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发布新一代数据确权与交易关键技术
12月17日上午,新一代数据确权与交易关键技术发布会在文津国际酒店满江红厅举行。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丁津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汤珂,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岷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言。会议由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主持。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核心生产要素,只有交易才能充分发掘数据要素红利、有效促进数据要素的使用与价值开发。目前,国内外数据交易所尽管已有相应实践,但是并未解决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效率以及交易安全等难题。丁津泰教授和汤珂教授通过新型密码技术和经济学机制设计技术解决了上述难题,为解决大规模数据交易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该技术在提高数据交易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数据交易的安全性,使得数据交易像普通商品的买卖一样简单。
丘成桐教授为本次发布会致开幕辞。他介绍了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的发展,回顾了两位教授合作研究的历程;同时强调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并肯定了两位教授目前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汤珂教授深入分析了数据要素的特点与数据交易的难点,指出数据可交易性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前提。他指出数据的可复制性、非竞争性、权属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数据很难合法交易,却容易在黑市上非法交易。汤教授提出符合数据特点的交易市场一定要做到可确权、可追溯、可监管;他同时总结了我国已有数据交易平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以经济学机制设计和公钥密码学为基础的数据交易解决方案。
丁津泰教授介绍了新一代数据确权与交易关键技术的技术特点、功能模块和工作进展。此后,丁教授还演示了以新一代数据确权与交易关键技术为底层支持的新一代数据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新一代数据交易平台通过结合现代密码技术和不可更改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的权属声明、交易的可追溯性、数据的无争议送达等功能,能够实现买卖双方均可信任的数据交易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
北京金控集团的李岷副总经理总结点评了本次发布会的技术。李总高度肯定了两位教授对于数据要素特点、数据交易难点的认识,认为两位教授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数据确权与交易关键技术具备创新性和可行性,实现了数据交易的质的飞跃。下一步,北数所将与清华大学保持密切合作,联合开展行业专项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推进全球领先数据交易技术在首都北京的率先落地和迭代升级,形成“技术研发、系统迭代、成果落地、技术升级”的闭环,构建涵盖多行业、多领域、多平台、多人群、多机构的数据交易体系,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和国际重要的数据跨境流动枢纽。
发布会后,相关人员还就数据确权、数据交易平台的定位、数据交易效率、数据交易监管、数据生态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市科委、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中金集团、亦庄国投、北京科创基金等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及清华大学、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的师生。
2021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时尚文化周,以时尚续写非遗经典美学
2021年12月18日上午, 一段活色生香的行为艺术事件在深圳福田天安数码城广场外进行,“衣路风景”非遗时尚行为艺术展演的大模们从秀场T台走向室外,走入群众。身着千玉老师创作的以茛绸纱和香云纱为主的新中式服饰,大模们展现了传统与时尚交融的美丽。风姿绰约,风采迷人,这是城市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衣袂飘飘,衣裳优美,让传统深入生活,以时尚拥抱艺术,2021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时尚文化周用一场意味十足的时装展演拉开了活动第三日蜀粤文化专场。
粤蜀两地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各有特色也源远流长,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资产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守护传统、设计创新、科技加持、商业落地、文化输出……非遗产业创新活化和产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心传丝锦绣,花重锦官城,四川省织锦工艺大师、国家非遗(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胡光俊老师化身鲜活的“蜀锦”宝藏国宝,娓娓道来蜀锦的传承与创新,畅谈蜀锦的历史与现在以及未来。从保护、传承、研究、生产、销售的角度科普了蜀锦的技艺与记忆,并呼吁设计师和各界同心协力,就蜀锦的图案设计和商业再创进行合作,再次绽放蜀锦的高定基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胡老师的匠心值得敬仰!
《衣尚中国》特邀设计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服饰州级传承人阿牛阿呷老师生于彝族,长于彝族,她讲诉彝族服饰文化就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指尖的温度,心灵的震颤,彝族传统服饰的时尚之路何其瑰丽又如何不易。超过80万公里里程是阿牛阿呷老师轻松说出的调研行程,从查尔瓦讲到整个民族服饰的保护现状,个中付出和努力令人敬佩。
科技文化如何促进非遗美?海创会资本总裁、美@中国创始人韦艳敏来自壮族,海外求学归国后她一直在思考投资项目如何跟本土文化融合,海创会秉承的投资逻辑是,以商业化为导向、以可持续性的发展为目标,结合好数字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技术的领域,联动市场本土化,带动民族产业发展。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传播民族文化,助力中国时尚IP品牌升级 ,她相信中国美可以从中国走向一带一路走向全球。她也邀请设计师和品牌们从商业和文化的角度去深化如何攻占消费者。
广州市民艺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刘会明从一块100多年前的蓝靛染色布料开始谈民艺之美,谈温故“织”新,谈非遗传承与创新。执教设计和创新的刘老师说这块布是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辞去工作深入少数民族收集的十万多片绣片之一,他放弃高薪报酬到贵州去养蚕只为染织出百年前的中国颜色;品牌CHAI’S从为国外大牌代工转而回归研发自己的产品, 扎染、蜡染、侗布等,从源头开始,开发具有文化思想高度的经典产品都让他感悟深刻,也让他深感传统文化应当更多地出现在教学中。非遗传承与创新,把工艺和设计结合,感谢刘老师在年轻人当中努力传播非遗文化。文化守护和传扬必然从少部分人的踽踽独行到大规模的普育传承,种下一颗种子,期待传统文化桃李芬芳,发扬天下的那一天。
让年轻的力量深入传统文化,寻找它为当下服务的思路和产品,这始终是非遗市场化商业化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刘会明老师继续主持了圆桌对话,和几位行业专业嘉宾深度沟通,探讨曾经散落民间的非遗文化在国家日益重视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当如何保护和创新。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粤剧促进会会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倪惠英老师优雅地道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骄傲。从粤剧到广绣,文化是相通的,把几地同根同源的文化整合、学习、促进,共同发展,倪老师坚定地相信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能够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源泉,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加强,非遗文化一定可以更好地融到现代社会;四川省织锦工艺大师、国家非遗(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胡光俊以50年和蜀锦相知相守相融的心路历程和最情真意切的回忆,让大家对非遗文化的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胡老师说到蜀锦,眼里的光芒和语气中的悸动就是最好的化育。正是因为有这样纯粹的传承人,非遗文化才能在今时今日得以鲜活;阿牛阿呷老师是《衣尚中国》的特邀设计师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服饰州级传承人,她说坚持手工设计这么多年来,她收获的是满满的喜悦情和幸福感。她真切希望更多地传播民族文化,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再就业,让很多人参与进来不仅让服饰有了温度也让手工匠人们生活得更好。在今天中国必须有自信去生产自己的高定,阿牛阿呷老师说西南地区有培育高定的土壤,几千年文明的非遗服饰完全够得上高定标准;谭展鹏老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传承人,算是中国最早一代的服装人,从事设计几十年来,他对非遗文化的商业化有着深刻的经验。他告诉大家其实在几十年前,国外就很会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赚钱,那么今天的中国必须做出卖得动的设计。“抓两头带中间”看似很直白的话,谭老师解释到:对于非遗文化要抢救和盘活,高级别的纯粹和批量生产的落地都要严抓,传统图案可以运用到很多行业而不仅是服装中,用商业化赚来的钱去循环需要代代相传的工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深鹤品牌创始人彭晶女士身着自己手绘的传统纹样服饰现身,虽然已经从事设计十几年,她依旧谦逊地认为自己依靠着前辈的探路在设计上摸索出很多新方向。文化复兴的新时代和好环境大背景下,她呼吁这一代的设计师要用心创作更加适合大众需求的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大家更加美好的生活。传统的东西和现代审美相结合,不仅要走到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中,也要走向世界,彭晶老师说她相信通过一代代设计者的努力,这件事一定会做到也会做好;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设计师王浩宇先生,虽然非科班出身,但是海军退伍的他有一股韧劲,从学习到创立品牌,他无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和成长。如今也是成熟设计师的他也梦想将传统文化送到更广阔的舞台。
传承人和设计师需要商业的指引和资本的扶持,而海创会资本总裁、美@中国创始人韦艳敏女士也期望遇到合适的品牌,她说资本就像海绵,需要吸纳和膨胀,投资方目前对于专注传统文化方向的时尚品牌也是求贤若渴的心态。精准地用好各种科技辅助这些产业赛道形成市场化,任何一个链条当中可行的项目都是资方愿意投资的。当然她也表示资是一个非常成体系的事情,如何把传统和创意融合,历史沉淀的东西如何回到当下的潮流,也是未来投资和市场想要的声音;深圳善思品牌顾问咨询联合创始人方晴也来自少数民族,但是作为在城市里成长的苗族人,她说自己更像一个回归田园从家乡采风的实践者,但淌于骨血的记忆让她有天然的使命去为民族文化做些什么。解决生存是首要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有力量、有文化积淀的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感的部分,只有这样,才会开发出用心打动消费者的产品。
传承和弘扬,改变与守护,在大国强盛、民族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全面进步的世纪进程中,时尚设计和创传统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融汇和结合成为常谈常新的课题。就像此次的活动举办地:天安数码城,用科技东道主的身份,以包容的状态为传统文化和时尚设计提供了一个很棒的场地。这是同仁把握机会,抱团取暖,共生协作,让中国的文化借着国家的强盛走向世界的良好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