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中国灵活用工蓝皮书2022: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扩大灵活用工使用规模

近日,《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聚焦“多元化用工的效率、灵活性与合规”,旨在为推动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而灵活用工人员规模约1亿人。表示“稳定或扩大使用规模”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29.32%攀升至2021年的51.80%。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规模呈现扩张趋势。 据了解,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与人瑞人才联合推出的中国灵活用工研究项目第二期,该蓝皮书对中国灵活用工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全景式描述和深度解析,对灵活用工人员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勾勒,对不同用工类型的生存土壤、实践形态、用工灵活性、用工合规性、劳动者权益保障、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对国内外灵活用工的规制经验进行梳理。 2021年与2020年企业使用灵活用工情况对比。数据来源:《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 蓝皮书数据显示,企业内部的灵活用工规模正在呈扩张趋势。在课题组调研企业的总样本中,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使用规模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达到了51.80%,缩减灵活用工使用规模的企业仅占9.34%。在2021年已使用了灵活用工的企业中,超过一半(51.99%)的企业表示“稳定并维持目前规模”,近三成(32.74%)的企业表示正“扩大使用规模”,仅15.27%的企业表示“缩减使用规模”。这些数据说明企业总体上更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减灵活用工的规模,未来灵活用工的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与2020年的结果进行对比,“稳定或扩大使用规模”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29.32%攀升至2021年的51.80%;表示“缩减使用规模”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26.36%降至2021年的9.34%。对比两年的数据也可以发现,灵活用工的市场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倾向正在增强。 课题组认为,在用工实践中,企业对灵活用工采取更为积极的策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在疫情与国际竞争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因此使用灵活用工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用工实践中的诉求。 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市场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提升企业的组织弹性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改变企业生产对特定工作地点的依赖,扩大互联网平台用工的应用范围,从而推动了组织变革与灵活用工的发展。 三、企业对灵活用工的认知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社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提高。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95.04%的样本企业表示对灵活用工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对2020年,2021年对灵活用工“完全不了解”的样本企业占比有所下降,从7.58%下降至4.96%。市场认知度也与新经济和平台用工的发展有关,疫情背景下对“共享用工”的讨论,都在不断推广灵活用工的理念。 四、政府持续推进积极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灵活用工的发展。政府颁布了各项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灵活就业与新业态的支持力度。2020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地方政府则通过见习补贴、培训补贴、困难就业群体社保补贴等方式推动灵活就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灵活就业政策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灵活就业解决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 最后,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发展也在减少企业从外部市场获取劳动力的交易成本,提升使用灵活用工的倾向,从而推动灵活用工市场的扩展。 关于人瑞人才: 人瑞人才是中国快速增长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先驱,也是众多新经济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旗下业务包括综合灵活用工服务,专业招聘,OC SaaS瑞享云、海外人力资源服务等。人瑞以数字化及新科技革新传统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其一体化生态系统服务全国客户,可更快速高效及大规模地解决现时中国用工难题。在2021年7月推出中国首个组织能力数字化管理云平台(Organizational Capacity SaaS服务)- 瑞享云。人瑞人才目前在全国开设超过58家分公司及机构,业务覆盖近300个城市,拥有自有员工近1200人,以及超过49000名在岗综合灵活用工员工。
展开

开源数据库基础软件领导者SphereEx完成近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嘉御资本领投

1月4日,开源驱动的创新型数据库基础软件领导者 SphereEx 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嘉御资本领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初心资本、指数创投跟投。 这是继 2021 年 5 月份以来,SphereEx 完成的又一笔融资,也是公司成立半年多来完成的第二笔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 SphereEx 产品研发及商业化验证。
展开

VC/PE开始看存储芯片,昕原半导体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昕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昕原半导体)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沂景资本领投,海康基金、中力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昆桥资本、联升创投继续加码投资,。 本轮融资将用于存算一体产品开发、中高密度存储研发等方面的项目工作。
展开

超级算力提供商联泰集群获数千万元融资,腾鼎资本领投

联泰新一轮融资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与清华、北大等相关科研机构,保持深度技术交流合作。
展开

海米文化获爱奇艺A轮战略投资,探索智能广告植入新方式

视频智能广告营销企业「海米文化」已完成A轮融资,此次投资方为爱奇艺。融资用于团队扩充、硬件升级、平台研发及市场拓展。
展开

皮肤适应症创新药研发新星特科罗发展提速,任命前NASDAQ上市公司高管出任CFO

皮肤适应症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特科罗又揽入一员“大将”。 2022年元月首日,嘉兴特科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特科罗” www.tkskin.com)宣布任命吕建东女士为公司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吕女士此前曾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瑞思教育集团担任执行董事兼CFO ,更早之前曾在知名的摩根大通投行担任董事总经理、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合资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COO)、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负责人。吕女士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履新后,吕女士将协助创始人王增全博士一起将企业带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为公司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在市场人士看来,设置CFO职位是企业治理结构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CFO的任命意味着特科罗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公开信息显示,特科罗公司是一家专注皮肤病新药研发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型创新企业。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皮肤病新药研发平台,研发上市针对各主要皮肤相关疾病的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优的全球新药,为全球患者提供基于全新机理的更高效、更安全、成本更低的新药产品。 新援补齐公司治理关键一环 企业融资、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与企业融资和财务管理直接绑定的CFO更是企业规模发展、规范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此次被特科罗任命为CFO的吕建东女士拥有12年投行经验,2年私募股权融资经验,5年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熟知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战略并购、财务管理、投资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内控合规等。吕女士履新特科罗CFO后将全面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新近加入特科罗公司,吕建东女士表示:“特科罗公司是一家皮肤疾病领域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专业公司,很高兴自己能成为这家创业公司的一员,我也希望能在未来公司的发展中,与公司同仁们一道、尽自己的能力、力争把特科罗公司在国际化,商业化和管理现代化方面都做到极致”。 对于吕建东的加入,特科罗总经理王增全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也很荣幸能请到吕建东女士加入特科罗公司并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CFO)这一重要职务。吕女士具有优秀的教育背景、丰富的财务、商务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特科罗公司在皮肤疾病新药研发领域经过几年的早期研发累积,几个重大皮肤疾病领域药物管线布局已经初具规模,未来两年多个药物管线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公司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的高速发展对公司在管理、运营及规范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建东的加入无疑可补足这方面公司发展的需求,是‘顺势’,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我相信建东与公司同仁们一起共同努力,我们会抓住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好机会、有政府及基金公司的支持,我们共同把特科罗公司打造成中国本土化的国际一流的皮肤疾病新药研发公司”。 步入发展新阶段 在任命CFO的同时,特科罗在上海的办公室也搬入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纳贤路60号的新址。管理团队扩充,办公环境升级等举措标志着特科罗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一家专注皮肤病新药研发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型创新企业,特科罗已在雄激素性型脱发以及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皮肤疾病方面,构建了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的药物候选管线。 在脱发领域,特科罗的第一款临床用药TDM-105795在临床前动物药效数据中,已显示出该药在治疗脂溢性脱发(亦称雄激素性脱发)方面,相比现有药物具有见效迅速、副作用少等优势。目前,该款产品已在美国开展脱发患者的临床研究,临床I期单次剂量爬坡试验 (Phase I SAD trial)已顺利结束,即将进入临床一期多次重复给药试验(Phase I MAD trial)。毛发再生项目预期于2022年下半年进入美国临床II期试验。 而在炎症性皮肤病方面,公司专注于针对不同皮肤疾病种类选择具有高度差异化的创新Jak小分子抑制剂药物推进研发,目前已经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基础,多个系列化合物在湿疹,银屑病和红斑狼疮等疾病同步推进开发。 其中,湿疹项目初步药效结果显示候选药具有药效明显优势,药效强于已经上市的PDE4抑制剂,且与糖皮激素类药对比有同等药效而没有激素对皮肤的不良副作用反应。湿疹项目预期在2022年第二季度申报临床I期。 公司在银屑病和红斑狼疮的药物候选新品也将逐渐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三个月前,特科罗也宣布任命美国医学博士Arthur P. Bertolino为公司的首席医学官(Chief Medical Officer)。同时聘请复旦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医生项蕾红教授、美国旧金山湾区资深药物研发专家John Mao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生物学家Gary J. Fisher教授、和Arthur P. Bertolino博士等担任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Members of the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相关任命也为公司从前期研发到后期临床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将助力公司布局前期药物研发管线和加速推进后续多个临床管线项目进入临床研究,保证创新药物临床研发效率和质量。另据介绍,目前特科罗还在海内外握有数十种各项专利,同样为公司研制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领先的创新药物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
2022-01-03

芯测半导体完成近5000万元新一轮融资,将用于光感IC测试、建设晶圆重组产线

近日,合肥芯测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芯测半导体”)完成近5000万元新一轮融资,合肥产投集团旗下合肥产投资本通过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专项引导基金投资千万元并深度参与了企业融资和业务对接。本轮联合投资方还包括合肥市创新投、石溪资本、国元创新以及合肥云芯海。 本轮资金主要用于业务拓展、生产设备扩充及光感IC测试、建设晶圆重组产线。 芯测半导体成立于2020年5月,作为独立第三方测试厂,主要提供晶圆测试(CP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FT测试)服务。公司以CMOS影像传感器(CIS)测试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光”与“感测”类半导体组件的模块化制程及定制化的测试程序开发与服务。产品覆盖8英寸、12英寸晶圆测试和终端IC测试,公司同时也是国内少数具备晶圆重组技术能力的企业。
展开

爱驰汽车获新一轮融资,管理层生变

爱驰汽车获得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方来自陈炫霖及其旗下东柏集团,融资金额达数亿美元。自2017年底至今,陈炫霖已参与爱驰汽车多轮融资。目前,新股东已派部分工作人员进驻爱驰。据爱驰汽车官网最新信息显示,创始人付强继续担任爱驰汽车总裁,陈炫霖担任爱驰汽车董事长,前蔚来汽车副总裁张洋任CEO。
展开

传信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

近日,传信生物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建银医疗成长基金和老股东元生创投(美元II期)共同领投,洪泰基金和老股东华盖资本参与投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加速推进管线开发和LNP生产平台建设。
展开

安渡生物完成超6000万美元B+轮融资,和玉资本领投

近日,转化科学及临床药理CRO安渡生物宣布完成超过6000万美元B+轮融资,新一轮融资由和玉资本(MSA)领投,老股东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凯风创投跟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安渡生物数月内完成的第二笔融资。 继2021年9月完成B轮融资后,安渡生物全球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在中国上海设立分部;在美国加州和马里兰州开始建设新的设施,拓展生物分析业务;在比利时林堡省设立欧洲子公司,同时与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临床药理研究生培训项目;收购美国知名定量药理公司Ann Arbor Pharmacometrics Group(A2PG),深化临床药理服务、迅速扩充专业人才队伍。
展开

慕恩生物完成2亿元C轮融资,国投创业领投

近日,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恩生物)完成2亿元C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国投创业陈筑熙博士加入慕恩生物董事会。这是慕恩生物继2021年6月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后,年内再次完成亿元级别的融资,持续获得一线资本的青睐。 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推进微生物组产业化,强化公司微生物组技术平台的优势,并全面加速两个创新性活菌药物的临床试验及多个农业微生物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 慕恩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国际领先的微生物组平台型技术公司,已搭建起了从发现微生物、筛选微生物、改造微生物到应用微生物的完整微生物组产业化技术体系。
展开
2022-01-02

眼科新药研发企业拨云制药获1.3亿美元C轮融资,鼎晖百孚领投

日前,眼科新药研发企业拨云制药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百孚领投,高特佳投资、德屹资本、建银国际、倚峰资本、关子资本、盈科资本、信银远大医疗投资、兴证资本、创东方投资、粤骏投资等多家知名机构参与。
展开

血管介入企业科塞尔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聚明创投、约印医疗基金领投

近日,科塞尔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由聚明创投和约印医疗基金领投,领创未来跟投。本轮融资将助力科塞尔医疗丰富外周产品管线,构建外周介入领域一站式治疗产品体系,扩大生产基地,吸纳更多、更优秀高端人才集聚。科塞尔医疗成立于2013年11月,是一家具有血管介入器械全方位生产和研发能力的平台企业。
展开

眼科医疗企业至真健康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华夏恒天资本、福合永信创投合投

近日,至真健康宣布完成新一轮近亿元B轮融资,由华夏恒天资本与福合永信创投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加大医疗服务市场开拓,以及智能硬件产品研发,持续优化升级AI算法核心能力,并将扩大AI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三甲医院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临床应用。至真健康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眼健康的医疗科技公司。
展开

分子诊断企业耐德生物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青岛高创投资、里程碑创投投资

近日,耐德生物宣布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青岛高创投资、里程碑创投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手持式核酸一体化快检系统的研发落地及项目推广。耐德生物成立于2016年8月,是一家致力于分子诊断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团队有二十余年核酸检测领域产品开发经验。2019年,耐德生物成立全资子公司简码基因,专注于医疗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展开

腾讯参与英国数字银行Monzo的最新一轮融资,购得后者部分股权

据报道,腾讯控股购入Monzo Bank Ltd部分股权,这家英国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超过45亿美元。知情人士透露,腾讯参与的这轮融资由阿布扎比增长基金牵头,总计筹得6亿美元新资金。Monzo等几家数字银行希望在英国大型银行主导的零售银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该公司一直增长迅速,目前拥有超过500万客户,今年营收增长了一倍
展开

致力于开发RNA药物,传信生物获天使+轮融资

近日,传信生物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建银医疗成长基金和老股东元生创投(美元II期)共同领投,洪泰基金和老股东华盖资本参与投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加速推进管线开发和LNP生产平台建设。传信生物成立于2021年4月,致力于RNA药物的商业化开发。
展开

有屋智能发布全自主烹饪智慧厨房,引领泛家居向高阶智能演化

2022年新年伊始,智能家居行业就迎来了里程碑的时刻。 1月1日下午,有屋智能在少海汇INxpark硬河家居公园举办“无界之境”有屋智慧无人厨房新品发布会,更高阶的类脑智能智慧厨房正式亮相。 作为国内率先实现全屋语音控制、布局智能家居场景的企业,有屋智能在保持自身科技和设计属性的同时,一直希望带给用户更贴近现实需求的智能进化体验。 发布会现场,有屋智能首个IP形象“小屋”对智慧厨房新品进行了深度、生动的解读。此次发布的有屋智慧无人厨房新品,以更高阶的类脑智能,更深度的人机交互,带给用户囊括海量菜谱、自主学习的全自主烹饪体验,扩展人类对厨房的认知边界。 百余位行业大咖及用户代表、合作伙伴、媒体嘉宾、网红达人等,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 此外,有屋智能专门搭建了沉浸式光影长廊,以光、影打造的线、面、体,把时间和空间切割。通过穿越流光溢彩的光影时空,现场来宾对有屋智能集艺术、科技、潮流、互动于一体的产品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类脑智能,让厨房也能自主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的“类脑智能”开始成为新的进化范式。 以智能家居为例,这几年逐步由单机智能、协作智能发展到场景智能,由用户下达指令进化为机器主动决策和提供智能服务。 1月1日新晋发布的有屋智慧无人厨房新品,通过多感知交互系统,将人机交互从针对单一设备、单向指令式升级为多通道的泛人机交互,让厨房可以持续自主学习海量菜谱,带给用户全自主烹饪体验。 具体来看,有屋智慧无人厨房新品,以分类存储系统、全自主烹饪系统、55°温控系统、立体消毒系统、数字食谱系统、多感知交互系统等7大尖端科技系统加成,给食物、食材恰到好处的温度和空间,给用户以隐于无形的多种呵护。 从单项产品的设计到底层系统的搭建、硬件生态的布局,有屋智能都做了系统性的思考和战略规划,使新产品能够利用各种传感器来识别和推测用户意图,通过情境感知,自动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进行功能上的调节,从而做出贴合用户实际需求的交互决策和推荐。 以智慧厨房的智能自动烹饪功能为例,有屋智能研发的自主烹饪系统,涵盖了360°智能变速翻炒、自感知决策、全封闭负压式抽油烟、AI流体仿真温场算法、四维全方位电磁加热等5大技术,完美复刻大师厨艺,8大菜系随心挑选,不仅为用户摆脱普通厨房油烟等的困扰,还免去了被指摘烹饪手艺等的麻烦。 此外,有屋智慧无人厨房新品,还将厨房空间打造成一个全场景、全流程智能化,摆脱空间、地域限制,跨时空实现家人和朋友亲密互动的社交场地。共享共创菜谱可实现远程编辑,跨越时空界限与友人共建私人菜谱;异地共同用餐、实时反馈、情景切换等功能,使厨房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交互进化,让智慧厨房彻底突破传统厨房的定义。 AI健康研判、膳食营养分析、多模态感知……有屋智慧无人厨房,不仅能承担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帮手”角色,更是一个能为用户提供深层次情感陪伴的“懂你”的角色。 持续进化,向高阶智能演化 早在2016年6月28日,有屋在北京发布有屋虫洞智能家居,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全屋语音控制,通过智能音箱,可以控制灯光、窗帘、电视、冰箱等全屋家居家电设备。 彼时,有屋虫洞被不少媒体解读为颠覆行业之举——颠覆传统意义上家居单纯的装饰和收纳功能,打破家居与家电技术壁垒,将智能、科技、设计等要素跨界融合于一体,开启了用软件系统定义全屋智能的时代。 此后,越来越多厂商开始杀入全屋智能市场,在带给消费者更多美好体验的同时,也带动中国智能家居蓬勃发展。 在智能家居已是一片红海的当下,有屋智能在保持自身科技和设计属性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希望能带来更贴近用户现实需求的智能进化体验。 2021年7月,有屋智能首次推出的智慧无人厨房,以多项科技系统加持,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云平台之间互联互通,通过手势、语音、APP智能操控,自由切换智能家居场景,开辟了智慧厨房场景全新生活方式。 5年来,从第一代跨界科技家居产品虫洞1.0到虫洞1.1的智+新物种,再到2022年新年第一天升级的智慧无人厨房新品,有屋智能不断朝着高度主动智能进阶,引发智能家居场景的创新改革与无限可能。 发布会现场,有屋智能相关负责人对有屋研发理念、品牌内涵升级做了进一步阐释。下一步,有屋智能将引入顶级研发团队及设计理念,打造更高阶的智能化家居场景。同时,依托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设计,智能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打造面向未来的场景化、智能化、功能化、娱乐化、互动化的智慧全屋定制体系,聚焦都市主流需求,结合家居家电融合趋势,体现智慧收纳、健康环保、智能科技、艺术跨界等优势,呈现9大空间一站式、专业化定制解决方案,构建以场景化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新业态,为用户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方式。 有屋智能精进迭新背后的少海汇生态圈 除了全新升级的有屋智慧无人厨房新品,少海汇生态圈品牌海骊、沃棣、拿乌等也同步推出了新品。其中,海骊发布装配式智能墙体系,海骊装配式4.0研发新品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经销商认可;沃棣则将最前沿的黑科技融入到家居单品中,推出了可以无线充电的岩板茶几等产品;拿乌发布了具有抑菌、易清洁、免接触、模组化等功能的智能卫浴产品。 少海汇生态圈企业的研发创新和上下产业链,也保证了有屋智能持续精进、产品不断迭新。 作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少海汇通过生态圈的打造,不断提升专业化、引领性、精细化的能力,通过产业协同、股权关系、合伙人管理等机制,以敏锐的嗅觉持续吸纳行业先进资源,助力成员企业和行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产业生态圈,少海汇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家居平台,装配式、全屋智能整装、智慧家居新零售等领域的行业优质资源齐聚,建立起了覆盖智慧家居全产业链布局的完整体系. 有屋智能依托少海汇雄厚产业实力以及千亿级流量入口,持续整合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资源,现已经形成一个涵盖多个一线品牌的矩阵,建立起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面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有屋智能持续升级场景和生态模式,不断为用户创造智慧生活时代更加优质的智能家居场景体验,引领全屋智能持续进化。
展开

阿里国际站2021新势力大奖评出,过半商家来自90后及女性企业家

外贸新势力大奖是阿里巴巴国际站于2020年发起的年度表彰,每次评选十名,2021年度十大外贸商家正式介绍。 奖项面向所有中国外贸企业及商家,希望发现和鼓励更多敢于打破定势常规,创新业务发展的外贸新力量,新解法。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表示:“我们希望能发现更多多元化的商家,让每一类在国际站成长收获的优秀商家,都能有所体现。这里面既有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也有坚持科技创新,以及顺应环保或体现公益效应的商家群体。” 纵观2021年的外贸行业,属于充满不确定的一年。2021年中国外贸行业发生不少新的状况,包括物流船运费用暴涨、原材料价格和各国汇率亦有明显上涨或波动。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行业疑问,包括出海还是不是一个好的生意选择?订单亏损还要不要继续?成本上涨之后的订单保障怎么办?海外订单提出更高环保或品质要求的投入问题等。 新的难题,总会有新的办法探索出来。那些在中国外贸行业坚持创新的商家,除了为自己企业收获业绩增长,不少方法还值得总结提炼,提供给更多外贸商家参考借鉴。 阿里国际站推出的年度十大新势力,就是为了对那些立足长期主义,坚信未来发展,不断长出新能力,找到新办法,打造出更多外溢价值商品的企业。通过对这些商家和企业的表彰,为整个中国外贸行业分享高质量出海的新办法,找到行业发展的共性答案。 1、创新带来新机会 十大奖项当中,有些属于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行业品质标准的优秀企业。 中国标准定义了世界标准。苏州贝昂科技公司创始人章燕,将曾经服务给美国苹果公司的黑科技,引入到空气净化器产品。她独创的离子风技术,一举将国产空气净化设备的技术标准推到世界顶级,成为最挑剔的德国中小学校,日本医院都首选采购的空气消毒解决方案。可以说苏州贝昂科技公司,是用中国标准定义了世界标准。 打造细分市场的“爱马仕”。广州古梨化妆品公司创始人郑思华,这名90后女生,总是在别人既定的规则之外,看到新的机会。专做爱美生意的她,面对同行还在大打价格战的时候,她却坚持要做品牌,并要在阿里国际站的外贸平台上,率先打出一个小众产品睫毛胶的品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要把睫毛胶做成细分市场的“爱马仕”。郑思华对品牌打造,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做外贸要坚持长期主义,而品牌的优势能维持10年甚至15年,现在就不贪图一时快钱。加上她擅长运用阿里国际站的数据工具,她的每个新品,总能得到海外市场良好的反馈率。 行业隐形冠军定下一个亿的小目标。深圳科博鸿业公司的创始人姚丽丽,同样也是90后女生。她所在的LED灯带产业,原本在外贸市场主要卖到国外当作门店灯箱店招的商用品,但是她很快发现,不少海外询盘客户询问,能不能做那种定制的霓虹灯发光字和造型?做户外商用品的不碰家庭装饰品,这需要自建生产线触碰定制产品。姚丽丽没有半点犹豫,马上让自己从一个外贸商升级为厂贸一体的商家。加上阿里国际站的数据,姚丽丽在定制品之外的产品开发方向,总是能把握准确。牢牢占领细分领域C位的姚丽丽,还给自己的未来定下了一个亿的小目标。 2、转型开辟新阵地 拉高行业标准之外,还有大量深处传统产业,或是企业面临重大外部变化,怎么快速切近新赛道,为自己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优秀商家。 准00后“被迫”接班家族企业。汕头澄海汇业玩具公司的陈瀚,标准的企二代接班者。1999年出生的他,同龄人还在应届毕业阶段,他已经接班企业一年多。他的家族企业,汕头澄海玩具产业带的一个典型企业。陈瀚没有半点包袱,改变原来“先生产再销售”的被动老路,运营阿里国际站数据工具,将玩具品的数据维度精细化到每个颜色和尺寸,反过来再用数据洞察海外玩具市场新趋势,陈瀚这个年轻人的思维,有用数据说话的先进思维,更善于用数据打造年轻人喜欢的玩具,让自己家族的这个老企业“返老还童”。 C端美妆行家快速玩转B端赛道。林思思创立佛山捷瑞美化妆品公司的时候,还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应届生。创业六年之后,她选择入住阿里国际站,凭借一款化妆刷当年就取得近亿元销售额。这个擅长做C端生意的90后女生,遭遇跨境平台黑天鹅事件之后,快速转型B端跨境贸易,并借助她六年来娴熟的C端运营和数据分析,选品一选一个准,高复购率和商品轻小特征,让她在今年海运费大涨的情况下,也没遇到太大影响。 把中国自行车卖到南美和东欧。李卿的天津易路达公司,做着传统的自行车制造生意,共享单车出现,工厂订单一落千丈,逼着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全球。阿里国际站成为他转型全球的第一选择,疫情又让海外对个人无接触出行的单车需求激增。一时间,李卿公司接到阿里国际站的订单u源源不断。加上他通过阿里国际站的数据产品,精准洞察东欧、南美等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反向创新自己工厂的单车型号,并通过阿里国际站的履约平台操作出海。到目前为止,李卿天津工厂的单车,已经出现在全球各地。 3、外贸不止是生意 阿里国际站的商家,遍布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各自企业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市场状况也千差万别。有的企业原本是乡村小作坊一样的基础加工产业,处在产业链利润的最末端;有的企业所处行业正在经历海外严格的环保低碳要求,需要做技术层面的本质升级;有的行业面对的不仅是一套设备或一个商品的的出海,而是不经意间改变了海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外贸之路。谷国明,山东锦程地毯公司董事长,也是山东莱芜北王庄村村支书。一直做化工行业的他,后来立足本村几十年前发展起来的地毯加工生意,带领村民一起,将原来处在利润最末端的代工生产,通过阿里国际站转型外贸出口生意。今年50岁的谷国明,为了做好阿里国际站的外贸生意,从零学习外语和阿里线上数字化工具和运营技巧,深入研究海外不同国家文化、习俗、审美等差异下的地毯需求,带领全村把地毯生意做到全世界。2017年,全村老党员一致推选他为村支书和村主任。谷国明表示,阿里国际站让他放心做外贸生意,通过做外贸生意带动村里致富,未来更期望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宝妈为了小女儿搞出了外贸大生意。郭娜博士是个宝妈,在给女儿买的树脂类玩具当中,发现玩具材料异味严重,她运用自己的专业,发现材料致癌物质严重超标。为了,郭娜决定进入化工环保新材料行业,成立北京新材进出口公司,并成功入驻阿里国际站,做起了环氧树脂材料的外贸行业。她运营阿里国际站的新媒体运营,向海外客户推荐自己工厂的新材料。当海外越来越重视环保材料的今天,郭娜工厂的原材料,极受海外客户欢迎。成功打入外贸行业的郭娜,愿望全世界小学生,玩的玩具都能用上她工厂生产的安全环保材料。 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用上干净的纸巾。张雷的柳州优登机械公司,做的是纸巾制造设备。纸巾,非常常见的日常用品,但是在全世界很多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缺乏起码的纸巾制造产业,当地人日常用不起纸巾。张雷主动降维改造了造纸机械,更加贴近海外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当地可以借助张雷公司的机械,生产出品质过硬,价格亲民的纸巾。这种微创新,让非洲人民实现了“纸巾自由”。 非洲撒哈拉沙漠也能喝上干净的水。陈赛丹的浙江满毅电气公司,科技创新了一套“光伏+抽水”的混搭设备。她让这两种原本是两个不搭界的设备合二为一,极好的解决了干旱贫困地区人民,快速发电抽水的饮水问题。没有电力供应,不用大型设备,陈赛丹公司的设备,就能让当地很快喝上清洁水。现在,她公司的一台设备,至少能解决海外一个贫困国家或地区一个村的饮水问题。陈赛丹很骄傲,自己一个产品微创新,还能为这个世界的很多贫困、落后、干旱的地区,带去希望。 这几年随着外贸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娴熟的运营各类商业能力及数字工具从事出海事业,整个中国出海企业的商业能力沉淀逐渐丰富,让中国外贸不仅是中国制造的对外输出,更体现出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外溢。 张阔表示,三类商家会越来越成为未来中国出海商家的主流群体。一是那些真正能洞察海外买家需求去做的产品创新,打造出明显差异化的品质商品。二是能代表中国优势的生产力,代表未来中国高质量出海的商家。三是坚持长期主义,不断沉淀企业的综合能力,深耕一个市场或品类的商家,并能在海外买方市场形成多渠道的供给优势。
展开
2021-12-31

腾讯入股AI视觉芯片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12月30日,爱芯元智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之一特利迦(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东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注册资本增至约2.74亿人民币,增幅10.6%。据官网显示,爱芯元智为AI视觉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