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产品及设备制造商汉邦科技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国寿股权领投
6月13日消息,近日,汉邦科技宣布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寿股权领投。本轮融资将帮助公司继续提升色谱分离纯化领域产能,拓宽创新疗法领域产品布局等。
菜鸟供应链升级618服务,承诺冷链包裹“化冻包赔”
菜鸟供应链近日宣布正式升级冷链服务,618期间与天猫超市联合推出“化冻包赔”、“送货上门”等多项措施,让夏天包裹内的每支雪糕都冰凉爽口。
菜鸟供应链表示,菜鸟冷链已在全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等七大区域设有多温区冷库,自有冷链仓网面积超10万平方米,当日达、次日达覆盖全国1200多个区县。菜鸟冷链目前主要服务电商渠道商家,首要解决商家全渠道冷链发货需求,其次提供冷链仓储和冷链配送服务。
推动“机狗协同”,浙大湖州研究院与云深处签署战略合作
2022年6月10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与杭州云深处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筹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机器人前沿领域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浙大湖州研究院和云深处公司分别是无人机与四足机器人的技术领跑者。云深处科技的绝影四足机器人(机器狗)曾以“适应性腿部运动的多专家学习”荣登权威期刊《Science Robotics》 封面,而浙大湖州研究院微型自主空中机器人(无人机)研究成果在上月登上《Science Robotics》封面,双方强强联合,将针对四足机器人与空中机器人协同作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机狗协同”
作为全球首家开展行业应用的智能四足机器人企业,云深处科技在四足机器人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上一直走在国际前沿,自主研发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得到来自众多行业巨头的青睐,并在国内率先实现四足机器人全流程巡检2万5千平方米变电站。
腾讯光子工作室群发布品牌升级战略 提出下一个十年打造“光子宇宙”平台
6月13日,腾讯光子工作室群正式对外发布全新品牌体系和愿景理念,致力于打造光子宇宙平台,连接全球玩家和游戏生态,并正式启用全新海外品牌名称“LIGHTSPEED STUDIOS”,同步刷新了品牌标识。
据悉,本次品牌升级也是光子迈向全球化游戏市场的信号,目前立足于中国,光子已在新加坡、美国(洛杉矶、西雅图、帕罗奥图)、加拿大(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新西兰、日本、韩国、法国、英国、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开设办公室和布点招人,未来光子将加速全球化拓展和下一代产品探索。对于人才,陈宇也在全员信中提出,将继续深化全球本地化管理和灵活办公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布点招人,以期打造真正的全球化团队。
魔视智能获大陆集团战略投资,完成总计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
近日,智能驾驶公司魔视智能(MOTOVIS)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其中包括来自大陆集团的战略投资。基于本轮战略投资与合作,魔视智能将与大陆集团将共同研发和推广适合中国道路场景、优化成本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预计2023年,双方打造的系统方案将在中国乘用车主机厂的车型上实现量产。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初,是一家提供前装量产产品的智能驾驶科技公司。目前公司主要围绕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核心市场进行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拥有自动驾驶算法及硬件系统,积累了包括泊车+行车,舱内+舱外,前视+环视,标准+定制的全栈式算法及跨芯片平台工程能力。
柔触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梅花资本和高略资本共同投资
柔性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研发商柔触机器人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梅花资本和高略资本共同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推动新系列产品研发,增加产能,并向更多场景推广柔性末端执行器的应用。
苏州柔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苏州张家港市,是一家以柔性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为工业自动化提供柔性夹爪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依托于德国先进的纳米材料科技,结合仿生学设计理念将柔性仿生触手应用于多元化的工业场景,开创了全新的机器人应用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柔触夹爪及其驱动器,已应用于3C电子、食品、汽车零部件、服装制造、医疗、机器人教育、包装物流等多个领域。
CGL六度(六度智囊)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近日,动态知识搜索平台“CGL六度(六度智囊)”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36氪领投,杭州市余杭金控与G5 Capital 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与36氪共建知识库、技术与新品研发、团队升级和品牌市场拓展。
元宇宙服务商宙予科技获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近日,元宇宙营销技术服务商“宙予科技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为险峰K2VC、凡创资本和蓝色光标。本轮融资过后,宙予科技将继续扩大团队规模、优化产品服务、完善引擎等基础能力的建设;目前,宙予科技的新一轮融资也即将开启。
隐山、钟鼎联合领投,苏映视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3D视觉+AI检测系统提供商——苏映视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隐山资本、钟鼎资本共同领投,老股东元禾金谷资本跟投。本轮资金将继续用于研发和产能建设等。
专攻智能驾驶技术壁垒,“技术斗士”安智汽车 4D 成像雷达年内面世
近来,所谓的L4级自动驾驶“降维入局”让L2级赛道空前热闹。对于L4“高阶玩家”来说,虽然应用场景减少了,但算法能力、感知层面的重构并非一蹴而就;对于深耕L2的“原住民”来说,在行业内卷和国外巨头的夹击之下,该如何突出重围?对此,作为国内 ADAS 智能驾驶系统市场产品量产和产业破局先行者的安智汽车倒反应淡定,其创始人郭健表示,无论谁来做L2,要实现落地量产、产业突破,自主技术研发必不可少。继在国内率先提供完全自主的、具备完整功能的77GHz 毫米波雷达驾驶辅助系统后,安智汽车宣布其研发的4D成像雷达也将在年内面世。
据Statista 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到 6300 亿美元,其中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规模2022 年将达到1275亿美元。而其中,又数L2级自动驾驶风头最劲。据ID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国内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高达23.2%,同比上年同期增长86.21%。
国产4D成像雷达奋起直追
在这样阶段里,传感器硬件技术及成本的突破,已被业内视为破局关键。不容忽视的是,在智能驾驶及车联网这个大市场,超九成市场份额被国际 Tier1 巨头所垄断,背后是高企的技术垄断。作为传感器的重要硬件之一,雷达是智能驾驶中的标配,其技术和成本直接制肘各赛道参与者。而从激光雷达来看,高精度车载激光雷达产品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国外;从毫米波雷达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也主要是被海外的巨头控制着,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激光雷达精度高,但成本也高昂,是毫米波雷达的数十倍,因此毫米波雷达也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及自身其他性能得以广泛运用。
以目前相对主流的77GHZ毫米波雷达为例,其有能力可识别出硬币大小尺寸物体,但其不具备测高能力,难以判断前方静止物体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无法细化刹车场景,如井盖、减速带等无需刹车的地面低小障碍物……相比之下,近年来出现的4D成像雷达兼具性价比,又攻克了毫米波雷达弱点,其具备高分辨的同时还更加智能,不仅能识别出硬币大小,甚至可以识别出硬币的薄厚和轮廓,同时能测算出水平角信息以避免窨井盖、路肩、减速带所产生的虚警现象。
不过,无论是77GHz雷达还是4D成像雷达,国内企业都面临挑战。77GHz雷达虽然国外巨头早已进入量产阶段,但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做到样机阶段,产业化进程仍待突破。而目前虽然国外企业已有4D成像雷达的样机出来,但其商用还未正式开始,国内车载4D成像雷达仍待奋起直追。作为国内领先的毫米波雷达生产厂商,安智汽车于2018年自主研发出了国内首只具备全功能的自主77GHz毫米波雷达并稳定量产。其近日表示,已基本完成4D成像雷达的技术储备,预计将在年内产出对标国外巨头的样机,并在产品性能上达到车载雷达国内领先水平。
自主研发做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制造”
进入4D成像雷达布局,与安智汽车一贯“硬磕技术”传统有关。自2015年创立,安智汽车立志做最懂中国道路的智能驾驶,一直致力于全栈自主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先后研发了包含感知、融合、决策、控制在内的全栈智能驾驶算法和方案,是国内唯一提供完全自主的、具备完整功能的77GHz 毫米波雷达和智能摄像头融合产品的驾驶辅助系统,同时其也率先实现全栈自主ADAS系统的批量量产、自主建设全自动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产线,形成L1-L4全级赋能的开发能力与落地实力。
要与国际巨头争市场,势必要降低对国外零部件商的供应链依赖。早在2019年,安智汽车已开始布局4D成像雷达自主研发。其创始人郭健直言要做真正的、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 “我们眼里的竞争对手只有国际一流ADAS系统供应商。公司在研发链和产业链上下了很大功夫,区别于国内竞争对手单个链条环节的突破,安智汽车志在量产化落地的全产业链突破。”
五年磨一剑。前瞻的技术布局、潜心研发突破、实现产品量产……目前,安智汽车的ADAS系统已在创维汽车全、奇瑞新能源实现量产,并出口欧洲等全球市场。同时安智汽车已拿到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多家主流整车厂客户达成项目合作意向,与包括中国一汽、长城汽车、奇瑞汽车、金龙客车、陕汽重卡等国内一线整车厂深度合作,布局中国自主驾驶辅助系统的定制化开发和产业落地,预计2022年实现亿级市场营收。
进阶智能驾驶更需要自主研发
在立足L2级自动驾驶迈入量产的同时,安智汽车也在泊行一体更高阶智能驾驶和低速限定场景自动驾驶平台逐渐发力:与国际顶尖车载视觉集成整合方案供应商LUPA展开深入合作,基于安智汽车自主毫米波雷达与视觉系统与上汽集团协同开发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郭健认为,4D技术的突破,可以让中国自动驾驶得到技术支撑,也欢迎业内同行开展更多的技术协同。
“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对融合感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一些通过采购、合作等方式完成的ADAS系统,在软件和硬件等组件等融合上,需要与各方供应商谈判并开放算法等核心技术。出于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即便是密切的合作伙伴,在核心算法等绝密技术等开放和使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和成熟,驾驶安全的绝对需求,对各项技术的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则需要各合作伙伴间开放更多、更深的技术权限,让融合使用更贯通。不过,这种开放始终还是有限的。相较之下,全栈自主开发的ADAS系统则没有类似的后顾之忧。
“自动驾驶时代即将到来,而我国在雷达设备上的研发依然滞后于国外,为实现国产化,为了将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此评价认为,中国企业未来要走技术道路,要多出几家企业攻坚克难,针对我国技术短板,以国产化技术铸造企业的技术壁垒,而过硬技术也将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最有效保障。
天猫618史诗级满减:15日晚8点开买
天猫618第二波开买时间已锁定6月15日晚上8点。
作为每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消费购物节,掐点购置大件,囤货各类生活用品,618一直是消费者和全社会关注的经济节点。上新品、给消费者补贴让利,也早已是天猫618在消费群体中形成的稳定心智。
今年的不同在于,在史无前例的“300-50”超级满减基础上,天猫平台还为88VIP用户开启了消费大额券兑换福利。
据天猫内部人士消息,继5月26日第一轮大额券福利后,从6月14日零点起,天猫88VIP用户可再兑一轮大额消费劵。
根据天猫公布的数字,今年有超26万个品牌参与天猫618,活动商品超1200万款,其中300多万款是新品。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天猫618的跨店满减力度升级至每满300减50,相当于83折,比去年双11满减力度更大,如果消费者叠加88VIP用户额外享有的大额消费券,再叠加今年天猫618数百万款商品可使用的88VIP专属95折,三大权益,88VIP用户的618到手价已达73折。
PingPong与市采通合作,二期外贸B2B收款产品上线
近日, PingPong为市采通平台内客群创新定制与开发的市场采购项下“外贸B2B收款”功能正式上线。这是PingPong与市采通合作的又一突破,不仅在业内创新推出市场采购项下外贸B2B收款产品,也将进一步深化创新“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业态融合的跨境结算体系。
今年3月,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针,实现“在营销、支付、交付、物流、品控等外贸细分领域共享创新”,PingPong与市采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从出口业务和资金结算两方面切入,深入整合各自在境内外的资源能力和产品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跨境电商企业小额出口及无票难题,实现合法合规收汇,并为市场采购贸易提供新动力,实现二者的“双提升”。
据悉,PingPong主要通过开放API接口,将公司在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覆盖能力、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金融通道布局、全球合规体系建设等资源和能力,与市采通现有服务体系无缝链接,为中小微外贸主体提供安全合规、高效便利的一站式跨境收款服务。一期产品可让平台内跨境电商客群实现Amazon全站点、Rakuten站点收款。
本次二期上线的产品是针对市场采购项下的外贸B2B收款功能。相较于跨境电商收款,市场采购项下的外贸B2B境外买家所处地域更分散、交易场景更复杂、资金安全管理难度更高,PingPong为此定制了一套适用于更小额、高频、零散交易的跨境收款体系。
PingPong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公司服务于传统贸易客户的B2B安全收付产品“福贸”,结合市场采购项下中小微外贸客群的典型特征,二期产品着重设计调整了风控变量、优化了资金流转链路、迭代了产品使用逻辑,并研发了一套可视化的海外收款账户体系,客户可在后台直接查看资金轨迹,充分满足平台内客群合规全球收付、便捷资金管理、减少汇兑损失、保障资金安全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