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博望财经,作者:长风。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近日,电商三巨头(阿里、京东、拼多多)先后发布了二季度财报。在疫情较为严重的二季度,三家企业财报公布的数据反映出了各自不同的战略方向。这其中,拼多多的财报数据尤其引入注目。
电商市场上,拼多多毫无疑问是个后来者。
这位后来者不仅一路冲进电商领域前三名,坐上亚军宝座,而且在本次财报季中,相比阿里、京东,在活跃用户和GMV等数据上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但是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股价却出现了大幅下跌。与此同时,多家机构上调了对拼多多的评级并持有。那么本轮下跌是投资者们“上车”的机会么?
01活跃用户增长创新高
北京时间8月21日,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客观来说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二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121.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2.90亿元增长67%;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拼多多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72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4.11亿元大幅收窄。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GMV达126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091亿元增长79%。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
截至2020年6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达6.832亿,同比增长41%,二季度单季新增55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长。同时,活跃度也大幅增长,二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跃用户达5.688亿,同比增长55%,单季劲增8140万,创下历史新高。
拼多多在电话会议中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平台线上营销技术服务收入的强劲增长。事实上,二季度是电商行业的传统旺季,加之疫情逐渐过去,商家的广告需求在逐步恢复,所以几家电商平台的营收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但在年度活跃买家数和月活跃用户数这两个核心指标上,拼多多均高于另外两家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京东本季度年活跃买家增长3000万至4.174亿;阿里巴巴本季度年活跃买家增加1600万至7.42亿。
而这个数字仅统计了拼多多App入口月活用户,未包括通过社交网络和其他接入口访问拼多多平台的用户。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拼多多在年活跃买家方面反超阿里巴巴指日可待。
用户的增长离不开营销的投入。
二季度,拼多多百亿补贴持续在线,平台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为91.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1.04亿元增长49%,较一季度的72.97亿元增长了18.17亿元。
除了补贴之外, 2020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研发费用进一步攀升至16.6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7%。平台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为13.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投资于人才、算法、系统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仅占极小比例。
截至二季度末,拼多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人民币490亿元(不含受限资金),对比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11亿元。
拼多多方面表示,公司现金储备充足,百亿补贴仍会持续,并不断扩大补贴的品类与商品数量,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与更好的消费体验。
02GMV增速放缓,是流量见顶预兆?
此次财报引起投资者注意的数据主要是拼多多的GMV和客单价。
虽然活跃用户数激增,但是拼多多的GMV并未保持同样增速。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前12个月,拼多多GMV达到12687亿元,同比增长79%。此数字远低于拼多多一季度108%的增速和去年同期的171%。
客单价上,拼多多第二季度的用户平均消费金额仅比第一季度多了14.6元,仅增长了0.8个百分点。
有声音开始猜测,这是否是拼多多拼团和砍价模式所获得的流量见顶、增长瓶颈了。
在笔者看来,这是拼多多基于自身特点有意的选择。
疫情期间,线上购物需求爆发,各家电商为争夺用户都开启了补贴制度。如果把补贴的重头放到3C、高端美妆等产品上,毫无疑问会拉高客单价和GMV。但是第二季度,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主要放在了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上。
一方面,拼多多是依靠多快好省中的“省”完成的原始用户积累,补贴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能更加稳定这部分基本盘;另一方面,这部分产品更能满足不同年龄层和不同用户的消费诉求,受众更广更容易“破圈”。
《博望财经》随机在几个一线城市年轻白领的群里发起问卷调查,大部分人都表示,用过拼多多之后“真香”了。——“纸巾、口罩、水果等小东西,用了补贴之后几块钱包邮到家,何乐不为呢?”
更重要的是,拼多多试图通过这部分产品培养用户习惯、增加消费时长、强化用户粘性,让依靠低价吸引来的用户完成真正转化,以带来接下来的消费潜力。
先用补贴获客,再用日用品养成用户买东西时先打开拼多多的习惯,然后用一件一件高质量的产品获取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最后真正转化为忠实用户,向客单价和利润率更高的商品转化。这是一个健康的闭环。
对一个电商平台来说,活跃用户数和用户粘性代表着未来的潜力,较一时的交易额更重要。所以拼多多的选择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有远见的。
03下沉的边界在哪里
众所周知,拼多多起家于下沉市场。下沉市场优势明显:空间大、获客成本低。但是不断扩张之后,拼多多显然已经不满足于下沉市场。
与自营3C的京东不同,拼多多的转型也走得是“悄悄进城、打枪不要”的路线。近一年来,拼多多一方面携手国美、故宫文具等高端品牌,不断提高平台调性,让产品除了“省”也向“好”发展。
另一方面,拼多多在品类上不断拓展边界,使商品更有趣更吸引年轻人。比如今年七夕,拼多多推出了“夕夕节”活动,通过买手机壳送iPhone等有趣的活动进行营销。拼多多相关负责人宗辉表示,此次夕夕节中,尤克里里、HPV疫苗、盲盒、性感睡衣和咖啡机等产品都出现在了年轻人在拼多多的购物清单中。
“年轻人的加入,让我们在平台策略上进行了一定调整。我们在努力扩充平台产品种类同时,也争取将补贴同步覆盖。”
对拼多多来说,下沉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定位。产品和用户都没有边界,获取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才是一个平台的未来。
在这点上,京东和阿里有多年的积累,拼多多确实还需要逐渐摸索。但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活跃用户和好口碑之后,完成升级迭代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级市场上,本次财报公布后,拼多多当日股价下跌了13.52%,市值被京东反超。投资者们似乎对这份财报并不满意。
但是同样的数据却受到了各大机构的看好,软银、淡马锡控股、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等国际主权基金今年首次买入拼多多,先锋基金、文艺复兴科技基金、贝莱德、高瓴资本也纷纷增持。彭博等25位分析师给予拼多多“买入”评级,12位分析师建议持有。
别的不说,国内较熟悉的高瓴资本一向被懂行的投资者认为是风向标,出手鲜有失误。更何况,拼多多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前日,收盘价为97.13美元,而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当日收盘价68.70美元,季度涨幅达到41.38%。
专业的投资者看长期走势、看公司发展潜力;聪明的投资者看靠谱的机构资金流向。拼多多二者兼有。所以这次发布财报之后短暂下跌的走势,或许正给了那些之前错过的投资者一次“上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