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比亚迪投资天域半导体,后者股东含华为哈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1亿人民币。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李锡光,经营范围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碳化硅外延晶片、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股东包括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据官网介绍,天域是一家碳化硅外延晶片研发制造商。
展开

全渠道商业和现代POS技术平台PredictSpring完成1600万美元B轮融资

近日,全渠道商业和现代 POS 技术平台 PredictSpring 宣布获 16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截止目前,公司融资总金额达 3200 万美元。本轮参投方包括 Salesforce Ventures、Felicis 和 Novel TMT Ventures。PredictSpring 将使用该资金加速其全渠道业务增长,扩展研发和上市团队。
展开

市场情报和搜索平台AlphaSense获2.25亿美元D轮融资

根据 Techcrunch 报道,市场情报和搜索平台 AlphaSense 于当地时间 6 月 15 日宣布获得 2.25 亿美元 D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高盛成长期投资业务和 Viking Global Investors 领投。截至目前,该公司估值达 17 亿美元。据了解,此轮融资将用于产品开发、内容扩展和客户支持,推动有机增长和战略交易。
展开

励销云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Telstra Ventures澳电创投领投

全流程智能营销 SaaS 服务商励销云再获数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Telstra Ventures 澳电创投领投,达晨财智、58 神骐资本及老股东君联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平台建设和市场营销,跃为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此前,励销云于去年内完成了 Pre-B 轮、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某互联网产业资本。
展开

高瓴HCare&未来医疗100强大会核酸药物创新发展论坛召开,共话核酸药物发展新机遇

mRNA、siRNA、反义核酸、RNAa等疗法,让核酸药物赛道在治疗人类疾病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新的可能性。在新机遇不断涌现的发展趋势下,递送系统也成为了核酸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一环。在核酸药物于国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当下,有哪些新的modality崭露头角?行业内备受关注的肝外递送系统又进展如何? 2022年6月14日,2022第六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联合高瓴HCare共同主办核酸药物创新发展论坛,大会汇聚了这一领域的优质企业与机构,众多行业专家齐聚一堂,针对不同类型核酸药物、递送技术以及靶向RNA的疗法,进行了市场前景、技术进展和未来发展机会的讨论性展望。 伴随着近年来Spinraza等几个核酸药物的上市和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化药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类型药物。高瓴在早期阶段投资了艾博生物、圣因生物、星锐医药、中美瑞康等各细分领域代表性企业,涵盖新冠mRNA疫苗、自复制mRNA、mRNA肝外递送系统、小核酸和小激活RNA等各种疗法,致力于推动核酸药物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药物化学系副主任杨振军教授致力于siRNA及mRNA的成药性研究,针对目前现状,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核苷脂材联合阳离子脂材包载核酸药物,在经静脉注射体内递送siRNA及其反义链5'-缀合物、以及经肌肉注射体内递送mRNA新冠疫苗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杨振军教授表示,团队拥有低毒、高效中性脂材,辅助自研的阳离子脂材,通过脂材比例调整, 实现了各类功能性核酸对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一定程度的靶向递送。这一新型制剂,不仅可以实现肝以外的其他组织,包括胰腺、肺部的递送;甚至在将来,可以设想,是否有可能将这一制剂应用到跨血脑屏障的脑部疾病的治疗当中。   星锐医药致力于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mRNA创新药物,在此星锐医药创始人、CEO胡荣宽为大家介绍了星锐医药科学创始人程强博士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程博士开创性地在传统 LNP四组分的基础之上,额外添加了带不同电荷的分子,结果发现,如果添加的是正电荷分子,LNP 就会在肺部表达荧光素酶;如果添加的是负电荷分子,荧光素酶就会在脾脏里进行特异性表达;如果添加的是中性分子,那么LNP就会聚集在肝脏表达荧光素酶。 圣因生物首席执行官王为民介绍圣因生物在递送平台研发方面,主要侧重偶联递送平台,可以将其做成模块化形式,帮助解决细胞外和细胞内的递送障碍。圣因生物把这个递送平台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模块:靶向配体模块、delivery enhancer 模块,以及序列和特定位点的化学修饰模块。通过观察和实验数据证明,圣因生物认为,圣因生物的GalNAc偶联递送平台可以有同类最优的表现。也因为有了这样的递送平台,圣因生物就有了靶向肝脏的RNAi药物开发引擎。   针对肝外递送平台,圣因生物采用了药物化学SAR方法,去开发新的递送平台。如果对某一种细胞和其受体感兴趣,会去选择不同类别的分子库做筛选,然后利用内部的药物化学能力去做合理的 SAR设计,去合成很多偶联化合物,进行体外和体内反复的验证,这样可以很快建立圣因生物的肝外递送平台。   中美瑞康董事长兼CEO李龙承表示,目前,中美瑞康的RNA激活(RNAa)技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项目的临床前实验中,已经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   此外,中美瑞康还开发了独特的SCAD(Smart Chemistry-Aided Delivery)智能化学辅助递送系统,以及全新升级版的eSCAD递送系统。系统是基于化学修饰和缀合技术的全新小核酸递送技术,能够实现肝外组织的有效递送。它能够实现广泛的组织分布、很好的细胞摄取能力以及体内的长效作用,安全性亦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且工艺放大和生产相对简单。目前,中美瑞康已对SCAD完成了非常充分的前期开发,也将在肺部以及眼球内进行递送测试工作。 圆桌论坛:核酸药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高瓴创投执行董事常楠楠作为主持人,与星锐医药创始人兼CEO胡荣宽、圣因生物首席执行官王为民、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以及瓴路药业高级副总裁李洁共同探讨了核酸药物在未来发展中会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四位嘉宾纷纷结合自己所在的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圣因生物首席执行官王为民认为,小核酸药物在常见病治疗市场,相比较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等生物药来说,具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首先小核酸领域可以靶向传统意义上不能成药的靶点;其次,小核酸是一个平台技术,它能够以一种模块化的形式去开发新药,从而缩短研发周期;另外,小核酸药物的开发技术相对成熟,能发挥药物的长效作用,可能打一针就能有半年或一年的药效,给药频率相对降低,患者的依从性会提高;此外,小核酸药物依靠特定序列靶向mRNA,会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同时在目前小核酸领域的临床试验当中,毒性较小已经得到不断的验证。总体来说,小核酸药物的临床开发以及转化率会比较高。   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从跨国药企的角度探讨了核酸药物的未来发展前景。他认为,不管是小分子、大分子药物,还是RNA药物,都需要考虑合适的靶点和对应的适应症,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罗氏在反义核酸、siRNA、mRNA以及靶向RNA 的小分子药物等领域,都有布局和尝试,包括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眼科的核酸药物都在关注。其中,靶向RNA 的小分子药物或将成为未来的潜在发展方向。以脊髓性肌萎缩症为例,诺华的SMA基因疗法Zolgensma定价超过200万美元,但如果用靶向RNA 的小分子药物治疗这一罕见病,每年的花费可能只需要10万美元,每日只需口服,从患者依从性和价格上来说都更有优势。   唐秋嵩讲到,罗氏在不同的核酸药物类型中,都有过一些尝试和布局。除了合作开发等方式外,如今在做的早期孵化加速,也是希望能够将不同的疗法和不同类型核酸药物的早期研发经验,以及转化能力,分享给初创企业。   星锐医药创始人兼CEO胡荣宽讲述了核酸药物肝外递送系统的研发进展。当前,国内外已经有公司开始布局肝外递送,虽然肝内递送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肝外递送还没有在临床上得到特别多的验证。目前mRNA疫苗板块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众所周知,mRNA的应用还不仅限于此,用 mRNA 去做细胞治疗、蛋白替换、基因编辑以及体内表达抗体等新治疗方式,都在探索中。新的应用方向需要有肝外递送系统或器官靶向性的突破,在未来,针对呼吸、CNS等疾病的mRNA递送尤其需要肝外递送平台的突破。   瓴路药业高级副总裁李洁从监管层面分享了对于核酸药物临床研究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临床研究作为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申办者除了需要充分了解相关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临床前积累的数据,也特别需要协调好研究者和各临床研究机构的工作,最后产生出完整的对于产品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数据,才能递交产品的上市申请。   在临床前阶段,要充分理解监管部门的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在临床研究申报阶段,要选择更加全能的研究者共同制定方案,最好能够系统地帮助做一期、二期和关键性临床研究。此外,申报IND,以及在进入临床阶段后的每个重要里程碑阶段,都要和相关监管部门做到充分沟通。同时,在临床试验阶段,需要找非常有经验的 CRO 和CDMO做好临床用样品供应,以及未来商业化的生产准备。
展开

Nreal携手Unity启动全球AR开发者挑战赛,赋能消费级AR内容生态

今日,增强现实(AR)科技创业公司Nreal宣布,正式启动其首届全球开发者挑战赛——Nreal AR Jam。该活动即日起开放报名,并将于6月28日正式开赛。全球领先的实时3D内容创作与运营平台Unity(NYSE: U)将作为技术合作伙伴,提供深度技术支持。 Nreal是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消费级AR眼镜的公司。此次启动AR Jam挑战赛,旨在选拔出兼具创意与实用价值的面向消费者的AR内容,推动AR技术走进千万家,点亮未来世界。Nreal将提供总金额超过1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以鼓励全球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AR开发者。 同时,Nreal为本次大赛建立了专项内容基金,以扶持全球的AR开发者,并丰富AR的内容生态。 “我们一直专注于用突破性的技术创造面向消费者的增强现实体验,以重新定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信息和内容互动的方式。”Nreal的联合创始人金鹏表示,“通过AR Jam和开发者基金,Nreal展示了其对先锋开发者以及增强现实内容生态的热情与支持。” 此次挑战赛的技术合作伙伴Unity,赋能了全球超过60%的AR/VR体验,比如全球现象级AR游戏《Pokemon Go》。作为一直在深耕底层技术的实时3D引擎,Unity不仅为AR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跨平台支持,还针对画面表现、脚本、音效、物理系统、游戏AI甚至是服务端做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突破现有瓶颈,简化开发流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选择Unity进行AR应用创作。 Unity大中华区平台技术总监杨栋将作为大赛评委,深度参与本次挑战赛。 “在Unity,我们坚信世界会因有更多创作者而更加美好。AR技术可以增强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是驱动数字化未来必不可少的前沿技术。”Unity大中华区平台技术总监杨栋表示,“我们非常荣幸为本次AR Jam提供技术支持,Unity愿携手所有开发者共同发展壮大AR内容生态。” 本次AR开发者挑战赛设置了以下5个内容赛道:健身、艺术、游戏、视频以及已有APP的AR转化。每个赛道的优胜者将获得1万美元的大奖。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Nreal官网——开发者中心。
展开

微盟联合CCFA发布2022零售数字化报告

为帮助传统零售企业更好、更高效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微盟共同开展研究,于6月16日正式对外发布《2022零售连锁品牌数字化运营研究及策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基于数字化服务商微盟多年服务国内头部零售品牌的经验指出,2022年成为零售行业数字化业务的重要分水岭,零售数字化正由以“渠道构建”和“业务数字化”为主的1.0时代向聚焦“数字化业务运营”、“全面提效”的2.0时代升级。这其中,“数字基建、总部角色、导购角色、关键运营指标”四大维度成为零售数字化2.0阶段的核心内涵和升级方向,企业和品牌方需要更加关注私域用户的差异化触达和精细化运营,以挖掘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数字化带来零售行业“分水岭”效应 近年来,伴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尤其是Z世代渐成消费主力、线上购物成为全民习惯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零售行业数字化发展。在宏观政策、技术普及、平台互通和疫情刺激等共同影响下,通过数字化升级布局数字商业,成为零售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标配能力之一和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报告》显示,尽管疫情对零售行业整体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一批已经在2018年提前布局数字商业的零售企业却实现逆势增长,在营收增速这一维度上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带来的行业“分水岭”效应明显。 与此同时,在流量红利见顶、拉新获客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私域”成为品牌在布局数字商业时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报告》数据显示,微盟“零售企业私域经营现状调研”中58%的受访企业已开始布局私域,21%的受访企业计划布局私域。在已经布局私域的零售企业中,约43%的企业选择与SaaS服务商合作。这一中国零售行业“私域”供给侧的趋势,与此前QuestMobile报告及《2021中国私域营销白皮书》 提到的“私域触点在中国消费者中渗透率高达96%,且消费者平均每天花费在私域触点上的时间近1.5小时”这一“消费侧”趋势十分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对零售数字化发展阶段做出了清晰界定。零售数字化1.0时代即零售企业实施全渠道基建阶段,零售数字化2.0阶段的核心则在于企业从完善数字化基建升级到公私域精细化运营,从拓展数字化渠道到开始要求系统管理整合提效,从制定数字化战略到重视用户资产沉淀,从统一数字化认知到开始以数据驱动经营决策。 零售数字化未来:多系统打通和提效成为关键 目前,零售数字化2.0升级,已经在众多头部零售品牌身上得到验证。来酷科技CEO周铭表示,“零售业态已从以‘场’为王,进化成以‘人’为王的智慧零售,这种转型和变革向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其核心和关键是效率。”百丽集团鞋业首席客户运营官罗征指出,“‘数字经济’框架下,电商和实体、私域和商场等渠道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组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共生已经是必然的道路,而其融合的核心就是‘客户’。而以客户为视角的运营,将资源的再汇聚,管理的再融合、组织的再变化变得更加清晰有效。零售数字化2.0的提出正当其时。” 结合众多数字化领先品牌的实践探索,《报告》最后指出了未来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四个关键趋势,从全渠道数字化建设,到私域价值释放和数据中台反哺经营,再到提升用户终生价值,四大趋势均指向提升零售企业整体经营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微盟在2022年3月公测的WOS新商业操作系统,作为面向“去中心化”时代的新商业基础设施,通过连接商家、开发者以及生态伙伴,将不仅为商家提供体验优异的SaaS应用平台,为开发者提供高效的PaaS平台,也将为生态伙伴提供企业服务价值共创平台。对企业数字基建升级而言,微盟WOS的最大价值在于夯实企业数字化业务高速发展商业力,助力企业持续增长。 最终,随着多业务系统的打通与融合,数据反哺经营决策将得以真正实现,用户运营成为企业经营价值核心,而这将驱动零售商业真正迈入智慧时代。
展开

智能营销SaaS服务商励销云获B+轮数亿元融资

6月16日消息,全流程智能营销 SaaS 服务商励销云再获数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Telstra Ventures 澳电创投领投,达晨财智、58 神骐资本及老股东君联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平台建设和市场营销。此前,励销云于去年内完成了 Pre-B 轮、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某互联网产业资本。
展开

华付信息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中信、招商领投

6月15日消息,近日,软件AI算法场景化应用的创新型企业——深圳市华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付信息”)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中信、招商领投,此轮投资方还包括基石资本、鲲鹏资本、华侨城一村资本、雷石投资、中卫颐和、宏升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上轮股东时代伯乐继续追投,本轮融资将用于Unicorn智能感知平台及工业算法等研发。
展开

工业视觉检测公司“奥乘智能”获得1500万元Pre-A轮投资

工业视觉检测公司“奥乘智能”获得1500万元Pre-A轮投资,由一家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以个人身份投资,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制药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和实施部署。
展开

椭圆时空完成数亿元规模融资,打造通导遥一体化卫星

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椭圆时空”)宣布,其已于今年年初完成了数亿元A轮融资。该轮投资由汇芯投资及著名天使投资人杨向阳先生领投,瀚川智能、青岛昱林、海南鸿纳跟投。此前,椭圆时空获得了由力合投资的近亿元pre-A轮投资。椭圆时空总裁邸凤萍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其通导遥一体化业务卫星的生产、发射及应用市场推广等业务。
展开

芯视佳获新一轮战略投资,中微半导体投资

深圳市芯视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视佳)近日获得新一轮战略投资,投资方为中微半导体。投后估值未披露,占比4.95%。据了解,中微半导体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微公司,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为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行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高端设备和高质量的服务。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0月,芯视佳获得了上海梧升电子5亿元战略投资,该资金用于芯视佳一期12英寸生产线建设以及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和微显示解决方案领域的持续研发。
展开

联易融云平台获华为鲲鹏技术认证

近日,联易融云平台通过华为鲲鹏相互兼容性测试认证,同时取得认证徽标的使用权,标志联易融将加入鲲鹏产业生态圈,与行业资源共享、集体赋能、协同发展。 据悉,华为鲲鹏认证系华为推出的一项合作伙伴计划,旨在构建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的鲲鹏生态圈,通过整合技术优势、共享行业资源,助力合作伙伴与华为联合打造基于鲲鹏的联合解决方案,促进商业成功。 作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联易融致力于为供应链金融领域提供全栈云原生解决方案,助力供应链金融领域企业构建稳定、可靠、安全的云基础设施,实现在国产自主可控的硬件上,落地全栈服务,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可靠。 本次认证的联易融云平台是基于开源OpenStack构建的一站式混合云管理平台,提供弹性计算、弹性存储、弹性网络三大核心能力,具备资源统一纳管、一云多芯、异构兼容、混合云治理等特点,同时具有降低云成本,优化IT资源利用率,实现自动化运维等多个优势。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联易融持续提升数字化云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开放性、稳定性等综合性能。联易融自研的云平台运行稳定、具备高度的开放性及兼容性。
展开
2022-06-15

“安思疆科技”完成逾亿元B轮融资

近日,3D传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思疆科技 Angstrong Tech.”宣布完成逾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通证券领投,基石资本、珠海科创投、睿鲸资本、深圳南山区政府投资平台南山战新投等联合投资,复星创富作为老股东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完成后,安思疆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创新、产业布局、人才建设以及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
展开

SpaceX完成约17亿美元股权融资,估值升至1250亿美元

据报道,一份6月13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公告显示,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完成17.2亿美元新股权融资,发售了约16.8亿美元新股。这轮融资对SpaceX的估值为1250亿美元左右,高于去年年底的约1000亿美元。
展开

商业可持续发展评级提供商EcoVadis获 5 亿美元投资, Astorg 和 BeyondNetZero 联合领投

6 月 15 日消息:根据 Businesswire 报道,商业可持续发展评级提供商 EcoVadis 于当地时间 6 月 14 日宣布获得 5 亿美元投资, 该轮融资由 Astorg 和 General Atlantic 旗下的 BeyondNetZero 联合领投,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GIC 和 Princeville Capital 的气候技术基金跟投。 截至目前,该公司总融资额达 7.25 亿美元。
展开

消费品行业 SaaS服务商“勤策”完成数千万美金C轮融资

专注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勤策”已经完成数千万美金C轮融资,投资方暂未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强化产品在消费品行业数字化服务领域的研发与技术升级,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多场景应用的研发等。
展开

光电器件供应商光创联完成B轮融资,广发乾和出手

6月15日消息,近日,国内高端光电器件领先供应商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创联”)完成由广发乾和投资的B轮融资。此次融资将用于公司产线扩建和高速率产品持续研发。光创联专注于高速光电集成组件及光引擎产品的开发。
展开

半导体物料搬运自动化系统提供商“成川科技”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半导体物料搬运自动化系统(AMHS)提供商“成川科技”近期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后,成川科技将加大在软件控制系统方面研发投入,并大力开发和提升公司上游供应链,扩充团队,扩大市场,力争在先进封测厂商基础上进入主流晶圆厂。
展开

享租智能IT管家C位出道,一键DaaS智向未来,开创尊享智能服务新模式

IT设备租赁行业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IT设备租赁在国内的渗透率始终不如手机、单车、汽车等行业。尤其在共享经济盛行的当下,IT设备租赁本应火爆异常,但面对IT设备租赁,不论是使用设备的企业客户,还是租赁设备的平台,仍有着各自的担忧。企业会担心租到二手有损坏、质量差的IT设备,企业则更在意服务、品牌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近期,联想百应推出的享租IT设备租赁业务就着眼IT设备租赁困境,以行业首个带智能IT运维的设备租赁模式高调杀入市场,通过智能化、专业化的服务赋能原有的设备租赁、提高行业租赁服务体验,不仅为企业切实降低运维成本,提供高品质的设备与服务,也帮助租赁平台进一步建设与完善服务能力。 租赁智能IT时代来临,实现高效租赁 当下,中小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通常以租赁作为解决设备短缺首选方案,目的是省去一次性的大量投入,使支出更灵活。 但是从市场调研来看,大多数企业在使用租赁设备的过程中、存在管理难、维护成本高、IT需求响应差的问题。 和普通的设备租赁产品缺乏对应维护、管理服务不同,联想百应享租IT设备租赁业务自带智能硬件管理、智能设备诊断、AI故障预警、远程软件安装/调试四大智能服务技能,解决中小企业缺乏专业IT运维能力、IT问题响应不及时的问题。 同时,依照客户所需,分为基础服务、无忧服务、尊享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一键报修,7*24h专业人工在线指导,最快2小时原厂上门服务,全国覆盖,免费IT知识库等服务权益,降低企业的20%的IT运维成本。 另一方面,联想百应平台中也能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面、可定制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从基础的IT运维服务,到设备采租再到办公软件订阅,方便中小企业群体快速进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在助力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的同时,也能迈向数字化转型。 目前,联想百应享租IT设备租赁业务已面向广大租赁平台开放,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在帮助租赁平台完善平台建设、提高出租设备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让中小企业客户更快体验数字化转型在设备租赁行业的应用成果,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 专业配置,高效实现一站式服务 联想百应是国内第一家厂商系的租赁公司,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服务租赁平台类公司,拥有多年丰富的设备租赁和服务经验,并且提供联想原厂服务,让企业用户解决设备缺乏问题的同时,也能减轻管理和运维的压力,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IT服务者,联想百应打造了首个针对成长型企业的一站式IT服务平台,以硬件产品+软件产品+IOT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定制化、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支持。 基于平台前期取得的成功,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设备租赁行业运维压力增加的痛点,联想百应推出了联想百应享租租赁业务。该服务以联想百应平台为核心,综合自身丰富专业的中小企业服务经验和智能化创新服务成果,依靠线上+线下完善的服务网络,帮助企业客户降低租赁设备的运维成本。 可以说目前的联想百应享租IT设备租赁业务已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正以设备无忧、专业尊享的服务跑在行业前列,通过软硬件服务一体化,让企业省心省时更省钱,也帮助租赁平台完善平台建设、提高出租设备管理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希望未来的IT设备租赁行业能涌现更多这样的优秀解决方案,催动整个行业愈发欣欣向荣!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