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十八年30%净利润复合增长,王兵卸任北新建材董事长

3月21日,北新建材召开董事会审议2021年度业绩报告和董事会换届事宜,北新建材董事长王兵主持会议。由于工作变动和任期届满,王兵不再作为新一届董事会提名人选,卸任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继续担任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 王兵2004年2月至2009年8月担任北新建材总经理,2009年8月至今担任北新建材董事长,合计整整18年。 十八年来,北新建材实现年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经营业绩和经营质量各项指标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制造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奇迹。北新建材战略、经营、管理、创新、业绩、党建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和本质性飞跃。2004年从北京一家石膏板厂两条生产线起步,实施聚焦战略和制高点战略,通过全国布局和联合重组,3年跃居中国第一、5年跃居亚洲第一,8年跃居世界第一;2019年制定“一体两翼、全球布局”发展战略,目前已投产、扩产和签约石膏板业务规模达38.38亿平方米,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石膏板产业集团领先地位,在一个充分竞争、完全开放的制造业赢得全国60%、全球19%的市场份额;轻钢龙骨业务规模达48.8万吨,跃居全球最大轻钢龙骨产业集团;进军防水材料三年时间,跃居全国前三;组建中国涂料复兴联盟,赢得行业协会和行业主要企业广泛支持;完成五大海外石膏板生产基地布局,亚非欧第一阶段全球化布局顺利落地。 改革和创新是北新建材的基因,使命感和市场化是北新建材奋进新时代的底色。十八年来,北新的故事迭代创新,凝结成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做强做优做大的“九宫格管理法”和一系列成功经验。北新建材将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继续前进,再创北新建材新时代的辉煌。 01 九宫格管理法 北新建材历经18年的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和打磨,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体系—— “九宫格管理法”。北新建材“九宫格管理法”,不仅可以引导企业的战略管理,更可以管控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既解决战略和指导思想这样的宏观问题,也能解决一线人员生产经营具体微观事务;既要看损益表也要看现金流量表,更要看经常被忽略的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方法论。 ◆ 做强:采用三个指标。一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利润”有很多个维度,归母净利润才是企业真正的盈利,盈利是企业的根本,可以增加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作为辅助指标;二是年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考察企业的成长性和管理层任期绩效;第三是专利数量,考察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可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辅助指标。 ◆ 做优:采用三个指标。一是ROA总资产报酬率,比ROE净资产回报率更能考察企业真正的经营效率,不论是来自股东的资本投入,还是来自银行等金融市场的债权投入,还是来自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应收款占用,ROA可以衡量企业占用的这些社会资源是否发挥很好的效率和回报,也可以提醒企业负责人不要把总资产当成财富,而是责任以及风险;第二是销售净利润率,这个指标可以最好的管控企业做大,特别是没有战略意义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虚胖和饮鸩止渴式的高风险的做大;第三个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可以提醒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风险。资产负债表里面有很多隐藏风险也需要高度重视,比如应收账款占收入比例、商誉占归母净资产比例等可以作为辅助指标。 ◆ 做大:采用三个指标。做大对于企业具有战略意义,并不仅仅是规模做大。第一个指标是市场份额,市场份额高则企业竞争力强;第二个指标是市净率,也就是市值/净资产,衡量企业的市场价值,对于非上市公司可以采取年度或任期进行评估来确定;第三个指标才是营业收入,而且应该是剔除非主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北新建材“九宫格管理法”可以有效引导和管控企业负责人及一线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偏差。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销售净利润率避免企业一味扩大收入规模,忽略经济效益;总资产回报率避免企业追求盲目扩张,浪费资源;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可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性,是“九宫格管理法”最最重要的指标。 02 聚焦主业,全国布局 “把普通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普通。在王兵的带领下,北新建材始终专注创新,将一张小小的石膏板做成了一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新华社《瞭望》 2004年,北新建材通过对中国新型建材行业现状的深入调研,对发达国家石膏板应用与发展历程的考察分析,结合对自身优势及行业竞争形势的审慎分析,确定聚焦石膏板主业、开展石膏板全国布局的发展战略。以北京两条石膏板生产线为起点,确立了从北京西三旗一平方公里的大基地模式走向全国的发展模式。 2004年6月,北新建材从北京一个工厂、两条石膏板生产线4500万平方米业务规模起步,正式发布进行全国布局、“3年3亿平方米,力争中国第一”的宏伟目标,开启全国石膏板产业布局。 2006年,北新建材石膏板业务规模达到4亿平方米,稳居中国第一。 2012年9月,北新建材石膏板业务规模达16.5亿平方米,跃居世界第一。 截至目前,北新建材石膏板业务规模达38.38亿平方米,稳居世界第一。 北新建材是百年来第一家英法德美四国之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石膏板产业布局的企业,一举打破欧美世界500强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核心业务世界第一,有自主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 级新型建材产业集团。 03 “制高点”战略 在“聚焦石膏板主业做强做优”的目标驱动下,北新建材确定了“制高点”战略,以“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为战略引擎,致力于打造质量、技术、规模、效益全面领先的中国自主品牌,并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制高点”战略行动计划。从资源布局制高点、工程制高点、客户制高点、渠道制高点、质量制高点、技术制高点、标准制高点、品牌制高点层层递进,通过抢占制高点建立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竞争优势。 2013年,北新建材“以抢占‘制高点’为核心的战略管理”荣获第二十届国 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9年,北新建材的“从中国第三到世界第一,北新建材的‘制高点’战略实践”入选《哈佛商业评论》精选案例,并荣获首届“YUE 管理”卓越实践奖。 04 技术创新 北新建材把“技术创新”确定为公司的两大战略引擎之一,构建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制高点。作为科技部国 家级创新型企业、工信部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国 家级 CNAS 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 863 计划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 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 在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1到N”,石膏板质量、技术、价格、品牌、效益全面超越一流;“从0到1”,研发了全球原创鲁班万能板全屋装配体系。以创新引领打造“整体解决方案+材料集成供应+设计施工咨询指导”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新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建筑装饰行业创新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5 品牌建设 北新建材是中国建材行业首家将品牌建设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的企业,以“制高点战略”开创出了一条自主品牌走向国际的创新、发展之路,成功打造了质量、技术、服务、规模、效益全面领先的中国高端自主品牌“龙牌”。据统计,获得国家建筑工程奖90%的建筑都采用了北新建材“龙牌”绿色环保产品体系。 自2009年起,北新建材连续13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品牌价值从2009年的76.33亿元升至2021年的815.59亿元,增长了969%;自2010年首次登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以来,名次从第199位升至2021年的第152位,排名前进47位,稳居亚洲建材品牌三强;龙牌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品牌年度大奖石膏板NO.1,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北新建材品牌价值的高度认可。 06 专业化+协同效应 2005年,北新建材实施了以“专业化+协同效应”为主要特征的调整,建立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化的产品经营事业拓展,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反应更加快速,建立了整合营销、综合商务、采购商务三大业务支持平台,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为业务发展提供服务。 ◆通过优化改进,北新建材的经营实体实现了从工厂到事业部的转变,加强了产品、市场和客户群之间的协同效应。 ◆使业务部门更加专注于产品策略和业务拓展,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反应更加快速灵活,客户所享受到的服务更加高效优质,产销结合更加紧密。 ◆“生产导向型”转为“市场导向型”,为公司业务快速稳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为公司的长盛不衰提供了不竭动力。 ◆实行以订单为中心的管理,使公司的工作围绕订单进行。通过对订单细节(产品的加工周期、运输期、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等)的把控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经销商和客户创造价值。 ◆资信和结算是执行信用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关键流程,公司坚持“额度+账期”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动摇,有效避免资金风险,确保公司运营安全为客户提供持续优质服务。 07 聚焦+年轻化 面对经济形势下滑以及行业竞争形势愈发剧烈,以及外资品牌对北新建材进行疯狂反扑的不利局面,2012年6月,北新建材对组织架构和经营团队进行了大胆的调整。 ◆ 继续坚持专业化的事业部经营主体及采购、综合商务、整合营销公共支持服务平台的架构,将公司业务聚焦为8个事业部作为公司级利润中心和区城经营总部。 ◆ 聚焦主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主业发展。聚焦经营一线,在市场第一线建立经营决策总部。聚焦区域,制定针对性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经营策略。 ◆ 大胆启用一大批有理想、有热情、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走上经营决策的领导岗位和第一线,大力发择北新建材的整体优势,发展业务协同。 ◆ 首次将财务和分子公司管理职能全面纳入经营单位,使之面向市场形成合力,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竞争能力。 ◆ 2014年,为全面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公司在聚焦区域、聚焦一线的基础上,将公司全面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 ◆ 本部业务经营单位整合成立五个全产品全业务的区域公司,即北方公司、华东公司、淮海公司、南方公司、西南公司作为公司的战略业务经营单元,为客户提供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全产品全业务的服务与支持。 08 “四个充分”管理原则 “双线择优”管理模式 为了破解“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管理难题,在传统的金字塔管理体系和矩阵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四个充分”的管理原则,探索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双线择优”管理模式。落实区域公司经营主体地位,同时在总部设立产供销和项目建设的双线择优部门,通过竞价生产、竞价采购、竞价营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北新建材双线择优管理模式荣获“2016年度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018年度全国建材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09 六星标杆企业 红色标杆企业 2015年,北新建材按照“业绩良好、管理精细、环保一流、品牌知名、先进简约、安全稳定”的六星企业目标,全面推进“投资1亿元(不含土地)、年税后净利润5000万元”的六星标杆企业计划。在此基础上,2017年底,北新建材又进一步培育红色标杆企业创建活动,即“投资1亿元(不含土地)、年税后净利润1亿元”,并将党建、安全、环保等作为一票否决考核因素,通过围绕石膏板业务延伸配套业务和综合服务,提升客户价值和盈利能力。 2021年,北新建材旗下共有7家红色标杆企业、8家六星标杆企业。 10 一体两翼、全球布局 2020年,北新建材开启新四十年征程,实施“一体两翼、全球布局”发展战略。在石膏板业务跃居全球第一后继续聚焦深耕7年。在实现全国60%市场份额、资产负债率降至23.89%情况下,通过不懈努力,将防水材料和涂料确立为公司战略级主业;以石膏板为龙头产品,逐步开展全产品全系列全球布局。 北新建材已经完成东非的坦桑尼亚、北非的埃及、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东南亚的泰国、东欧的波黑五大生产基地布局,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亚非欧全球化布局,“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开

元戎启行采用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

3月23日,英伟达GTC 2022 大会期间,自动驾驶企业元戎启行宣布采用英伟达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为L4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打造车规级方案。 凭借自研的推理引擎技术,元戎启行针对自身算法优势和Orin芯片的硬件特点进行协同设计,实现计算资源的高效使用,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智能。Orin 的算力高达254TOPS,并已获得ISO 26262 ASIL-D级汽车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这一芯片的使用,将有助于元戎启行低成本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前装量产。采用了2片Orin芯片后,元戎启行计算平台的整体功耗仅150瓦,可支持轿车、SUV、轻卡等多种自动驾驶车型。 2020年年初,元戎启行采用英伟达Xavier打造了低功耗计算平台,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成本降到传统方案的一半。该方案的体积相对传统方案也大大缩小,使得自动驾驶汽车的后备箱空间不再被庞大的主机占用,也不需要对计算平台增加液冷散热设备。 在软件上,元戎启行结合了市场上的各类芯片及自研深度学习算法特点,研发出推理引擎技术,令自动驾驶算法能够在低成本、低功耗的硬件平台上高效、稳定地运行,并获得比主流深度学习框架高6倍的推理速度。 元戎启行CEO 周光表示:“自2019年成立至今,我们一直与英伟达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我们将在新增的Robotaxi上采用这一芯片,并进行大规模路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与主机厂合作研发,打造低成本、可量产的车规级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我们和元戎启行一样希望打造出安全、可量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元戎启行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处理城市路况的复杂场景,展示出了其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准。我们也非常期待能在元戎启行的商业化落地进程中,继续支持他们的不断创新。”英伟达汽车业务全球副总裁Rishi Dhall说。
展开

腾讯2021年研发投入破500亿再创新高 ,自研生态逐步完善

3月23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1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达到518.8亿元,较2018年实现翻番。2021年腾讯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1%,研发队伍不断壮大。新增研发项目超6000个,增量同比2020年增长51%。当前,腾讯已经构建起包括星星海服务器、自研芯片、分布式云操作系统“遨驰”、100G云服务器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自研生态逐步完善。 近年来,腾讯先后建立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5G、边缘计算和多媒体技术等前沿科技实验室。过去三年,腾讯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同时,腾讯还先后投入两个“500亿”,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和期待。
展开

腾讯加快数实融合,四季度数实经济收入首超游戏

3月23日,腾讯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表现最为稳健,Q4实现收入 479.58亿元,同比增长25%,总收入占比提升至33%,首次超过游戏板块。这也意味着腾讯主动切换发展引擎,脱虚向实的战略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以服务B端为主的数实经济收入成为腾讯新的增长引擎。 2018年930变革后,腾讯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大力投入数字新基建,助力各行各业降本增效。现阶段,腾讯正积极参与到“东数西算”的建设中,在贵阳、重庆、广东、江苏等地都投入了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截至目前,腾讯云已经联合了超9000家合作伙伴,在30个行业推出了4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年营收破亿的合作伙伴达数十家,破千万的合作伙伴达数百家。
展开

腾讯连续两季净利负增长 ,加大战略业务和科技创新投入

3月23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1年Q4腾讯净利润(Non-IFRS)248.80亿元,同比下滑25%,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净利下滑。2021年全年腾讯净利润(Non-IFRS)1237.88亿元,同比上涨1%,也是近十年来净利增幅最低的一年。 虽然短期业绩承压,腾讯仍保持对战略业务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自研生态逐步完善,构建起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芯片、SaaS等在内的公司完整自研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底层能力逐渐完善,以服务B端为主的数实经济收入也成为腾讯新的增长引擎,2018年930变革以来,腾讯加速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已经呈现出初步成果。
展开
2022-03-22

Alphabet旗下Waymo将在旧金山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服务

据报道,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Waymo周一表示,该公司已准备好在旧金山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服务。Waymo联合首席执行官Tekedra Mawakana在社交平台称:“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开始在该市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模式的Waymo Driver——没有专门安全员坐在司机位,这将是在推出完全自动驾驶商业服务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展开

比亚迪在重庆投资成立汽车销售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3月21日,重庆腾势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磊,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充电桩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
展开

特斯拉全球第四家超级工厂开工,Model Y销量或大幅提升

据报道,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将于3月22日下午3点(北京时间23:00)举行开工仪式。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飞往柏林,计划亲自向客户移交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批Model Y汽车。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也计划出席开幕仪式。这是继内华达州、纽约和上海之后,特斯拉在全球的第四家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在欧洲的首家超级工厂,柏林超级工厂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主要生产车型为Model 3和Model Y。
展开

一站式的解决方案SaaS软件“FlowUs”获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日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软件“FlowUs”对外披露获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此轮投资方含IDG、火山石、盈动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据悉,FlowUs主体为云上绿洲(北京)有限公司,产品于近日上线,定位于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集文档、多维表、文件夹等功能于一体。创始人汪兆飞系原锤子科技研发总监、是锤子科技最早期初创团队成员,同时历任阿里云协作产品开放平台业务负责人、百度网盘文档和To B创新业务负责人。
展开

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115.8万辆,芯片短缺持续恶化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数据,截止3月2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115.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增加至7.1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6.1%。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188.4万辆。
展开

“智锂物联”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智锂物联”目前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宜宾市专为院士团队投资成立的人才基金领投。据介绍,智锂物联专注于重卡换电场景,提供数字化重卡换电运营解决方案,旗下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包括针对换电站和司机的换电运营及调度平台,以及用于监测、预警电池安全风险及故障的锂电池云控运维平台和安全监控平台。
展开

史上最佳年报的背后:安踏多品牌运营能力升维进化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从2004年开始长达17年的“国际双雄”坐庄格局,这次终于被安踏打破了。   3月22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或“安踏集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宣布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8.9%至493.3亿元,逼近500亿关口。营收规模连续十年保持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第一的同时,在国内市场不仅轻松超越阿迪达斯,与耐克也仅一步之遥。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货兴起、新疆棉事件、中国文化自信、“双奥”高光时刻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中,以安踏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逐步实现了从一味模仿国外品牌,到独立自主崛起,再到超越引领的转变。此次安踏在中国市场上超越阿迪达斯,无疑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笔,吹响了中国品牌反超国际品牌的最强音。   超阿迪追耐克,安踏各项数据抢眼   2021年,安踏集团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在大基数基础上,营收仍同比大涨38.9%至493.3亿元,连续8年保持增长,全年平均日销1.35亿元,约等于同期阿迪达斯中国的1.44倍,李宁集团的2.19倍,特步集团的4.93倍,与耐克中国的差距仅有3个百分点。专业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速对比,安踏集团将于今年在营收规模上完成对耐克中国的超越。 另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安踏集团2021年国内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同比上涨了1个百分点至16.2%,排名由2020年的第3位上升至第2位,超越占比14.8%的阿迪达斯中国,与耐克中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除收入外,安踏集团2021年的其他主要财务指标也可圈可点。经营溢利(营业利润)涨20.1%至109.89亿,首次突破100亿大关;股东应占溢利大涨49.6%至77.2亿,两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彰显强劲的产品盈利及运营管控能力。此外,自由现金流入同比大增56.5%至103.7亿,年末现金储备同比大增42亿至245.8亿;负债比率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至21%,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持续加强。   事实上,安踏的弯道超车早有踪迹可寻。去年“双11”,安踏在天猫平台成交额就首次超越所有国际品牌登顶。而在时间维度上看安踏集团的增长速度,则更让人惊叹——从2015年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以来,安踏仅用六年时间就迎来500亿关口,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17%。   两大品牌引领,三条曲线齐头并进   营收规模再上新台阶的背后,是安踏集团旗下两大品牌形成的两条增长引擎双轮驱动。数据显示,2021年,安踏收入同比增长52.5%至240.1亿,斐乐收入同比增长25.1%至218.22亿。欧睿数据显示,依托安踏、斐乐两大品牌,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前5大品牌中,安踏集团独占2席。安踏品牌无论是收入还是市场份额,依旧领跑国产运动品牌,而斐乐也仍然保持了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高增速。   两大品牌的表现是什么水平?安踏与斐乐两大主力品牌收入均站上200亿级别,放眼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目前同时拥有两个收入30亿美元以上品牌的企业,只有安踏集团和拥有范斯Vans及北面(The North Face)的美国威富集团。   两大引擎给力的同时,安踏集团新的增长极也逐渐显露,集团旗下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上升51.1%到34.94亿。以迪桑特、可隆体育为代表的户外品牌群,作为该集团面向未来的第三增长曲线强势崛起,展现出良好的高速上升势头。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李宁以往对多品牌运营的惨痛教训,以及特步集团正着手的多品牌运营策略,安踏集团已经在斐乐、迪桑特等品牌运营中得心应手,充分验证了其多品牌孵化运营能力和提前布局小众市场细分赛道战略的成功。   而在“下一代”消费者的市场上,安踏主品牌也为未来品牌增长赢得了先机。欧睿数据显示,安踏儿童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的所占份额达2%,领先耐克儿童(1.8%)与阿迪达斯儿童(1.6%),继续巩固了其中国儿童运动鞋服市场领导者的优势地位。   回归运动,专业推动品牌向上   2021年,咨询公司艾睿铂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消费者偏爱国产运动服饰品牌,而 2019 年这一比例仅为61%,这说明消费者更加喜爱国产品牌了。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新消费创业成为最火的领域,在食品、饮料、服装等多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众多新消费品牌。   然而,众多国潮品牌以营销手段,在业务增长上已经显露出疲态,而新的生存法则和成长逻辑也呼之欲出。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成为品牌和市场的核心问题。   秉承“专业为本、品牌向上”的核心策略,安踏品牌制定的“24个月赢领计划”快速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21年,安踏通过科技研发助力奥运,通过打造双奥中国代表团领奖装备、北京冬奥赛时制服以及22支奥运项目的国家队比赛装备,强化了“爱运动中国有安踏”品牌心智。据悉,安踏集团旗下包括安踏在内的多个品牌为北京冬奥会参赛运动员提供了比赛及领奖装备,助力他们总计获得了131奥运奖牌。   数据显示,“双奥”期间,安踏在百度、微信等信息平台的搜索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品牌声量和美誉度在各榜单大幅领先,安踏品牌价值指数同比提升了57%,并通过代言人谷爱凌和王一博,与年轻消费者深度互动。   安踏持续以创新科技赋能各类运动场景,提升跑步、综训、篮球产品的专业形象。过去一年,安踏篮球系列、跑步系列都在消费者、运动爱好者群体中获得新的品牌印象,也带动产品迭代升级。2021年,安踏集团用于研发活动成本达11.3亿,这在本土体育用品企业中都是最高的,展现了重视自主创新、夯实科技护城河、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长期主义决心。据统计,安踏上市以来已累计投入创新研发资金超50亿,累计申请专利数超2000项。   此外,安踏集团还携手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多所“创新联合研究院”,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研发及人才培养平台,整合全球顶尖运动科技研发力量,进一步夯实运动鞋服领域的基础性创新和研究。   数字化成效初现,推动全价值链效率升级   2021年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安踏集团在疫情后于数字化方面的持续投入看到了成效,特别是在会员价值、官网、精准人群运营及公域引流上的加速布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线上体验。财报显示,2021年安踏集团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收入贡献占比达29%。2021年双11,安踏集团旗下品牌总成交超46.5亿元,同比增长61%,在天猫平台总成交额首次位居行业第一。   此外,安踏也在继续推进物流和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升级,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全面上线,区域仓及云仓的零售物流网络实现了全国布局。物流效率方面,货品平均周转时间加快了15天以上,单件物流成本降低超过15%,基本实现了管理决策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和零售体系数字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安踏数字化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面消费者(DTC)战略在安踏零售终端持续推进,安踏已建立了完整的零售业务流程及各项运营标准,以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并实现了一到二三线城市购物中心门店收入的大幅提升。安踏门店DTC占比已接近70%,店效提升超过25%。   价值共生,践行企业使命担当   当一个企业体量到达一定程度时,他的发展就已经不仅与企业自身有关。国内著名企业管理领域专家陈春花曾表示,企业的成长面临全新挑战之际,必须讨论: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具有深度人性关怀的盈利?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引领,要追求真正的价值“成长”。   在社会价值、行业价值贡献上,国产品牌与两大国际品牌之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数字上的赶超是一部分,在社会价值、品牌美誉度、价值观认同等方面的超越,才是更难的目标。   如今,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方向上、更广阔的的空间里,成为安踏集团核心价值观转变的方向。去年,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提出安踏集团新价值主张,共生价值成为安踏集团的核心价值。   截止2021年年末,安踏集团全年吸纳了超2万名年轻人就业,共向社会提供了超20万个就业机会,与超1000家企业组成的供应商、零售商、经销商等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展。上市以来,安踏已累计纳税超300亿,慈善公益捐赠超11亿,宣布投入100亿元成立“和敏基金会”,继续投身医疗、体育、环境及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慈善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安踏集团总裁郑捷表示: “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安踏集团将继续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提升集团多品牌的运营能力,保持稳健的长期增长,让全球品牌在中国深耕发展,让安踏品牌从中国走向世界,为成为世界领先的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而永不止步。”
展开

智能决策成为制造业供应链优化的“必备武器”

一、智能化APS已经成为数字化工业的核心一环 中国制造产业在时代背景与国家政策的双驱动下,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巨变浪潮中,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正成为制造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利器,通过端到端的数据深度感知与决策优化,将工业数据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据有关统计显示,企业数据智能化程度提高10%,其产品和服务质量就能提高15%左右。制造企业积极投资于ERP、PLM、MES、APS等智能制造核心应用系统,成为向智能化转型的IT建设要务。领先企业利用IOT技术与MES、ERP等信息系统的融合,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打下数字化管控基础。 而从制造企业的实用角度来看,智能决策与制造技术融合应用的智能排产APS解决方案是影响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与提升数智化的关键一步。无论是从中长期的主计划层面进行产能和物料的提前规划,还是在接到订单后的订单跨工厂/车间的协同计划,亦或是短期的车间生产排程优化,企业管理层最关心的生产大数据应用场景正在被智能APS解决方案释放价值。 而作为国内AI智能决策技术的领航者,悠桦林信息科技一直致力于推进基于海量数据的AI智能决策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落地推广,其提供的智能化APS从供应链计划全局角度为企业构建“工业大脑”——使企业具备了实时生产数据调用的能力,实现需求和资源的精准匹配,达到资源、效率与成本的最佳平衡,并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目前悠桦林已在汽配、新能源和电子电器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落地成果。 二、传统APS的问题与智能APS的优势 传统APS系统中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高级排程算法常以规则逻辑为主,规则算法通常又是短视的,无法从全局角度对KPI做出优化,无法实现全局最优决策,使得集体决策效率低下。而悠桦林打造的智能APS解决方案突破了仅基于业务规则进行简单僵化的自动化处理的局限,以全局优化为出发点,求得最优解而非传统算法的可行解。 这使得悠桦林的智能APS具备以下优势: 决策更及时:实时获取业务数据的自动反馈,结合智能化分析进行动态预测,代替人工经验判断,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运营更精细: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企业数据采集能力加强,所获取的数据颗粒度越来越细、数据维度也更加丰富,由数据驱动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要求更加精细,更全面的分析与洞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 应用更智能:智能化设备、数字化系统正在取代人工岗位,在产生更全面的数据同时,需要更全面的系统集成能力。市场环境变化周期缩短,需求变化快,算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自我迭代和优化,具备场景业务学习能力,具备多规则、多约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决策水平。 从而真正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排程自动化、生产管控信息化和生产计划精益化,并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决策效率和效果。 三、产业决策智能化革新势不可挡 企业数智化的发展进程已开启且势不可挡。据IDC预测,到2023年,50%的制造业供应链环节将投入到供应链弹性和人工智能,并获得15%的生产率提升。ERP、MES和APS成为中国制造业IT应用市场中前三大投资领域。领先制造企业已经成熟试点柔性制造、管理智能决策、弹性供应链等应用并收获颇丰。 以悠桦林的客户为例,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博世华域在使用智能APS解决方案前,面临着因汽车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导致生产订单插单多、生产计划变化快,引起生产计划人员在有限时间内频繁处理生产异常问题。高负荷的工作量与人工经验为主导的生产计划安排,既不能保证生产计划的质量,又增加了计划的不稳定性风险。悠桦林智能APS解决方案为其降低了 11%的单 SKU备库存量,提升了15%的交付及时率,将以往需要花费数小时的生产排产工作缩短至5分钟内。 假设一个工厂有 30多条生产线,能生产100多类产品,每条生产线能够柔性生产10多种不同产品,在开工班次、物料库存、换型等约束条件下,同时考虑不同日期下生产产品组合及生产顺序就存在 900多万种方案,如果考虑更多条生产产线以及更多的约束条件时,整个工厂可能的生产计划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人力无法计算的。 在海量数据中找到最优结果,正是智能决策技术的魅力。悠桦林针对此类情况,提供智能APS产品和方案:在满足100%生产交付的前提下,支持多目标优化,通过选择客户需求欠交量最小、安全库存欠交量最小、产出最大等海量业务约束条件交叉分析,得到最优生产计划方案。此方案最终使得博世华域一个生产周期内的生产时长下降了 5%,共节省生产时间将近 8000多分钟。 在新能源领域,以宁德新能源为代表的头部锂电池企业借助悠桦林智能APS,实现了主计划从0到1的建设,日计划从接单后的局部手工插入产线逻辑变为所有订单全局优化智能选择产线、有工序全过程排产,使计划具有100%可执行性,且能全局考虑物料、产能、订单交付、库存等多种业务约束能力。 在电子电器领域,以海尔、奥克斯、大金空调为代表的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悠桦林智能APS提升了产能的透明度和决策效率,再辅以动态的生产网络场景规划,可以灵活应对客户偏好改变而产生的需求变化,实现高水平的定制化,柔性生产,生产效率提升了60倍。悠桦林智能APS让企业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变化,具备了快速响应市场波动的能力。 近几年,悠桦林深耕制造领域,已经为宁德新能源、BOSCH、中石油、奥克斯、海尔、大金空调等行业领先制造企业提供智能APS产品,打造智能生产的“工业大脑”,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核心的智能决策技术支撑。 制造企业对智能化转型需求迫切,对发挥数据价值的探索力度也在逐步加强。悠桦林在客户服务与深入市场的过程中深感作为行业领航者的责任,这激励着悠桦林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加大对行业共性问题的研究深度与产品的研发投入。悠桦林希望通过标准化带来的规模效应,打开制造企业使用的普及度,让智能决策技术成为未来制造企业必备的能力,助推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
展开

一站式的解决方案SaaS软件“FlowUs”获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日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软件“FlowUs”对外披露获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此轮投资方含IDG、火山石、盈动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据悉,FlowUs主体为云上绿洲(北京)有限公司,产品于近日上线,定位于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集文档、多维表、文件夹等功能于一体。创始人汪兆飞系原锤子科技研发总监、是锤子科技最早期初创团队成员,同时历任阿里云协作产品开放平台业务负责人、百度网盘文档和To B创新业务负责人。
展开

印度自动化企业平台Jiffy.ai完成5300万美元B轮融资

据悉,印度自动化企业平台 Jiffy.ai 完成5300万美元B轮融资,由Eight Roads Ventures领投。公司表示,本轮融资用来提高销售量和营销工作,并推进 HyperApp 平台。本轮融资参投方包括 Iron Pillar 和 R-Squared。
展开

melt season完成超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Breeze Capital领投

高端生活方式品牌「melt season」近日完成超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Breeze Capital领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供应链拓展及门店资源的拓展。此前,「melt season」还获得壹叁资本领投的种子轮融资。「VerseChina」(melt season母公司)创立于2020年,定位轻奢路线,立志像LVMH一样成为一家全球化品牌集团。
展开

分布式数据库和AI PaaS平台”天云数据“获数亿元D轮融资

国内分布式数据库和AI PaaS产品研发商”天云数据“宣布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本轮由多家国家队基金共同投资,包括北京市国资委旗下创新投资平台北创投管理的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创基金共同支持的北京市首支央地联动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远京基金、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绿地创极管理的苏州吴江太湖新城母基金。
展开

声网稳居全球实时互动云市场份额第一,分钟数及营收均领跑

3月22日,独立第三方行业研究与分析机构CIC灼识咨询正式发布《2021年全球实时互动云(RTE-PaaS)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CIC灼识咨询数据,作为实时互动云服务行业开创者和引领者,声网Agora继续蝉联全球实时互动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根据2021年实时互动解决方案支持的实时互动音视频分钟数及年度营收两个指标计算,声网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5%和22.9%,均遥遥领先其他服务商。   从分钟数指标来看,声网2021年全年在全球服务的实时互动音视频分钟数用量为6750亿分钟,超过第二名厂商用量的两倍。 从营收指标来看,声网2021年全年总营收1.68亿美元,同样超过第二名厂商营收的两倍。 关于推动实时互动云行业市场的发展因素,《报告》中提出了6个重要方面:第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用户在线时长的增长;第二,越来越多开发者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第三,视频应用场景广泛,相比文字和语音可传达更丰富、更深次的内容,逐渐成为实时互动的重要载体;第四,游戏、社交、教育等相关应用场景的爆发;第五,企业CTO可以通过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标准使用实时互动云服务;第六,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日益重视以及对IT通信支出的增加。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实时互动云产业的发展。   《报告》指出,声网从与全球服务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原因在于差异化的技术、卓越的产品品质及可靠性,以及对于赋能全球开发者的专注追求及不懈努力。据声网发布的2021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声网全球注册应用超 40.5 万,同比增长 48.9%;全球活跃客户数量达 2670家,同比增长 27.4%。    目前,声网的全球化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服务已覆盖中东、东南亚、北美、拉丁美洲、日韩等区域的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断开拓和深化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诸多中国出海企业与全球各地的知名本土企业,如中东及北非地区最大的语音社交与娱乐平台 Yalla、美国最大的第三方播客平台 Castbox、美国最大的婚恋社交平台 The Meet Group、日本二次元音频社区 LisPon、北美多人移动游戏 Bunch、北美多人竞技游戏 Vainglory 、东南亚知名社交 App Kumu 等都在使用声网提供的实时互动云服务。   声网从创立之初就一直走国际化路线,在硅谷和上海设有双总部,并在班加罗尔、东京、伦敦等海外城市设有分布式协同团队,遍布海外的团队可更好地拓展海外本土客户,为国内出海客户服务,并在当地提供技术和运营支持。   为保障全球用户的高质量实时互动体验,声网Agora 自建的软件定义实时网 SD-RTN™ 覆盖了 200+ 国家与地区,拥有超低延时、高并发、高可用等特性,特别针对东南亚、中东、北美和国内中小城市做网络优化,全球端到端网络优质传输率超过 99%,端到端全球延时中位数 76ms。针对实时互动中经常出现的弱网传输、丢包等情况,声网也拥有一套抗弱网传输与抗丢包算法,目前已经适配 30000 多款终端设备,能够实现 70% 丢包下视频通话流畅、80% 丢包下语音通话流畅。   2021年,声网发布的全链路加速 FPA 产品,利用 SD-RTN™ 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速网络通道,可以为各类出海应用提供出海目标国家/区域的优质网络覆盖,实现跨区域、跨网的实时音视频交互,以及业务数据极速同步,最终提升网络性能超过 100%,降低业务应用的加载时长超过 60%,特别适用于出海应用、游戏加速、移动金融等对于全球网络传输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场景。   此外,海外地区对信息服务、隐私保护和数据合规监管十分严格,出海的中小开发者人、财、物力均有限,只有使用具备齐全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认证的服务商才能快速合规地开展业务。声网遵循国际认可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以及行业要求,一直致力于采用国际最佳实践来建设隐私和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声网已经通过ISO/IEC 27701、ISO/IEC 27001、ISO/IEC ISO27017、ISO/IEC 27018 体系认证,并获得了 SOC2 Type 2 服务鉴证报告,很好地证明了自身的隐私保护和安全能力。   不仅如此,声网也建立了和全球主流领导性的安全合规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包括权威标准认证机构DNV·GL,以及在美国市场具有领导力地位的安全认证厂家BISHOPFOX等,通过这些合作进一步加强声网自身、客户以及开发者的信心,让声网的安全合规的标准达到甚至超出业界一流水平,为所有开发者的应用进军全球市场保驾护航。
展开

realme真我GT Neo3正式发布,潮玩电竞旗舰1999元起

2022年3月22日,科技潮牌realme正式推出潮玩电竞旗舰真我GT Neo3。作为realme 入局电竞赛道的诚意之作,真我GT Neo3创新采用“赛道双条纹”潮玩设计,改写速度新潮流;150W光速秒充、行业首个天玑8100+独显芯片“双芯”组合,为年轻人带来极致电竞体验。发布会上,realme首款降噪旗舰耳机真我Buds Air3也同步亮相,采用真我GT Neo3同款勒芒赛道潮酷配色,彰显年轻潮玩态度。 realme史上最快150W光速秒充,引领行业闪充新速度 真我GT Neo3搭载了史上最快闪充——150W光速秒充,4500mAh大电池可实现“5分钟充电50%”,率先进入超百瓦时代,引领手机行业提升闪充体验。 150W光速秒充,采用深度定制闪充芯片和全新4:2大功率充电架构,提升电池充电转化率,全面提升充电速度。且通过Battery Sense电芯电压检测技术,精准匹配充电策略,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在安全性上,其通过莱茵安全快充认证,拥有多达38重安全防护,真正做到从充电器到电池电芯的全方位保障。 续航方面,真我GT Neo3搭载4500mAh快充专用电池,配合150W光速秒充,充满仅需15分钟,轻松在线刷剧一整天。配合realme高寿命电池充电算法,可提供1600次完整充放电循环,有效容量不低于80%的超长寿命,远远高出业界标准,能够有效保证长期使用后的手机续航能力。 为了满足用户更多电量需求,真我GT Neo3还提供了80W+5000mAh的解决方案,与150W+4500mAh版本一样,真我GT Neo3的机身重量控制在188g,机身厚度8.2mm,手感极致轻薄。 赛道双条纹设计致敬传奇,改写速度美学新潮流 做为一款主打速度的旗舰,realme这次更是将态度拉满,呈现极具速度美学的设计:真我GT Neo3致敬两大经典赛道——勒芒赛道、银石赛道,首次将独属于速度的符号与图腾融入到了手机设计中,创造出年轻人喜爱的赛道双条纹设计,让速度再一次被看见! 赛道精神与realme敢越级精神不谋而合,徐起表示:“realme希望当你们将‘赛道’握在手中时,可以唤起自己心中的热爱,追逐梦想,不断越级。” 在配色上,真我GT Neo3「勒芒」选择了时下炙手可热的“国际克莱因蓝”。这种蓝被誉为理想之蓝, 象征着天空和海洋,象征着没有界限。真我GT Neo3采用了全新的蓝紫变色涂装工艺,让蓝色在光影折射下,闪耀着一丝紫色光芒,让「勒芒」变得更加张扬。同时,为了让双条纹和AG玻璃完美融合,真我GT Neo3创新使用了柯式印刷5重微米级油墨转移工艺,让蓝白撞色尽显潮玩活力。如此独特的蓝紫色调,加上象征速度的双条纹设计,让真我GT Neo3外观兼具潮流感与速度感。 天玑平台行业首款双芯旗舰,重新定义潮玩电竞旗舰 坚持使用能效比更平衡的旗舰强芯,让真我GT Neo系列备受玩家拥趸。此次真我GT Neo3以专业电竞标准打造极致性能,率先搭载台积电5nm天玑8100平台,配备4*2.85Ghz A78高性能核心+4*2.0Ghz A55高能效核心,其具备比肩最强旗舰的性能和更平衡的能效比,让游戏场景下的帧率和画面都更为稳定和优质,是名副其实的年度“电竞神U”。 在此之上,真我GT Neo3搭载了一颗全新的独显芯片,成为realme首款双芯旗舰,叠加使用独显芯片让画面渲染稳定流畅性。 真我GT Neo3优秀的性能表现,离不开散热技术的升级。其搭载了全新的金刚石冰芯散热系统Max,带来realme有史以来最大的散热面积39606mm²,相比上一代散热面积提升120.86%。九层散热结构,采用自然界已知的导热系数最高的金刚石凝胶,散热性能提升50%,搭配4129mm²钢化VC液冷面积,能够实现快速降温,让手机随时保持高性能状态,满分畅玩各种游戏。 凭借“敢越级”精神和专业电竞级别性能,realme 与王者荣耀全国大赛达成深度合作,宣布realme 品牌成为赛事官方合作伙伴,真我GT Neo3的游戏性能通过王者荣耀全国大赛的赛事标准,成为第五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官方赛事指定用机,将为玩家提供最好的电竞体验。作为第五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合作赛道,“真我杯”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即将启动,并于下个月开启全国千场海选赛,在全民电竞时代助力选手实现电竞梦想。 更多细节诠释越级惊喜,性能体验全方位升级 屏幕方面,真我GT Neo3升级搭载6.7英寸120Hz OLED类钻排柔性屏,支持10亿色原彩屏,效果惊艳逼真,为用户开启一扇游戏的新大门。不仅如此,真我GT Neo3屏幕的左右边框窄至1.48毫米,下巴窄至2.37毫米,也是迄今为止realme边框和下巴最窄的手机,让用户在玩游戏时有一种更大视野的震撼观感。 此外,真我GT Neo3屏幕还支持智能1000Hz瞬时触控采样功能,将屏幕操控体验提升到专业电竞水平;配合X轴线性马达和“4D振感”丰富振感反馈系统,打造了更具趣味和沉浸感的使用体验。 影像方面,真我GT Neo3配备5000万后置三摄专业影像系统,在价位段突破性搭载影像旗舰同款IMX766 OIS主摄,其拥有1/1.56大底,拍摄出的画面拥有更好的色彩表现;全新升级的影像算法夜隼AI引擎,让真我GT Neo3拥有出类拔萃的夜景成像能力,不仅拍的更快,照片也更清晰好看;搭配OIS光学防抖,不论拍照还是视频都可以秒速对焦,怎么拍都清晰。 42dB主动降噪,真我Buds Air3获莱茵高性能降噪认证 本次发布会上,realme还发布了真我Buds Air3。作为realme首款旗舰降噪耳机,真我Buds Air3使用了自研的深海降噪系统,搭载专门定制的realme R3 Chip芯片,降噪深度达42dB;还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智能风噪降噪技术和和双麦克风AI通话降噪技术,是全球首款获得莱茵高性能降噪认证的耳机。 realme特邀十年资深音频调教团队,为真我Buds Air3打造了DBB复合低音强化方案,配合10mm超大动圈单元、杜比全景声和定制化听感,为用户带来金耳音质体验。 真我Buds Air3拥有勒芒、星夜蓝和流光白三款配色,采用了TWS行业首创的云顶设计和行业领先的七涂七烤工艺,大幅提升外观表现力。此外,真我Buds Air3还具备30小时超长续航、88ms超低延时、智能弹窗、多设备连接等全方位的优质体验,让用户沉浸新世界。真我Buds Air3首销价为349元,跟真我GT Neo3一起组合购买或者真我手机老用户购买,还可以享受特惠价319元。 真我GT Neo3 80W闪充版本价格:6GB+128GB 1999元,8GB+128GB 2299元,12GB+256GB 2599元;真我GT Neo3 150W闪充版本价格:8GB+256GB 2699元,12GB+256GB 2899元,首销限时立减100元,分别为2599元和2799元。 今天下午15点15分,在realme官方商城,京东、天猫旗舰店,OPPO商城限量尝鲜购;下午16点开启预售,前3000名付款送定制手机壳,3月30日0点在realme线上各官方渠道及线下授权专卖店正式开售。潮玩与电竞的深度融合,真我GT Neo3将极致的电竞体验带给每一位用户。
展开

智能编程机器人aiXcoder获高瓴创投A轮投资

3月22日,智能编程机器人公司硅心科技(aiXcoder)对外公布,目前已经完成首轮融资,投资者为高瓴创投。 aiXcoder是国内首款基于深度学习代码生成技术的智能编程机器人,该项目的研发团队源自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由实验室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李戈组建,并由国际知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谢涛(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CCF Fellow)担任首席科学家。 谢涛教授认为,“aiXcoder是人工智能与软件开发结合的重要创新,将会大大推动软件开发智能化进程。” aiXcoder利用智能化代码生成技术与开发者进行协同编程,通过深度学习优质代码、企业代码和个人代码,为开发者提供代码自动生成、代码预测补全、代码搜索复用、编程大数据开发效能管理等能力,大幅提升软件开发效率,提高代码的规范性和代码质量,成为开发者的“智能编程助手”。 aiXcoder支持Java、C/C++、Python、JavaScript等多种编程语言,兼容IntelliJ、VS Code、Eclipse等多个IDE。据阿里云技术统计,aiXcoder社区版的开发者用户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30万国际开发者提供智能化编程服务。aiXcoder企业版,基于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企业私有化部署服务,为企业提供生产力级的智能化编程能力。目前已为华为、百度、中国航天、工商银行等20余家互联网、金融及航天领域企业提供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深化,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软件开发领域,实现软件开发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aiXcoder是技术壁垒高、有前瞻性,并能撬动和挑战行业既有规则的项目,我们看好aiXcoder作为生产力工具,将为软件开发行业创造真实价值。”高瓴创投合伙人李强表示。 aiXcoder创始人李戈表示,“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更多地融入到开发者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取代那些重复、机械性的劳动,从而进一步释放开发者的创造潜能,也会进一步提升开发者的幸福指数。”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