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图微电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海图微电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通资本、毅达资本、兴泰资本联合投资。主要用于工业机器视觉CMOS图像传感器(简称CIS)的量产投入,基于国内晶圆厂工艺平台的新一代CIS产品流片投入。
海图微电子是一家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生产商,专注于高端、高速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业务,采用自主研发的大面阵驱动技术及高速低功耗AD转换器等高速读出电路,实现产品高全幅帧率与高分辨率。公司4个A的产品,采取全局曝光方式,分辨率为400万至1600万像素,降低了国内机器视觉对海外单一供应依赖,从底层核心元器件推动国内机器视觉应用的创新。
海纳云获青松资本深创投等新一轮投资资
近日,青松资本完成对海纳云最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青松资本、山东高速、深创投联合投资,主要用于海纳云城市级泛在感知体系建设和以机器视觉为中心的智能硬件研发。
海纳云专注于城市治理数字化,总部位于中国青岛,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8个重点城市拥有研发中心和区域市场中心。聚焦“技术+场景”,海纳云依托由AIoT、大数据、AI算法和数字孪生4大核心技术构建的“星海数字平台”,搭建城市感知“一张网”;从城市治理的底线——城市安全与应急切入,打造城市大脑、城市生命线、市政、社区/园区等多个数字治理场景,实现“场云管边端”全栈纵深部署,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
目前,海纳云打造了“青岛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等多个国家级/优秀样板,并于数字城市行业首个上榜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通过数字城市行业首个BSI BIM Kitemark 风筝标志认证,及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CMMI 5级认证”,快速成长为数字城市行业头部企业,助力建设数字中国。
朗润集团旗下ATLATL完成数亿美元融资,高瓴独家投资
近日,朗润集团旗下的ATLATL Innovation(简称“ATLATL”)完成数亿美元融资,由高瓴独家投资。同时,双方将以ATLATL为平台,共同启动 “Aseed+首航计划”,计划未来五年内支持50个前沿生命科学创新项目的概念验证及落地孵化,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业者提供集高品质的实验空间、多维度的综合研发服务以及具有赋能属性的早期资金等于一体的研发生态平台,助力前沿生命科学技术转化。
据悉,该计划将聚焦靶向RNA疗法、生物大分子降解、组织选择药物递送、空间多组学、神经科学、创新细胞疗法、生命科学仪器等热点生命科学领域,通过优化创新路径来降低创新成本,缩短试错周期,让更多高风险原始创新项目受益于此计划。计划初期将重点布局北京和长三角地区,汇聚高校科研机构、海内外知名药企、生命科学仪器公司、研发服务公司和技术平台等多维度资源,借助ATLATL的国际化实验环境、专业化研发共享平台,聚焦具有挑战性的生命科学领域重点议题,共同推动生物技术原始创新。
TikTok海外本土MCN机构Ma Go获数千万级别A轮融资
近日,TikTok海外本土MCN机构“Ma Go”获得数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太平投资独家投资。此前公司在2021年10月份,曾获得过知名投资人以及网红朱一旦的千万级别融资。Ma Go联合创始人倪泽铭表示,本轮融资将继续扩展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巴西等地区的市场以及建设本土化团队。
高瓴医疗获华夏恒天资本战略投资
近日,华夏恒天资本宣布战略投资杭州高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瓴医疗”)。公开资料显示,高瓴医疗是一家全身红外光热疗技术公司,以神经生物学、生物能量学、医学免疫学三大医学领域的技术为核心,致力打造前沿创新的光生物医学体系。
通济智医无菌智能无人药房项目完成2000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贵州通济智医无菌智能无人药房项目完成两千万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鑫资本集团领投,香港永安達集团旗下永安達资本参与跟投。上述两家机构为通济智医注入两千万资金。本轮融资将用于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并快速推广通济智医无菌智能无人药房项目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贵州通济智医科技有限公司,开创了全国首家运用222纳米远紫外线杀菌灯技术的无菌智能无人药房,除了兼具常规的无人药房服务功能,还可以快速消杀周边环境,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通济智医无菌智能无人药房引领数字化医疗新趋势以科技的力量积极助推药品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便捷为目的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通济智医核心团队在医疗行业从业深耕二十年,丰富的行业资源让通济智医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快速稳步布局各大医疗市场,为上万个医疗生产企业在医院再建一个家园,目前通济智医无人药房在全国已成功进驻15个省份,约上百家医院引入通济智医智能无人药房。
希格生科获批省自然资源厅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示了2023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希格生科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共500万元重点项目资金支持。
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申请的「海洋红树林来源微生物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项目,被认定为重大项目获批,项目总金额500万元。
希格生科将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利用自身独有的基于类器官疾病模型+AI的新药研发平台,助力海洋红树林来源微生物中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一步推动海洋生物发展,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产化进程。
美媒:微软考虑向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者OpenAI投资100亿美元
美国财经媒体Semafor 1月10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微软目前正就向风靡全球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投资100亿美元开展谈判。这笔资金还包括其它风险投资机构。包括新投资在内,OpenAI的价值将达到290亿美元。目前还不清楚这笔交易是否已经敲定,但最近几周发给潜在投资者的文件中提到,目标是在2022年底前完成。与OpenAI一同在微软云上开发技术可能是微软的愿景之一。
知情人士说,微软的注资将是一项复杂交易的一部分,该公司将获得OpenAI的75%利润,直到它收回投资。在达到这一门槛后,它将恢复到反映OpenAI所有权的结构,微软拥有49%的股份,其他投资者获得另外49%的股份,OpenAI的非营利性母公司获得2%的股份。此外还存在一个针对每组投资者的利润上限。
天牧光能获中科院创投领投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近日,户用新能源产品和系统服务商天牧光能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科院创投领投,绿动资本、宁波政府天使基金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关键生产装备的研制。
天牧光能是一家户用新能源产品及系统服务提供商,公司主推智能微型光伏电能管理器和柔性轻质薄膜太阳电池等产品,面向分布式光伏、建筑节能发电、电动汽车、移动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新能源市场。
首发丨非凡生物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山竹资本领投
日前,非凡生物科技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山竹资本领投,其他产业投资机构联合跟投。借助本轮融资,非凡生物科技将进一步完善全球领先的SOD技术研发应用体系,加快商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及运营,持续完善研发平台公司、产业化平台公司、商业化平台公司,同步推进终端消费和医疗市场,并将公司内部各环节予以数字化。
非凡生物科技始创于1998年,前身为SOD科研所,由黄友鹰教授牵头建立。SOD是一种生物酶,其学名叫超氧化物歧化酶,其主要功能是能特异性地清除体内生成过多的强氧化性物质和致衰老因子超氧自由基,调节体内的氧化代谢和抗衰老功能。
作为中国领先的SOD应用领域的重磅参与者之一,非凡生物科技通过产、学、研、应用相结合的产业链闭环布局,构建SOD基础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商业化平台,研发、生产和销售以 SOD为关键活性成分的科技健康产品。
凭借多年专业从事酶工程和多糖工程研究,非凡生物科技解决了SOD“提取难、吸收难、保活难”三大世界性难题之后,又攻克了靶向吸收难的问题(共价技术),截止2022年11月拥有授权及申请专利503余项,公司产品的经销体系已经覆盖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西地区,授权服务点万余家。
山竹资本合伙人陈俊表示,非凡生物科技SOD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拥有以核心知识产权体系支撑的SOD 原材料研发生产技术,及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SOD产品化技术,构成非凡生物科技资本化最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医疗资源被挤兑,全民意识到增强抵抗力的重要性,民众对提升免疫力的需求呈井喷状,期待看到非凡生物科技SOD产业发展的更好,让更多的国民受益,非凡秉承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不久的将来,非凡生物科技将成为行业标杆领跑大健康行业,让SOD健康食品走进千家万户。
非凡生物科技总裁蒋世豪表示,“感谢所有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值此疫情防控放开之时,SOD科学工作者肩负社会责任和使命。在政府和资本市场关注下,非凡生物科技将在这一时代赋予的重要赛道厘清趋势,砥砺前行,做大规模,去担当企业应有的责任;我们也将加快推进SOD产品的临床应用。”
非凡生物科技借助资本助力,未来将依托SOD 产品和技术自研药品(OTC 药品)或二、三类医疗器械并实现销售,将公司产品(含消费级产品、OTC 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拓展至公立医院、医美机构、互联网医疗机构、诊所及药店, 将公司 SOD 原材料拓展至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机构,成为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机构的 SOD原料供应商。
预计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医疗机构客户(含药企、医疗器械厂商、医院、医美、互联网医疗、诊所、药店等)数量预估累计突破 500余家;根据整体规划,2023年至2025 年,公司产品在医疗市场的销售额(含作为供应商向药企/医疗器械厂商供应 SOD 原材料)至少可达到数亿元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同步强化对线上线下直营业务的发展力度,包括基于线上店铺的直营、面向电商平台的销售、线下直营等。预计至2025 年,公司直营业务收入要占比达60%以上。
随着山竹资本的注入,非凡生物科技将加速实现全国的经销体系全覆盖,并逐步从“数量扩张”向“精细赋能”(含创新产品、品牌建立、品牌营销、数字化工具、终端用户管理等)转型。以市场化、专业化方式,推动非凡科技上市做优存量、精增量,持续激发活力、开拓创新、实现产业价值。鉴于公司的生物科技公司定位,将在市场端切入医疗领域,将医疗市场业务打造为公司品牌资产的基石。
阿里云支持弘康人寿核心系统完成云化升级
1月9日,弘康人寿联合阿里云宣布,其核心系统已全部完成云化升级。此次升级的核心系统包括保单中心、理赔中心、记账中心、交易中心、产品中心等5大业务中心,还有70余个子业务系统。全面上云后,云化技术架构解决了原有业务性能瓶颈,符合业务预期,且整体性能优于原有技术架构2倍以上,部分性能指标在5倍以上。
弘康人寿成立于2012年,由于成立之初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潮,弘康人寿没有采用传统寿险公司通过代理人销售的方式,而是创新性采用了互联网销售保险的模式。凭借着爆款产品和流量红利,弘康人寿开局就取得了十分出色的业绩——2013年,弘康人寿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实现盈利,打破了寿险公司“七平八盈”的规律。
但由于各个电商以及金融平台的交易流程和技术标准不一致,保险公司只能为每个销售平台建设单独的交易系统,且彼此隔离,不仅数据难整合,也无法形成统一的销售管理。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了相似的技术路线,即通过“核心系统外包开发+IDC数据中心租赁”的模式来承载核心保险系统。
2019年以来,弘康人寿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包括了保单中心、理赔中心、记账中心、交易中心、产品中心的中台架构,实现业务通、系统通、数据通。中台重构完成后,公司实现了多平台7*24小时的产品销售、理赔服务。然而,公司的核心系统依旧运行在IDC机房。由于数据分别存储在金融云和IDC两个平台,出现了数据同步慢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保险业务对在线化、敏捷化等需求日益旺盛,升级核心业务系统的技术能力也迫在眉睫,弘康人寿决定开启核心系统云化改造。
2022年,弘康人寿携手阿里云技术团队,进行了多轮深度方案共创。经过不断推演设计后,双方确认了核心系统云化实施方案,并于今年11月成功实现了5大业务中心,70余个子系统的全部上线。
核心系统云化完成后,弘康人寿提升了基础架构稳定性;降低了构建两地三中心应用容灾成本;产品创新的时间可以缩短至天级别,技术栈本身也是先进的生产力;基础架构运维预算大幅下降20%。目前,弘康生产业务系统完全由阿里云支持,应用灾备中心也由阿里云跨地域数据中心提供。
弘康人寿信息技术总监王润海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此前弘康用了两年左右时间来实现业务系统化、构建业务标准化,实现了自主开发设计能力。随着核心系统云化完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上又迈进一步。
“每家保险公司都在谈云,谈数字化转型。但用上云其实只是转型的起点,因为用云之后,业务的科技成本会显性化,团队才会有动力去优化成本,因为这个月优化成本了,下个月就能体现在账单上,也就是先增效,再降本。后续,弘康还将在数据同步、数据运算、数据开发、数据展示等方面持续升级,提高运营、研发效率。而保险公司的效率越高,客户的成本越低,服务越好。我想这是弘康数字化转型最大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