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

四维图新旗下世纪高通疫情时空分析平台助力疫情防控

当前,我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四维图新旗下数字孪生生态服务商世纪高通(以下简称世纪高通),充分发挥大数据、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和资源优势,继疫情防控系列产品和服务落地后,再次落地“疫情时空分析平台”以及相关移动端服务,助力多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实施落地,实现科学调度、精准施策。 “疫情时空分析平台”是世纪高通基于自身MineData位置大数据平台和疫情业务开发经验,全力打造的疫情防控时空分析系统。该平台可伴随疫情发展态势,围绕疫情专题要素实现疫情一屏尽览、发展态势及溯源全面掌握、防控区域重点感知、确诊人员精准布控,全面助力疫情指挥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视化看板,多维助力科学决策 疫情时空分析平台“疫情看板”功能,集成多个资讯传达、数据统计工具,形成包罗多种疫情信息的综合门户,广泛应用于政府、防疫部门等指挥调度场景。“疫情看板”功能通过数据可视化,快速了解以确诊病例为核心的防控圈层,及新增确诊、累计确诊、发现方式、区域排名、确诊年龄分布等多维数据信息,全方位掌握疫情发展形势,并通过确诊曲线了解发展趋势,辅助防疫指挥部快速响应突发病情。 同时,平台还支持“历史回放”功能,以专题图形式综合呈现疫情现状和历史发展态势,可直观掌握某一时段内疫情发展趋势和规律,做好疫情预判。 网格热力,精准呈现疫情地图 依托海量地图数据和位置信息数据,世纪高通疫情时空分析平台实现了疫区的网格划分,以网格热力图形式直观呈现涉疫热点地区,构建城市及区域的疫情动态热力图,助力城市还原疫情发生全过程。 在疫情防控流程中,从“流入——隔离——实时排查”,疫情时空分析平台在追踪涉疫人员行踪的过程中,做到每日24小时时间段拆分,对涉疫人员进行碰撞分析,精准展现每个网格内涉疫人员时空交叉情况,实现涉疫人员热点地区精细化研判,帮助防控部门最快找出密切接触者,阻止疫情蔓延。 行程轨迹,快速明确疫情传播链条 疫情发生初期,短时间内基于流调信息厘清传染链条困难重重。世纪高通疫情时空分析平台通过对重点传播链进行时空关联分析,以迁移图形式在地图上直观呈现传播源、感染人员(小区)、患者活动轨迹及病发前后的可能接触点,助力疾控人员快速锁定管控范围,掌握疫情传播路径和多链条之间传播关系。 此外,针对外卖骑手这类涉疫重点人员,平台实现对其潜在传播时间段外卖数据进行分析,精准刻画配送轨迹,实现骑手活动轨迹疫情分析。 掌上疫情APP,便捷掌握疫情宏观态势 为满足防疫管理者多工作场景切换需求,世纪高通开发掌上疫情综合看板APP,补充移动端疫情信息宏观掌握手段,建设疫情地图总览、疫情宏观发展情况、隔离情况统计、核酸检测统计、风险地区统计以及隔离点分布六个部分。纵向从省市扩展到区县,全方位持续追踪疫情研判传播规律,持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 为降低疫情社区传播和点多面广的情况发生,疫情布控信息化、精准化刻不容缓。世纪高通将依托在大数据及地理信息领域的相关技术沉淀及经验积累,持续助力城市疫情防控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为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贡献企业力量。
展开

Whale 帷幄发布SDP空间数据平台,开辟场域数据新赛道

5月13日,国内专业的全域数字化营销运营平台——Whale 帷幄成功举办了2022 SEAWORLD “玩转线上线下场域,数据释放空间价值”春季产品在线发布会。会上,Whale 帷幄发布了基于商业空间“场”域数据分析的全新解决方案——“SDP · Space Data Platform空间数据平台”。 这是Whale 帷幄在“场”域数据领域内推出的里程碑式产品,也是在空间数字化领域内开辟的一条全新赛道。在未来,SDP 将深度助力品牌推进线上线下综合“场”域内的数字化进程。 当今,在以“人、内容、场”为主导的新消费时代,对人的数据分析绕不开 CDP,对内容的管理有DAM。而随着国内各类线上营销生态、直播电商生态和线下购物生态的错综复杂,贯穿“线上与线下”的消费联动趋势,也让品牌的“营销场”和消费者的“购物场”有了全新变革。 在此环境下,Whale 帷幄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技术探索与最佳实践沉淀,顺应品牌谋求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以 SDP 产品的全新推出为契机,重新定义“场”概念,释放“场”价值。 Whale 帷幄 SDP 所提出空间数据解决方案并不止步于线下,而是需要打造线上线下充分联动的商业空间,塑造“场”立体完整的数据画像。 简而言之,SDP 以“帷幄分析云 Analytics”作为技术底座,以“帷幄营销自动化平台 MAP”作为营销运营的智能化执行和闭环,以品牌数字化需求为核心,贯穿品牌空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对消费者旅程中的全域触点进行管理。在加速商业空间数字化战略布局的过程中,洞察顾客逛店全旅程,深度优化商业空间的整体运营,实现人效、坪效、场效的最大化。 “品牌需要用数据来了解每一场直播,理解门店运营效率;只有数据驱动,才是品牌营销运营不变的最佳实践。” 发布会上,Whale 帷幄创始人 & CEO 叶生晅在演讲中提到,想要完美整合“线上线下”,形成品牌独有的“场域”,离不开“全域、协作、数据”这三个关键点,Whale 帷幄的数字化体系就是这三个关键词下的最佳实践,SDP 无疑是那个能将三者完美结合的产品。 “帷幄分析云 Analytics”是 SDP 得以实现和落地的强大技术底座。发布会上,Whale 帷幄产品负责人刘佳表示:“ Analytics 所包含的事件分析、归因分析、漏斗分析、成分分析、路径分析、留存分析等分析引擎,能够对数据进行透视和理解;再结合智能预警和智能预测功能,将数据变得更加友好、可用,这可以解决品牌方的在营销效果分析、转化分析、营销归因和用户体验分析方面的需求。” 同时,SDP 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私域流量的留存,从门店客流统计与分析到线上巡检,从数据分析到指导营销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SDP 是构建在帷幄多年沉淀的 AI、IoT、Data 三项核心技术之上,这构建了 SDP 强大的数据感知力、数据分析力和智能判断力;靠着这三驾马车,SDP 得以实现三力合一,数智驱动。” Whale 帷幄首席技术官 CTO 谢树昆在分享 SDP 五大落地应用场景时如是说。 此外,由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 Whale 帷幄联合推出的《智能空间新纪元 · SDP 空间数据平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也首次在发布会中亮相。Whale 帷幄首席增长官 CGO 管鹤荣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提到:“ 针对每一个关键时刻,设计一个好的 MOT(Moment of Truth),给消费者提供超越预期的巅峰体验,是构建线下智能空间的关键要素。” 《白皮书》着力深挖了品牌线下商业空间的隐藏价值,万字深度解析了 SDP 在线下空间服务领域内的广阔商业价值与前景。  “SDP · Space Data Platform”空间数据平台的推出,承载了 Whale 帷幄百人产研团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坚实的实践打磨,为品牌解开了撬动业务持续增长的全新命题,也为空间业务注入了全新的增长生命力。成立五年来,我们 All in Brands,陪伴 300+ 知名品牌在数字化道路上共同成长。我们也深深期待全新的“SDP”,能让空间与数据的共振,焕发品牌场域空间的蓬勃超能力!
展开

中国国际创新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中国国际创新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Hong Kong Limited,简称:中创投集团香港公司)于2022年5月11日于中国香港批准设立,其主要股东构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主权基金及引导基金等。其中约一半来自中国香港及亚太地区,其他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东、欧洲等。 因疫情影响,此次中国国际创新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选择线上形式进行,诸多国际投资者及相关政要参与公司揭牌仪式。会上,中国国际创新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俊桦(Ho TsunWa)先生表示,集团香港公司设立的首要目标是透过投资于主要位于大中华区的创新型公司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资源,聚焦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及国际化的竞争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以及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中国国际创新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设立是为不断完善发展战略,优化资产结构,逐步构建基础产业投资,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投资,金融及泛金融业务和国际业务四大战略业务单元。 基础业务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底层基础及核心投资组合,包括投资发展新能源、硬科技、航空航天、半导体、军民结合等为主的创新型产业,以及战略性稀缺性矿产资源开发业务。 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投资是以推动基金投资与控股投资融合联动,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健康、城市环保、生物质能源等产业。 金融及泛金融业务发展创新型证券、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担保、期货、财务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稳妥开展工程设计、资产管理、咨询、物业等其他金融及泛金融业务。 国际业务的重点在于开展国际化境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等业务。
展开

七腾机器人成为伊朗石油展焦点

5月13日,第 26 届伊朗德黑兰石油天然气展览会在德黑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展览会由伊朗石油部主办,所在的德黑兰国际会展中心是伊朗最大和最专业化的展览场馆,被吸纳为国际展览联盟(UFI)的会员单位。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吸引35个国家超2000家企业参与,超17万名专业观众参展,壳牌、BP、道达尔和ENI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同出席展会。 众多国际优秀设备供应商及专业买家汇聚于此,无疑让伊朗石油展成为向世界展示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产品、技术和服务的舞台。凭借庞大的展会规模、丰富的展品多样性、极高的专业度与市场影响力,伊朗石油展已然是伊朗及中东地区最大、最有影响的石油、天然气和石化展览会,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展会之一。 本届展览会上,重庆七腾科技有限公司的石油化工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得到充分展示,凭借全面的认证体系、领先的算法技术、完善的解决方案、严谨的服务流程等优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强烈兴趣和广泛关注,成为本次展会备受瞩目的焦点。 据了解,该款机器人具备Ex d IIB T4 Gb国家防爆等级认证以及IP65防水防尘等级认证,能够代替一线高危作业人员在各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环境中执行全天候昼夜巡检工作。 机器人配置各类智能感知设备,能够对各类表计、液体、气体进行精准识别与数据采集分析,实现设备缺陷自动诊断、环境设施智能运维、生产安全防护、隐患排查等功能,不仅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投入,还能有效避免生产中的高危风险。 展览会期间,七腾科技国际业务负责人就产品信息、技术优势及实际应用案例向观众进行了详细地讲述,不少需求客户对产品兴趣浓厚,在展台前仔细询问产品详情、性能、价格、交期,并沟通自身具体需求场景,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进行深入合作。 目前伊朗地区的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项目仍处于大规模建设的状态,对于生产安全有着极高的需求,七腾科技的石油化工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能够在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带来的安全和效率提升,无疑戳中了伊朗众多石化企业的痛点。 通过本届伊朗石油展的沟通交流,七腾科技更加充分的了解中东市场行情及需求,发掘了大批潜在客户,在打开伊朗市场的同时也为扩大国外市场奠定了夯实基础。 未来,七腾石油化工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有望深入到伊朗乃至国际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的生产应用当中,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化发展。
展开

凯馨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奇安投资领投

今日,上海凯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馨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奇安投资领投,盈诚信资本和老股东驰星创投跟投。 凯馨科技起步于2020年,是数据安全领域的隐私合规管理厂商,致力于通过技术+管理的方式帮助组织流程化、专业化的管理隐私数据的存储和流通。
展开

卡位碳化硅,芯片设计公司至信微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日前,碳化硅芯片设计公司至信微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鼎资本、太和资本、时代伯乐、红碳科技共同投资,德太资本担任本轮融资顾问。据悉,至信微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流片、团队搭建以及保障上游供应链。 至信微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的企业,主打产品为碳化硅MOSFETs系列产品,可以应用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公司拥有业界领先的芯片设计研发及工艺水平,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碳化硅MOSFETs芯片产品。至信微创始人张爱忠深耕功率半导体行业多年,曾担任国内功率半导体巨头华润微高管,负责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多条业务线,对行业有深入研究。
展开

致力于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研发,医诺康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医诺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Innovo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医诺康”)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聚明创投领投,呈益资本联合领投,和盟创投、江苏省产业研究院跟投,取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两个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的扩展与应用,推进多项肿瘤和肿瘤免疫药物管线研发。另外,公司近期已获得一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管线的全球权益,计划于2023年推向临床试验。 作为一家中美合资的抗癌新药研发公司,医诺康成立于2021年6月,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合计拥有数十年成功的药物研发经验,尤其在靶向蛋白降解领域。医诺康团队主要领导成员曾在美国新药研发企业分别领导PROTAC和分子胶项目,并推进相关药物进入临床。 靶向蛋白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 TPD)近年来飞速发展,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新药研发机会。相比传统抑制剂,靶向蛋白降解技术有助于克服肿瘤治疗药物的耐药问题,且可以作用于“不可成药”或“难以成药”的蛋白,针对更多肿瘤靶点进行药物研发,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靶向蛋白降解也存在许多挑战,PROTAC面临着药物化学的挑战,分子胶面临着靶点局限性和难控性等挑战,医诺康针对目前的挑战建立了两个互补平台。同时医诺康还构建了自主的高效综合筛选系统,扩建高质量化合物库。基于双平台及公司在靶向蛋白降解领域的新药研发经验,目标将高质量化合物快速推向临床。基于此,医诺康布局了多个抗癌靶点组成的管线。
展开

移动端内容场景开发商飞豹互娱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移动端内容场景开发商飞豹互娱宣布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原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国宏嘉信创始合伙人马志强个人投资。资金将用于加速飞豹互娱在IP获取和内容生产上的行业布局,进一步巩固其业务壁垒。 飞豹互娱成立于2020年底,专注于拓展数字资产内容在新型终端消费场景的应用。IP内容储备方面,已和美国、日本和国内等众多知名动漫、游戏类头部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用户终端方面,已与国内头部手机公司OPPO达成深度定制式合作。
展开

国汽智控发布国内首个面向量产的车规级智能汽车数据安全产品ICVSEC2.5

5月13日,国汽智控发布国内首个面向量产的车规级智能汽车数据安全产品ICVSEC2.5。该版本涵盖数据防护和隐私保护两项核心功能,包括硬件、软件、容器等三种形态,并在多家主机厂实现落地。 国汽智控于去年11月发布智能汽车基础脑iVBB(intelligent Vehicle Base Brain)产品家族新成员信息安全数据安全ICVSEC(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SECurity),这是相关监管政策发布以来业界首个专门针对智能汽车数据安全的可落地解决方案。ICVSEC2.5版本基于量产项目对产品进行了深化。 在数据防护方面,2.5版本可帮助主机厂实现自动驾驶数据的分类分级,针对150+智能驾驶业务场景需求,实现100%全量数据资产识别;基于分类分级后的自动驾驶数据,进一步实现人脸、车牌等数据脱敏,实现动态监测、实时检测、白名单管理、合规性校验等数据管控。 国汽智控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尚进博士表示,车辆在高速移动过程中会采集海量数据,数据在自动驾驶的感知、规划、控制等全生命周期内会被处理、变形、存储,产生新的数据,车辆逐渐成为移动的数据中心。基于此,ICVSEC2.5秉承“双周期”管控策略,即在车辆自动驾驶全生命周期和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的每个关键节点部署数据安全策略。 2.5版本支持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前置到传感器采集阶段,提供接口和工具,支持用户自定义重要敏感区域,配合地理围栏技术,利用目标物、GPS等信息进行场景融合识别,车辆经过相关区域可自动切换人工驾驶;针对行人的人脸数据实现轮廓保留前提下的人脸数据脱敏,在保障自动驾驶感知准确的同时实现行人个人隐私防护。 在隐私保护方面,ICVSEC2.5将常用隐私保护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高实时、高安全、高可靠的自动驾驶操作系统中,一方面在车内配置云端区块链轻节点,将车内数据收集使用纳入到云端区块链体系,另一方面基于车内存在数据被多方应用的现状,在车内构建了完整的区块链隐私保护体系,保障数据可审计、可追踪、防篡改,便于查看数据调取流向、研判智能汽车事故。ICVSEC2.5隐私保护能够支撑数据共享、存证追溯、数据可信、事故研判、去中心化、安全存储、风险可控等特性。 自2020年以来,汽车数据安全成为行业关注热点。2021年8月20日,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第7号令),《规定》倡导汽车数据处理者在开展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坚持“车内处理”、“默认不收集”、“精度范围适用”、“脱敏处理”等数据处理原则,明确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护,做好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2021年10月29日,网信办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要防范数据出境安全风险,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相关政策不绝如缕,同时智能汽车数据安全行业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点和挑战,催生了数据资产清理、数据管控、隐私防护等需求,主机厂迫切需要可落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应对强标和准入时间窗口。 尚进博士表示,计算基础平台拥有最复杂的软件,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数据安全要与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相耦合。国汽智控作为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计算基础平台的定义者和引领者,对于提供可量产落地的智能汽车数据安全产品责无旁贷。数据安全ICVSEC2.5作为国汽智控核心产品“智能汽车基础脑iVBB”重要组成部分,围绕OS功能软件中的数据流建立,能够帮助主机厂应对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强标和准入挑战,实现智能汽车数据安全监管落地。
展开

软银旗下芯片技术公司ARM去年营收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

软银集团旗下芯片技术公司ARM周四公布报告称,该公司2021年的营收创下历史纪录。 ARM开发用于设计芯片的基本蓝图,该公司周四公布的报告显示去年营收为27亿美元,与此前一年相比增长35%。其中,授权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61%,至11.3亿美元;芯片技术特许权使用费增长20%,至15.4亿美元。
展开

新能源技术创新企业Princeton NuEnergy获近千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新能源技术创新企业美国“Princeton NuEnergy”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纬创资通领投,国内某头部知名双币投资机构、壳牌Ventures、格陵兰科技、知化投资机构风投基金WorldQuant Ventures、CleanTech Open、AIBasis基金跟投;沧澜资本担任公司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迭代、市场拓展、以及团队扩充。
展开

数据库自动化和优化平台OtterTune获1200万美元A轮融资

根据 SaaSindustry 报道,数据库自动化和优化平台 OtterTune 近日获得 1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 Intel Capital 和 Race Capital 领投,Accel 跟投。截至目前,该公司总融资额达Intel Capital 的高级董事总经理 Nick Washburn 将加入 OtterTune 董事会。
展开

中美科生物获森系资本战略投资

近日,家用科技美容仪品牌成都中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科生物”)获得森系资本战略投资。 中美科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研发的高科技企业,以围绕皮肤健康问题为研发核心,已经拥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物联网医疗器械、皮肤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取得国内外10多项专利和多个成果转化,现已和各大高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展开
2022-05-12

乘联会:5月第一周乘用车零售25.4万辆,同比下降21%

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1-8日,乘用车零售25.4万辆,同比下降21%,环比上周下降45%,较上月同期增长29%;乘用车批发22.2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上周下降49%,较上月同期增长14%。今年5月第一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2万辆,同比下降21%,表现仍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4月的第一周均值增长29%。随着部分地区恢复正常运行,乘用车市场零售有一定改善。
展开

Arm上市时间可能推迟3-6个月,软银CEO孙正义:今年投资额将削减

据报道,由于市况原因,ARM的首次公开募股上市时间可能推迟3-6个月。软银CEO孙正义表示,如果ARM准备IPO时市场还不够好,那么可能会等待。软银集团今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净亏损2.1万亿日元(约合162亿美元),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净亏损。这主要是因为科技股低迷,削弱了软银全球投资组合的价值。孙正义称,与去年相比,投资额将减半或四分之一。
展开

巨星科技:与美国某大型零售业公司签订供应商采购协议

巨星科技公告称,近日,公司与美国某大型零售业公司签订供应商采购协议,采购标的为非工具类家居用品,预计采购金额为每年不少于4000万美元,采购协议有效期五年。签订本次协议是公司在非工具类消费品领域上的重要突破。公司预计2022年本采购协议涉及的销售金额不超过5000万美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比例未达到3.5%,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影响较小。
展开

商票圈旗下AI风控项目“评级圈”完成3000万Pre-A轮融资

商票圈旗下AI风控项目“评级圈”完成3000万Pre-A轮融资,本轮由深圳市秒评科技投资中心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评级圈AI风控产品的技术研发及推广布局,定位打造供应链领域企业信用安全伙伴,同时与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合作研究基地合作开展人工智能风控项目合作。
展开

WeWork第一季度营收7.65亿美元,净亏损5.04亿美元

WeWork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营收为7.65亿美元,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28%。超出了公司预期的7.40亿美元至7.60亿美元。净亏损5.04亿美元,环比减亏37%。WeWork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将达到8亿美元至8.25亿美元,而之前的预期是7.75亿美元至8.25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将达到-1.25亿美元至-1.75亿美元。
展开

网易云音乐上线Hi-Res音质,在线音乐将有更高级享受

对音质的更高追求是每一个音乐爱好者永恒的向往。5月12日,网易云音乐正式上线Hi-Res音质。这代表着,网易云音乐内百万级优质歌曲将拥有比以往更高等级的音质。从今天开始,这些歌曲的歌名下方就将出现红色“Hi-Res”的标识,而黑胶VIP用户也已可以在这些歌曲中纵享更丰富、更深层的音乐细节。 Hi-Res是High Resolution Audio的英文缩写,中文为高解析度音频,是高品质音乐的标准,往往是指具有比 CD 更高采样频率和位深的音乐文件。CD音质为16位/44.1kHz,而Hi-Res音质则代表高于CD音质的音质,通常为24位/48kHz以上。 因此,用更通俗的话来说,Hi-Res就是在无损音质的基础上增加高解析和高位深,其音质表现更接近原音,包含的声音信息量更丰富,声音细节更清晰,临场感也更强。 为了匹配这样的高品质音乐,网易云音乐也同步上线了Hi-Res专区,内容包括了各个曲风的Hi-Res精选歌曲、Hi-Res精选歌单,以及支持无缝播放的Hi-Res专辑等内容推荐。用户可以通过搜索“Hi-Res”、“hires”等关键词进入专区,在这里享受最高品质的精选音乐内容。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网易云音乐一直致力于为用户带去最好的音乐播放效果。第三方调研数据也显示,网易云音乐在关于“音质”的用户调研中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对音质的重视也已成为了用户对网易云音乐重要的认知之一。 而Hi-Res音质的上线也是网易云音乐近期内对播放功能做出的又一个提升举动。2月中旬的时候,网易云音乐就上线了“无缝播放”功能(Gapless Playback),这种对播放列表中歌曲无间断的播放,可以使前后两首歌无缝衔接,为用户带来黑胶唱片式的流畅体验。 当然,作为目前在线音乐平台中所能呈现的最顶级音质,Hi-Res音质对用户听歌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也有一定的要求。设备的传输效果越好,用户听到的音质当然也越好,二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目前,除了固定在房间内的音响系统外,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渗透,越来越多的车辆将搭载更多数量的扬声器、更高品质的音响系统,汽车主机厂将借此把座舱打造成为车主专属的移动音乐厅。配合车载音响强大的解析力,Hi-Res内容可以凭借超高的解析度和采样率,为车主提供更愉悦的收听体验,随时随地可以享用歌剧院版的聆听感受。网易云音乐已同多家汽车厂商对接,陆续将有多款车型上线网易云音乐的Hi-Res品质内容。 无论如何,Hi-Res音质的上线都是网易云音乐给黑胶VIP用户带去的又一大会员权益。目前网易云音乐黑胶VIP会员已经拥有会员专属曲库、无损音质、鲸云音效等多项特权,而Hi-Res音质的加入无疑将会使网易云音乐黑胶VIP拥有更强的用户吸引力。
展开

特斯联取得智能物联网领域长足突破,多项研究成果被 IEEE 国际学术期刊收录

近期,特斯联宣布任命IEEE Fellow、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总体组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宽带无线传感网』创新团队负责人杨旸博士为集团首席科学家,并对外公布了杨旸博士与团队在IEEE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的智能物联网技术(AIoT)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智能物联网的能耗、时延与交互 随着5G移动通信系统的广泛商用,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应用选择了支持海量机器通信场景的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但是由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础设施的封闭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现场测量工具,NB-IoT网络的许多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深入地研究,例如:无线接入性能和能耗等。杨旸博士与团队针对智慧城市中大量部署的室内外定位传感器、门禁传感器、水务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等,研发了精密融合功率测量和协议跟踪能力的硬件设备,对部署在四个应用场景、1200多个位置的传感器节点进行了为期三个月时间的大量现场测量,收集了49GB的各种传感器节点的能耗状态和过程数据。通过全面深入的数据归类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实际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传感器节点能耗差异可以达到惊人的75倍,这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导致频繁的网络分区等问题。团队认为造成这些节点能耗性能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无线网络的覆盖质量参差不齐、功率消耗的长尾特征、以及过度重复的控制消息。基于这项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完成的扎实研究工作,团队进一步给出了提升智能物联网技术规范和芯片设计方向的优化建议。这项科研成果名为《A First Look at Energy Consumption of NB-IoT in the Wild: Tools and Large-Scale Measurement》(《自然环境窄带物联网能耗初探:工具及大规模测量》),已发表在网络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设备无需铺设专门的有线网络,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等优势。但是,工业生产环境中复杂时变的无线衰落信道会导致无法预测的随机服务时延和时延抖动,严重降低了工业生产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这是无线传感器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高精度、高可靠的自动化工业生产系统的最主要技术挑战。针对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严苛时延要求,杨旸博士及团队提出了在无线多径衰落信道中对时延分布进行塑形的新方法,通过对原始最优化函数的解耦分析,设计了“双层闭式反馈控制算法(TACAN)”,实现了时延分布方差的最小化,从而显著提高了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团队分别采用经典的莱斯分布(Rician)信道模型和真实工业应用场景中测量的无线衰落信道响应来有效验证了所提出的新方法和TACAN新算法。这项科研成果名为《TACAN: the Shaping of Delay Distribution under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for Industrial IoT Systems》(《双层闭式反馈控制算法:工业物联网系统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时延分布塑形》),已发表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作为智能物联网应用中最重要和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语音合成技术赋能物联网终端自主生成真实、可信和富有表现力的类人语音。然而,现有的端到端文本转语音(TTS)算法所合成的机器语音在表现力上仍然与人类语音有很大的差距,难以在高标准、高频率的复杂应用场景中实现高可靠商用。杨旸博士与团队从语音表现力的语言学本质再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人类语音复杂的韵律变化和生成规律,提出了“跨语句的条件变分自动编码器文本转语音算法”(CUC-VAE),它通过从现有文本前后语句中提取上下文相关的韵律特征,并有效整合当前文本信息和说话人状态,实现了对每个音素韵律变化的后验概率分布的准确估计和利用。相比于传统的VAE和CVAE算法从标准高斯分布中采样,新算法是在前后语句信息为条件的韵律特征先验分布中进行采样,所生成的韵律变化与上下文相关,这更接近于人类自然生成韵律的方式,因此显著提升了用户在智能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语音交互体验。这项科研成果名为《Cross-Utterance Conditioned VAE for Non-Autoregressive Text-to-Speech》(《跨语句的条件变分自动编码器非自回归文本转语音算法》),已发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ACL。 算力网络的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 在智能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中,边缘计算资源的广泛部署可以及时有效地满足终端用户的低时延、强计算、快响应等服务需求,例如:基于多维度计算机视觉的3D同步定位和建图技术。异构的边缘计算设备有着不同的硬件资源(如CPU和GPU)和运行环境,它们能为终端用户运行和完成各种任务,并产生不同的资源占用成本和服务质量。然而,如何合理区分各种计算任务,并把它们高效地分配给最适合的异构边缘计算节点,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学术问题。针对这些边缘计算硬件设备的异构性,以及用户任务服务质量需求的多样性,杨旸博士及团队提出了服务编排和任务调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满足各类用户的服务等级协议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资源占用的总成本。以计算机视觉应用为例,作者们设计了名为“边缘视觉”(EDGEVISION)的系统服务架构,在异构的边缘计算设备上实现了多种计算机视觉应用的高效任务区分和服务编排。这项科研成果名为《Task Partitioning and Orchestration on Heterogenous Edge Platforms:The Case of Vision Applications》(《异构边缘平台上的任务划分及编排:以视觉应用为例》),已发表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针对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环境和多层次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杨旸博士与团队提出了基于大规模多天线中继节点辅助的多层次算力系统,来增强复杂用户任务的计算能力和效率。在这个方案中,多种类型的用户把它们的计算任务卸载给附近由大规模多天线中继节点所构成的计算和缓存资源,或者分配给由雾接入网络所链接的云计算资源。然而,如何综合考虑任务调度、服务缓存和功率分配等不同需求,实现多用户任务调度的总体时延最小化,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学术问题。团队分析了无线信道状态信息不完备的负面影响,将其建模为一个强健的非凸优化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替代优化算法。首先,针对给定的任务分配和服务缓存结果,该算法通过将非凸功率分配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线性优化问题来解决。其次,采用经典的拉格朗日(Lagrange)部分松弛方法将任务分配和服务缓存的限制条件放松,构建和解决了相应的对偶问题,获得任务分配和软件缓存结果。最后,基于这些初步结果,团队提出了一个迭代优化算法来找到任务调度、服务缓存和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结果。仿真结果显示,新算法的总体性能优于传统的标准方法,即采用等效信干噪比(SINR)来渐进式控制功率分配。这项科研成果名为《Joint Task Offloading and Caching for Massive MIMO-Aided Multi-Tier Computing Networks》(《大规模MIMO辅助多层次算力网络的联合任务调度与缓存》),已发表在通信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多智体反馈神经网络框架和应用 深度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音处理、语音合成、人工智能游戏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现有的大部分神经网络框架只支持单向的数据流动和处理。受到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存在信号反馈机制的启发,杨旸博士及团队提出了“多智体反馈神经网络”(MAFENN)框架,包含三个充分合作的智能体,其中的反馈智能体模拟了灵长类动物大脑中的信号反馈和错误纠正机制,有效提升了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的反馈学习能力、特征提取能力、噪声和干扰消除能力。在理论分析方面,团队创新地将MAFENN框架建模成三个玩家的反馈斯塔尔伯格博弈(feedback Stackelberg game),理论证明了其可以确定收敛到博弈均衡点。这项科研成果名为《Multi-Agent Feedback Enabled Neural Networks for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s》(面向智能通信的多智体反馈神经网络),已发表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在跨领域应用方面,MAFENN框架首先被用于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信道智能均衡器,其中内生的反馈纠错机制有效减轻和消除了无线信号传输中的码间干扰、噪声、以及非线性失真等问题。与传统的无线信道均衡器相比,基于MAFENN框架的智能均衡器在复杂多变的线性和非线性无线多径信道情况下,都能够显著提升信道的均衡效果,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符号误码率。其次,针对无线视频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受到多径效应、大气损耗、雨衰、材料穿透阻挡等环境因素的严重干扰,团队提出了基于MAFENN框架的视频接收端无线干扰消除算法,其中内生的反馈纠错机制能够高效准确地修复和分类受损严重的无线视频帧,新算法不仅显著提高了海量视频信号在无线多径衰落信道中的实时传输质量和服务性能可靠性,而且有效增强了各种类型视频帧分类和识别的精准性和实用性。这些相关的跨领域应用研究成果已发表在通信领域的两大旗舰会议:ICC和GLOBECOM。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