瞪羚股权融资依然活跃。2021 年 1-10月,已有 24 家光谷瞪羚公开披露股权融资信息,累计融资金额超 20 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OPPO等互联网大厂,也包括红杉资本、达晨创投等明星投资机构。
其中,极目智能、象辑知源、爱博泰克在今年都走到了C+轮,B轮瞪羚企业也占到了23.7%。
不可否认的是,光谷瞪羚已经是是武汉市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的核心力量。2021年,武汉市共有 3 家独角兽企业,其中 2 家曾入围光谷瞪羚榜单;武汉市现有 12 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位于光谷的有 10 家,其中 9 家曾入围光谷瞪羚榜单,敏声新技术为 2021 年新晋光谷瞪羚企业。
同时,光谷瞪羚也是上市的后备军。目前,已有6 家光谷瞪羚进入上市排队阶段,16 家光谷瞪羚正在进行上市辅导
其中,光庭信息、华康世纪创业板 IPO 申请已通过,联37特科技创业板 IPO 进入问询阶段;传神语联科创板 IPO 进入问询阶段,新华扬科创板 IPO 已获受理;木仓科技已向创业板递交了招股书,等待受理。证监会湖北局公开信息显示,截止 2021年 9 月,省内有 49 家企业进行备案辅导,光谷瞪羚企业数量占比超 30%。
事实上,截止 2021 年 10 月,已经累计有 14 家光谷瞪羚成功上市,其中,2021 年上半年四方光电中科通达、康圣环球 3 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创业与投资的浪潮仍然澎湃,光谷瞪羚正在打造新的引擎,成为光谷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多宁生物完成C轮融资,加速搭建国产化一站式供应平台
多宁生物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无血清培养基、特别是抗体市场无血清培养基的开发、生产。
马斯克再出售价值10.5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文件披露显示,马斯克11月23日卖出93,4091股特斯拉股票,价值10.5亿美元。自11月8日以来,马斯克已累计卖出了9,164,148股,占其目标出售份额的53.75%。(新浪科技)
北斗导航卫星团队创业,方位角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方位角”公司已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深创投、东方富海管理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联合领投,万川资产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