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1

市场消息:苹果正考虑取消授予京东方的多达3000万块iPhone 14 OLED屏幕订单

市场消息:在发现京东方未经允许擅自更改苹果设定的屏幕规格后,苹果正考虑取消授予该公司的多达3000万块iPhone 14 OLED屏幕订单。
展开

马斯克:特斯拉正组建核心诉讼部门,直接向我汇报

5月21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平台宣布,特斯拉正在组建一个核心诉讼部门,以直接发起和执行诉讼。该团队将直接向其本人汇报。马斯克承诺,“针对我们的公正案件,我们永远不会寻求胜利,即使可能会赢;在不公正诉讼中,我们永远不会投降或和解,即使可能会输。”
展开

全国影院营业率恢复至七成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5月20日17时,当日大盘票房5663.8万,营业影院8767家,较上日增加804家,全国影院营业率72.60%。
展开

广域铭岛携手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深化产学研用全面合作

为加强数学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5月18日,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以下简称“应用数学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聘任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教授为广域铭岛首席应用数学科学家。 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产学研用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高层次研发人才聚集高地,充实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应用数学成果落地转化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快速向前发展。 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一级巡视员杨进才、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友兵、基础处处长冯光鑫、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杨艾等嘉宾出席签约仪式。杨进才为签约仪式致辞,他表示,重庆是我国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工业互联网发展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广域铭岛是两江新区本土培育的第一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创新人才、创新技术等方面,需要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希望双方签订协议后,能够共同探索构建“产学研用”长效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据介绍,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2020年2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也是重庆市基础学科领域的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心主要聚焦数学与信息科学、数学与先进制造、数学与智能交通、数学与生物医学四大领域,围绕国家及重庆市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集聚一批数学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行业专家、企业家等,共同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数学问题,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目前,中心已与市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及研究机构开展了紧密合作。 广域铭岛是吉利工业互联网全球总部,也是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一员,自主研发打造的际嘉工业互联网平台(Geega),是工信部评定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唯一一家具备汽车制造行业背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将核心竞争力聚焦在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上,从生产工艺、制造流程等出发,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工艺机理模型的研发和工艺知识的沉淀,从工艺质量提升、工艺过程优化、节能降耗减排等维度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际嘉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研发过程中广泛使用到应用数学。例如覆盖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孪生系统和综合知识图谱,实现对工业连接数据的认知,从而借助人机交互的能力获得预测分析的结果,辅助企业提升认知;高级计划与排程(APS)软件运用了限制理论、运筹学等理念,在有限资源下,寻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规划,同时利用信息的储存与分析能力,以最短的期限,达到最有效的规划,进一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 根据合作协议,广域铭岛将发挥自身作用,帮助数学家理解工程问题,以数学语言描述问题。杨新民教授团队将为广域铭岛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广域铭岛在质量管控、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仓储物流、安全生产、运维服务等9大业务领域升级优化解决方案,打造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标杆,同时赋能广域铭岛的核心人才团队,通过前沿科学技术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杨新民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广域铭岛有基于汽车制造生产链过程中的优化需求,这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的研究领域非常契合,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结合产业界关键瓶颈难题携手开展深度务实合作,推动数学理论的突破和应用,相互驱动、相互成就,实现产学研用的无缝衔接,共同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阳表示,此次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的强强联合,对广域铭岛践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战略具有非凡意义。基于杨新民教授团队在应用数学领域的知识沉淀和研究成果,以及广域铭岛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数学科学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融通,创造性地满足和解决企业的业务需求,持续为工业互联网平台“造血”。 签约仪式上,双方还揭牌成立了供应链与运筹学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将围绕产能规划与生产计划、采购策略与供应优化、库存优化与补货策略、售后备件与逆向供应链、生产物流调度与库位规划等方面,持续在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坚,并将合作范围不断延伸至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个领域,促进前沿科学技术的项目落地和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广域铭岛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汇聚项目团队千余人,获得近200项知识产权成果,服务于吉利体系30余个基地,同时覆盖除汽车外的8大行业,以及数万家产业链上企业。
展开

曝小米组织调整:笔记本部门并入手机部门,高峥向总裁曾学忠汇报

今日有数码博主曝光了一份小米集团的组织部文件,显示小米笔记本部门并入手机部门,笔记本电脑部总经理高峥向手机部总裁曾学忠汇报,理由是加强手机和笔记本的互联互通、提升协同效率。
展开

苹果Mini LED显示屏发布时间曝光:将于10月推出

据显示器行业分析师罗斯·杨 (Ross Young ) 消息,由于疫情原因导致苹果显示器的生产被推迟。苹果计划在10月份发布采用mini LED背光的新款27寸显示器。罗斯·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苹果正在考虑将其显示器供应商广达转移到其它地方,从而导致生产延迟。新款显示器本该在6月的苹果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现在推迟到了10月份。
展开

格力电器:拟推覆盖超过1.2万名员工的持股计划

5月20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司拟推出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显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此前回购的股份,股票规模不超过9472.8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60%,整体资金规模不超过15.5亿元。本次持股计划覆盖超过12000名员工,其中,中基层干部、核心员工、技术专家等优先认购比例达97.47%,其他高管可认购份额不高于2.53%。
展开

马斯克:特斯拉大约可在一年内推出无需人工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周五在巴西立下目标:特斯拉明年将会拥有真正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放出豪言,早在2015年12月,他就曾预测将在两年内实现“完全自主”,但之后该时间规划已多次被重新调整。(IT之家)
展开

良品铺子公告称股东高瓴天达等拟减持2406万股,合计不超总股本6%

良品铺子20日发布公告,股东珠海高瓴天达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HH LPPZ(HK)Holdings Limited、宁波高瓴智远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展开

茅台集团与蒙牛集团将在冰淇淋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5月20日,茅台集团与蒙牛集团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冰淇淋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好跨界无缝衔接的金字招牌。
展开

河南:到2025年全省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40%,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推动全省汽车整车产值达到5000亿元、零部件及配套产值达到5000亿元、销售及增值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证券时报)
展开

郭明錤:苹果将在年底或明年初发布新版HomePod

5月20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苹果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之间发布新版HomePod,在硬件设计上可能不会有太大创新。郭明錤认为,苹果仍在研究如何在智能音箱这一市场取得成功。去年3月,苹果正式宣布停产第一代智能音箱HomePod。苹果表示,将继续生产并专注于此前推出的HomePod mini。苹果在新闻稿中确认,HomePod相关的软件更新和技术支持都会持续,余下存货售完即止。(界面)
展开

证监会:支持公募基金积极以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基金产品

36氪获悉,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指出,发挥行业机构作用,助力抗疫和复工复产。支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积极以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基金产品,积极发挥专业投资者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抗疫相关企业。鼓励证券公司设立私募资产管理产品,通过私募基金子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设立私募基金产品,对接相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
展开
2022-05-20

隆基绿能成立光伏新公司,注册资本1.5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泰州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永丰,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展开

荣耀皱纹检测专利获授权,可提高皱纹检测精度

天眼查App显示,5月20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一种皱纹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该方法旋转人脸图像中需要检测皱纹的区域得到多个待检测图像,根据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皱纹点并确定至少一条皱纹线,此后,电子设备可在需要检测皱纹的区域显示皱纹线。采用以上方法,电子设备可分别在具有不同旋转角度的待检测图像中检测皱纹,有助于提高对于不同走向的皱纹进行检测时的检测精度。
展开

苹果MR头戴设备最快有望年底推出,定价或2000美元起

5月20日,彭博社援引苹果公司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苹果高管上周向董事会成员展示了即将推出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这表明该设备的开发已处于高级阶段,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首次亮相。报道称,苹果计划最早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推出这款AR/VR头戴设备,计划在2023年之前向消费者发布。彭博社称,苹果AR/VR头戴设备的售价可能高达2000美元,CNBC则称,价格可能达到3000美元。
展开

Netflix宣布在韩投资1亿美元成立特效公司

据报道,5月20日起,美国总统拜登开始对韩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以此访为契机,美国流媒体播放平台Netflix宣布新一轮在韩投资计划。当天,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奈Netflix旗下特效公司Scanline VFX将在2027年之前,在韩国投资1亿美元用于打造特效制作公司。
展开

特斯拉将在加州莫哈韦沙漠建美国最大超级充电站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早些时候,加州巴斯托市市长保罗 · 科特尼在市议会会议上宣布,特斯拉开始在该市建造新的超级充电站,该地区位于莫哈韦沙漠,位于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之间。据其透露,充电站将位于巴斯托露天商场奥特莱斯附近,建设工程已开展了几个月,建成将成为美国最大的超级充电站,拥有100个充电桩。目前特斯拉已经在巴斯托拥有两个超级充电站,分别具有16和18个充电桩。
展开

荷兰阿斯麦公司制造新一代光刻机

据路透社20日报道,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正在制造新款极紫外线(EUV)光刻机,每台售价约4亿美元。路透社援引阿斯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话报道,新一代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机的原型机将在2023年上半年制造完成。这些高管说,顶级芯片供应商准备最早2025年开始使用上述产品的量产机。
展开

腾讯汤道生:数字技术正在成为医学发展的第三生产力

5月19日, 2022腾讯医学ME大会正式线上揭幕。大会邀请国内顶尖医学科学家共聚,围绕肿瘤防治、风湿免疫病缓解、心梗急救等热门领域,揭秘最新医学进展,以科普助力全民健康。   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分享了对于医疗健康发展的思考:第一,以生物医学工程为代表的创新研究,将成为推动医学发展、提升健康水平的核心力量。第二,群体健康推动公共卫生的创新发展,医学、卫生、健康三者融合将成为最有效的“处方”。第三,数字技术助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成为医学发展中,除了人才、药物器械之外,不可或缺的生产力。   他表示,数字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在疫情防控中,让信息的速度“跑赢”病毒的速度;也正在通过连通服务场景创新与健康档案管理,帮助居民管理自身健康。此外,数字技术也正成为医疗创新的加速器,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药物研发等。   “三年前,腾讯将‘科技向善’,写进使命愿景;一年前,又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写入核心战略。而医疗健康成为腾讯践行使命、创造价值的大舞台。”汤道生表示,期待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成为推动医疗创新、助力健康中国的“先锋队”。   以下为汤道生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医学ME大会,一起了解医学的创新发展。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在进行一场又一场与疾病的抗争。科学家们解决了水源净化问题,抑制了霍乱的流行;消毒与隔离措施的推广,阻止了鼠疫的大规模爆发;接种疫苗,消灭了折磨人类3000多年的天花。   在与疾病的漫长对抗中,知识与技术,都在不断进步。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工程……,多种学科被综合应用于医学。通过解剖学,能够从人体结构上,了解器官变化与病灶所在;通过显微镜,能够从微观层面,研究细菌与病毒,发现部分疾病的源头;通过解码DNA,能够发现编写生命的代码……新的药物、新的器械、新的检查手段,不断改写着生命与疾病抗争的结果。人类健康的三大趋势,已出现在眼前。   第一,以生物医学工程为代表的创新研究,将成为推动医学发展、提升健康水平的核心力量。   超过30亿对碱基对的发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让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从器官到细胞再到基因,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有了基因学的帮助,科学家可以更好地解答人类的多样性、部分疾病发生的机制与概率等复杂的问题。   针对传染病,医学家们将切断病毒传播链和接种疫苗,作为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接触越来越紧密,病毒变异越来越快,如何与病毒赛跑,如何更快速推出有效的药物与疫苗,就成了传染病研究的重要方向。比如在这次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mRNA疫苗成为生物科技创新价值的最好佐证。这种疫苗能让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相应的抗原蛋白,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对比传统疫苗,mRNA疫苗可以针对病原体变异更快速响应,制备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容易规模化,在疫情防控中展露头角。现在,我们看到,在实验室里,基于环状RNA的新冠疫苗正在出现,它比直链mRNA疫苗更稳定,可以产生更加持久的抗原。   创新技术的迭代,让我们不断看到战胜疾病的希望。过去,人们谈癌色变,癌症严重威胁生命,又缺少有效的对抗手段,一度等同于“绝症”。刚刚提到的mRNA技术,除了能制造疫苗,预防传染病之外,也能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是一个跨疾病的技术平台。此外,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被称作“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在治疗白血病等疾病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编辑疗法,也在国内进入了临床试验。为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的还有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改造,使病人的免疫细胞,具备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在急性白血病等疾病上已经被证实有效。未来,不断改进的CAR-T细胞治疗,也有望用于治疗实体肿瘤、HIV感染等疾病。   在基因技术、疫苗工艺、精准疗法创新发展的背后,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分子化学、近代物理学、精密机械等技术与医学的高度融合。从医学影像的应用,生物材料的制作,到神经网络的研究,心电、脑电等信号的分析,都体现着多学科融合创新的魅力。   第二个趋势,是群体健康推动公共卫生的创新发展,医学、卫生、健康三者融合将成为最有效的“处方”。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说,医学防治是一个整体,“防、诊、控、治、康”五个方面都很重要。临床医学是个体卫生的医学基础,指导维护个体健康行动。而群医学是公共卫生的医学基础,指导维护群体健康的行动。医学既守护个体健康,也守护群体健康。   在疾病预防领域,“消除宫颈癌”是“医防结合”很好的案例。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关口,当病毒入侵个体时,抗体即可发起反击。定期的筛查,则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二道关口,以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通过“疫苗+筛查”的预防方式,我们甚至可能彻底消除宫颈癌这一疾病。   除了肿瘤,致死率排行靠前的疾病,还有心脏病。每天有超过5000人死于心肌梗死,面对这个杀手,我们怎么办?过去十年,全国建成了覆盖广泛的胸痛中心。截至2021年底,全国304个地级市,至少有一家胸痛中心,用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的方式,治疗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在这方面,腾讯也提供技术和网络平台,与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合作,提供一键可查的“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地图”,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趋势,是数字技术助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成为医学发展中,除了人才、药物器械之外,不可或缺的生产力。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速度决定成败,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在深圳,我们利用互联网智能电话、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助力疾控中心的流调员们,将访谈内容自动生成核心信息,填写流调表单,并协同现场处置、紧密接触者管理等,让信息的速度“跑赢”病毒的速度。   让每一位居民主动掌握自身健康状况,是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第一步。在湖南长沙市的社康中心,依靠手机里面的居民电子健康卡,患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社康医生也可以一次性管理5000个居民的健康状况,实现了从社区到三甲医院就诊的“一卡一档管健康”。   同时,数字技术也成为医疗创新的加速器。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药物研发。腾讯推出了云深智药平台,以AI优化药物研发中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设计优化等,同时,我们也开源自己的研究框架,帮助行业更好地利用AI,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三年前,腾讯将“科技向善”,写进自己的使命愿景;一年前,我们又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写入核心战略。而医疗健康,正是腾讯践行使命、创造价值的大舞台。我们期待,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成为推动医疗创新、助力“健康中国”的“先锋队”。谢谢大家!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