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牵头财团拟以约140亿美元溢价收购澳洲一私营医疗机构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由KKR&Co.牵头的财团重申了对澳大利亚私营医疗服务提供商Ramsay Health Care Ltd.的收购要约。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该私募股权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于上周提交了约201亿澳元(约140亿美元)的指示性收购要约确认。上述知情人士表示,KKR集团预计将继续进行尽职调查,最快可能在未来几周提交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报价。
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推迟第五次载人太空飞行,备用系统性能未达预期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蓝色起源公司18日宣布,推迟原定于20日进行的第五次载人太空飞行,原因是“新谢泼德”飞行器的一个备用系统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蓝色起源公司在声明中称:“在最后的检查中,我们发现新谢泼德的一个备用系统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出于谨慎,我们将推迟原定于20日的发射。”声明未公布最新的发射日期。
特斯拉 “最牛散户”呼吁:应立即宣布巨额回购计划
被称为特斯拉“最牛散户”的亿万富翁廖凯原周四在社交媒体上呼吁,鉴于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特斯拉应立即宣布回购150亿美元股票的计划。廖凯原在给特斯拉投资者关系高级总监的Martin Viecha的一条推文中称,特斯拉应立即宣布,计划今年回购50亿美元股票,明年回购100亿美元股票。廖凯原还表示,特斯拉应使用其自由现金流为回购投入资金,从而避免动用公司现有的180亿美元现金储备。
i茅台正式上线第一天:280余万人申购2.3万瓶酒,参与人数占注册用户20%
5月19日晚6时,i茅台app公布当日全国申购结果显示,共有2811896人申购包括茅台虎年生肖酒、茅台酒(珍品)、茅台1935共四款产品,总投放量为23444瓶,总申购人次为6633340次。按照i茅台正式上线仪式上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公布,截至5月18日,的用户数1364.26万人计算,共有20%的注册用户参与了上线当天的茅台家族产品申购。
字节跳动朝夕光年:市场传言不实,部分业务有调整,但无大规模裁员
近日,市场有消息称,字节游戏团队发行业务线裁员80%。5月19日,从字节跳动旗下朝夕光年相关负责人获悉:信息不实,部分业务有调整,但无大规模裁员。
人工智能公司SkySpecs 获8000万美金D轮融资
近日,SkySpecs完成80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Statkraft Ventures、Huron River Ventures、NextEra、高盛集团。SkySpecs总部位于美国,是一家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以风电智能巡检及风电后运维为主要市场的技术研发公司,此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其产品组合及无人机应用范围。SkySpecs使用自主研发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可通过无人机从高空监测涡轮风机叶片的健康状况。其宣称目前在监测北美约45%的风机叶片。总部位于上海的扩博智能为SkySpecs的全球市场同业公司,也是SkySpecs在美国的竞争对手之一,扩博智能宣称其在风电领域的主要产品“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和“叶片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全自动、数字化等风电智能巡检及后运维创新。
嘉楠科技一季度营收13.6亿净利4.4亿元
嘉楠科技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公告显示,嘉楠科技在本季度录得营收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7%。同比增长主要来自于总销售算力的增长和每T算力销售均价上涨的驱动。
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销售总算力为430万TH/s,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19.1%,公司表示,销售总算力连续增长主要缘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交付能力。
同时,在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公司灵活的经营策略下,嘉楠科技在本季度的毛利达到8.2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2%。
同期,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120.4万元人民币增长为4.416亿元人民币。
在研发支出方面,嘉楠科技当季研发费用为1.01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5820万元增长73.9%。
此外,公告还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嘉楠科技预收账款为17.699亿元人民币,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3.40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未来几个季度销售订单的首付款有所增加。
展望下一季度,公司预测2022年2季度,总营收将在人民币16亿元-18亿元,约较2021年2季度增长48%-67%。公司表示,该预测是公司根据目前的市场及经营情况给出的预期,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包括:
收入: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4.02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3.561亿元人民币(合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7%。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总算力增长和每T销售均价提高。
销售总算力:2022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总算力为430万TH/s,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19.1%,销售总算力连续增长主要缘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交付能力。
成本: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本从2021年同期的2.08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5.263亿元人民币(合0.83亿美元)。成本的同比增长趋势与收入增长一致。
毛利和毛利率: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8.298亿元人民币(合1.309亿美元),2021年同期毛利为1.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2%。
总运营费用:2022年第一季度的总运营费用为2.515亿元人民币(合3967.8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
研发费用: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012亿元人民币(合1595.7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5820万元增长73.9%。
股权激励: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所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折合人民币约为1.013亿元。
经营性利润: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性利润为5.783亿人民币(合9121.9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1370万元人民币亏损。
归属股东净利润: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120.4万元人民币增长为4.416亿元人民币(合6966.2万美元)。
经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2022年第一季度,经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434亿元人民币(合8571.9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432亿元人民币增长279.5%。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净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每股净收益: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基本净收益和稀释净收益均为2.57元人民币(合0.41美元)。相比之下,2021年同期每ADS基本净收益和稀释净收益均为0.01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代表15股本公司A类普通股。
预收账款:截至2022年3月31日,预收账款为17.699亿元人民币(合2.792亿美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3.40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未来几个季度销售订单的首付款有所增加。
现金流: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6.432亿元人民币(合4.17亿美元),与2021年12月31日26.843亿元人民币相比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本季度支付了更多的供应商预付款及所得税费。
展望第二季度,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基于公司管理层目前的判断,嘉楠科技预测2022年2季度,公司总营收将在人民币16亿元-18亿元,约较2021年2季度增长48%-67%。该预测是公司根据目前的市场及经营情况给出的预期,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湖北首个5A级智算中心在随州开建
近日,湖北首个5A级智算中心在随州高新区正式开建。该项目自今年3月正式签约以来,相关工作就紧锣密鼓的全面铺开,仅用时60余天,就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智能化赛道上的“随州速度”,令人瞩目。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十四五”期间,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布局以及突出“特色产业”引领作用的发展思路,随州抢抓智能化发展的新机遇,结合市情实际,率先布局具备“开放、融合、普惠、绿色、服务”核心优势的5A级智算中心。
据悉,该项目采用了曙光提供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融合公共算力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智能生态建设、产业创新聚集于一体。在涵盖规划、建设、运营在内一揽子服务的基础上,还保障了智算中心建成后的应用创新、算网接入以及产业孵化、生态汇聚等,为扎根区域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作为随州培育特色产业增长极的重要驱动力,智算中心将面向专汽、香菇、文旅、风机等特色产业,提供适合的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服务以及一系列应用工具,切实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让AI深层次融入研发、生产等各环节、让特色产业发展从宽泛、粗放向专业、精细转变。
此外,智算中心还将直接满足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数据大脑、数字孪生城市和政府数字化治理等场景的深度计算需求,并通过大数据融合平台,实现覆盖政务、经济、民生的大数据采集、融合、分析、共享,避免数据烟囱。从多维度加速推进随州数字政府建设进程,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联易融ESG报告:供应链金融科技助力中小微企纾困减负
5月19日,联易融发布2021年上市以来的首份ESG报告,这也是国内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上市企业披露的首份ESG报告。报告介绍了联易融在行业领先的科技能力和产品矩阵,并对公司在绿色低碳运营、绿色金融创新、助力普惠金融、构筑数据及信息安全壁垒、打造组织能力等非关键领域的表现进行详细阐述,为供应链金融科技同业者提供绿色发展范式。
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最具活力的主体,它们在传统融资模式中,大量依赖于线下的融资申请及金融机构现场尽调等活动。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推进,基于快速处理、科学精准管控的指导思想,区域的封锁和交通的限制日益增加,使得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活动受限。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供应链金融构建起了一个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其发展能够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契机。
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嵌入,起到了明显的降本增效作用。联易融以科技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机构的资金直接注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小微企业,使得相关企业通过我们的服务解除了对资金的后顾之忧,从而全力投入的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发行的全市场首单在疫情防控供应链资产证券化项目为例,2020年疫情期间,联易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服务绿色通道的支持下,利用先进的全在线化技术和丰富的审核经验,全天候在线工作,为核心企业和供应商提供远程培训、远程客服、远程审核、远程身份认证、远程确权等服务,助力客户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完成了相关发行工作,为中交二航局及其供应商援建火神山、方舱医院及相关疫区医院及科研实验室等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投入提供有力的保障。
联易融旨在通过科技助力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联易融运用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填补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缩短支付周期,改善现金流量,以数字化、高效、便捷的融资流程,利用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概况,获得低成本融资,将通常的10-20%的融资成本有效降至5-6%。截至2021年12月31日,联易融累计服务超过14万家中小微企业。
元宇宙三十人论坛正式成立 万兴科技受邀成为理事单位
5月15日,“第二届全球元宇宙大会暨元宇宙三十人论坛成立大会”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行。大会于现场启动了元宇宙三十人论坛成立仪式,宣布“元宇宙三十人论坛”正式成立,并公布了学术与技术委员会第一批名单和发起理事单位名单。万兴科技(300624.SZ)作为元宇宙三十人论坛主要参与者和共建者之一受邀参会,并成为发起理事单位之一。据悉,万兴科技也是目前元宇宙三十人论坛发起理事单位中,率先提出聚焦创作者经济,为创作者进行技术、创意资源、生态全方位赋能的上市公司。
元宇宙三十人论坛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领域综合性智库论坛之一,它由各领域具有前瞻性及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产业专家、企业家共同发起,并且汇集来自全球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的中坚力量。元宇宙三十人论坛自筹建以来,已先后组织线上线下活动超200场,覆盖影响传播用户超数亿次,得到行业内数百万人的关注,获得数百家上市公司的支持。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先生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后疫情时代下,我们已经逐步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新状态新环境。数字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正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在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那么如何利用好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产业发展、信息消费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作为创意软件A股上市企业、新生代数字创意赋能者,万兴科技(300624.SZ)数字创意软件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累计15亿+的用户,正致力于打造中国创作者经济第一股,积极拥抱由创作者驱动,共创、共享、共治的新时代。万兴科技也正以创作者为中心,通过技术、资源、生态多维度创新赋能,努力带给全球海量新生代创作者们颠覆传统的互动、协作和创意表达体验,以及创收变现。
技术创新层面,万兴科技压强投入元宇宙新技术、新应用,包括虚拟数字人、轻量化3D设计工具、协同设计工具、VR技术创新应用等,不断研发更简单高效的创意软件产品,让更多个体创作者随时随地投身创作、打破边界协同作业、畅通无阻表达创意。
创意资源层面,万兴科技深化布局视频创意主航道,不仅打通了“桌面端+Web+移动端”资源强协同,更结合AI等智能化技术,实现素材智能识别、标记等功能,深化全球全链条正版素材库布局,打造坚实的内容底层生态平台,建立“数字原料工厂”。
创作者生态层面,万兴科技正全力打造PUGC创意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交流交易、互动成长的空间和平台化服务赋能,帮助创作者共创优质内容、共享商业价值。
面向创作者经济新时代,目前万兴科技也正全力推进“平台+创业者”的特色发展模式,面向全球高薪招募创业者,重磅推出“拿着高薪去创业”创业3.0政策,广邀各路“英雄”携手打造创新产品矩阵、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此次受邀成为元宇宙三十人论坛理事单位,意味着万兴科技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和发展实力,再获行业权威认可。此前,万兴科技已获邀成为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并入选《互联网周刊》联合德本咨询发布的《2021元宇宙潜力企业TOP50》榜单。
作为元宇宙三十人论坛理事单位,万兴科技将以真诚、开放、务实的态度,不断探索元宇宙下的创作者经济赋能,同时将与理事单位及各界企业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创新实践,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探索数字时代的全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
匠数科技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AI落地多行业安全、智能应用
5月1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公告发布2022年度第三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匠数科技通过了层层严格审核,成功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专精特新”,彰显高精尖科技硬实力
“专精特新”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推动产品及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韧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补足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审,全面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专业化程度、精细化程度等各项条件。此次成功入选,充分彰显匠数科技在AI内容安全防护领域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产品性能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也是其在“专、精、特、新”经营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聚焦AI工程化,全自研技术推动前沿科技真正落地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底气是科技实力。作为以技术为立身之本的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匠数科技自创立以来,坚持全自研AI技术,深耕图像领域,始终走在行业创新的前沿,不断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据悉,匠数科技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拥有10余年AI算法、互联网、高端工控系统研发经验,不断在人工智能算法、自主AI平台和智能硬件领域进行创新研发,形成了更低算力成本、更优计算效率的技术优势,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高速边缘AI硬件、高稳定性AI软硬件系统设计等领域获得多项专利。
长期以来,AI技术落地难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普遍共识。以终为始,紧盯AI技术落地,是匠数科技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不变准则。经过8年的行业深耕,匠数科技已经打造出高性能、高效率、高性价比的软硬件产品,可提供从端到云一体化的AI内容安全解决方案,在政府信息化、轨道交通、文化版权、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完成了AI技术的落地应用。
过去几年,匠数科技潜心研发、践行AI技术的行业落地应用,持续升级完善算法、技术和产品,以期提高多行业发展的智慧性、安全性、自适性。
阿里文娱推出数藏平台“鱿物”,光笺链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阿里大文娱旗下数字藏品平台“鱿物”于5月17日0点正式上线,由阿里影业旗下IP交易及创新平台阿里鱼运营,由零幺宇宙旗下“光笺链”提供底层技术服务。阿里大文娱的主入口优酷视频APP也为“鱿物”提供了首页搜索和“我的”两个主要入口。「鱿物」是以文博文创内容为核心的数字藏品平台,依托阿里鱼在版权交易和授权领域具备多年的行业经验与资源积累。据悉,阿里鱼与包括国家博物馆、卢浮宫、敦煌博物馆、颐和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5月18日中午12点,鱿物首个数字藏品非遗缂丝《美人图》上线,限量2000份开售即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