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投中网,编辑:刘燕秋。猎云网已获授权。
事情是这样的:张颖一上来就说了几句客气话,大意是要将经纬的成绩归因于经济腾飞,科技发展,如果要再归因,那就是团队努力。非要计算个人因素?行,不到两成。
谦虚本来不稀奇,形势比人强,很多人的ego都在往里收。而张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并未否定积极行动的意义,他仍然信奉人的理性,他也不在乎“草台班子”这种话,他甚至相信,比起澎湃的年景,现在投资更需要科学与理性,更需要严谨的流程,更需要躬身的决心。
其实他对宏观的看法是谨慎的。国际形势并未放缓,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来说,也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这都将是常态。很多不可逆转的选择已经开始,一些门悄然锁上。但除了等风来,一个积极行动者,永远可以创造某些东西。比如,募到钱,让过冬的子弹尽可能充足,比如,转换投资的理念和策略,使其更符合当下中国。
掌舵者如此态度,经纬不可能躺平。我们从同行嘴里听到的,仍然是经纬如何之“卷”的评价。
以下,可能是张颖最引以为傲的成果:
经纬整支团队完成了从移动互联网到科技的认知切换,并在策略上密集地迭代和优化。
看似遍地共识的科技投资,实则仍然是一片小径分叉的花园。经纬的策略是,在胜率的基础上寻求极致的回报——降低投资数量,同时增加在一个项目里面绝对的投资金额。还是不满足于小钱、胜率,还是要博概率,这是路径依赖吗?张颖说,如果你相信未来的估值空间有所改善,就还是有可能发现下一个理想,下一个小鹏。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的“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前夕,投中网与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
“出海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投中网:我们从投资中国谈起。现在出海投资、创业热度很高,但你从几年前开始强调“经纬要把每一分钱投在中国”,一直不改口,到今天你仍然这么看吗?
张颖:是,我是这么看的。这里面有一些先天条件,今天以经纬的团队配置,以我们的资金,以我们的认知,以我们对未来中国市场延展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是唯一的选择。
同时,我前几天跟几个企业家朋友聊天,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在这里稍微延展一下,供大家更好的理解:过去在中国的大行业/大领域里面,达到一定高度跟商业成绩的头部这一群人(企业家或者高管),如果他们决定带资,带团队,在另外一个国家,一定程度上脱离跟中国的直接依赖和关系,去延展自己过去的事业或者重新创业,然后超越自己在中国过去领域达到的高度,超越自己的可能性是0。
围绕这个话题讨论,我们以上做了很严谨的假设。
注意,并不是说别人做得不好,不能取得成绩,我只是说在他在另外的国家要重新超越自己很难。
投中网:结论讲得很绝对。
张颖:当然有先提条件,这些条件是严谨的,并不是一杆子打翻一整船。有些企业家要做的事情相对规模比较小,也许最终不用考虑上市,比如说他之前在中国有2-3个非常成功的餐厅,现在想去国外重新再复制,能做的很好,我一点也不吃惊。但如果你是核心创始人,假设你的目标是公司规模要做大规模(比如至少100亿人民币估值以上公司)目标是要上市,那么你带着团队去另一个国家,在细分领域里面重新超越自己,不可能做到。
投中网:能举例说明吗?
张颖:不说别人,以我为例。中国经济腾飞,科技腾飞,让我抓到了完美的起点,开始深入在投资领域做下去,得到了今天的投资成绩、财富积累和一定的行业地位。其中,70%归结于大势,30%是团队+个人。我和徐传陞性格恰好互补、匹配,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经纬,还有我们核心团队,王华东、万浩基、左凌烨、肖敏等,再加上一批很年轻的同事。我个人因素还能占多少?我想15%都不到。
如果今天我带着足够多的钱,带着团队最优秀的五六个人,去美国做本地的风险投资——最大的市场——我认为,我的业绩会一地鸡毛。
我告诉你核心原因是什么:中国脸,及其小的关系人脉圈。哪怕我说英文能超过大部分人,但在美国也杀不进最核心的创业圈。它是一个极其封闭的小圈子,真正好的项目,你就是摸不到,就算能碰到,你也很难说服别人。就算碰巧这里面有华裔的联创,有中国人,他能对我们的价值和做人处事有更好的理解,但最终拿到的额度,也会不是适合机构投资的金额。简单来说,就是拿不到那个国家最优质和最头部的项目,以导致这样的投资,不会有很好的收益,意义根本不大。
再次强调,我说的是我自己,不影射给任何人。基于这个比较严谨的前提和逻辑框架,如果你想跟我讨论,跟我争论,围绕我的这番理解,来说服这些逻辑、判断、底层思考是错的,我是很欢迎的。
投中网:非常恳切,不看好出海投资的理由我懂了,可企业出海呢?也一概而论吗?
张颖:我觉得,每家公司都应该花精力去思考一下出海这件事情。
围绕出海,我在过去的1-2年里调研过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我在美国是从旧金山开车去到纽约,路途上见了大量的公司。去欧洲自驾,在德国以及周边跑了一大圈,交流了相当多的公司和创始人。还有不少地方,就不赘述。在这种实战的场景下,总结了一个框架思考。
我把它定义成,出海的1+4。
其中这个1就是,你要在自己的大领域里面通过极致竞争,卷到头部地位,至少前1-2名。你所有的出海行为,是要充分依赖中国的生态和供应链,以中国为基础,公司有一个好的状态和生命力的前提下,再做出海动作,拥抱国际市场,而不是把出海当成一个无奈之举。
至于4,就是要在海外满足以下四点:
一是一定要做有品牌的生意。老外只认自己认知里面优质的品牌;
二是有战略定力。要有长期投入,长期亏损,长期坚持,未来变得更好的决心跟耐心;
三是要有端到端的优越性,没有任何可视的短版。一个木桶如果有十几块板子,哪怕长板非常长,短板都不能太短;
四是要有和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对不同国家的人文,以及在海外的组织管理,有比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没有一把手没有,团队一定有人要有。
投中网:你建议企业家参考这套标准,套在身上,看看是否合适再决定。
张颖:对。出海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很长的思考、迭代、碰撞。你要有符合这几点的能力,同时营收底子够厚,再考虑出海。不要盲目出海,在很多事情没有想好之前,不然有可能会变成,转化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加速亏损状态。
投中网:问个宏观问题。进入2024年,是否变化已经开始放缓?是否可以笃定地去做一些对未来的判断了?
张颖:我的回答分两块。
第一,我觉得国际形势的变化没有放缓,资本市场——至少对中国公司来说——变化也更剧烈。AI在每个领域推动的变革也在加速,我没有觉得变化放缓,它反而是在更多的维度发生着。
第二,不管变化放缓,还是加快,未来会有很长时间令创业投资的难度加大。“难”也带来“危”的机会,强者看危机,就是“危”中的“机会”,所以核心方法,是把自己变成强者。“自强则万强”是我经常跟经纬系CEO、亿万创业营学员交流的话题,这个口号也有10年了吧?
投中网:真的喊了很久。
张颖:是这样的。倒推10年,2014年前后,对吧?那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间,当时的自强则万强跟现在自强则万强做比较,能映射出很多。做事、执行、方法论都不一样了,但是底层不变,这句话永不褪色。
不管变化是放缓还是加剧,我们都要自强,让自己变得更好。想清楚聚焦方向,收缩战线,把擅长的发挥到极致,用中长期的成绩告诉大家,我的坚持是对是错。当然,我认为坚持下去,中长期的结果一定不差,原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
投中网:关于良币劣币,上次投中写文章说它是立场、视角的问题。
张颖:说的没错,是视角问题。我的视角是良币,在等待劣币出清,到时候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泡沫,优质的公司更容易判断,我们投到的概率也会提升。当然,产业资本和国资都在抢额度,这都是事实,但我们可以早点进,可以更长期陪伴,可以做创始人的军师,可以在很复杂的背景下比别人耐心,可以接受更高的失败率,这都是优势。
投中网:很顺的时候,不会特别仔细想我是谁这种问题,行情越差越要认清自己。“保持清醒,不妥协、不盲从、不放弃地做自己”——弗格森说这是领导力的核心。
张颖:微观来讲,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诚实的认知,是一切成功、成就的基础,在高点低位都应该如此。
宏观来看,世界格局如此复杂,更要把事情做实,去虚。每个人都应该有更清晰的立场,比如,你相不相信中国能以后能变得更好?如果考量因素太单一,就容易变得过于悲观或乐观,要综合地思考,你的出生环境、生长环境、朋友圈、职场圈、人脉资源、认知、财富……如果离开中国,你是要继续在职业上奔跑?还是要选择退休、躺平?去看世界,享受人生?
这是自我认知下的选择,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他说老子有钱,去任何地方可以干任何想干的事。对不起,你没了人脉,没了资源,没了碰撞,没了厮杀,你会变得越来越钝,找不到自己,丧失生命力。
投中网:你认为自己想清楚了。
张颖:我比别人稍微有优势的地方,就是这些问题思考得更清楚,执行坚决。
第一,我是顺势而为。顺着中国经济腾飞、科技发展,经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充满感激之情,这是真话。大环境一有挑战,墙头草就倒到另外一边,我是做不出来;
第二,正如前面讲的,我也不认为任何人达到一定高度后,带团队去另外一个国家重新开始,还能取得成功;
第三,我坚信人只要无所事事就会影响健康。即便决定退休,也要保持兴趣爱好,寻找想要看的地方,想要了解的人文,全心全意扎进去,保持头脑活跃。
我坚信这几点。所以想清楚了就应该坚持,把擅长的事情放大,战线缩小,将来我们看结果。
“相比十年前,今天经纬的能力至少翻倍”
投中网:去年十分流行草台班子的说法,很多人也会拿这句话来挑战投资行业。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科学”和“理性”在实践中在失效?
张颖:我认为这恰恰证明草台班子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之前有这种可能性,是因为市场太红火,资本太汹涌,导致一部分草台班子赚到了钱。今后不会再有这种机会。
事实上,我的看法正相反。对一个投资机构更大的考验,就是在对未来有判断的基础上,怎么更科学导向,把流程制定得更严谨,把尽职调查做得更准确,把对人的判断做得更到位。
投中网:所以你明确反对用草台班子祛魅投资。
张颖:我当然反对。
“草台班子”更多是情绪抒发。回到投资,我想表达的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峰低谷,一级市场赚钱变得难了,但你要理解,这是相对的难,不是从100变成了0。经纬2023年有8-9家公司上市退出,还不包含兼并收购,这些钱跟历史高点不能比,但这也是出色的成绩。
我坚持投资中国,也有客观因素支撑:经纬有健全的编制,完成了科技领域的认知迭代,我们仍然是很有竞争力的品牌,还有够好几年投资的现金。
我们在很认真地做投资,有人想祛魅?那我只能说:再给我5年,10年,我们看结果。
投中网:你的意思是,经纬工作里最重要的工具,还是科学和理性。
张颖:当然。
投中网:能科学到什么程度?理性到什么程度?
张颖:我给你举个例子。经纬的项目管理小组,每年2月会去收集被投公司的财务预测,如果是一些暂时没有收入的公司,会要他们核心的KPI,最关键的5-7个年度目标。
8月底review,如果差了十万八千里,会善意提醒,且要求改一个更加客观的版本。第二年2月份,拿到了上一年全年数据的基础上,再做相关比较。第一版差距多少?第二版本差距多少?如果第二个版本还是差很多,以后你跟我们说的话,跟我们表达的对目标的预期,我们内部就会打很大的打折。同时也会影响经纬对这家公司未来跟投的决策,在以后是否要跟投,就是绿灯,黄灯,跟红灯的差别。
你说这是不是合理?今天大家都说很合理。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合理?因为所有事情都是5倍速,大把人要投,你想要财务预测,老子没时间,写不出来。你要核心KPI?公司没有。当时对有些公司,我们也妥协了。现在事情静下来,也有足够的时间跟创始人沟通。有了时间,事情就会变得更科学,更严谨。
投中网:过程更科学、严谨,结果就会更好吗?之前杨晓磊随口讲过一句话,说他入行十多年,头脑变好了,市场却变差了。我后来想,我们在投中写文章、做研究,有时候确实觉得,年龄大了,知识多了,经验多了,但却未必能得到更好的工作结果。
张颖:我听懂了。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坐在这里,对吧?挑战更大,困难更大,哪怕我的综合能力提升不少,可能产出也会降低,这非常正常。
我还是能为创始人保驾护航,做他们的军师,得到一定的收益,一定的成就感。这不就是一个人要的吗?
你们变得更加有经验了,更加有判断力了,可能没有带来很大的世俗指标的提升,但你们依然在产出高质量的文章、视频,依然在影响圈子里面的创业者、生态伙伴。这个意义不也没有降低吗?
至少今天我跟我大多数同事都在坦然面对这一点,你把它想清楚了,又怎么样?
投中网:懂了。其实我想问的是:如果以十年为单位看,十年前——2014年移动互联网黄金期——的经纬能力是几分,表现是几分?今年的经纬能力是几分,表现又是几分?
张颖:我要想一想。
我不说综合,就说投资能力,十年前6分,表现6.8分;今天能力8分,表现是从7.5到8.5分在努力(文本跟视频有差异,由dz本人做了修订)——有几个大项目上市,又变成了我们走向新能源、先进制造、机器人的锚点。
或者,可以把2014年的能力降到4分,收益表现调到6.8——因为今天经纬的能力至少翻倍,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我们变得更有经验,完成了整编从移动互联网到科技的认知切换,品牌依然很受创业者群体欢迎,并且资金充实——在中国,在财务投资人里,至少前5。
此外,投后体系完整,从小组组长到组内核心没有离开过一个人,内部几乎没有勾心斗角。你说为什么没有?我——就这么简单——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就没有。
投中网:可以认为,经纬越来越靠本事吃饭了?
张颖:投资机构一直都靠本事吃饭。只不过“本事”也是个比较多元的定义。对创始人的认知、对行业的理解、对资金的高效使用……这是投资的硬本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资源,能贴近大佬,能拿额度,也能赚到钱。那时候这也算本事,没必要排斥不同维度的本事。不过在今天的背景下,赚钱更多跟那些“硬本事”挂钩了。
“在胜率的基础上,我要极致的回报”
投中网:政府成为一级市场最大的资本供给来源以后,做投资越来越无法“以我为主”了。往往先要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和他人达成共识,才能投资。那么,今天投资还能通过非共识赚钱吗?
张颖:从微观角度来说,经纬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十六年间涉及到大退出(超过10亿美元)的项目,每一个过程中都充满争议。所以非常识、非共识,非常重要。
从宏观角度来说,非共识也非常重要。比如今天大家都认可AI,认为是下一次智能革命,会改变一切,这是共识。但是怎么投AI,没有统一的观点。是给点时间、给点耐心去投杀出来的中后期企业?还是在早期多布局,耐心等待?是只投C端,还是只投B端?每家机构观点都不一样。
投中网:你认为现在不是验证非共识,而是实践非共识的时刻。
张颖:可以这么理解。
投中网:经纬选择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我有个观察,现在投资机构里边,一个所谓行业认知高的人,可能竞争不过能解决更实际问题的人。
张颖:我理解现在在讨论“什么人最终能变成明星投资人”的问题对吗?我们先分类,一类是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士;另一类,可能是投资老兵,在其他领域证明过自己,且能迭代认知。我认为,最终厮杀出来的,是同时拥有这些条件,找到平衡点的人。
投中网:如果把它看成天平,过去两年,是不是持续在向某一边倾斜?
张颖:经纬更多还是从思考深入的技术人才里边选。看你过去的轨迹,你对人的理解,对商业的理解,是不是在持续变好。
如果你过去只是掮客,只会跑项目,见各种人,没有深入思考,没有迭代知识,那你无法消化现在的科技知识。你哪怕再懂人性,再会谈判,也做不好投资。
投中网:现在很多人说,风险投资进入了胜率时代,但你好像仍然在看重单一项目的高回报。
张颖:怎么说呢,我觉得人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静态地理解,回报空间确实被大幅压缩了,这是事实,而且以后是常态,确实胜率要取代概率了,逻辑没错。
但是如果你相信以后估值会比今天改善很多,你还会发现下一个理想,下一个小鹏、下一个AI时代的机器人头部公司的话,那么在保持一定胜率的基础上,还是要大胆寻找倍数。
或者你说极致回报大概率没了,我不跟你辩论这一点。我就问,能不能在胜率的基础上,给我相对极致的回报?有可能不是50倍,有可能不是20倍,但是我要7倍的,而不是2倍的;我要5倍的,而不是1.5倍的。
投中网:你强调主观策略,不能停在这。
张颖:对。极致回报可能被压缩了,但是你还是要追求。我们在降低投资数量,同时增加在单一项目里的绝对投资金额,我要确定,如果有一天它足够大,就能给我比较高的绝对回报。如果它不能上市,规模不够大,我投进的钱太小,对基金就意义不大。
投中网:所以当初经纬决定规模化,和你现在的需求就匹配得上了。
张颖:我要绝对值,我不要倍数,一个小金额的高倍数意义不大。
如果你要获得高绝对值的回报,只有两种路径:一,刚开始就投大金额,公司相对明牌,不断迭代发展;二,早期投资,然后挖掘胜者,数据越变越好,创始人越变越好,你不停跟投,加码,保护你的原始股比,最后变成几亿人民币的投资,退出的时候,用高股比来回应绝对值。
投中网:如果把风险投资视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资本产品,是否“大”、“规模”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张颖:很多人说“我是狙击手,投得精准,研究更深,所以我要做小基金”。你去分析一下,多少人最终拿到高回报?同时在第二期、第三期基金还能持续保持高回报?你去找一下,就会发现没有。
但反过来说,基金规模越大,一定离辉煌越远。所以,你必须考虑团队能处理极致的数字是多少,不要越过这个命门。对经纬来说,我们几支基金都达到了标准的极致,所以未来做得再好,也会严格控制规模,甚至会往下调。
核心合伙人一定要有命门意识,要言行一致,把基金控制在能操作的极致范围以内。
投中网:谈谈退出。朱啸虎上周和我们说,现在投早期企业也会要求签分红条款,逻辑是退出预期很差,要靠分红实现基金流动性。经纬有类似的考虑吗?
张颖:我和朱啸虎同学关系很好,他是个直来直往的人,我也是。但他的这个观点,我不同意。
静态来看,A股上市放缓,香港、美国市场也不景气,都是客观事实。在此基础上,要求被投公司给一定的分红,基金能回一定的钱,逻辑是成立的。
但对于一支基金,如果你还有钱去投,希望未来有卓越的回报,只能依靠你投对一家公司,投出足够多的钱,在资本市场恢复后的某一天上市,只有这样,才会刺激到基金的回报率。
如果你的大逻辑是,投十家公司,跟八九家都签分红,我只能说:第一,这个要求非常空洞,公司只要快速发展,就要快速融资,你说慢下来,给我赚钱,没有一个创始人会搭理你;第二,就算有利润,它不想分,你又能拿它怎么样?因为分红条款是针对你这一轮而已,后面几轮,人家不一定认可。
从很多底层逻辑来考虑,这个策略都不合理。
投中网:我明白你的态度:能理解他,但不认同。
张颖:我觉得他只是在表达一种无奈,他也未必有具体的案例论证。分红可能是看起来提供了一个辅助的方式。风险投资本身,是因为看好一个潜在机会,而在早期就冒风险投进去,最终收获回报。而分红,比如在规定的时间之后要拿回本金或收益,这根本就不算是VC/风险投资,某种程度上它更像债权。
投中网:你在朋友圈表达了你的观点,有人觉得朱啸虎说的逻辑是在谈人民币LP的要求。
张颖:不是这样,这里有一些误解。后来我才知道,大家流传着我朋友圈讨论分红的某一张截图,引起了另外的一些延展讨论。事实上在这个时间点,朱啸虎是没有人民币基金,也不想募人民币。基于我和他在这个框架下的讨论,我才在自己的那个观点里单独标注清楚“美元LP”,所以,一些人议论这是人民币LP和美元LP对分红的理解和分歧是不成立的。
“我们现在兵强马壮,子弹充足”
投中网:不少机构躺平了,但我在同行那边听到的说法是,经纬团队仍然很“卷”。你怎么理解这种评价?
张颖:我蛮开心的。一直以来,我都希望经纬能跟别人不一样,不是盲目的不同,是要在有意义的地方。所以我从几个维度来回答:
第一,给钱都一样,态度不一样。给到创业者更有价值的服务,更能帮忙,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第二,说我们投资团队卷。我想,经纬在中国算是一家特立独行,比较优秀的投资平台,如果有一位年轻人加入,想要大展身手,证明给所有人看你有料,能变成明星投资人,那么你来了为什么不卷呢?你如果不卷,为什么要来经纬?
当然,我不叫它卷,我认为是成就自己,成就基金。今天不是海量级扣扳机的时代了,一个人在大的平台,如果你非常优秀,当下能做3-6个项目,就应该彻彻底底地做好,跟着它们发展。
所以过去四年,经纬投后基本是0走人,但投资部门,我还是要求每年保持大概10%-15%的置换,完全看你的能力,看你投了什么,也会给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助力,帮他融入之后,综合评估。现在经纬变得更科学,更严谨,对人要求更高。你说这是卷,那就卷,我们兵强马壮,子弹充足,相信中国还有很多好机会。
投中网:相比前几年,你个人的工作状态是怎样变化的?
张颖:我跟五六年前比较,少了一些独立做项目的时长跟场景,更多是多元协同,有时候出面抢项目,有时候做决断,之前也有,但今天做的更多了。
所有我做的事,都变得更科学,更严谨,更流程化。我开的每一个会,都有记录,总结,提炼,跟进,分发,盯效果。每一个会的准备工作,都比以前充分10倍。不光有纸面信息,还有财务预测,准确性数据,中台同事也给我很多投资同事没有给到的侧面资料。
我今天更介意时间分配,那天跟华东也在讨论,他说忙,忙得思考分身术。当然他也理解轻重缓急,他也要排序,但非常繁忙的时候,以怎样的逻辑来安排时间,非常重要。
工作跟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热爱的、能持续能解压的事情。对我来说解压就是越野摩托车,戴上头盔,就是另一个世界。
确实我现在承受的工作压力,比四五年前大了很多,真的,扑面而来,非常直观。越野摩车依然能让我放松,解压,热爱。一个人能有热爱且能坚持的兴趣,其实非常幸运。
投中网:我想知道你现在出差都跑哪些地方?这可能决定了经纬的市场站位。
张颖:随着开始投资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这些赛道,出差目的地确实不一样了。以前就是北京、上海、大湾区,现在增加很多,南京、厦门、苏州、常州、成都、宜宾、重庆等。
我现在会尽量把出差变得更有意义。不管是新能源、光伏、先进制造、机器人,都有集群效应,我会尽量安排得别太匆忙。去了之后看节点公司,看生态里的公司。平时去的少的,比如宜宾或大厦门附近,我会稍微逛一逛,多住一个晚上,尽量融入,跟创始人有足够的交流。在当地,不光是把公司看清楚,也会看当地企业背后的生态,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还有实地的人文风俗,对我来说,这趟出差综合的收获就会很大。
投中网:作为GP,很多人强调“手感”、“在一线”,但你说花了很多时间做管理,去调整、改善经纬这台“精密仪器”。对你来说,没有追求“代表作”的压力吗?
张颖:按我的理解,保持在战壕、一线,意味着超过6-7成的时间去跟创始人打交道。可以是跟被投沟通,也可以是做新项目。我每年也会主导一两个投资——通常有同事配合我。只要大部分精力放在跟创始人那里,就是在战壕里。
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调度投后同事,分8、9个小组,为最精锐的被投公司(150家以上)保驾护航。我作为枢纽,帮助解决问题,这也是在一线,在战壕里。
我想表达的是,每个GP对一线的理解都不一样,在经纬,我只有这么做才是对的。如果我把时间都花在扣扳机上,其实是效率大幅降低。
投中网:我总觉得,如果十年前社会的集体癔症是财务自由的话,现在的集体癔症就是与自我和解,每个人都对自己要求变低了,在经纬,这种大背景之下,会不会造成你管理难度加大?
张颖:第一,难度不大,前提是你有真正的底层思考,找到方法,方向,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第二,所谓的躺平、绝望,你跟我打交道好几次,在我们基金,你能感觉到这些吗?别人躺平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不论对错,但在经纬,我们每一年都比过去一年更加精密,更有战斗力。
投中网:最后一个问题,你对财富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怎么理解的?我总觉得,你作为投资人处理钱的能力很好,但对金钱和金钱所代表的权力又没那么热衷。
张颖:第一,我对数字极其敏感,但坚决不做钱的奴隶。
第二,我没有太多物质追求,我希望能做有意义的事情,但并不容易。
第三,我自己非常认的一句话是:大隐隐于市。投资人做的事情就是用钱去杠杆未来,因为我们投早期,投科技,投中国,让它有很多社会意义。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台面上的,做对了,就能看到公司成长,就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某种程度上,做投资它是偏门的买卖,离钱近,看人性,见百样另类事情,但是我觉得这过程中,不在喧嚣中迷失自己,始终保持自己的知行与心境,其实大隐隐于市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修炼过程,以及对自己的各方面迭代。
我可能身处的工作角色,每天都会面临复杂的商业环境,面临复杂人性的挑战等等,但当我一个人关起门来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我会不断提醒自己要在最细小的单元,把待人处事做到极致。善意的去对待创业者,善意的去对待整个生态里面所有的合作伙伴,尽量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做更多能力范围内的赋能和助力,把做人做事在自己的边际下做到极致。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种大隐隐于市的修行,也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过程跟挑战,我非常相信这一点,也在自己的工作的过程中,每一天都尽量的去做到,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