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

中国儒意投资机会分析:业绩估值双轮驱动,何时走出价值洼地?

一、中国儒意的投资价值分析 3月31日,中国儒意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从中国儒意更名后首份年报透露的一些趋势性变化来看,其投资价值正在逐渐突显。 1.很重要的一个逻辑是中国儒意去年新接任的管理层团队非常优秀 对上市公司而言,管理层的优势会随着时间被慢慢放大,管理层的定力和能力是决定股价长期表现的核心变量。去年8月份新接任中国儒意董事长的柯利明,是国内少数具备海归金融投资相关高学历背景和职业经验的影视剧制片人。另外,两位著名影视制片人陈曦(陈祉希)、张强去年年底也入局中国儒意董事会。 对这些高管的介绍,网上已经有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索看下,这里不展开介绍了,相信优秀的管理层会带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转换赛道后,仍处于价值洼地,特别是在业绩和估值双轮驱动,价值应该被重估 中国儒意积极布局流媒体,志在打造中国版奈飞。3月31日,中国儒意公布2021财报,盈利增长近97倍,创下历史新高。 此前,中国儒意主要是互联网家居和互联网材料等业务,后转型定位为互联网科技赋能的流媒体公司,旗下包括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公司儒意影业和国内少有的会员制无广告长视频平台南瓜电影。 转换到流媒体赛道后,虽然业绩迅猛增长,然而价值一直没有回升。后续在业绩和估值双轮驱动下,其价值应该被重估。 3.“内容为核+营收多元”正成为长期业绩增长的驱动力 通过业绩发布会,中国儒意释放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就是,“内容为核+营收多元”正成为业绩持续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持续高质量、强创新的内容生产力是其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未来公司将借助科技持续制作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内容,出品更多独家高品质自制剧,培养更多的制作出口碑和票房双赢的制片人。 同时在商业运营方面,公司围绕优质内容发展运营,采用多元化营收的商业模式,深度挖掘爆款内容价值,累积IP品牌价值及用户数量。通过付费会员、版权分销代理、IP衍生拓展如游戏等多元化形式,形成一套成熟的文娱产业商业变现模式。 二、从内容产出和商业变现,探讨中国儒意成长空间 1.内容产出层面分析:高效率、强协同,匠心打造头部优质内容 从2002年上市至今,奈飞股价已上涨465倍,奈飞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在于对优质内容的大力投入,同时坚持自制剧、自有IP的授权与打造,创作出《纸牌屋》等系列爆款剧集,从而提高内容成本议价能力。 所以,内容是一家流媒体公司的基本盘,对流媒体而言,核心是提高内容质量和投入产出率,特别是高质量、强创新、差异化自制的投入为重中之重。 1)儒意的内容生产体系:以制片人为管理核心,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对口碑有所追求的中国儒意便是较早践行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的企业之一。中国儒意的制片人管理制度,强调通过独特的内容研发角度、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标准化的制片管理体系,打造完善的内容生产链,最高效地服务导演和主创,使得影视剧的制作得以标准化、精细化。 同时,公司主要制片人均有多年从业经验,对市场需求和题材选择有精准把握的能力。自2006年成立至今,儒意影业先后孵化了上百部影视版权,投资制作了众多极具影响力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多次获得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金马奖、金像奖、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华鼎奖等重要奖项。 2)内容层面:大力发展自制剧,推动内容不断创新升级 从内容质量的角度来看,平台对于自制内容具备更高的自主把控权,亦能通过精细化运营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核心优势,满足更多用户的差异化需求。2020年爱优腾芒自制/定制剧有效播放量占比均已超过50%,其中爱奇艺高达73%。 据了解,南瓜电影已经对平台自制剧进行规划制作,数部自制剧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并且均由著名导演执导及国际明星出演。 此外,由儒意影业投资和制作的多部电影项目在推进中。根据业绩会,儒意影业2022年全年将推出1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项目。 2.商业变现层面分析: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多元化经营拓展增长空间 1)会员付费:量、价均有提升空间 从“量”的角度来看,南瓜电影付费会员规模仍未到达天花板。 截至2021年底,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的月活用户规模基本稳定在4.5亿-5.5亿,付费会员规模基本迈过1亿大关;芒果超媒的付费会员规模达5040万。虽然南瓜电影会员增长迅猛,但对比奈飞的2亿全球用户和优爱腾的过亿用户量,南瓜电影的会员规模尚未到达天花板,未来仍有望成为会员增速最快的平台。 根据《2021年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家庭总户数约为4.94亿户,按照2021年南瓜电影的付费用户数据,其全国家庭渗透率仅达到5.8%。若南瓜电影渗透率能达到家庭规模30%,则对应1.48亿的付费用户规模,相比2021年存在至少400%的增长空间。 随着股东资源持续整合及优质内容的增长,南瓜电影2023年底注册用户规模或能达1.6亿,付费用户或望突破8000万。 从“价”的角度来看,ARPPU值较低,会员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从国内市场看,观众对独家优质原创内容付费意愿强烈,会员服务提价空间大。近年来随着线上高质量影视的逐渐普及,线上付费观影模式接受度有所提高。 2020年起爱奇艺先后提价两次,腾讯视频、芒果TV紧跟提价,平均每次提价幅度约为15%-30%。目前南瓜电影的会员价格仍处行业较低水平,连续包季、年卡、季卡、月卡较爱奇艺仍分别有162%、153%、212%和150%的涨价空间。  2)全球版权分发代理,打造全球内容整合运营商 全球版权分发代理是南瓜电影全新的尝试。南瓜电影通过在会员订阅制底层业务逻辑中加入数字版权NFT确权与全网发行的商业逻辑,努力成为全球内容整合运营商。 南瓜电影依托庞大的中国在线内容消费市场,携手国内主流版权方以及包括好莱坞五大在内的全球上千家知名独立制片公司等国际版权方,围绕内容和版权,面向国内互联网平台、运营商、终端厂商联合运营,开展国际优秀影视剧的引进与发行,打造海外影视专区落地,实现版权多元变现。 同时,输送国产内容向海外传播,打造全球内容和媒体的整合运营。这一业务板块进一步拓展了南瓜电影的收入来源。 3)进军游戏业务,拓展IP衍生产业链 游戏业务板块是中国儒意在2021年底拓展的新的业务板块,是中国儒意基面向IP衍生产业链的一次重大拓展和延伸。 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中,影视行业中衍生品收入远高于票房收入。 对于影视内容而言,衍生价值开发除了扩宽商业变现能力外,还可以延长IP生命周期,也能丰富IP内容的宣传渠道,让作品有更大更持久的影响力。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自研游戏IP研究报告》,2020年,国内IP改编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243.2亿元,同比增长25.91%,IP游戏规模已占到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六成左右。 在公司第二大股东腾讯的支持下,中国儒意以景秀游戏开始进军游戏业务,期望通过影游联动,提升IP变现能力,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关于中国儒意的估值分析 1.主营业务2022-2023业绩预测 关于中国儒意的未来业绩展望,主要看核心板块,即内容制作及在线流媒体业务收入。其它的互联网社区及相关服务业务板块和制造及销售配件业务比重正在逐渐降低。 结合公司会付费用户增长的展望,预计中国儒意2022-2023 年付费用户有望在5000万和8000万左右。由于已留存用户付费能力较强,未来 ARPPU 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成为付费业务增长驱动力。 同时公司数部影视剧将于今年上映,亦将贡献影视制作及分发收入。全年展望,档期效应下可以关注后续五一档、暑假档、国庆档片单供给以及外部疫情波动及有效控制的动态进程。其中,由大鹏导演,陈祉希任总制片人、儒意影业出品的《保你平安》已经定位五一档,将在4月29日上映。 目前,公司的毛利率为44.5%,随着内容的增强,公司对于存量用户变现能力有望提升,未来流媒体平台毛利率有望稳中略升。 因此,可以预计中国儒意的2022-2023营收在36亿、57亿左右,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和17亿元。 2.公司估值分析 考虑公司以流媒体为主业的互联网媒体属性以及影视制作的文化传媒属性,选取奈飞、迪斯尼、芒果超媒等作为可比公司。 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到港股的流动性较A股和美股欠佳,给予公司28倍 PE 估值,根据当前汇率,公司当前合理市值应在405亿港币,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38港元/股。截至4月4日收盘,中国儒意股价为2.14港币,较当前股价还有105%的增长空间。 若从中长期看,2023的估值预计在580亿港币,对应每股价格6.28元。较当前股价则还有193%的成长空间。 3.写在最后 投资投的是企业的未来价值,决定是否投资一家公司,有关键两点: 第一是分析公司“当前”的估值; 第二是看公司“未来”的前景,也就是他的成长空间。 总体上,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儒意股价正处于近一年的底部徘徊,短期抛压相对不大,因此股价下行幅度有限。而公司最新公布的业绩再次说明,中国儒意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价值驱动,打开长期投资的时间窗口,走出当前的价值洼地。
展开

G7 物联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授牌,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G7 物联)凭借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及市场优势荣获加冕。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此前,G7物联已经入选北京市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此次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标志着G7物联的综合实力在行业中已经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也体现了政府部门、行业及市场对G7物联发展的高度认可。 G7物联成立于2010年,作为中国公路货运行业头部企业服务公司,G7物联凭借十余年的物联网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及各行业场景的数字化积累,以独有的“IoT+SaaS”模式,为中国70万家货运经营者提供“软硬一体、全链贯通”的企业数字化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安全,从而获得持续增长和商业成功。 多年来,G7物联持续关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货运安全方面,G7安全管家以 IoT 智能终端、云端算法、 SaaS 平台、运营服务构成了四维一体的主动安全解决方案,其中,行业领先的端云一体安全算法,可以对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并对风险车辆和司机进行动态评估和精准干预。目前,G7安全管家日均唤醒深度疲劳司机超过 600 人次,年百万公里事故率下降17%。 此外,G7物联在智能化装备上也有持续不断的研发和投入。除了自主研发已广泛应用在快递快运、冷链、煤炭等多个行业的G7数字货舱之外,2018年,G7物联联合普洛斯、蔚来资本发起成立了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嬴彻科技。截止2021年底,嬴彻科技已经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卡车的前装量产。 未来,G7物联将在物联网基础设施上做坚定的技术及运营投入,不忘初心、持续创新,做产业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助力我国公路货运产业向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精进!
展开
2022-04-05

Loop Capital:苹果iPhone SE3受众有限,预计产量将进一步下降

近日,Loop Capital分析师John Donovan援引相关报道,发表研报表示,苹果iPhone产量再次减少了900万部至2.54亿部,并警告称该公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减产。Donovan指出,苹果可能会将2022年的iPhone生产订单削减至2.45亿至2.5亿之间,减产原因包括俄乌冲突、供应链中断和其他常见的理由,并补充道,上个月发布的iPhone SE3产量可能会削减2000万部。
展开

AMD宣布19亿美元收购Pensando,以扩大其数据中心业务

周一,AMD宣布达成协议,以19亿美元收购云服务提供商Pensando Systems,以继续扩大其数据中心业务。该公司表示,这项收购预计将在第二季度完成。Pensando的客户包括高盛、IBM云、微软Azure和甲骨文云。
展开

福特一季度汽车总销量为432132辆,同比下降17.1%

受半导体芯片持续短缺影响,美国第二大车企福特汽车(Ford Motor Company)2022年第一季度的汽车总销量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福特当地时间周一公布,今年一季度的汽车总销量为432132辆,同比下降17.1%。其中3月总销量为159328辆,同比下降25.6%。
展开

流程智能供应商Skan获得 4000 万美元融资, Dell Technologies Capital 领投

4 月 2 日消息:根据 Venture Beat 报道,流程智能供应商 Skan 宣布在 3 月 30 日 获得的 4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将用于增强流程智能。该轮融资由 Dell Technologies Capital 领投,Citi Ventures Zetta Venture Partners、GSR Ventures、Liberty Global Ventures、Cathay Innovation 和 Firebolt Ventures 提供了额外资金.
展开

健康护理平台Brightline完成1.05亿美元C轮融资,KKR领投

公司于3月29日完成1.05亿美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KKR领投,参投机构包括GV (原Google Ventures), Optum Ventures, Oak HC/FT, Threshold, 7wireVentures,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Corporation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母公司)以及Blue Cross Blue Shield (蓝十字与蓝盾协会)。
展开

百保君再获5000万元Pre-A轮融资,一年内获融资超1亿元

据悉,由众安科技孵化的百保君近日已完成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青橙鹿资本和虎亿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火山石资本、熊猫资本继续跟投。据悉,该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累计获得融资额超过1亿元。
展开
2022-04-02

SpaceX第四趟卫星拼车专列发车,送40个航天器上天

据报道,美东时间4月1日12时24分(北京时间4月2日0时24分),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执行第四次专属拼单发射任务“运输者4号”(Transporter-4),送40个航天器入轨,包括立方星、微卫星、皮卫星等。本次拼单发射载荷数量减少的一个原因是,德国航天局一颗EnMAP(环境测绘与分析计划)卫星的尺寸过大,发射时重达1000千克,携带了用于环境研究的高光谱仪器。
展开

索尼移动公司正式成立,总裁兼CEO为川西泉

4月2日,索尼集团官网宣布,从2022年4月1日起,索尼移动公司(Sony Mobility)正式成立。新公司董事长为吉田宪一郎,总裁兼CEO为川西泉。新公司将开发一个移动服务平台并将其商业化。该公司还将主导“aibo”自主型娱乐机器人、Airpeak专业无人机和SociableCart:SC-1娱乐车等业务的发展等。
展开

郭明錤:苹果正测试9英寸OLED折叠屏,有望在2025年推出可折叠产品

近日,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表示,苹果正在测试一款9英寸OLED折叠屏,他认为,苹果的折叠屏开发最初是专注于中型和更大屏幕设备,最后才会扩展到iPhone这样的小屏设备上。其补充,苹果的第一款可折叠设备可能是iPhone和iPad的混合体,也有可能是折叠屏iPad,但都不会在2025年之前推出。此前,该分析师预计,折叠屏iPhone最快将于2024年推出。另据韩媒报道,苹果这款折叠屏的合作方是LG显示。
展开

SK海力士首席安全开发制造官已被任命为联席CEO,接替李锡熙

据报道,SK海力士首席安全开发制造官郭鲁正已被任命为联席CEO。报道称,郭鲁正晋升为联席CEO,接替的是李锡熙的职位。李锡熙则将出任Solidigm的执行董事长,Solidigm是SK海力士新成立的一家总部位于加州圣何塞的公司,管理其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及SSD业务后获得的相关资产。
展开

洛微科技获数亿元B轮融资,安芯投资领投

4月2日消息,芯片级硅光子激光雷达研发商洛微科技(LuminWave)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芯投资领投,哇牛资本、诺延资本、海松资本跟投,轻舟资本、华盖资本、布谷资本等老股东持续加码追投。
展开

互联网问诊、在线续方、医保支付……上海市民可在微信获取多家互联网医院服务

疫情期间,很多市民有就医配药需求,如何提升互联网的医疗服务?4月2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141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现在全市已批准76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包括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 目前,上海市民可通过微信,搜索已开通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获取线上复诊、配药和咨询等服务,并可在微信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超55家互联网医院支持微信在线医保支付,已整理部分医院名单及其互联网医院入口名单 据发布会上介绍,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互联网医院业务诊疗量明显增加,平均上升了50%-80%左右。全市已增配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人员,延长服务时间,拓宽服务内容。部分医院在互联网普通门诊基础上安排了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为就医市民提供复诊、配药和咨询服务。 如何使用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复诊挂号?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为例,通过“上海瑞金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复诊挂号,可使用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医保移动支付,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此外,上海瑞金医院互联网医院也可进行在线续方,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微信搜索并关注“上海瑞金医院”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医疗服务”--选择互联网医院。 2. 点击“快速通道”--选择“在线续方”--选择申请人--选择就诊记录--选择要续方的药品或检验检查,填写病情描述,提交申请--支付挂号费,等待处方缴费消息推送--点击“查看详情”,确认费用信息并完成支付,即完成在线续方。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间,由于第三方配送人员紧缺,有的时候可能出现配送药不太方便的情况,市民在互联网医院复诊所购药物可能会延迟发货。 据了解,为进一步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上海市已建设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推动“互联网医院”规范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正不断发挥“互联网+医疗”的独特优势,拓展线上的服务空间,缓解线下诊疗压力,用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展开

“PIX Moving”获近亿元Pre A+轮融资

近日滑板底盘公司“PIX Moving”正式宣布,于2021年12月底完成了近亿元Pre 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暂未披露。PIX Moving表示,本轮融资有两大用途:一是进一步扩大智能滑板底盘产品的制造规模,以批量交付客户;二是推动基于滑板底盘打造的Robobus(无人驾驶小巴)、智能环卫等整车产品规模量产。
展开

轻美电器获数千万A轮融资,博润资本、BV百度风投出手

4月2日消息,智能洗碗机制造商「轻美电器」获得博润资本、BV百度风投投资的数千万A轮融资,本次融资主要用于研发投入、洗碗机智能工厂建设与市场拓展。此前,小米参与了轻美电器的天使轮融资。轻美电器成立于2019年,主要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洗碗机,并逐步向欧美市场拓展,发展出海业务,目前已自建智能制造工厂,预计2022年6月正式投产。
展开

深圳药物递送系统新药开发公司“科凝生物”完成近亿元 Pre-A 轮融资

科凝生物制药(深圳)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 Pre-A 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凯泰资本及老股东清科创投跟投。据悉,“科凝生物”致力于开发基于先进药物递送系统的创新药。此轮融资将用于支持科凝在眼科、骨科等现有创新管线的临床前开发,并以技术平台为基础,加速建构后续研发管线。
展开

特斯联任命IEEE Fellow邵岭博士为集团首席科学家兼特斯联国际总裁

近日,特斯联宣布任命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邵岭博士为集团首席科学家、特斯联国际总裁,将负责公司人工智能在各产品线众多应用场景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部署,以及相应产品在海外的本地化开发和落地。作为特斯联全球高端人才招募“T计划”的最新进展,邵岭博士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特斯联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力。 邵岭博士是国际知名人工智能科学家,他不仅是IEEE Fellow,同时也是国际模式识别协会Fellow、英国计算机学会 Fellow及IET Fellow。他曾任沙特阿拉伯数据和人工智能管理局 (SDAIA)国家人工智能中心 (NCAI)首席技术官和首席科学家;从2018年至2021年,他担任阿联酋起源人工智能研究院(IIAI)创始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科学家。邵岭博士还是全球首所人工智能大学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的发起人和创始执行校长及教务长。邵岭博士在顶级国际会议和国际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并在2018-2021年连续四年被Web of Science选为「高被引科学家」。 特斯联长期坚持以技术研发驱动增长为公司战略,并持续不断地投入扩充其人才储备。2020年9月,特斯联宣布启动了“T计划”,邀请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云计算、碳中和等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加盟,升级和优化公司的整体人才架构。2021年7月,在“T计划”的基础之上,特斯联正式提出了“百博”目标,旨在招募逾百名具备博士学历的科学家、产品及技术专家,为公司全新战略方向奠定人才基础,打造多个由顶级科研人才领军的明星团队,致力于前沿技术探索、新产品研发、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有效拓展和夯实公司的核心技术版图。截至2022年3月,特斯联核心管理层和技术团队成员毕业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全球顶尖学府,并具备深厚的产业经验。在邵岭博士之前,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机器学习算法专业的张大鹏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学专业的丁金磊博士、国防科技大学空间目标定位及遥感专业的张恒博士等已先后加盟特斯联。 邵岭博士在牛津大学获得信息工程博士学位,曾在2005年至2009年荷兰飞利浦研究院担任资深科学家。2009年至2018年间,邵岭博士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等担任资深教职。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医学图像分析及视觉和语言。他在 ICCV、CVPR、ECCV、NeurIPS、ICML、ICLR、TPAMI和 IJCV等顶级会议/期刊上发表逾 300篇学术论文,并获得超过20项欧盟/美国专利。截至2022年3月,他的论文在Google Scholar被引用超过30000次。邵博士的诸多科研成果在智能交通,辅助/无人驾驶,智能交互,机器人等领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无疑,邵岭博士的加入将进一步夯实特斯联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实力。未来,邵岭博士将基于其专业背景,结合特斯联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主导探索城市场景下预训练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创新、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的普惠化发展。 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认为人才团队的不断壮大,是公司快速发展的表现,“新技术的推出会帮我们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随着特斯联的业务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参与到智慧城市这一蓬勃的赛道。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让我们倍感振奋。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T计划’与‘百博’目标,融汇全球科研力量。期待我们可以一起见证未来的到来。”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从计算、感知阶段向认知阶段发展,而下一阶段的突破离不开更靠近市场的应用实践。特斯联在推动AI普惠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令我倍感欣慰。期待未来,我们可以携手,把AI从实验室真的推向市场,让AI不再是一件奢侈品”,邵岭博士表示。 人才团队的不断壮大显著加速了特斯联技术及产品的迭代。2022年,特斯联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其首间人工智能开放创新中心(下称:德阳科创中心)正式在四川德阳落地运营。借由德阳科创中心,特斯联期待充分贯通学术生态和产业生态,使学术生态得以基于产业数据研发相应的预训练模型,并以“成本共担”的方式,为AI PARK周边的中小微企业提供AI所需的算力、数据、算法模型等核心要素,让各体量、具备不同AI基础的企业均能通过TACOS以低代码、模块化的生产方式依据自身的需求,实现自有知识产权算法的孵化及既有成熟算法的调用,推动更高效的AI产业实践。
展开

SAI.TECH与TradeUP Global Corporation合并交易获SEC批准,股东大会将于美东时间4月22日召开

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提供清洁算力的算能运营商SAI.TECH与TradeUP Global Corporation合并交易获SEC批准,特殊股东大会将于美东时间2022年4月22日举行。合并后的公司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SAI”,合并交易估值为1.88亿美元。
展开
2022-04-01

松下计划在汽车电池等核心领域投资近50亿美元

松下控股公司计划在汽车电池和供应链软件等核心增长领域投资6000亿日元(约合49亿美元)。松下周五在一份声明中称,截至2024财年的三年内,松下将在包括电动汽车电池芯在内的“增长领域”投资4000亿日元,在氢能等“技术支柱”领域投资另外2000亿日元。松下还计划在同一时期实现1.5万亿日元(约合122亿美元)的累计营业利润。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