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一起教育科技2023年Q4收入4735万元,同比增长19.7%

2024年3月21日,一起教育科技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2023年第四季度,一起教育科技教育教学SaaS业务总体保持健康稳健的发展态势,收入同比、环比均实现了稳定增长,营业收入实现473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环比增长5%。2023年第四季度校内核心业务稳步推进,主要项目实现了交付验收及确认收入,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年营业收入实现1.7亿元,其中以SaaS续费模式收费的项目占比持续增加。 在2023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由一起教育科技“一教一学”平台技术支撑的上海闵行区、长宁区,北京市西城区等区域成功入选2023年度教育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名单。以区域常态化使用智慧笔、智慧笔盒等为典型代表,由技术驱动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得到了进一步认可。数字教育正在撬动学校“教与学”发生深层次变革,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都在大数据驱动下发生变化。 2024年初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功举办,一起教育科技带着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大会上亮相,为区校数字化转型带去更多优秀实践经验。在大会正式发布的《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3》,详细收录了上海长宁区《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一起教育科技深度服务,助力长宁区以区域教育为整体,一体化推进教育数字化,实现区域数字技术推动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近日,北京市教育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名单公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遴选出37个教育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包括高校案例6个,市区级案例11个,中小学学校案例20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一起教育科技支持服务的1个市区案例和3个学校案例均成功入选。区级优秀案例为北京市西城区,优秀学校案例为北京市四十三中、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及北京小学通州分校。 这些市区级和学校级教育数据创新优秀应用案例,发挥了数据要素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构建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精准教研、教育评价、管理决策、师资分析等应用场景中,为各区校作出优秀示范,以教育数据的创新应用,不断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未来,一起教育科技将紧抓数字教育领域机遇,持续提升数字化教学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为区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竞争力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
展开
2024-03-20

联想入股中科慧灵机器人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海南姿治投资有限公司、集创致诚(天津)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正则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科慧灵是一家智能机器人研发商,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仪器仪表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产品销售等业务。
展开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与英伟达扩展合作

3月20日,亚马逊云科技和英伟达宣布,英伟达在2024年GTC大会上推出的新一代NVIDIA Blackwell GPU平台即将登陆亚马逊云科技。亚马逊云科技将提供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和 B100 Tensor Core GPU,这一举措延续了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展开

360发布国内首个实现AI实战应用安全大模型

360公司今日发布安全大模型3.0,系国内首个实现AI实战应用的安全行业大模型。360称,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的AI技术,不仅要为安全防护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要推动安全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

联想入股中科慧灵机器人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海南姿治投资有限公司、集创致诚(天津)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正则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至约127.78万人民币。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杨国栋,经营范围含电子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等。
展开

交泰智能完成种子轮融资

近日,合肥高投领投的安徽交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种子轮融资,获数百万股权融资,以推动其在制造业及新能源行业设备资产智能管理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交泰智能是一家工业智能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挖掘工业数据潜力。公司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以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供应链数字化为目标,拥有科学有效的数据模型、深厚的行业知识和全面的工业资产数据积淀,通过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支出和降低运营风险,赋能企业释放生产力。
展开

海舶无人船获德必集团战略投资

近日,海舶无人船完成战略轮融资,投资方为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必集团)。海舶无人船是一家智能无人船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商,主攻水上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制造。以高智能无人船为载体,搭载高性能感知与超算硬件平台,实时感知水域大数据。运用先进的智能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方法,实现水数据价值的全新开发,通过SaaS技术与云巢平台,为客户提供多维度水域AI智能解决方案。
展开

综合潮流服务商潘多玛特获8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近日,潘多玛特布宣布完成8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墨池山创投联合领投。潘多玛特是一家综合潮流服务提供商,是集潮流商品开发零售、文化艺术经纪、新媒体传播娱乐化平台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以自主研发的潮玩IP为核心,致力于搭建、设计、开发并销售一系列潮流商品,包括潮流玩具、二次元周边、IP衍生品等,为潮流爱好者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
展开

海外重要行业媒体:知名服务商IntoTheBlock现已集成波场TRON网络分析数据

近日,领先链上分析服务提供商 IntoTheBlock 宣布已将波场 TRON 网络集成至其市场情报套件。该合作引发多家海外加密媒体关注,Crypto Slate、Crypto Briefing等均对此进行了报道,称此次合作意义深远,能帮助数百万用户更深入地了解波场TRON生态系统。 报道表示,波场TRON网络规模大、影响力高,完成此次整合后,波场TRON用户可使用 60 多个指标进行网络分析,且所有高级分析功能均为免费提供。IntoTheBlock Perspectives 板块后续也将收录波场TRON网络相关分析洞察,提供对各类 L1 网络和关键行业趋势的深入分析。 对于此次合作,IntoTheBlock 首席执行官 Jesus Rodriguez表示其始终致力于在加密货币行业普及高质量市场情报,“此次与波场TRON合作让我们朝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他认为波场TRON在加密货币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其集成至 IntoTheBlock 的市场情报套件,有助于行业成员轻松获知这一主流区块链的相关洞见。 波场TRON生态拓展负责人David Uhryniak也公开表示,“很高兴能与 IntoTheBlock 达成合作,为波场TRON社区提供全面的链上分析功能。这与我们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的愿景不谋而合,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有关波场TRON网络的宝贵分析洞察。” 据Crypto Slate等媒体报道显示,波场TRON是领先的 L1 区块链网络,以高效安全、用户基础庞大而著称。波场TRON深耕去中心化应用、稳定币使用等领域,账户总数超 2.1 亿,日交易量突破 450 万,稳定币总市值约为 510 亿,占全部稳定币市值的 37% 以上。 IntoTheBlock 是一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链上分析和高级 DeFi 服务的领先供应商,专注于提供可执行的分析情报,坚守在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市场洞察的最前沿。
展开

坐拥USDT的“半壁江山”,波场TRON已成为加密世界的价值结算层

随着比特币突破前高并一度上破 7 万美元,牛市似乎已正式宣告回归。 在显著的财富效应刺激下,外部资金已开始加速流入加密货币世界。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20 日稳定币总市值已达到 1475.2 亿美元,周涨幅 1.05% ,其中 USDT 的总市值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凭借着超七成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坐赛道头名。 细探 USDT 的发行状况,基于波场 TRON 所发行的 TRC-20 版本 USDT 已占据了近半(49.84% )的市场份额,几乎等于其他各链份额的总和。 相较于以太坊等网络,波场 TRON 在交易成本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成为唯一实现了“量、效皆优”的区块链网络,被视为加密货币结算层的首选方案。在波场 TRON 提供的舒适服务下,用户不太会有动力去改变现有的使用习惯,进一步巩固了波场 TRON 在结算层的优势地位。 今年 2 月下旬,孙宇晨曾于 X 发文谈到波场 TRON 的终极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去中心化金融协议,并强调“去中心化的世界必然需要去中心化的资产”。 而今,波场 TRON 作为 USDT 最大的发行根据地,已初步具备了去中心化世界之价值结算层的雏形。其高性能、低成本的区块链平台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稳定高效的结算系统,极大促进了加密货币的流通和交易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波场 TRON 上进行交易,波场 TRON 的在加密行业的价值将不断凸显,必将为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数字下的答案:波场 TRON 在结算层的优势有多大? 随着 Layer 1/Layer 2 自身开发以及链间可组合性的愈发成熟,其各自作为底层网络来承载应用层的基础能力已相对同质化,但由于存在着性能优劣、布局时长、方向侧重等不同的影响因素,各大 Layer 1/Layer 2 的生态表现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以资产结算为例,作为波场 TRON 的战略主攻方向之一,凭借着极快的确认速度以及极低的交易成本,波场 TRON 不但已是 USDT 最大的发行网络,也是当前 USDT 用户规模最大、价值流动最频繁的底层网络。 下图为以 USDT 的供应及流通相关参数为例,就波场 TRON 与以太坊、Solana 等 Layer 1 以及 Arbitrum、Optimism 等 Layer 2 所进行的详细数据对比,数据取自 Tronscan、Etherscan 等各链主流浏览器以及 Dune、GasFeesNow 等数据聚合平台。 结合上述图表可见,从量级来看,暂时只有以太坊能够在 USDT 的供应量方面与波场 TRON 匹敌,但代表交易活性的持币地址数以及相关交易笔数却与波场 TRON 存在一定差距,交易成本方面更是存在明显劣势;从成本角度来看,Solana 以及 Arbitrum、Optimism 等 Layer 2 虽然能够提供与波场 TRON 等效甚至更低的费用,但在供应量、持币地址数、交易笔数等方面却存在着不止一个量级的巨大差距。 综合来看,波场 TRON 当前是唯一实现了“量、效皆优”的区块链网络,这也意味着波场 TRON 基本可被视作当下加密货币结算层的唯一备选方案。如前文所述,由于当下 Layer 1/Layer 2 的基础能力存在同质化趋势,以波场 TRON 既有的先发优势及性能表现而言,其他生态将很难进行追赶 —— 因为在波场 TRON 所提供的“舒适”服务之下,用户不太会有“动力”去更改自身的使用惯性,这也将进一步巩固甚至放大波场 TRON 在结算层的身位优势。 当然了,作为业界的结算层代表,波场 TRON 也不会仅将目光局限于加密货币这一个相对较小的圈子内,而是会尝试肩负起利用技术创新去解决金融行业既有痛点的责任。 当前,传统银行业依旧依赖着创立于 1973 年的 SWIFT 来处理国际银行业务结算,多年以来 SWIFT 动辄 3-5 个工作日的处理效率以及极为昂贵的抽成收费机制已饱受诟病。 相对而言,以波场 TRON 为代表的链上结算服务已展现出了无需许可、公开透明、低费高效等诸多优势,不过由于传统金融世界对区块链技术的接纳程度仍然有限,短期内链上结算服务在传统金融领域尚未实现普及,但随着公众对于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的认知不断提高,这些优势将会不断放大、显现,因此我们依旧对链上结算服务应用于金融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依旧持乐观态度。 生态现状:TVL 持续攀升,协议收入创下新高 2021 年初的公链市值大爆发之时,我们曾就波场 TRON 的生态发展状况写过一篇观察向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曾得出的结论 —— 自 DeFi 爆发以来,承接以太坊网络价值溢出最多的外部公链恰是波场 TRON。 三年时间过去,我们似乎可以用事实表现来作证上述结论。Tronscan 数据显示,截至发文锁定在波场 TRON 生态各大 DeFi 协议之内的总价值(TVL)已达到 233 亿美元,在所有 Layer 1 及 Layer 2 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以太坊。从趋势来看,波场 TRON 生态的 TVL 也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 当前,波场 TRON 已围绕着稳定币、借贷、DEX、LSD、游戏等诸多应用方向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生态体系,且正在凭借着丰富的应用类型吸引着大量活跃用户入驻。 截至 3 月 20 日,Tronscan 提供的部分数据可以直观的展现波场 TRON 网络目前的生态活跃状况: 波场 TRON 网络的帐户总量已超过 2.18 亿个,过去一天的活跃地址数超过 234 万个; 波场 TRON 网络累计交易记录已超过 73 亿笔,过去一天的新增交易笔数超过 476 万笔; 波场 TRON 网络每日合约调用次数超过 230 万次…… 活跃的生态状况正在为 TRX 的质押者们带来丰厚收益,本月早些时候,波场 TRON 单日协议收入一度达到 16800159 枚 TRX,价值约 2286203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外据 Tronscan 数据,波场 TRON 过去一年协议总收入已高达 4.58 亿美元。 在丰厚的收益刺激下,波场 TRON 网络的质押率也在不断提升,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其 TRX 进行质押,波场 TRON 生态也有望迎来一轮正向的价值循环:质押率提高,流通中的 TRX 减少 —— 网络安全性及去中心化程度提升,市场抛压减少 —— 生态更加稳固,币价上升潜力放大 —— 用户活跃度提升,收益率有望继续提高 —— 质押率继续提高…… 当然了,这必然不会是一个永久性的循环,但却可能会让 TRX 的质押率及价格表现在一个更高的水平线上找到平衡,而在这一进程中,波场 TRON 生态内的各方角色均会受益。 公链竞争的下半场,波场 TRON 已先行半步 过去几年,链上生态迎来了应用层的大爆发,以 DeFi、NFT、GameFi 等应用方向为代表,以太坊、BNB Chain、Solana、Avalanche 等一大批公链展开了激烈竞争,而波场 TRON 则从始至终参与了这场竞争与始终稳固在第一梯队的位置,孙宇晨个人亦高频参与波场 TRON 以及外部生态的多个 DeFi 项目,用行动直接支持了许多早期项目的发展。 去年 10 月,在谈及公链发展的未来时,孙宇晨曾提到区块链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全球服务,波场 TRON 开发的目的也是为了给世界各地的每个人提供服务。 而在我们看来,公链的竞争才刚刚走过上半场。随着 ETF 的获批,加密货币已开始跳出自己的小圈子,逐渐走近传统世界,继而链接至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 展望未来,加密货币真正融入传统世界的形式不应该只是作为资产被纳入机构的投资组合,更应该是利用其迭代级的技术优势去解决传统金融所面临的一些固有问题,这必然绕不开我们前文所提过的结算效率问题,而在这一方面,波场 TRON 相较于同类竞争对手已展现了充足的优势。 在未来,波场 TRON 或可能与国际银行合作建立跨境支付网关,使用 TRC-20 USDT 作为结算工具,实现快速、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服务,类似于 Ripple 与部分银行合作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同时,波场 TRON 也可能合作金融机构发行基于波场 TRON 网络的数字债券,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利息支付和债券交易结算。又或者类似于 Alipay 的智能合约支付解决方案,波场 TRON 合作支付服务提供商,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化结算和支付服务。 下半场的竞争,波场 TRON 已先行半步。(来源:odaily)
展开
2024-03-19

腾讯音乐2023Q4财报发布:总收入68.9亿元,在线音乐业务持续强劲增长

2024年3月19日,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平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或“公司”) (纽交所股票代码:TME及港交所股票代码:1698)今日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收入环比回升,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持续稳步提升。公司收入、利润、利润率等多项核心数据均超过市场预期。 2023年第四季度,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68.9亿元(9.71亿美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6.8亿元(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1.1%,达到人民币50.2亿元(7.07亿美元);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45.3%至人民币34.2亿元(4.81亿美元);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20.6%达1.067亿,在线音乐ARPPU实现连续7个季度增长。在线音乐服务收入持续强劲增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72.9%,达到历史新高。 2023年全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277.5亿元(39.1亿美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62.2亿元(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人民币121亿元(17.0亿美元),同比增长39.1%。 基于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的持续深化,公司持续完善内容生态,助推优质音乐的创作与生产,为用户提供丰富且差异化的音乐内容;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及AIGC赋能,为用户带来更具个性化的音乐体验,同时推动音乐创作提效。在音乐行业的复苏期,公司持续提升音乐的社会价值,同时切实确保将价值传递给产业链相关合作伙伴,致力于实现产业共赢。
展开

平安健康交出2023年全年成绩单:战略业务强势增长,亏损加速收窄47.6%

3月19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以下简称"平安健康")公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全年营收录得46.7亿元,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47.6%至3.3亿元,业务结构实现持续优化,推动毛利率上升至32.3%,盈利有望加速实现。 其中,战略业务强势增长,保险及金融客户端的医健养服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4.8%,企业端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收入10.8亿元,同比爆发式增长81.2%。 平安健康紧密融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坚持践行"管理式医疗”模式,与保险、银行等金融企业深入合作,过去一年的付费人数增至约2630万,同比增长6.7%,单客价值(ARPU)同比增速7.5%。与此同时,企业健康管理赛道是公司战略2.0深化的重要战略布局,过去12个月内企业端服务付费用户数超510万人,同比增长75%。累计服务企业客户150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30家。单客价值(ARPU)同比增长3.6%。
展开

艾迪贝克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加速构建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日前,艾迪贝克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次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熵一贯喜及行业天使投资人等跟投。据悉,此次融资主要用于推进基因治疗临床布局,加速构建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艾迪贝克是一家基因药物研发商,公司聚焦基因编辑底层技术,是国内唯一掌握I型CRISPR技术的基因药物研发公司,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病毒清除。
展开

跨界科技养老,云米全屋智能布局新赛道

云米春季线上新品发布会如期召开。会上,云米发布了重磅新品——AI心肺监测雷达Alpha X,布局科技养老。同时发布革命性睡眠产品AI深睡眠空调,还为居住在别墅的高端人群,带来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Space套系。据悉,Alpha X搭载60GHz毫米波AI模组,通过超宽带频率扫描,同时结合AI模组的AI深度学习算法,无需佩戴即可实时捕捉心脏/胸腔微动频率,并判断是否正常,从而解决居家养老中面临的诸多不便和困难。
展开

金篆信科完成战略投资

近日,中国移动投资公司完成对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企业——金篆信科有限责任公司的战略投资,持有8.3%股份,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下属的投资机构同步参与本次投资。 金篆信科是中兴通讯控股子公司,核心产品为自主可控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公司在国产数据库领域处于第一梯队,在银行、证券、运营商等重点行业核心业务系统国产化替代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移动核心系统已有规模化部署。
展开

中科康润完成B轮战略融资

03月18日,有投资者向康鹏科技提问,请问公司子公司中科康润是否引入昆仑资本作为投资方。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投资的企业上海中科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B轮战略融资,该轮战略投资由中国石油昆仑资本领投。
展开

中金公司:未来AI手机或将重塑手机行业生态

日前,中金公司表示,继AIPC后,我们看到AI手机在模型侧、硬件侧、操作系统及应用侧均存在产业升级趋势,未来AI手机或将重塑手机行业生态。在操作系统及应用侧:操作系统优化升级,移动端应用日新月异,商业模式有望跑通。端侧AI的运行需要大模型与操作系统、硬件及手机本地模型协同,AI agent与手机的结合也成为重要方向。从应用落地进展看,移动端的AI应用落地目前主要包括独立APP、应用程序集成进手机、集成进语音助手,我们认为未来移动端AI应用商业模式有望逐渐成熟。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手机端或有望形成新的流量入口,深刻影响手机厂商商业模式。
展开

东方电气在成都成立创新研究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东方电气(成都)创新研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唐健,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节能管理服务、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设计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东方电气旗下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展开

阿里推出“通义听悟高校公益计划”

日前,阿里推出“通义听悟高校公益计划”,所有中国大陆高校师生通过教育邮箱认证后,均可直接免费获赠500小时音视频转写时长,存储空间从20G拓展至200G。AI转写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音视频快速转为文本,是许多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科研的刚需功能。作为国内首个开放公测的大模型产品,去年6月发布以来,通义听悟累计已有上百万用户,活跃用户日均转写音视频3次以上,平台每天处理字符数约20亿字。
展开

三维家亮相英伟达GTC,AI创新应用获科技圈盛赞

3月18日,被视为“AI风向标”的英伟达(NVIDIA)GTC大会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会议中心拉开帷幕,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主题演讲《见证AI的变革时刻》。在演讲中,黄仁勋公布了搭载B200芯片的新一代超级芯片系统,以及NVIDIA在AI软件(NIM微服务)、Omiverse云、具身智能方面的最新进展。 NVIDIA GTC大会不仅是一场关于GPU技术的峰会,俨然已成为全球AI开发者的顶级盛会。在GTC大会上,与会者可以参与各种培训和技术讲座,直接与来自NVIDIA和其他业界领先机构的嘉宾沟通交流。此外,大会还设置各种主题研讨会,深入探讨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 作为NVIDIA初创加速计划会员之一,三维家受邀参与GTC 创业企业特别会议——AI 创业的“繁花”时代。本次会议由英伟达(NVIDIA)初创生态中国区总监娄明主持,汇集了三维家首席产品技术官曹健、碳硅智慧创始人兼CEO邓亚峰以及留形科技首席技术官徐威等多位行业领袖。他们从家居设计、医疗健康、数字孪生等方面分享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推动行业变革,以及英伟达(NVIDIA)如何从产品和生态方面助力企业发展。 作为一家聚焦大家居产业的云工业软件提供商,三维家一直致力于将AI技术应用于家居设计、营销、生产、制造管理、生产装备升级全流程。曹健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三维家如何利用AI技术提高设计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并通过智能化生产降低成本,助推家居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AI让设计营销效率跃升 生成式AI的技术浪潮正在掀起一轮内容生产力变革。曹健透露,三维家是率先实现生成式AI商用落地的企业之一。 在设计端,三维家3D云设计软件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AI户型识别、素材模型多模态搜索、AI以图生图、AI智能布置、AI智能打光等功能。以AI自动出图为例,用户仅需选户型、选空间、选规则3步,其余交给AI完成,整个过程用时约10分钟。相比传统客户端软件,实现至少百倍的效率提升。并且,生成方案的质量依然保持高水准。 曹健进一步说明,得益于三维家积累的2.2亿家居家装方案数据,AI算法每天训练学习海量方案,关联高分方案特征,不断自我迭代,使最终呈现的方案符合设计常识和美感。同时,借助NVIDIA GPU芯片高超的性能和强劲的算力,三维家软件能轻松应对AI设计的高频请求。 此外,在营销端,三维家推出梦想家3.0,作为面向门店导购员的设计工具,基于真实3D户型,助力场景式谈单。基于NVIDIA GPU实时渲染和DLSS 3.0 技术,该产品可实现大屏、pad、手机多端在线协同,大幅缩短渲染出图时间。 目前已有超过20000家知名家居企业使用三维家AI技术辅助设计。例如上市家居企业索菲亚借助三维家AI技术自动生成真实商品布置,所有家具柜体自适应户型、空间、风格搭配;华为全屋智能实现了一键布置全屋智能设备、照明、软装、定制套系。 如何定义AI的商业化应用? AI的商业化应用,不能停留在“图仅供参考”的阶段。曹健表示,三维家一直秉持“设计生产一体化”的理念。不同于2D领域的AIGC应用,三维家3D矢量模型数据,能够做到赋能工业制造,实现虚实协同、产销一体化,这才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 据介绍,目前三维家已构建起室内空间大模型、定制家居大模型等垂类模型。其中,基于数千万真实柜体数据的定制家居大模型,可根据尺寸输入、对话文本生成参数化的定制衣柜、橱柜设计,生产合理的柜体方案,并可直接对接生产,将大大缩短复杂易出错的柜体设计时间。 三维家针对定制家居前后端一体化的云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已赋能包括志邦家居、金牌厨柜、慕思在内的7000家家居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此外,在工业设计建模领域,三维家孵化的3D++平台,具备3D实体建模、动画和渲染功能,可应用于3C数码、珠宝首饰、鞋服箱包等轻工业领域的建模、渲染、视频制作需求。除了改变大家居行业的工作流,也让数字工厂、虚拟制片等变得更加触手可及。通过利用 NVIDIA 强大的GPU 性能、渲染能力,高效地模拟出大量细节,实现逼真的光照效果、真实的材质表现、精确的阴影和反射等,使得效果图更加真实、细腻。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