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东科技用AI+AR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撬动百亿级B端市场
随着芯片、AI、云计算等基础的快速发展,以及5G网络的推广普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发布,VR/AR硬科技的价值逐渐开始成规模落地,行业进入新一轮飞速上升期,预计2021年下半年,AR方向更将迎来一波投资高潮。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有前瞻眼光和坚守价值的人。
“用AI+AR手段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这是个百亿级的市场。”,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说,“我们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是基于核心光学显示技术,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用创新为企业赋能服务,这个事情让我兴奋。”
谷东科技走访了客户的野外工作现场,看到大部分设备维修既频繁又受到多变环境的影响,另外运营数据信息林立,容易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共享。谷东科技与客户共同建设数字化智能井场,通过摄像头、生产设备关键部位的传感器进行视频监控,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加入传感器实时数据,同时后端专家、巡检人员通过前端AR眼镜实时画面进行监督和视察。
电力巡检也有类似的高危作业特点。工人要爬上三四十米高的铁塔,高空作业难度大,工人要在安全的条件下完成巡检任务面临较大挑战。尽管无人机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工作业任务,但打开柜门、找到相应的位置、打开或关闭按钮等操作,尤其是检测沟槽里的设备操作,单靠机器还是远远无法完成的。谷东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让电力工人戴上AR眼镜,解放他们的双手,大大增强工人的多任务交互和操作能力。作业时,工人通过AR眼镜即看到设备说明、实时数据、故障提示等信息,工人可以立刻进行维修工作,而后端技术专家又能与他们进行音视频实时交流,对于专家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有AI设备辅助支持和监督。
正是由于谷东科技平时就注重AI层面的研发,在突发事件客户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能做出及时响应。疫情期间,大连金普海关工作人员利用谷东科技的AR眼镜远程完成重要物资--尤其是进口医疗器械的远程查验。谷东科技更是为他们开发了人工智能化工具,过去靠肉眼识别的序列号,通过AR眼镜一扫,系统后台实时收到数据,自动给出提示,如果全部是绿灯,这票货没问题,放行!
崔海涛强调,谷东科技的底层竞争力是自主光学技术,只有具备了光学模组的自研能力,才有可能与各行业的独特需求对接起来,提供高定制的产品与服务。同时懂客户的痛点,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需求,这些可以称得上是谷东科技的杀手锏。
随着与客户合作的深入,谷东科技不只是局限在AR头显设备开发层面,而是会将AI+AR技术服务融合到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之中。
航空公司的飞机检修在过去要经过多道复杂作业流程。 谷东科技帮助航空公司创建了后台智能飞机检修系统之后,如今基于电子签收、机器视觉、AI监督等技术手段,工人在完成了维修、清洁等工作后直接在AR设备里确认完成,把过去42分钟流程用时缩短到十几分钟,这大大提高了传统工作效率,同时为航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当你对客户的需求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并落地了具体成果,反过来对客户也有很大启发。客户不仅是技术部门的人经常过来跟我们交流,有时候高层领导也会征询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 崔海涛颇有感慨地说道。
当企业下决心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传统的甲乙方关系也会随之改变。正如小鹅通COO樊晓星所说,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服务不单单是甲乙方的关系,更多是在互相探讨、研究行业,探索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挖掘真正的用户需求。由于谷东科技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入很深,成为很多客户数字化转型征程上的同行伙伴。“我们共同对行业数字化最新技术、进程、管理方式进行小组式的探讨,然后提出一套数字化方案,在客户场景下尝试,不断降本增效,双方都受益良多。”
目前,谷东科技建立了远程视频协作、数字孪生、智能仓储、人脸识别单兵等四大平台体系,此外,对于工业类企业,实现从运维到故障预测七个模块的多种工业应用选配;针对安防类领域,则推出了目标识别、行为识别、姿势识别、异常精神识别等能结合到AR眼镜优势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