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聚合新能源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聚合新能源”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苏州资管姑苏人才基金二期、相城金控以及中航联创创投旗下基金。本轮融资将进一步用于公司底层充电技术和动力电池充电产品开发、新能源及航空装备市场拓展。据介绍,聚合新能源专注于底层充电技术研发、高性能动力电池快速充电设备研制和智慧城市安全充电数字化服务。
展开

幸猫咖啡获Bit Origin1500万美元A轮投资

近日,杭州热流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幸猫咖啡)宣布A轮融资获得纳斯达克上市公司(Bit Origin)1500万美元投资。此次融资是幸猫咖啡继2022年12月拿到瓜子股份领投的千万级天使轮投资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再次获得机构青睐。 据介绍,幸猫咖啡由知名咖啡品牌创始团队首席咖啡研发成员JOYCE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为懂咖啡更懂生活的咖友们缔造“幸福的味道”。本轮融资将继续在产品及技术的创新研发进行投入,同时对优质咖啡行业人才持续进行扩充。
展开

亿诺药业完成4000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宁波亿诺药业有限公司完成4000万元Pre-A轮融资,用于第一款全球首创的MyD88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的中、美IND双申报及 I 期临床试验的筹备工作。本轮由珠海华发集团旗下的珠海华金资本领投,北京中博聚力和珠海高科创投跟投。 亿诺药业是一家纯原创药企,基于26年的原创性研究,开发世界首创的小分子MyD88抑制剂,用于治疗广泛而严重的重大免疫紊乱性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性疾病、炎症性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过敏疾病、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移植排斥等等。多年来,亿诺药业全球首发了小分子MyD88抑制剂独有的SCI论文23篇,国际国内发明专利9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待开发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数百个,临近IND管线2个,待开发管线数十个。
展开

太初科技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近日,太初(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初科技)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太初科技成立于2019年11月,是由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孵化的高性能人工智能产业化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为研发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产品、系统集成技术与全栈软件生态,面向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高性能、高能效的智能算力解决方案。
展开

内衣新锐品牌 - 陌飞未来(Morpho future)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近日,新锐少女内衣品牌陌飞未来(Morpho future)获得1200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紅鲸资本。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充、新品研发以及加速数字化营销。
展开

陕西校元时代网络科技携手博士茶馆达成数百万种子轮融资

近日,陕西校元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由博士茶馆联合高歌投资领投。公司旗下社趣是一款服务社区服务,为小区业主提供二手闲置物品置换、生活服务(上门打扫卫生、做菜、遛宠物等)、房东直租及小区动态的互联网平台。
展开
2023-02-02

Rivian宣布裁员6%,大约840名员工将被裁掉

Rivian Automotive周三宣布将裁员6%,该电动汽车制造商希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公司首席执行官R.J.Scaringe表示,他对裁员“深感抱歉”。Rivian在裁员前拥有约1.4万名员工,6%的裁员意味着大约840名员工将被裁掉。
展开

魅族新专利公布,可灵活调整车辆虚拟键盘

天眼查App显示,1月31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虚拟键盘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专利公布。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当虚拟键盘被激活时,获取多个车内人员的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分析,确定目标人员;基于图像信息和目标人员,确定目标区域;根据目标区域确定虚拟键盘位置,其中虚拟键盘位置为虚拟键盘在屏幕中显示,且便于目标人员操作的位置。该实施例能够实现虚拟键盘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灵活调整,满足不同乘坐位置的乘客对虚拟键盘的需求,提升驾乘体验。
展开

三星、谷歌和高通将合作开发一个混合现实(MR)平台

在Unpacked 2023活动上,三星电子发布新一代Galaxy S23系列手机。公司还表示,将与谷歌和高通合作,开发一个混合现实(MR)平台。三星没有提及是否有任何具体产品正在开发中,也没有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时间表。三星移动部门总裁TM Roh 表示,“这更像是一个声明性的公告,说明我们将努力建立MR生态系统。”
展开

科大讯飞投资把手科技,后者为法律大数据研发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长春市把手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科大讯飞全资子公司安徽讯飞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刘璐,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处理和储存服务,相关技术转让;法律信息咨询;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据其官网,把手科技从事于法律大数据研发与应用。
展开

茅台新专利可提升基酒产质量

据媒体报道,茅台提升酱香型白酒基酒产质量相关专利公布。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回应称,这是技术探索的成果,有利于茅台酒产质量的提高,所以生成了专利,并非先发明(技术)再使用。对于如何提升茅台酒的产质量,该人士称,有利于发酵。天眼查App显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上述专利名为“一种提升酱香型白酒基酒产质量的方法”。摘要显示,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发酵轮次物料特性的不同,将酿酒年度所需的总谷壳用量按照不同发酵轮次进行不同比例的添加。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显著提升了各轮次基酒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了酱香型白酒的总产量,对酱香型白酒轮次酒品质控制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

真嵌入式VS假嵌入式?容声冰箱打破边界惊喜出圈

家装设计中,实用与美感兼具的嵌入式设计风格成为很多新装用户的首选。壁挂式空调、热水器等各种家用电器随之出现了嵌入式,尤其是冰箱作为家庭中品质生活的重心,在嵌入式设计中占比更大、要求更高。 然而,在实际的家装案例中,不少用户直到真正入住后才发现遭遇了“假嵌入式”设计,形同鸡肋的设计不仅影响家居美观度,带来的问题也让品质生活大打折扣。以“假嵌入式”冰箱为例,为了不影响冰箱散热,产品两侧和背部需要留缝,大大的缝隙不仅降低颜值,而且容易积灰难以清洁;独立式冰箱体格大,柜体尺寸不合适,塞进去仍旧会凸出一部分,不好看又挡路;强行将独立式冰箱放进柜子内,运行时有噪音、散热不畅,影响使用寿命…… 什么才是“真嵌入式”冰箱呢?真正的专业嵌入式冰箱不但体格纤薄,而且能借助地脚、顶板、背板循环散热。正因此,它装进橱柜内,才能做到与柜体严丝合缝,却不会影响运行使用。 目前,国民品牌容声冰箱在嵌入式冰箱的行业赛道表现抢眼,其2022年末推出的容声WILL无边界系列605冰箱掀起颠覆热浪。依靠深厚的科技创新实力,通过底盘散热技术让冰箱与橱柜、墙面完美贴合,做到两侧零嵌、正面平嵌,实现“正面不突出”;有138项专利星迹双轴变轨铰链则让冰箱真正做到“侧面不留缝”;超空间整合技术以及WILL全维扩容系统则让冰箱成为业内唯一做到“600mm厚度同时达到超600L大容积”的冰箱,真正做到了“空间不浪费”。 “正面不突出、侧面不留缝、空间不浪费”的“三不”标准,真正实现了冰箱的无边界,搭配如万壑千岩壮美画卷的“山河岩”面板,全方位展现家电与家居的美学融合,是冰箱行业里程碑般的存在。 除嵌入式新标准,容声WILL无边界系列605冰箱的领先优势还在自然养鲜系统大幅升级上:通过搭载养鲜芯片,个性化选择果蔬的自然养鲜模式,养鲜效果提升14%;还有-31℃深冷锁鲜、全空间AI负离子除菌净化等。 综合来看,真正的嵌入式冰箱需要涉及到卓越结构与创新技术的精准配合,非常考验企业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选购时认准品牌至关重要,建议首选已经有40年历史的容声冰箱,刻在基因里的品质保证让每一款面世的产品都能解决用户需求,带领行业迈进下一个增长拐点,展现国民的品牌的担当,正如容声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上亮相的围挡广告那样:容声冰箱,国货之光。
展开

魅族专利实现摄像头耳机一体化,可双向图像采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智能移动终端”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发明包括终端主体,终端主体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对设置的非显示面还包括有集成模块,集成模块包括与终端主体通信连接的视听组件,视听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终端主体的非显示面上,视听组件包括耳机主体以及集成于耳机主体上的摄像头模块。专利说明书显示,当需要使用耳机功能时,可将视听组件从智能终端上取下,此时视听组件中的耳机主体可执行智能终端的听觉功能;当需要使用摄像头功能时,可将视听组件安装在移动终端上,此时视听组件中的摄像头模块可执行智能终端的视觉功能。当需要前置摄像头时,可使视听组件进行转动从而使视听组件中的摄像头模块突出于智能终端的非显示面,值得说明的是,此时摄像头模块具有前后双向图像采集功能。
展开

外媒:微软将在未来几周内把ChatGPT整合到必应搜索中

据外媒报道,微软将在未来几周内将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旗下的AI聊天机器人工具ChatGPT整合到必应搜索引擎中,而且整合的将是最新的GPT-4版本,此举将使必应在与谷歌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知情人士表示,最新版GPT-4和GPT-3(目前大部分地区使用的第三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速度,GPT-4要比GPT-3快得多。而且,据说GPT-4给出的回复也更详细,更人性化。
展开

Instagram创始人推出应用程序Artifact

英国《金融时报》2月2日报道,Instagram两位创始人推出了一款新的“基于文本的”新闻应用程序。凯文·西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本周成立了一家名为Artifact的新公司。他们于2012年创立了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并以1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了Facebook。
展开

本田与通用汽车共同开发的新型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始投产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表示,将开始生产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在十年内逐步提高销量,以扩大其氢业务。该公司周四表示,本田将在十年中期将新系统的年销量定为约2,000辆,并计划在203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年60,000辆。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扩大其新系统的范围,不仅用于其自己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还将用于重型卡车等商用车辆、固定式发电站和工程机械等。
展开

沃尔沃据称将把主力车型转换为电动汽车,以提振亚洲市场销售

据路透社消息,知情人士称,沃尔沃汽车计划将其由三款SUV和两款轿车组成的主力车型阵容均转换为电动汽车,同时还将推出一款豪华电动货车,以提振在亚洲市场的销售。沃尔沃汽车预计将在2026年年底前推出至少六款新的纯电动汽车。沃尔沃已将轿车和即将推出的车型的开发工作转移到其上海研发中心。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该中心的设计人员已增加两倍,达到约60人,最近搬到了上海一座更大的新大楼。
展开

Meta新一代消费者头显Quest 3将支持全彩透视

据报道,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证实,即将于下半年发布的新一代消费者头显确实会支持全彩透视。他表示:“我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新一代消费者头显,而它将采用Meta Reality功能。”尽管这位Meta首席执行官没有明确是“Quest 3”,但普遍认为,继Quest 2之后的新一代消费者头显应该会命名为Quest 3。
展开

获选福布斯中国2022新晋独角兽企业,深耕商用车智能驾驶赛道,所托瑞安的“同与不同”

2023年1月30日,福布斯中国发布了2022年新晋独角兽名单,所托瑞安以物流交通板块企业荣登上榜。 本次公布的独角兽榜单是基于福布斯中国研究团队跟踪了2000余家在过去一年内单笔融资超过2亿人民币或3000万美元,且可能跨入独角兽行列的创业公司,经过研究和调研后,最终筛选出本次上榜的74家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而在全球的范围内,独角兽公司新增总量达到了330家。本次获评,也是国际权威机构对所托瑞安在商用车智能驾驶行业中的又一次高度认可。 根据福布斯中国的研究发现,在2022年中国市场新增的独角兽公司中,智慧物流交通板块等四大领域共创造了70%以上的独角兽增量。近年来,商用车智能驾驶行业的关注方向已逐步从技术实现向商业化落地转移,在“一步到位”和“渐进式”两条发展路线上,后者成为更多行业参与者的选择,以“场景为王”发展商用车智能驾驶的路径,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力方向,商用车智能驾驶的下半场正式开启。 自成立以来,所托瑞安在某种程度上就显得有些“另类”,与行业内的众多玩家所走路径不同,通过坚持走“渐进式”智能驾驶发展之路,开启商用车智能驾驶的深耕,这也与近两年行业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通过多年来对“渐进式”之路的探索和实践,所托瑞安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商用车“渐进式”智能驾驶发展之路。从商用车安全驾驶切入赛道,为物流车队提供智能安全驾驶服务,并通过智能防碰撞设备在中国实际路况的行驶,累计中国真实路况行驶数据超百亿公里,与此同时构建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运行数据库。 通过在商用车安全驾驶方面多年来的积累,所托瑞安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和海量的数据积累,而创造性的提出“所托定义车”,让所托瑞安找到了一条解决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难题的路径。目前绝大部分智能驾驶公司都有能力让车在限定的区域路线跑起来,但大家面对的真正考验在于将智能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批量落地运营,所托瑞安便通过所托定义车以及“智能驾驶+”的模式将此能力深化落地,同时兼顾了打造场景化的覆盖能力和商业化的落地能力。 商用车智能驾驶企业只有找到了落地的途径,才能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上实现可持续。所托瑞安的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已实现全栈式自研,打破了以往在行业中存在外资卡脖子的窘境,实现了平台化、通用化、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并进一步提出“智能驾驶+”场景模式,更好地支持不同产品线在不同场景下的适配。 回顾所托瑞安走过的8年,一直在接受种种不确定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也在一次次创新与突破中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商用车“渐进式”智能驾驶的践行企业,通过不断对技术的严谨迭代、产品升级与市场检验,不仅成功应对了各项挑战,还通过市场化的融资获得了赋能,更成为了商用车智能驾驶行业的佼佼者。 所托瑞安希望以“渐进式”的发展之路,帮助物流车队降低事故率,帮助保司降低赔付率,让企业的运维更便捷,让卡友司机们的驾驶更轻松,实现“没有碰撞的驾驶世界”,从而实现商用车智能驾驶的价值。
展开

亚瑟医药完成A+轮融资,九智资本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

近日,浙江亚瑟医药有限公司(简称“亚瑟医药”)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九智资本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携手完成,资金将主要用于固体制剂生产线建设和美国业务整合。 亚瑟医药自2020年3月成立以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现有员工218人,已建成一支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并在中美两地设有研发中心,拥有十多个美国ANDA批文。2022年是发展尤为迅速的一年,公司成功完成了A轮融资,为亚瑟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短短半年时间建成了年产2300万支符合中美双报的注射剂生产车间,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规划年产6亿片的固体制剂车间现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展开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