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1

御露堂完成A轮6000万元融资,金沙江弘禹资本投资

御露堂健康科技(北京)公司近日宣布已完成6000万元A轮投资,由金沙江弘禹资本投资。 据公开资料显示,御露堂成立于2014年,目前公司已和多个大健康领域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如光明国际食品、富士康CDMO中心、合元集团、德技医疗等。公司的核心技术为“本草甄露VNP+精炼析取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中国古代药露工艺,后经现代科技创新,选择高营养、高药用价值的天然可食用植物、药食同源植物、新资源食品植物等,努力将植物中全谱有效成分以草本体内最原始天然的均衡配比全效析取出来。
展开

北航教授掌舵,高温膜燃料电池企业海得利兹获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

本轮资金将用于公司高温膜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及整机的批量生产线建设,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开拓多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加强产业化人才储备。
展开

德昇微电子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于锂电池管理芯片

本轮融资后德昇微电子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以更优质和创新的产品服务广大客户。
展开

小分子靶向药研发公司“伊诺其尼”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36氪获悉,小分子靶向药研发公司“伊诺其尼”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核心产品WXWH0226的Ⅰ期临床试验研究、研发团队建设等。本轮融资引入漳州百年鑫投医疗健康基金及徐州空港生物医疗科技基金。
展开

专攻智能批改,“一笔两划”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北京一笔两划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笔两划”)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A股上市公司世纪天鸿。此次融资将用于加大人工智能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作文及主观题批改的研发投入。此前,一笔两划曾获得真格基金、不惑创投、搜狗等机构的多轮投资。
展开

爱巨智能获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还在筹备Pre-A轮融资

近日智能音频眼镜开发商「爱巨智能」已完成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繸子财富领投。该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及自有生产线搭建,以及初代产品实现与垂直场景调研,目前均已基本完成。
展开

Valkyrie Entertainment将被索尼游戏部门收购,曾参与开发《战神》等

索尼游戏部门表示已同意收购曾与SIE莫妮卡工作室合作开发游戏《战神》的工作室Valkyrie Entertainment,具体金额未公布。 这笔交易是索尼互动娱乐今年的第5次收购,此前该公司已收购Nixxes软件公司、《死亡回归》(Returnal)开发商Housemarque、Bluepoint Games和Firesprite。
展开

Canalys:2021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255亿台

全球芯片组短缺导致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1年第三季度下降6%。三星再次成为领先供应商,出货量6940万台,占21%的市场份额。随着iPhone13的发布,Apple 排名第二,出货量4920万部,增长14%。小米排在第三位,出货量4400万台,达到14%的市场份额,OPPO和vivo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出货量分别为3670万台和3420万台。
展开

中国知网向赵德馨教授道歉,并将全面检查授权方式

据CNKI知网官方公众号,中国知网发布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向赵德馨教授道歉。 知网称,诚恳接受来自作者、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批评,全面检查在互联网业态下的著作权保护与使用授权方式,认真分析著作权授权链各环节的工作不足和瑕疵漏洞,虚心听取法律界专家、学者和出版机构的意见与建议,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一道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对于赵德馨教授作品的问题,知网称将积极会同相关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与赵德馨教授沟通,妥当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
展开

微软160亿美元收购Nuance交易有望获欧盟批准

据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 微软斥资160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和语音技术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的交易有望获欧盟批准。消息传出后,微软股价在盘中交易中上涨近3%,最终收涨2.83%。 知情人士称,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更深入地调查微软收购Nuance的交易,该机构早在11月份就发出调查问卷,向微软和Nuance的客户以及竞争对手征集意见。这是自两家公司4月份宣布收购协议以来,反垄断机构进行的最广泛的一次调查。 经过最低限度的审查,美国司法部、澳大利亚竞争委员会分别在6月份和10月份表示,他们不会对这笔交易提出异议。微软和Nuance上月向欧盟委员会下属竞争局提交了申请,该机构必须在12月21日之前批准这笔交易,否则需要展开更大规模的调查。 两家公司原本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但他们在上个月表示,时间表可能会推迟到明年初。
展开
2021-12-10

连锁精酿酒馆“Blue Ark”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连锁精酿酒馆“Blue Ark”已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天使投资人高贺健(曾投资锅圈食汇等明星项目)、上市公司安博通创始人苏长君等联合投资。Blue Ark已启动新一轮融资,融资目标1000万-1200万元人民币,融资金额将用于店面拓展、供应链升级等。
展开

大健康领域新添融资,植物成分提取商“御露堂”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

御露堂健康科技(北京)公司(下称“御露堂”)宣布已完成6000万元A轮投资,由金沙江弘禹资本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专利布局、配方大数据库建设等。御露堂成立于2014年,主攻植物成分提取与研制,公司的核心技术为“本草甄露VNP+精炼析取技术”。
展开

ECHEMI获得超亿元A轮融资,打造全球化数字分销和供应链服务平台

ECHEMI成立于2009年,深耕精细化工行业十余年,于2015年起逐步转型为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精细化工产品数字化分销服务平台。
展开

运动社交平台“咕咚”完成2000万美元战略融资,华赢证券领投

运动社交平台“咕咚”完成2000万美元战略融资,华赢东方(亚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赢证券)领投。据悉,咕咚将以5.2亿美元估值正式开启D轮融资计划。目前,咕咚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2亿,投资方包括盛大集团、中信资本、深创投、软银中国等多家知名机构。咕咚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运动社交平台,通过手机APP、可穿戴式智能硬件、运动云平台等互联网产品聚合运动的个体、组织、场所、装备等相关要素,从而给用户带来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体。
展开

深耕社区零食市场,零食女孩获联创资本数千万元A轮融资

零食连锁新生力量“零食女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联创资本投资。本轮融资为零食女孩的首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品牌建设和全国门店扩张等方面。 公开资料显示,“零食女孩”成立于2020年,是松松集团联合零食厂家、云仓、快递等行业伙伴,投资数亿元打造的零食量贩连锁品牌。区别于其他零食连锁品牌,零食女孩定位专为快递驿站打造的零食连锁品牌,聚焦于三四五线的区县,通过私域运营的创新理念,深度耕耘三四五线社区零食市场,并打造具有高度粘性和互动的社区消费场景。
展开

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Tradeshift”完成2亿美元融资

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Tradeshift”宣布完成2亿美元融资。本轮投资者包括科氏工业集团、IDC Ventures、友仑集团(LUN Partners Group)、Private Shares和Fuel Capital。本次融资将协助Tradeshift 业务扩张,并优化其财务结构。
展开

鞍石生物宣布完成超2亿美元的A轮融资

北京鞍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超2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维梧资本领投,贝恩资本和春华资本等基金深度参与。同时,鞍石生物完成了另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创建新一代精准治疗靶向药物研发平台。
展开

极盾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IDG资本独家投资

近日,杭州极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极盾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由IDG资本独家投资。 杭州极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人”为中心,围绕业务场景构建检测和响应能力的新兴网络安全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安全决策平台,助力客户一站式适配多种安全风险场景,打破安全数据边界,构建实时自适应计算能力,搭建以人员和业务为核心的安全体系。 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巴巴、微软、美团、同盾等国内外顶尖的科技公司。先后获得梦想小镇金钥匙项目评选第一名,杭州人工智能优质项目,入选中国网络安全全景图,WitAwards(2021)年度创新产品奖等。目前产品已服务于包括银行,信托,地产,汽车制造,互联网在内的数十家大中型企业。 目前极盾科技已发布“觅踪”与“析策”两款产品。 极盾·觅踪是极盾科技自研的数据安全零信任平台,通过分析企业内部人员操作行为,扫描业务操作涉及的核心数据资产,构建围绕业务和人员的零信任数据安全体系。结合可视化业务场景埋点,模块化风险指标算法,企业内控策略模型(UEBA),敏感数据发现模型,自动化业务数据分类分级机制等,有效降低、控制企业由内部人员造成的数据泄露风险。 极盾·析策是国内首个实时自适应XDR平台,融合了实时流计算、决策引擎、知识图谱、自适应AI算法等自研的核心技术,主打“实时检测”和“自适应“能力,10毫秒内返回安全检测结果,并通过自适应算法达成安全策略的一键调优。 帮助客户提升已有安全设备的自动化运营能力、打破安全数据孤岛,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安全运营闭环。 随着企业网络安全体系的升级演进,“网络安全持续运营”和“面向业务的数据安全体系”逐渐成为大多数首席安全官最为关注的内容,极盾科技的产品正迎合了当下数字化升级阶段客户的核心安全需求。目前该领域在国内处于需求爆发期,预计未来5年市场增量空间超过400亿元。基于对各类安全场景的充分理解和实践经验,极盾科技研发了一套独立于具体安全场景的安全事件动态框架,客户可以轻松灵活的进行任意安全事件关联分析,风险指标挖掘和攻击行为模式构建等操作。极盾的产品给客户带来革命性的安全运营架构,拓展了安全运营的边界。 极盾科技创始人丁杨拥有10多年的安全从业经验。毕业于东南大学,在校期间担任中国最早的高校网络安全社团--东南大学网络安全联盟(SUS)会长。2011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曾先后负责阿里多个事业部安全运营工作,并参与研发内部多项安全产品,拥有丰富的运营和研发经验。2014年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加入同盾科技,先后担任安全部,政企云事业部,小盾安全事业部负责人。2020年,成立杭州极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非常感谢IDG资本的支持,这将有效助力我们加速产品研发进度与市场布局。”丁杨表示,“2020年末我们获得了同盾控股的天使轮投资,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一路上我们坚持在网络安全和智能安全决策领域持续创新,进一步去提升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提升用户体验,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这一轮融资顺利完成,让我们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司共同成长,我们会在产品和服务上持续打磨,打造世界级的安全产品。” 极盾科技的天使轮投资方,同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蒋韬先生表示:“很荣幸能成为极盾科技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作为一家决策智能产品和服务厂商,同盾科技对数据安全一直非常重视,每年除了自身安全体系建设外,也会采购大量的外部安全产品和服务,极盾科技是近几年我们看到的很有亮点的安全厂商。我们对极盾的产品和创始团队也很认可,所以在最早期就投资了极盾。也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安全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更完整的安全生态,服务好客户。” 作为极盾科技本轮投资方,IDG资本王辛先生表示:“我们坚定的看好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实时检测与响应”,”安全多维数据融合”,以及可落地的”新的数据安全场景”,都是让人兴奋,值得探索的安全新方向。极盾科技具备这样的潜力和能力去打造全新的网络安全体验,期待极盾未来的发展。”
展开

亮相国际! 网易数帆参加首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

12月2日-4日,首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为期3天的会展中,博览会覆盖四个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方向,包括生命科学、新基建、智慧城市与生活,未来科学,旨在以科技创新和科技对社会各产业的影响力为焦点,聚焦前沿科技,展现科技在现今和未来社会各行业影响力的同时连接亚太地区和全球科技生态。 大会现场,来自世界300家大型跨国企业、独角兽企业,带来最新创新成果及未来技术方向。作为知名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网易数帆应邀参加博览会,并带来在云原生、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服务成果。 网易数帆是网易集团旗下 TO B 企业服务品牌,致力于帮助客户搭建无绑定、高兼容、自主可控的创新基础平台架构,快速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下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依托网易二十余年互联网技术积累,网易数帆已经在金融、零售、制造、能源、电信、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应用与验证。目前,网易数帆已服务各领域头部客户百余家,包括工商银行、浙商银行、银监会、人保金服、深圳证券交易所、名创优品、古茗、百胜集团、温氏集团、万向集团、大华股份、宁波钢铁、吉利汽车、壳牌、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德邦快递等。 此外,网易数帆通过共建分布式平台,推进国产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适配等方式,在和银行、证券、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持续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借由此次参展,网易数帆也将这些领先数字化技术和实践带向国际舞台,促进行业交流的同时,不断发挥行业示范作用。
展开

天时地利人和孕育榨菜界的茅台

涪陵,一座钟灵毓秀的西部山水之城,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王陵多在此地而得名。历史上涪陵曾为巴国都城,如今,涪陵因榨菜而闻名中外。 涪陵榨菜以其独特的魅力,香飘海外,屡次获得国内外金奖,自问世以来,共计十四个品牌获取国际金奖4次。早在1915年,涪陵榨菜就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在法国举办的世界腌酱菜评选会上,与德国甜酸甘兰、法国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在中国,榨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芝士在外国人心中地位同等,这是国人的一种执念。榨菜作为中国传统美食里最为亲民的下饭菜,除了美味以外,其功效和价值也在《名医别录》中有记载,诸如诸葛亮、李时珍、老舍等一众古今名人,对于榨菜都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他们喜爱榨菜是因为其鲜香脆嫩的口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做腌酱菜的传统,尤其是北方,到了冬天,蔬菜很少,为了保证冬天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摄入,人们用盐腌制蔬菜进行保鲜,因此腌菜成为中国餐桌上的一道光。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的腌菜,东北有腌酸菜、四川有泡菜、南方各省有梅干菜、潮汕有榄菜。在所有的腌菜中,涪陵榨菜以其独特的风味一枝独秀,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涪陵榨菜从清朝被发明商品化以来一直传承至今,穿越百年岁月的沉香,让无数思乡游子魂牵梦萦。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味道的代表。这背后有什么秘诀,涪陵榨菜凭什么获得今天的地位?这一切,要从涪陵的山水风物说起。 天时:钟灵毓秀 孕育“中国榨菜之乡” 涪陵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季风突出。常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17天,日照1248小时,年均降水量1072毫米。气候四季特点为:春早,常有“倒春寒”;夏长,炎热,旱涝交错,伏旱频繁;秋短,凉爽而多秋雨;冬迟,无严寒,雨水少,常有冬干。涪陵榨菜生产区域秋季气温较高,一般在月平均气温15℃以上,有利于制作“涪陵榨菜”的原材料茎瘤芥(又名青菜头)播种后出苗生长。冬季月平均气温在6~12℃左右,有利于茎瘤芥瘤茎膨大和营养物质的累积。初春时节,茎瘤芥收获时,少雨、多风,有利于榨菜原料收购加工。晚春气温升高、多雨,利于茎瘤芥抽薹开花和种籽结实。这种高—低—高“马鞍型”的气候是涪陵有利于茎瘤芥生长、加工的特殊气候条件。这种环境特别适合榨菜原材料青菜头的种植。青菜头9月播种,10月移栽,次年2月下旬采收。它的生长是在涪陵4-5℃的天气和大雾环境之下,这种天气使得青菜头组织结构紧密,口感脆嫩,做出来的榨菜鲜美无比。 青菜头收获后,晾晒是制作榨菜的关键工序。晾晒过程中不能有太长的日晒时间,因为长时间的日晒会导致青菜头出现内外脱水不均的情况。晾晒过程也不能受潮,如果碰上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青菜头会霉烂。这个过程更怕吹大风,长期的大风,菜头的脱水速度过快,会变得干硬,没有韧劲,影响榨菜的口感。这种绝对优势的“天时”,孕育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青菜头。 涪陵——青菜头种植规模最大、榨菜生产最集中,获得了“中国榨菜之乡”的美称。 地利:黄金纬度地带,长出爽脆青菜头 青菜头是大自然给予涪陵的恩赐。涪陵位于北纬30度黄金种植带,与茅台酒的产地茅台镇处于同一纬度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涪陵榨菜的优秀品质。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四川、浙江、湖北等地都有人尝试过种植青菜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些地区种出来的青菜头瘤状茎变小、变成莴笋状甚至是空心的情况比比皆是,与涪陵的青菜头相比逊色无比。 涪陵地形以山丘为主,青菜头生长岩石风化而来的紫色泥土之上。这种泥土中不仅富含枯枝落叶,腐殖层厚,土质呈现中性微酸状态,而且富含磷、钾、硫、镁等多种微量元素,用这种泥土种植的菜头,口感上佳,富含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这也是涪陵榨菜蜚声中外的主要原因。 涪陵位于长江沿岸,大部分地区海拔在五百米以下,青菜头脱水阶段,习习江风,慢慢把青菜头进行脱水。利用江风进行脱水,是涪陵一代代手艺人的智慧,也是上天给予涪陵的恩赐。 人和:利益联结让菜疙瘩变“金疙瘩” 从商业角度分析,榨菜属于红海领域,生产门槛比较低,国内有不少企业看中榨菜市场,纷纷加入到榨菜的制作销售行业中,所以当下产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行业利润下降。但总体而言,这种竞争的依然是具有区域性的,类似于国酒茅台,离开了茅台镇,纵使工艺是相同的,最终生产的也不是茅台,而离开了涪陵,生产出来的也就不是涪陵榨菜。 青菜头长成后,要及时采收,一旦采收不及时,最终青菜头就会开花,开了花的青菜头不能用作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的花是黄色的,远远望去,和油菜花相似。但是在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里,这些菜花是没有开出的。菜花全部被塑料袋保护起来,这些对于农科院的研究人员来说,是无价之宝,是杂交试验的最佳材料。 通过杂交,可以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优质的青菜头是做好涪陵榨菜的决定性因素。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是全国唯一“以青菜头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我国70%以上的榨菜原料种子出自这里。渝东南农科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已经有十几个,这其中有适用于直接食用的青菜头,也有抗病性能比较强的品种,优良品质的青菜头能让农户的收入大大提升。 涪陵榨菜凭借地域优势,历经百年生产工艺迭代和积累,稳坐榨菜界的王者地位。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涪陵榨菜企业已经和当地菜农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此带动涪陵地区的青菜头种植业的发展,从而扩大自身的原料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相互促进,成就了当下涪陵榨菜在腌酱菜行业的王者地位。 在涪陵区政府主导下,菜农、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涪陵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了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的联结机制,农户和企业都受益、都认可。 菜农安心种植青菜头,企业保底价收购,前提是菜农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种植,保证青菜头的质量。保证质量的中间人便是合作社,菜农将保证金交给合作社和企业,青菜头质量不过关将被扣除保证金。合作社可以通过青菜头初加工增加产值。通过这套机制,菜农种植有保障,企业收购的青菜头质量优良,合作社也增加了收入,增加的收入再给农民进行分红,三方获利、三方都认可,而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同时,这种方式也让企业与菜农一起抢收农时,站在同一条船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靠着小小的青菜头,涪陵区菜农实现了增收致富。 据涪陵榨菜产业发展中心统计,目前涪陵区青菜头种植、加工分别带动16万农户、60万农民的增收致富。2021年春,涪陵区青菜头销售实现纯收入19.7亿元,人均青菜头种植销售纯收入3101元。 过去,涪陵榨菜靠着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国民下饭菜,到今天,涪陵榨菜已经成为涪陵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在涪陵区政府的不断改革创新探索之下,将榨菜产业越做越大,青菜头这个青疙瘩已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