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Candy健康甲油要开新零售体验展,产品全面升级
7月20-22日,健康甲油品牌MissCandy将在IN77开展了持续3天的大型新零售体验展。此次名为“跃色”的活动展,一是推出全新升级产品,水性甲油的持久度提升至7-14天,二是给予用户全新消费体验,打造集美甲、玩乐、购物为一体的情景式消费模板。体验展集合甜品区、茶饮区、美甲服务区、自由试色区、网红拍照区、潮人打卡区、抓娃娃机、自动贩卖机,非常符合新新人类的购物方式,注重体验。
作为国内健康甲油第一品牌,Miss Candy近几年的成绩可谓是非常亮眼,连续蝉联线上甲油类目的No.1。品牌聚焦美甲品类,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对色彩和时尚的强大把控能力,造就了今天的MissCandy品牌,牢牢占据了用户对美甲认知的第一心智。
据悉,MissCandy从6月份开始已经全线更换新产品,甲油规格从原来的16ml变成了15ml,持久度从原来的3-5天升级到7-14天,持久度大幅升级,甲油依然是可剥的,并且更加快干,此次升级研发耗时了一年多。水性甲油最早的时候被称为日抛型,MissCandy率先抛弃了这个概念,通过收集大量的用户反馈,发现日抛概念看似新颖却不是刚需,在精心做好一双美甲后,发现不能在指尖停留超过一天,对大多人来说是非常懊恼的。MissCandy产品研发部至今做了两次重大的升级研发,第一次从日抛升级到持久3-5天,第二次就是现在升级到7-14天,一样的健康可剥。
在品质方面MissCandy坚持严格把控,多层品控。在技术端,持续研发,持续升级,致力于把更好的产品提呈现给用户。在出新方面,MissCandy每月都会推出30-50款新品,从色彩、属性、玩法等多个方面,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同时,不断抓取用户反馈,从各个端口进行持续优化提升,无限贴近用户也是成为了品牌发展的坚实基础。MissCandy在跨界合作方面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款IP合作款、网红定制款的推出,在用户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认可。
MissCandy是在2014年互联网起家的轻奢美妆,2015年开始布局线下体验店,目前在杭州、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门店超过15家。2017年9月,MissCandy被阿里巴巴选为新零售试点品牌,依托原有的品牌定位及渠道布局优势,搭建“零售+”系统,接入天猫智慧门店体系,打通了全渠道链路,实现线上线下会员打通,积分共同,权益共享。通过“零售+”系统,全渠道锁定用户,接入数据银行进行整体分析,对人群进行分类后,再次触达用户,构建了无限循环、反复触达的用户体系。一年多以来,MissCandy在线下渠道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拳出击,连续几家旗舰型体验店的开业,为整体品牌提升了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据悉,Miss Candy即将向更多的美妆类目拓展,国货彩妆这几年发展持续向好,中国已经具备研发一流彩妆和品牌建设的能力。从美甲拓展到全品类美妆,MissCandy有更长的路要走。
Altaba向软银出售部分雅虎日本股权,交易总价20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由前雅虎非核心业务组建而成的Altaba公司周一宣布,该公司将把持有的大约三分之一雅虎日本股权出售给后者大股东软银,交易总价约为20亿美元。
消息称滴滴计划分拆车服业务,为IPO计划铺路
据《财经》报道,滴滴将分拆其车服业务,这次分拆是为滴滴的上市计划做准备。关于这次分拆,据悉滴滴车服准备以约3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资10-15亿美元。软银是意向投资者之一。不过最终方案尚未完全敲定。
滴滴于2018年4月16日宣布成立汽车服务平台(简称:车服)。汽车服务平台隶属于滴滴快捷事业群,整合了原汽车后市场、运力中心、海浪(租车业务)和优步等多个部门人员,整合后下设业务包括——加油、维保、汽车开放平台和分时租赁。该部门由快捷出行事业群副总经理陈熙(Kevin)担任负责人。
拒绝令解除后,中兴通讯A股涨停
7月16日,中兴通讯迎来解禁后第一个交易日,其A、H股股价均大涨,截至收盘,中兴通讯港股涨幅逾16%,报15.94港元, A股开盘即涨停,报15.51元,但这相比之前30元左右的股价,仍接近腰斩。中兴通讯7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已终止2018年4月15日拒绝令,并将中兴通讯从《禁止出口人员清单》中移除。
此前中兴被美国当局开出七年禁止令,这份禁令中,禁止中兴购买来自美国的所有电子产品和相关软件服务产品,导致中兴停产数月,此后,中兴通讯宣布停牌。
劳斯莱斯计划研发飞行出租车,一次可搭载4到5人
7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飞机制造商空客和打车平台Uber都已公布了飞行出租车的计划,而现在豪华汽车制造商劳斯莱斯也计划开发飞行出租车。劳斯莱斯已经公布了“电动垂直起降(EVTOL)”概念,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50英里(约402公里),续航里程则是达到了500英里(约805公里),能搭载4到5名乘客。
得益于能够90度旋转的机翼,劳斯莱斯“EVTOL”能够在任何足够大的地方降落,因而其也就能快速将乘客送往任何可供降落的地方,其机翼上的推进器在巡航高度还能折叠,不至于伤害到乘客或者下面的人。
香港金管局即将推出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
新浪科技讯 7月16日下午消息,据FT中文网报道,香港金管局将于下月上线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将包括汇丰和渣打在内的21家银行连接起来,该平台由中国平安集团设计,将成为政府主导的首批旨在升级9万亿美元全球贸易融资行业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举行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合作交流会
日前,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8杭州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合作交流会在杭州梦想小镇举行。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菊火、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委员章志芳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张黎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人才发展局局长潘伟红,以及18家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和企业的HR出席了活动。
2018杭州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合作交流会以“人才+服务+创新”为企业赋能,活动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趋势与行业发展洞悉”“人力资源创新热点与最佳实践呈现”“人力资源服务变革与产品路演见证”以及“全杭人力资源服务与最新产品对接”四大板块。
会上,吉利集团新业务人力资源总监程蕾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吉利人才梯队建设与干部培养实践。浙江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金柚网、浙江薪福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还围绕“岗位外包如何解放HR?”“灵活用工:破解人力资源难题”“人力资本创‘薪’支付结算服务”等人力资源焦点问题展开交流。
印度大佬443亿美元身家一度超马云成亚洲新首富
彭博社15日报道说,印度首富、素有“印度洛克菲勒”之称的印度信实集团总裁穆克什·安巴尼取代阿里巴巴(190.04, -0.13, -0.07%)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成为亚洲最富有的人。根据当日股价,穆克什·安巴尼身家达到443亿美元,而马云则为440亿美元。从父亲手中接过庞大家族企业,并将其彻底打造成为商业帝国的穆克什·安巴尼,其颇有性格的行为举止也很受关注。
曾光明已于月初离开快手 不再担任首席内容官
新浪科技讯 7月16日下午消息,快手首席内容官曾光明宣布已于月初离开快手,不再担任快手科技首席内容官一职。
共享3D眼镜——共享浪潮退却后的又一匹“黑马”
共享经济在共享单车的刺激下,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各领域迅速蓬勃而起,2017年以来,以共享单车为范本,相继出现了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共享轮椅等多种形式的共享经济项目。踩着共享经济的风口,经过几轮疯狂的资本斩获,就开始偃旗息鼓!管理模式混乱、战略规划盲目、市场竞争恶性之下,共享经济也开始饱受诟病。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家名为 Bird 的公司推出的共享电动滑板车横空出世,近期获得了红杉资本领投的1.5亿美元融资。短短18个月的时间,从0到估值20亿美元,Bird披荆斩棘,迅速杀出一条康庄大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角兽。给日渐衰败的共享经济注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证明了共享经济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市场的选择和资本的逃离,抓住需求、创新模式才是根本。
随着市场和资本浪潮的退却,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裸泳,也让市场和资本更明确,谁才是共享经济中的又一匹“黑马”。国内崛起的共享3D眼镜,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答案,也给了资本一个肯定的眼神。
近几年来,3D电影备受资本和市场的追捧,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据报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3D电影市场,2017年中国(内地)银幕总数达到50776块,其中3D银幕数占比为87.5%,约44429块。其中,在2016年中国457亿电影票房中,有超过294亿票房是3D电影带来的,占比超过了64%。2017年单是普通3D的影片票房,占比就超过了50%,而这个趋势还在猛增。在观影过程中,3D眼镜成了观众的“临时刚需”,而市场上关于3D眼镜,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免费使用和直接售卖。
(一)免费的3D眼镜,代价反而最大
免费的3D眼镜是观众在观影前,由电影院方提供的、仅供临时使用的。电影院方认为3D眼镜是免费给观众提供的增值服务,而在观众的理念中,3D电影相对2D电影溢出的票价是3D眼镜的使用费。在不同立场的认知下,形成了观众和电影院方的心理对抗,而具体则会体现在3D眼镜的后期服务上来:观众认为服务不到位,电影院方认为服务已经“超值”。
随着3D电影放映次数的激增,也相继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据业界分析,当前电影院提供的免费3D眼镜整体质量比较差,观影效果不好,观众的满意度较低;在卫生方面,也让消费者不甚满意,有媒体曾报道,消毒之后的3D眼镜可以在光线照射之下看到明显的指纹和污垢,卫生条件远不能满足观众的期望,不能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对于电影院方来说,3D眼镜的免费提供也引出连串的问题。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更加成熟,国内影城在迎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源于影城之间的激烈竞争,影城成本的急剧增加以及未来电影行业市场的苛刻要求,需要在保证竞争优势、尽可能最大盈利的基础上实行精细化运营。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无人化影院和少人化影院也是未来市场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免费供应3D眼镜导致的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无形中成了影城头上的一座大山。
(二)直接售卖的3D眼镜,有多少消费者买账?
相对于免费的3D眼镜存在的诸多问题,付费购买的3D眼镜可以直接避免。但是对于观影的消费者来说,并不愿意买这个账!3D眼镜是观众的“临时刚需”,虽然整体来说,中国的3D电影市场占有率和票房逐年稳步提升,但是对于单个观影人来说,3D眼镜除了观看3D电影之外,毫无用武之地。而作为冲动消费的观影行为,不会驱使观众提前随身携带3D眼镜,从而导致过高的重复购买,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据悉,在深圳地区的居民家中,平均闲置有7-8副3D眼镜。
与此同时,尤其是2017年前后,3D眼镜的生产方借助市场的庞大需求,在不能保证眼镜质量的同时,仍然以高价售卖。质量不达标,观影体验差,价格过高,投诉层出不穷,一度让3D眼镜处于一片乌烟瘴气之地。直接售卖的3D眼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并且在潜在观众的消费诉求中,呈现出一蹶不振的迹象。
3D眼镜的新业态——共享
3D眼镜的尴尬现状已经成为观众的阴影和行业的病痛,而共享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之际,3D眼镜的新业态随之诞生,共享3D眼镜基于市场需求出发,直接刺激行业痛点,紧锁投资者的眼光,共享3D眼镜所体现出来的四大特点,迅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全方位的品质提升
共享3D眼镜的出现之后的第一刀首先是针对的眼镜卫生、质量等问题,通过共享形式解决了3D眼镜在电影院方和观众以及3D眼镜生产商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术业有专攻”,也让共享3D眼镜的运营方能够拿出更大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产品质量方面进行选择和改革。
据悉,众享随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便踩上了这个风口,推出了一款名为“镜享”的共享3D眼镜项目,在设计和生产3D眼镜的环节中,为兼顾用户体验和长期使用安全性,众享随行在眼镜质量上层层把关,3D镜片采用0.72mm的TAC镜片,质量远高于目前多数影城使用的0.1mm的3D眼镜。从3D眼镜光学原理上讲,3D镜片的厚度至少需要达到0.6mm,观影时才不会产生畸变。在儿童款的设计上,团队采用TR90记忆材料,避免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在使用环节中,对每一副使用过的眼镜“一用一洗一消毒”,独立包装交付到观众的手中,使用完毕后直接回收到运维产线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再进行自动化的光学检测,保证共享3D眼镜全方位的品质提升,解决行业之痛。
(二)超高的转化率
共享3D眼镜具有超高的转化率,同一个人不可能追着看每一部3D电影,但是每一部3D电影的观众都要用到3D眼镜。相对于个人购买的3D眼镜,共享项目的推出是所有观影群众的福音。据众享随行创始人乔椿透露,从目前镜享在深圳和成都两个试点城市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众享随行的用户转化率已经超过80%,复购率也达到20%,而坏损率则低于0.1%。部分免费提供3D眼镜的影城,已经转化为完全使用共享3D眼镜模式。
凭借“临时刚需”的特殊性,以镜享为代表的共享3D眼镜获得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一致认可,观众满意,影院支持,商家推崇,资本看好,市场反馈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从众享随行方面公布出的超高的转化率来看,共享3D眼镜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随着市场普及率的进一步扩大,转化率有望突破90%。
转化率的提升,是消费行为的具体选择,其背后是源于消费体验的驱动。对于个人来说,单次或者多次的观影行为中,通过共享3D眼镜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节省了购买的开支;对于影城来说,共享3D眼镜的出现在多方面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影城的成本;对于资源来说,共享3D眼镜也极大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共享3D眼镜“低价高质”的消费体验,在消费者、影城和资源之间,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三)良好的用户体验
不管是共享3D眼镜解决行业的痛楚,得到市场的青睐,还是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最终还是归结于“用户体验”作为最大的评判标准。而据目前得到的用户体验来看,是非常良好的。
据了解,众享随行的共享3D眼镜主要的切入场景是影院,为影院和观影人群提供共享3D眼镜服务。在使用之前,用户通过“镜享”APP下单,扫码取镜。在观影结束后,只需随意,快捷地将3D眼镜放入归还口,即可完成交易闭环,整个过程不到1秒。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宝小程序直接下单,流程便捷,深受用户的喜欢。
用户在注册时需留存30元预付金,一次下单最多可租借3副3D眼镜。目前设定的分时租赁价格,成人款1.5元/4小时,夹片式和儿童款2元/4小时,也被观影消费者们接受。用户只需交付30元预付金,就最多可借3副3D眼镜。归还眼镜后,系统自动结算,并将扣除费用后的预付金自动退还给用户,归还过程无需用户参与软件操作。
(四)运维成本的降低
运维成本的大小是商业项目能否持续经营下去的关键所在,在不断涌现出的共享经济项目中,就有不少是因为运维成本过大而导致项目的施行不得善终。对此,瞅准共享3D眼镜的市场机遇后,众享随行深入市场调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推出了2B2C的商业模式进行运营。
一方面通过使用无人值守智能终端和RFID技术,帮助影城和观影者解决3D眼镜使用中的运维难点和使用体验问题。正如创始人乔椿所言,影院无人化和少人化是行业发展、产业升级的趋势,帮助影院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的产业升级,“镜享”正好符合了影院产业升级的需求。
同时就其自身而言,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和流程,通过后台控制终端进行的集中化管理,让共享3D眼镜的运维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其在商业项目中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3D眼镜——共享浪潮中的黑马
比之于层出不穷的共享项目,以及当前饱受诟病、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不被经济市场接纳的现状,共享3D眼镜的出现,无疑成了共享经济浪潮下的一匹“黑马”。正来势汹汹的进入全新的、庞大的空白市场,披荆斩棘,跑马圈地。
(一)“临时刚需”和刚需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3D眼镜是一款“临时刚需”的产品,而从整体的观影人群角度来看,则就是不折不扣的刚需。就众享随行目前的共享3D眼镜试点数据来看,相比于其他共享项目,3D眼镜的共享更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满足行业的特点。
众享随行共享3D眼镜超过80%的转化率和20%的复购率就能说明一切,而看似项目庞大的共享汽车远远达不到这么高的转化率,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轮椅这样小品类共享项目中,市场覆盖率、消费需求率和转化率距离80%还差有很大一截。
对于观影消费者这一个群体来说,共享3D眼镜的刚需和已经被验证过的转化率,无疑是其能够长驱直入市场的一针强心剂,也必然是未来共享品类中的一个爆点,促进更多的不被关注的领域一起跳入共享经济的大浪潮中。
(二)高速增长的票房和持续低廉的成本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可知,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13.72亿增长18.08%。其中普通3D的影片票房,占比就超过了50%,全部3D电影占比或超64%。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其中3D银幕数占比为87.5%,约44429块。
票房的增长,3D电影的占比持续增高,让共享3D眼镜的市场前景更显开阔,而且我们了解到,目前的获客成本也接近于零。
共享3D眼镜的受众比较聚集,一旦投放就有100%的触达率,凭借共享3D眼镜的特性以及深入人心的共享理念,可以快速聚焦消费者群体。一正一反的作用下,能够笼络大批用户进行使用,随着共享3D眼镜的全面普及,用户将呈爆炸性增长。
在高票房和低成本两个主要因素的双重加持下,共享3D眼镜的未来,不可估量。
(三)高度互补且轻微依赖
共享3D眼镜与影城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业务互补。对于影院而言,免费提供3D眼镜,影院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眼镜的清洁、发放和回收。另一方面,少数观众不归还3D眼镜,甚至损坏3D眼镜,造成影院3D眼镜坏损率高、运营成本增加。共享3D眼镜的出现,可以大大减少影院在这一方面的投资,同时也能借助共享3D眼镜快速有效的提高消费者的对影院的体验。
反之,影院可以为共享3D眼镜提供项目的摆放位置和广告宣传,通过简单的图文和人工、电子设备等功能即可实现3D眼镜的租赁过程。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竞争的形式,属于高度的品类互补。其次,还有依赖程度非常轻微的优势。共享3D眼镜根据用户的需求随时被“唤出”,使用频次与影院没有直接的关系,影院方面也不会因为共享3D眼镜而在业务方面有所牵连。
(四)独特的技术应用
比之于其他共享项目的技术应用,共享3D眼镜更具有其独特性,就众享随行试点的影院中,技术应用的创新和独特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青睐。
影城环境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潜在消费者的大量自发聚集,观影人流来得快去的也快,所以在技术上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观众借镜和还镜的动作,并且不能出任何差错。
因此,众享随行推出的“镜享”在终端机器使用了RFID系统,为能更好的解决眼镜上使用的小体积RFID芯片所带来的信号微弱问题,做了相当多的优化从而提高了识别率,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作为观看3D电影必须品,3D眼镜的借还和使用不能因为影院的任何设备故障造成终端使用过程的差错,保证其运行的绝对可靠。
并且其服务器端软件的设计初衷就是从互联网软件系统的设计方向出发的,对于高并发、大用户的场景做了相应的设计,使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具备高效、稳定、容错的特性。对于小程序和APP则不断的打磨简化使用流程,降低使用难度。
尽管共享经济饱受诟病,尽管不少共享项目昙花一现,但是“共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抓住市场的痛点,着力发展,共享经济终究会成为未来消费需求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共享3D眼镜,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之后,结合其需求量和应用场景,必将成为共享经济在浪潮退却后的又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