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不乐
最近,36Kr 在热炒“微信5.0即将扫一切”。愚以为,微信扯什么入口级黑洞,为时过早了。注意,张小龙团队的产品能力是业内公认的,所以,这篇我们不讨论产品层面,而是从用户认知层面,说说为什么说想扫天下,还得先把自己的小屋扫干净。其实在谈论模式时不如先问问微信2103 Q1 给腾讯带来了多少商业价值,或者问问4亿微信用户,有多少会用“扫唱片、扫街景”这些看似炫酷的功能。
4亿用户,大部分在三线
先说个题外话,昨天看到一篇《台湾的创业者们,别再让大陆人笑我们没志气》核心观点是:“他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都没有办法自己把它推向市场,而且他们总是盯著自己的想法,不和外界交流,那就没有办法全球化。”
小生对台湾同胞的遭遇深表同情的同时,认为如果台湾同胞的认知在这个层面,可能也没什么好同情的。我们都懂,大陆互联网之所以漂浮着BAT这样的超级巨轮,乃是因为有深不见底的海洋托着。庞大的人口组成的太平洋级用户基数是小日月潭比不了的。就像微信,之所以如此疾风劲草,QQ倒过来的4亿用户功不可没。
再说回微信拿什么扫一切上来。就算产品做的至甄至美,功能上可以扫一切,但是没人用微信扫,又如何扫一切?
小生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问了调查了周围安装并使用着微信的亲人、同事17人,其中,用只用微信聊天的2人(我父母),用过3.0版本“摇一摇”功能的9人(某同事说,老婆管的严,不敢摇),而常用此功能的,几乎没有。用过3.0版本漂流瓶的11人,目前仍在用这个功能的没有。而用过4.3以后扫一扫功能的11人,目前仍常用的几乎没有。这些虽然不是专业数据,但是足以管窥一斑。
三线城市用户,用微信做什么?
这还只是一二线城市的小调查,在三线城市,微信用户不但很少用WIFI, 手机2G上网都费劲,用微信仅仅停留在语音群聊层面。在这方面,我正好有发言权,因为小生的家乡就是在华北平原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据我观察, 在那里,微信若自居手握 “移动互联网门票”确实有些夜郎自大了。
客观的说,微信在我家乡的普及率还是相当高的,Android 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硬件上提供了客观支持。但是若问他们用微信做什么,那就和“移动搜索入口”和“扫一扫,扫出全世界”不沾边儿了。当然,除非腾讯认为我的家乡不属于这个世界。
在五一假期回家归省的时候,正好看到几个身边的案例。
案例一: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小县城做公务员。下班后的生活是饭局、牌局和看电视。我亲眼所见,语音对讲和群聊功能对他这样的三线用户,粘度非常之高,无论是约饭局,约牌局还是狐朋狗友群里一块骂骂国足,我跟他在一起的半天里,他几乎每十分钟就会用一次微信。但是,若要问扫一扫,这位朋友就一头雾水了。我问他用微信扫过二维码吗?他说,二维码是干嘛用的?再问,那你搜索用什么?回答曰:百度。
我想这是再正确不过的答案了,长期的搜索引擎使用习惯,使得这位朋友对百度产生了依赖。在他的概念里搜索=百度,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我这位朋友以后想要使用扫描封面、街景这种高端的搜索技术,也会选择用百度,更何况,百度还比微信早推出了这些功能。
案例二:我的一位堂姐,在省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县城唯一一家山寨洋快餐店,前几年做的风风火火。但是因为德克士的进驻,使得竞争加剧,堂姐不得不想办法促销。因为学历较高,她准备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优惠券的方式拉拢客户。但是在店面摆出易拉宝二维码之后,近一年时间,关注者只有区区8个人,这让她如何发优惠券呢?
案例三:晚上看湖南卫视的时候,我母亲指着屏幕角上的二维码问我,为啥用新浪微博客户端扫了好多次,啥也没扫出来 ?我定睛一瞧才明白,原来是微信二维码。于是我打开母亲手机里的微信,准备扫描,却发现她的微信版本还是我最早给他装的3.0版,从未升级,根本无法扫描。
我知道以上三个案例,可能会被很多人说以偏概全,或者三线城市不具代表性。如果腾讯也这么想,那我倒要问问,腾讯难道要放弃赖以生存的草根用户吗?
我想马化腾不会、张小龙更不会。只能说,腾讯还没有想到办法撬动巨大金字塔的底部。微信在大部分微信用户的眼里还是个聊天交友工具。现在就谈移动搜索、入口,未免扯淡。
微信3.0版本的功能尚没有普及,5.0一下子搞出扫条码、书、CD封面、街景扫描,用户估计更会云里雾里。高级功能只有塔尖用户使用,也就是都市白领,而如果只是都市白领,那么微信的O2O价值可能就没有一些人分析的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