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装修平台“Livspace”获9000万美元融资
据外媒报道,近日,“Livspace”获得了90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Kharis Capital和Venturi Partners领投。至今,其融资总额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的资金,将被用来加强其平台的技术,并巩固其供应链,及业务扩张。Livspace是一个在线购物平台,它在新加坡和印度几个大都市地区提供了房屋装修服务。
优圣康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加速肿瘤分子诊断产品的研究与转化
日前,深圳市优圣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圣康”)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领投。
峰米科技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逾10亿元人民币
科创板上市公司光峰科技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峰米科技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逾10亿元人民币。
单身粮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白象食品独家战略投资
单身粮于8月底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本轮由白象食品集团独家战略投资。
专注于出海游戏制作,羯磨科技获B轮融资
本轮投资方为A股上市公司“世纪华通”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点点互动(Century Games)。
品牌在线业务运营服务商“完颜”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专注于服务消费医疗领域的品牌机构线上渠道全案解决服务商“完颜科技”,已于今年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零一创投领投,老股东跟投。据官方介绍,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业务拓展、系统研发、团队建设等方面。
完颜成立于2019年10月,聚焦医美、齿科、眼科、孕产、体检等消费级医疗行业以及检后管理、基因筛查等健康产业,希望服务优质消费医疗机构,并为消费者甄选专业、安心的医疗服务产品。
健康科技初创公司“Cuure”获180万欧元融资
据外媒EU-Startup报道,近日,健康科技初创公司“Cuure”获得了约180万欧元融资。此轮融资的投资者为Kima Ventures和Newfund Ventures。Cuure的中长期计划是,进一步扩展自己在健康领域的业务范围,继续为其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和建议,并有可能还将其业务扩展到冥想领域。
丹序生物完成近1亿元A轮人民币融资
北京丹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Singlomics Biopharmaceuticals,简称:丹序生物)近日宣布已完成近1亿元A轮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华盖资本联合领投,北京昌发展、首发展、天津汇智、薄荷基金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升级其世界领先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全速推进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临床开发、以及扩展其产品管线组合。
扑浪创新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2020年9月4日,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环亚资产。扑浪创新成立于2016年10月,专注于半导体量子点发光材料、新型量子点显示模组、半导体薄膜工艺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光电子、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传感器、先进制造等领域。
长租公寓接连跑路,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两成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存在过经营异常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杭州、上海多家长租公寓暴雷。8月27日,杭州长租公寓友客爆雷,有人刚交了2万多元房租,中介就拿钱跑路了;8月29日,杭州又一家长租公寓巢客跑路,上万房东炸锅;近日,上海岚越公寓在浦东的办公室,也是人去楼空,一夜之间,整个公司如人间蒸发。租客在交付半年或一年租金的情况下,面临着被房东赶走的风险。
新京报曾在报道中提到,2018年以来,长租公寓行业“爆雷”不断,多家长租公寓因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而破产。其中,乐伽公寓的关停,导致南京、苏州、合肥等地不少房东、房客蒙受损失,引发外界较多关注。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900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长租公寓、白领公寓、青年公寓、单身公寓”,或产品标签含“长租公寓、青年公寓、白领公寓、品牌公寓”,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其中,65%为有限责任公司,32%为个体工商户。
从城市分布上看,深圳市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150家。上海市、成都市和北京市也均拥有超过50家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从省份分布上看,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为广东,有近250家相关企业,其次为上海、四川、北京和陕西。
猎云网分析称,长租公寓从无到有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直到2014年底政策和资本双轮驱动,这个行业才真正站到风口之上。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年注册量首次突破100家,而后每年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均在100家以上。截至9月2日,我国今年已新增长租公寓相关企业超过110家。值得注意的是,以工商登记为准,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注销或吊销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约有170家,占相关企业总量的15%。
近年来,长租公寓一度是资本追逐的风口。但风口和危机并存同样是其常态。21世纪经济报道在报道中提到,长租公寓的危机频繁爆发,由此也引来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史上“最严”住房租赁政策在各城市相继出台。
天眼查专业版风险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2%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存在过经营异常,近5%的相关企业曾受到过行政处罚或有过严重违法行为。
“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产业孵化协作联盟”宣布成立
今日,“2020双创生态升级发展峰会”在成都菁蓉汇正式举办。
峰会上,聚集细分产业领域孵化服务的成都双创载体共同发起了“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产业孵化协作联盟”宣布成立。目前,联盟已在医药健康、数字文创、智能科技三个方向形成产业孵化协作共同体,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全要素赋能,为产业生态培植成都力量。未来,联盟将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形成优势互补、能力共享、利益共赢的联盟组织,提高产业服务及培育效率,打造产业服务生态闭环。
2020双创生态升级发展峰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中签约
今日,“2020双创生态升级发展峰会”在成都菁蓉汇正式举办。峰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校科技园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培育领域合作的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印度在线学习平台Unacademy融资1.5亿美元,估值14.5亿美元
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9月2日报道,印度在线学习平台Unacademy宣布获得1.5亿美元融资。由软银集团领投,现有投资者General Atlantic、红杉资本(印度)、Nexus Venture Partners、Facebook和Blume Ventures跟投。本轮融资后,Unacademy的估值升至14.5亿美元,成为继Byju's之后印度第二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教育科技公司。
武汉弘芯千亿级项目已无施工迹象,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有数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9月3日晚间,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日,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传出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停滞的传闻。9月3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一探究竟。现场发现部分厂房尚未施工完毕,也没有施工的迹象。据一位施工分包商介绍,2019年12月份,厂房和宿舍就已经停止了施工。由于分包商都没有拿到工程款,已经没有工人继续施工了。据悉,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投资高达1280亿元,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国家网安基地。
天眼查APP显示,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册资本20亿,法定代表人为李雪艳,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及光掩膜制造、针测、封装、测试及相关服务;与集成电路有关的开发、设计服务、技术服务与咨询;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等。
据公司官网介绍,武汉弘芯汇聚了来自全球半导体晶圆研发与制造领域的专家团队,拥有丰富的14纳米及7纳米以下节点FinFET先进逻辑工艺与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APP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有数条开庭公告,案由均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并在2020年1月新增了动产抵押记录,被担保债权类型为借贷合同,被担保债权数额约5.8亿人民币,抵押物信息为ASML扫描式光刻机。
WhatsApp披露六个已修复安全漏洞,称未被黑客利用
Facebook旗下WhatsApp披露了六个已经被修复的漏洞。WhatsApp表示,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漏洞黑客利用。
目前,WhatsApp在全球拥有20亿用户,针对安全漏洞问题,在其社区中有专门跟踪安全漏洞的设置。WhatsApp表示有三分之一的新漏洞是通过安全漏洞奖励计划而得到的。
针对安全问题,Facebook还表示,已经制定了漏洞披露政策。(DoNews9)
贝索斯前妻晋身世界女首富:净资产达4609亿元
据美国《财富》杂志9月3日报道,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的前妻、作家、慈善家麦肯齐·斯科特,现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同时也是全球排名第12位的富豪。彭博社亿万富翁的数据显示,斯科特的净资产现在已达到6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09亿元,超过了欧莱雅继承人弗朗索瓦·梅耶斯。2019年,在贝索斯和斯科特两人被称为“史上最贵离婚协议中”,斯科特获得了贝索斯拥有的亚马逊股份的四分之一,大致相当于亚马逊所有股份的4%,当时市值超过360亿美元。最近科技股的暴涨使世界首富贝索斯的财富增加到2050亿美元,贝索斯也成为历史上身家超过2000亿美元的第一人。与此同时,斯科特在亚马逊股价进一步上升中获益,跃升为世界女首富。(央视)
传软银考虑竞购TikTok印度业务,正积极联系合作伙伴
知情人士周四透露,软银集团一直在寻觅印度合作伙伴,并正探索组建财团联合竞购TikTok的印度资产。报道称,过去一个月,持有字节跳动股权的软银集团,曾与印度电信科技巨头Reliance Jio Infocomm和电信运营商Bharti Airtel Ltd.的高层就联合收购TikTok印度资产一事进行过商谈。尽管谈判已经失败,但软银仍在探索各种选择。截至目前,上述公司发言人均对此报道未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