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网
近日,继年初由安鑫基金完成数千万融资后,新一代光通信模块方案供应商埃尔法光电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对消费电子、新一代智能终端设备(手机、AIPC等)、汽车、医疗、机器人等领域高速光传输方案的研发迭代和扩大先进产能以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以及开始新型800G/1.6T 标准及定制化高速光模块的开发,以加大在人工智能(AI)、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HPC)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深圳市埃尔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由国家级创业人才计划特聘专家领衔,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工艺制造能力、产能和品质优势以及对市场客户服务配套。作为全球消费类光引擎行业领跑者,公司占消费类光通信市场份额60%以上。
埃尔法光电深耕高速光模块技术研发多年,于2017年在深圳拿到基础研究项目《超高速多通道光电芯片集成模块关键技术》,于2019年拿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面向数据中心的短距离光互连技术》,于2025年牵头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重大专项《1.6T高速光模块关键技术研发》,是国内最早提出CPO/LPO光电共封装概念的公司之一(早在2017年科技申报书内容中提出)。
目前,埃尔法光电有超5000平米无尘生产车间,连续多年实现消费类光模块年产量数百万以上,并连续三年实现产值和销售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45项(国内专利131项,国际专利14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36件(含国际授权发明专利6件)。公司与国内外行业通信头部企业共同参编国家标准一项,行业标准三项。
随着全球数据流量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猛迭代与广泛应用,市场对数据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求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趋势下,消费电子领域的传输技术瓶颈逐渐凸显。
目前,消费电子领域中 99.9% 的数据传输依赖电信号-铜线传输方案。然而,电信号存在显著的技术局限 —— 其信号强度会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大幅衰减,这一特性已难以适配当前庞大且高速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成为制约消费电子领域技术升级的关键因素。
2025年上半年,HDMI 2.2 标准正式推出,该标准明确要求单通道传输速率需达到 25Gbps。这一技术指标的提升,对基于铜线的电信号传输方案构成了严峻挑战,也为光传输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创造了关键契机,光传输领域即将迎来爆发式发展期。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将有更多消费电子设备逐步采用光传输方案,以替代传统的 “电信号 - 铜线” 传输方案。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手机、AIPC等)、医疗、新能源汽车、工业摄像头、机械臂等领域对光传输的全新应用,随着相关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光传输技术有望打开规模数千亿美元的蓝海市场。
在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AI)、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HPC)等前沿科技光模块技术领域,埃尔法光电将围绕面向新一代AI超算应用的高速高密度光互连的需求,研发在空间、能耗以及时延约束下的800G/1.6T高速光模块技术,探索在空间、能耗和时延受限条件下提升光模块信号质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案,优化实际产品并将其最终推向试产、量产和应用市场。
埃尔法光电董事长黄君彬博士表示:“本轮融资的成功是埃尔法光电发展历程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由AI驱动的基础设施升级浪潮之巅,高速、低功耗、低延时的数据光传输是支撑这一切的基石。我们将借助此次融资,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并扩大我们在新型光传输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光互联解决方案,赋能全球AI和消费光通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