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王非
私信
0

木鸟短租黄越:与其996透支员工 ,不如激活他的8小时

2019-02-13
人物---- 转载
2018年,木鸟短租团队规模近120人,年营收较上年增长四倍,创始人规划将在未来几年上市。

猎云网注:一家企业是由创始人的文化基因传递下去的,他会带领着一批有同样信仰,同样价值观的人往下走,真正的信仰会让你无限强大。如果你自己都不信,或者偶尔信仰模糊,那么你内心的力量就没那么强大,当你遇到困难,你就容易被击败。文章来源:舵舟(ID:duozhou001),作者:舵舟。

有了airbnb的成功示范,2013年开始,国内短租行业大火。经过几年厮杀和拼搏,这个行业前前后后死了很多公司,目前该行业只剩下途家、小猪短租,木鸟短租、榛果和 airbnb 五家了。其中途家背靠携程,榛果背靠美团,airbnb 是行业鼻祖,此处不点小猪短租,因为还没调查。本文,我们深究木鸟短租能存活下来一部分奥秘——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持续保持团队的效率与活力。

据公开数据,2018 年,木鸟短租团队规模近 120 人,年营收较上年增长四倍,创始人规划将在未来几年上市。

竞争非常残酷,两军对垒拼的是两方主帅的作战逻辑,如果主帅大脑宽带小,眼光局限,就容易因变化着急,乱了阵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持久战”是兵家常用的战术,在持久战的过程中,方向确认和组织体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跟创业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的原因,社会是一场大课,你该找什么样的项目,以及你该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都需要强大的知识体系支撑。

在舵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创业团队不缺勤奋,我们可以全年 996,我们也不缺闯劲,只要有一条缝隙,一点光亮,我们就敢往里闯。中国企业发展到中型,即团队规模过百,营收过亿以后,最大的发展制约来自于组织管理——过于依赖人,或者说创始人过于高估自己。用木鸟短租创始人黄越的话说,中华文明里也有管理,但那是从皇权体系里传承下来的。

由人治而带来的发展痛苦,正困扰着大量的中国创业者。但短时间内,依然很难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观念——与相信制度比起来,更相信个人的能量。

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度源自于西方,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他们沉淀了与之配套的、经过市场验证的科学管理体系。黄越早期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从工程师到市场营销,再到高层管理者,沉浸在这套体系里近十年。他既是这套体系的崇尚者,也是这套体系目前的践行者。同时,他认为如果你也想成为百年老店,也应该要学习或者借助这套体系。

以下是舵舟跟黄越的对话,全文 10102 字。

WechatIMG1862.jpeg

黄越

身份:木鸟短租创始人

院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出生日期:1978年3月

出生地:内蒙古通辽市

融资轮次及估值:B+轮 近10亿元

团队规模:120人

行业:旅游住宿

科学管理也是逻辑

黄越:我的大学专业是计算机,我最爱数理化,那些符号对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探索。这就导致我偏科严重,理科很好,语言很差,我最怕写作文和英语,学了很多年,最后还是都还给老师了。高考五科,每科满分 150 分,我的数理化几乎满分,而且如果题再难些,我感觉我的发挥空间还能更大一点。而我的语文英语都没及格,就 60 分左右,也可能是我的逻辑能力特别强,导致我语言就很差。

我上学时特别着迷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它可以让你组装成很多你小时候实现不了的梦想。我的第一个实验作品就是一个秒表,当时组装完成后,体积有一张桌子那么大,全是用二极管和三极管组装的。对此我乐此不疲,因为它源自于逻辑,做完以后特别有成就感。完成一个元器件,差不多需要三个小时,那几个小时你什么都不用想,只用想逻辑,如果谁在这个时候打扰你一下,你就特别生气。

毕业后我去了贝尔实验室,那里产生过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我想去那里实现我的人生之梦,成为科学家。按理说,以我的兴趣爱好应该一直做一个工程师,但后面我转变了,一路过渡到做市场营销,后来做管理岗位。

舵舟:难怪你给人的感觉,不是特别工程师。

黄越:英语差是我离开实验室的部分原因,但也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那时开始,我真正开始接触西方管理制度,开始跟人打交道,我的认知被彻底打开,因为与人链接和与机器链接是不一样的。你的逻辑力和人文社会一结合,对我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提高。

科学管理在组织小的时候,可能是用不上的,公司大了以后,比如朗讯和阿尔卡特合并以后,是7万6千人,分布在70多个国家,你仅仅靠个人魅力,怎么去运作?西方的科学管理办法,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诞生的,这套方法看书学不来,我在里面沉浸了十年。老外的逻辑不是英语不是汉语,他是数学符号,是1+1等于2,各个国家都看得懂,不管你的人性、文化如何。它是一个底层逻辑,你可以基于这个底层逻辑去做修改,来适应于自己的发展,但本质不变。

看书是好的成长工具,好书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黄越:我特别喜欢读书,也没有书单,就根据我当时的兴趣和需要来看。当我觉得人力资源特别需要,就看大量人力的书和光盘,还听讲座。当我觉得市场营销特别重要的时候,我也如此,包括运营,产品。作为一名创业者,你不用什么都会,但你每个领域都要懂一些。

另外学习是我的兴趣,不学就觉得心慌,在我们公司,我倡导的文化就是重视学习和复盘。读书这事儿是有网络效应的,什么叫做网络效应?比如说微信已有一个亿的用户了,当它之后每增加一个亿的用户,能量不是递增,而是呈几何倍数增长。当他拥有10亿用户,他的能量就特别巨大,因为你的好友的好友都在里面了,谁也逃不出去了。

读书也一样,你读一本书看不出来,读到十本书可能感觉也不强烈,但到了第101本书,可能就能跟你前一百本书发生化学反应。因为科学的底层是相通的,物理、化学、数学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甚至法律的底层也是逻辑,所有的东西底层都是相通的。

所以同一个人看一本书,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之前看了100本书,产生了化学反应,而你一本都没读过。网络效应会让你越读书越快乐,千万不要觉得前面读了几本书没啥用,就不读了。所有的东西,都是靠一点一点积累,达到一定量变以后,它就质变了。

读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举个例子,我在30岁读了两遍毛选,今年我41岁了,前段时间我再去读,理解就跟30岁的时候不一样了。因为你读书的积累,还有你所经历的事情,让你的理解力不一样了,同样一本书,不同时间段读它都不一样。

所以我建议大家多读书,而且可以读一些经典,尤其是那些百年流传下来的,非常值得一读。其实现在那些微信文章很浪费时间,微信群里看到的文章都是标题党,你看到标题很好奇,想点进去看一下。但这个文章对你有没有帮助呢?可能能获得一些信息,但这些文章都不系统,千万不要因为一篇文章,思维就被左右了。书是系统性的东西,作者写一本书,有概要,有前后逻辑,观点需要一层层推演,但一篇文章只是一个点。

创业最底层最重要的逻辑是正道

黄越:如果这个社会有什么职业最锻炼人,那可能就是创业了。创业是怎么一回事?打个比方,在创业之前,你走的都是高速公路,别人已经铺好了,走起来没那么大的心理挑战,因为你知道这条路是能通过去。人会对什么产生恐惧?未知,而创业就是一个未知。

创业是明明有路你偏不走,非要自己去创新,找个没路的地方走。甚至你前面是一座山,你还要去打洞,等洞穿了才能往前走。而且你不是一个人走,你还要带着团队往里走,而且什么时候能走过去,你自己都不知道。一种结果是,你走了一段就云开雾散,发现了世外桃源,新大陆。也有可能你什么都没得到,你退都退不回来,或者你退回来以后,就一无所有了,这就是一个创业。

但这个挑战,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因为你要判断方向,组织团队,还要借助一些资源,你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你的团队。当然,你也会享受这个过程,比如说,我每天早晨进办公室上班,当看到小伙伴在认真工作,而你跟大家为了一个事业在一起努力,就莫名觉得从后背产生了一种向上的力量,有一种身子都变轻的感觉,这就是创业带来的乐趣。

有人说创业是痛苦的,有人说创业是快乐的,其实都不对,创业是一个时而让你快乐,时而让你痛苦的事儿,总有让你睡不着觉的时候。我有时晚上躺在床上心里咯噔一下,坏了,今天好像有点兴奋。虽然创业这么多年,应该淡定了,但实际上还是有点不淡定,比如今晚刚好看了公司报表,或者是竞争对手给你压力了,就有点兴奋睡不着,赶紧吃一片褪黑素助眠,然后什么都不想去睡觉。

如果你享受创业的过程,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个苦行僧一样,你就会觉得很郁闷。对于我来说,我很幸运,因为我是享受的。

这是我的第三次创业了,我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找一条你认为正确的路。如果创业就像打山洞,那也分死山洞和活山洞,有的洞能走出去,有的不能。也就是你选择的是哪个市场,商业模式是什么?这个我也很幸运,我们这个项目差不多每年都有近四倍的增长,这能让你看到希望,你这个团队就能继续往下走。如果一直打洞看不到一点光线,那你们团队就会越来越郁闷,创业的路上,时不时能够看到一点光亮很重要。

《沙漠骆驼》前段时间因为新东方的改编火了,其实一个月之前,我在一个节目上听了原版,挺好听的。这首歌应该是爱情歌曲,但我理解《沙漠骆驼》,绝对是为创业者写的,是一首创业歌曲。这就导致我不能听那首歌,我一听当天晚上耳朵里全是这首歌,兴奋到睡不着,很影响睡眠。

舵舟:看来您睡眠质量不太好。

黄越:也不是一直不好,比如说健完身回家就能睡很好,但我也不能保证每天都去健身。有时候工作多一点,到晚上 11 点半才发完最后一封邮件,就会带着工作状态去睡觉。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很正常,你除了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想工作上的事儿,包括吃饭的时候,相对就会影响你的睡眠。当然我也在调整,要去改善一下睡眠质量,这也是创业中的一个锻炼。

创业,找准商业模式是第一条,应该是最重要的,是底层基础,就跟数学是理科的底层一样,是大厦的地基,如果你的模式不对,再努力也没用。有人把模式简单理解为盈利模式,其实我觉得商业模式有两点,一个是盈利模式,就是你靠什么去挣钱,还有一个是营销模式,你要靠什么去找到你的用户?

很多商业模式挣钱是没问题的,但你找到用户的成本特别高,就导致你一直不盈利,实际上就是你没有找到你的营销模式。甚至有的项目连盈利模式都不清晰,有很多人倡导先不要搞盈利模式,等用户基数大了,自然会有盈利模式。这都是骗鬼的,创业者第一天就要想你的盈利模式。

现在有很多 APP 用户量很大,但依然找不到盈利模式,创始人睡得着觉吗?肯定睡不着。因为当时有预期,用户多了你就能找到商业模式,你就能赚钱了,但现在还是赚不到钱,那肯定心慌。所以,一个好的模式,既要知道怎么赚钱,又要知道怎么找客户,这才是一个完美的创业基础,这是正道。

正道之后就是正心,我们公司已经七年了,有的企业存在的时间更长。每天你和你的团队都会发生无数的事情,你跟你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也会发生无数的事情,正心会让你强大去应对这些。正心,是类似于价值观的东西,是从你内心反映出来的,这个决定了你的团队基因,也决定了你团队能走多远。

有一次我看李亚鹏的访谈很有感触,凡是能成名的明星,他真的是经过无数人民群众检验过的,就是正心。如果他心不正,其实走不了那么远,他每天要面对无数粉丝的考验,甚至你自己发微博,那也代表了你的一个观点,都代表了你的人生观世界观。

虽然我不追星,但我相信大部分一线明星,你不用猜,他一定是个很正的人,他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有普世性,有人格魅力。这跟企业家是一样的,华为都 18 万人了,阿里都 5万人了,但凡做企业的,他心不正,就受不住过程中的考验。虽然有些企业家偶尔会冒出一句格格不入的话,但大部分的时候,这个人心是很正的,否则,他绝对不可能走这么远。

因为一家企业是由创始人的文化基因传递下去的,他会带领着一批有同样信仰,同样价值观的人往下走,真正的信仰会让你无限强大。如果你自己都不信,或者偶尔信仰模糊,那么你内心的力量就没那么强大,当你遇到困难,你就容易被击败。木鸟短租走到现在,一路遇到无数困难,最后能让你坚定下来的,还是信仰。

我所用到的四个科学管理的办法

第一、与其透支年轻人,不如用制度让他养成好的工作习惯

黄越:说完正道、正心,再就是正术,也就是企业的管理办法,在这方面我崇尚西学。很多公司都在学习狼性文化,晚上拼命加班,白天11点上班。我们公司不是这样的,我们唯一的普适性制度,就是九点必须得上班,当然头一天加班很晚的话,可以去申请。

和加班比起来,我们更强调按时上班,其实任何老板都不差员工的那几分钟,而是从侧面来看这个员工对工作是否在意和重视。如果你天天迟到,这对其他员工不公平,因为我们每天九点各部门要开早会,这七年就没断过一天,早会用于解决问题和同步信息。

关于提倡员工加班,我不反对也不赞成。我先问一句,你的员工8小时之内是否发挥到了极致?很多员工上班时间实际上是在忙别的,他的积极性是没调动起来的。比如你看到员工在玩淘宝,上班时间玩淘宝很正常,你作为老板看到了,或许会觉得有点不妥,就去提醒他要好好工作,或者采用其他措施。

我看到员工玩淘宝,从来不去管。企业管理很像中医,员工玩淘宝,只是一个表象,你要想他为什么玩淘宝?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你的管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你的绩效考核出了什么问题?你的目标管理出了什么问题?你的人员优胜劣汰出了什么问题?

玩淘宝只是一个表象,你管表象有什么用?如果你只是去制止他玩淘宝,就相当于你去看中医,医生发现你舌苔很白,就把你的舌苔刮掉一样,太搞笑了。被你制止以后,他随后不玩淘宝了,但他也会干别的事,因为他心思没在这里,你治的是标。最后你还说你把公司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班时间没人玩淘宝,但这是真相吗?

我再问一个问题,尤其公司大了以后,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招聘的时候,都有一个岗位职责。可是他进公司一段时间以后,他还记得自己的岗位职责吗?最后可能员工自认为的职责,和CEO所认为他的职责是不一样的。你可以试试把人叫到一块,问问他们你的目标是什么?CEO先别说。你会得到很惊讶的答案,和你想的有巨大的差异。

有时候团队看上去确实很忙,但没在一条线上忙。我经常举个例子,我们都在一条船上使劲拉,上面有天鹅,水面有鸭子,水下有鱼,但各自使劲的方向不一样,你说这条船能到达目的地吗?只能在原地打转。

我们公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的观点是,四流的管理者看表象,表面上看着一堆员工拥护你,天天围着你转,一堆人给你朋友圈点赞;三流的管理者看结果,即我不看你们的表现,就看你是否达成了目标;二流管理者不光看结果,还看你的方法途径,会去看你有没有进行过程优化,有没有复盘?下一次有没有更好的方案等等;一流的管理者,不光关注结果和方法途径,更关注他的意愿性,就是他到底愿不愿意干这件事情?这是他的兴趣爱好吗?这是他的理想吗?

你说公司的愿景,但说来说去公司的愿景跟员工有啥关系?你给他设定的目标,是他自己想要的目标吗?管理者还是要多多关注员工意愿。如果员工意愿性很强,其实你不用给他出主意,他自己会想很多方法。如果他意愿性不强,你给他出方法,你还以为是对他好,他反而觉得这个老板烦死了。反过来,假如他有很强烈的意愿,他主动来请教你,你随便给他说一下,他就抱着感恩之心。

第二,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迭代出来的

黄越:朗讯和阿尔卡特合并以后,76000名员工和70多个国家的分公司,靠科学管理去运转,这个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想做百年老店,就要不断的研究方法,而不能依赖于某个人。太多依赖于人治,公司是不会长久的。你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表面上把问题给解决了,摆平了,但实际上可能就没触动到事情本质。

当然这个制度和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可以持续优化和迭代的,就像我们的编程。目前我们木鸟短租的APP,已经迭代到6.8.3版本了,从1.0.0开始的。

我们公司最开始有9个工位,一共7个人,都没坐满,你说这个时候,你用西方的管理方法,那不是胡扯嘛,肯定还是中国式那种,大家一起干,分工也没那么明确。但当你到30个人,以前的管理方法肯定就失效了,这个时候你就要进入到1.0,公司到了100人就要迭代到 2.0,公司到了200人就到3.0,500人的时候就是4.0,1000的时候就是5.0,到了我刚刚说的7万多人,就可能就是8.0了。管理制度是一点点迭代出来的,效率是一点点提升的。

所有的管理制度都不是万能的,制度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你所颁布的每一条制度,应该是经过考验的,可落地可执行的。千万不要制定那些没什么用的制度,制定完就挂在墙上,根本没人去执行,反而让公司的权威打了折扣。有很多无用的制度,不如一条有用的,我们公司罚钱的制度就只有一个——早上9点上班,你不来,一分钟一块钱,累积下来大家来买零食。

罚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方法,此举是为了让大家建立时间观念,更强的集体意识。他耽误的那一分钟,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时间,早会需要大家等着你,或者你就错过这个早会了,很多信息你就漏掉,导致后面的执行出问题,所以才有这个制度出来。

很多人说,你们迟到罚钱,那人家加班,你给人家加班费吗?其实我们是给加班费的,只是有自己的加班费算法。企业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员工加班,如果你是领导者,你脑子里天天想的是剥削员工,你是靠剥削员工而获利的,那你就输了。就像两个人打架,还没开打,你已经输了。如果有一天你上市了,你的利润来自于靠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每周六都得来上班,天天加班到晚上11点。那么好了,假如有一天这部分的红利因为《劳动法》的严格管理而消失了,你公司是不是马上就亏损了?

第三、打鸡血喊口号对于人的依赖太强,以后都是坑。

黄越:我们需要还原企业的真相,我们的很多数据是建立在假象上的,透支员工的劳动强度,也是建造的一种假象。人都是有疲惫期的,疯狂的加班,持续一两年是可以的,那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你都能这样吗?公司大了以后,中国过了人口红利期,大量95后开始参加工作,就很难这么干了。你应该去把产品、运营、服务打磨清楚了,而不是靠10个人干20个人的活儿,只开十个人的工资,然后造成你的盈利。

假如说你的发展依赖于喊口号打鸡血,可以动员起你的员工通宵达旦的工作,也没问题。但问题是这帮员工干了七年以后,他们疲了,那么,你以前依赖的成功方式,实际上是为公司埋了一个雷。

比如说你是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你们公司有研发、生产、销售三大板块,你的销售团队是靠一个总经理用打鸡血的方式带起来的,一直把你这家公司送上市。但之后销售总经理带着你的一批精英销售走了,一下子业务就塌了。之前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靠打磨研发和产品,而是靠你的销售团队的强大的战斗力,把三流的产品卖出了一流公司的水准。你确实成功了,但是成功的根源不一定是对的。

华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最早以前他们产品真的很差,三流的产品,但他们有一流的销售,就卖起来了。但他们成功了以后,马上就打磨产品,着重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就回到了正轨上。如果一开始既是三流的产品,又是三流的销售,那公司不就死了嘛。

正术就是公司的科学管理和运营,西方已经有上百年的经验总结。如果你现在去美国,进入一个传统行业创业,如果没有创新,多半是成功不了的。因为他们的管理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就像是孙悟空的眼睛,被太上老君的三味真火给炼出来了,他的体系360度无死角,你要跟他去竞争,很难。

中国的创业优势是市场基数大,改革开放40年,这么多空白的市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发展速度,造就了这么一个时代,接下里,我们的治理能力需要加强。我讲这些不知道大家愿意听不,或者大家喜欢听什么。

舵舟:我觉得只要是真话,大家都愿意听。

黄越:其实我不太愿意分享管理方法论,因为我还在探索自己的认知边界,可能五年后,我也会觉得今天的我很傻。而我愿意去讲的原因是,如果能够引起别人的思考,能够帮到别人,也是好的。

第四、组织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员工成长

黄越:很多人说CEO的核心工作是找人找钱找方向,其实方向你不用天天找,一旦找对了就定下来。如果你天天变方向,反而模糊了你的方向感,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社会上诱惑太多了,风口无处不在,但我们要搞清楚,这个风口跟你有关系吗?其实没什么关系,即便跟你有关系,你也不一定能把它做出来。

其实你做不了很多事情,你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都已经很了不起了。民宿分享这个事业,我觉得我是可以做一辈子的,现在做了七年了,往后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个行业依然会存在,如果创业者天天找方向一定是有问题的。钱也不需要天天找,我们每一轮融资快的话半个月搞定,慢的花三个月搞定。

最重要的是找人,找人不是说完全从外边请,你也可以从内部找,从内部培养人才,否则你的人才没有成长性。我们公司特别看重学习和复盘,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学习制度,让大家去成长。

公司七年了,最老的员工也是七年了,如果你觉得他跟着你干了一年,他付出了劳动,你付出了薪水,你就觉得对等了,实际上不是对等的。因为员工除了付出劳动,还付出了青春。我们公司平均年龄二十五六岁,我是78年的,就这么一帮孩子跟你一起干,干一年干两年,青春流逝了,但没学到知识没有成长,其实你是把这个孩子耽误了。当他离开这里,可能就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找不到成长性的工作了。有些岗位干六年,跟干一年一样,这个人就废掉了。

人一辈子的时间有限,青春也有限,你怎样去利用好青春去成长,这个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创业有点晚,2012年34岁,其实30岁开始最好,30岁以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人生经验阅历支撑不住。除非你家里有雄厚的资本支撑你,让你可以不断的试错。

我之前做到了公司高层,公司又是世界500强,薪水待遇非常好,属于金领阶层,我的工作让我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财富积累。创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能够挺过来?2014年我们新的一轮融资,投资人不投了。因为我们行业第一名爱日租倒闭了,投资人认定这个行业不行了,第一家都倒闭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就更没戏了。

当时公司账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我该借的钱都借完了,怎么办?后来我在媒体上说了我卖房子的事儿,现在想起来挺后悔的,好像鼓动大家去卖房子创业一样。背后的逻辑我没讲,其实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即便我创业失败了,我再去找一个百万年薪的工作是没问题的,我有退路。

而且我也不是把我唯一的房子卖掉了,这是重点,不能误导人。其实如果我创业以后再回去找工作,薪水待遇可能甚至比以前都好,因为创业会让你获得更快的成长。创业期间你会不断的扩大认知边界,提升自己的胸怀和格局,公司就是这样一点点发展过来的。

科学管理对于 CEO 的五大要求

1.管理层需要被监督

舵舟:您刚刚讲您的团队现在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黄越:问题存在不可怕,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通道,高层要了解公司底层员工的感受和困难。因为中间差了几个层级,高层和基层之间有理解偏差,如果这个偏差的累积到了一定的量,就爆发。

高层和中层管理者,每个人对“管理”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公司要提升组织效率,想办法让信息透明,让流程优化,授权和责任清晰可控。要让基层员工有向上反馈的通道,匿名都可以,关键是要通畅,能够反映他所看到的问题。

我下面一共有七个总监,我会让他们吐槽我,说说CEO有什么缺点,管理制度上如何优化?我这么做,更底层的原因是想培养大家有这个意识,我来做一个表率,你们下面的人也应该给你们提意见。人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看不到外界对他的看法,每一层都应该被下面的人监督,以便流程改造和优化。

2.不要被竞争对手拖住了

舵舟:刚刚您说这事儿您想做一辈子,那从一辈子的时间角度来讲,您是怎么规划的?

黄越:很多人都喜欢跟竞争对手较劲,一定要把他打败。做公司一定要定义一个竞争对手出来。我们公司没有定义竞争对手,我们定义的是一个行业。我们不跟竞争对手较劲,我们跟用户较劲,时时刻刻想用户的痛点是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的需求是什么,你给他怎么解决得更好一点,这才是商业的本质。

其实竞争对手是没完没了的,比如今天共享单车是摩拜和ofo,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五年八年,新的玩家还会源源不断出来。滴滴打车把快的合并了,结果Uber来了,把Uber合并了,神州和首汽、嘀嗒来了,美团也要做,哈罗也要做。

我们这个行业里,当年携程最大的对手是去哪儿和艺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两家整合了以后,发现美团,飞猪出来了。千万不要以为竞争对手都死了,我就舒服了,你只要创业,就没有一天日子过得舒服。也不要想着上市了,日子就过得舒服了,创业这条路注定不舒服,只不过有人享受这个过程,有人觉得痛苦,而我是又痛苦又享受。

当你把它当成一个十年二十年的事业,就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前几年我参加了一场创业比赛,我被PK下去了,当然人都是好胜的。我记得比赛结束后,丰厚资本的杨守彬给我发了个短信,他说一时成败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几年以后谁还能活下去。这个短信到我现在还留着。那个把我PK下去的企业现在已经死了,我还活着。

3.创业者不要刷存在感

舵舟:你们的第一轮,是梅花和达晨投的?

黄越:我接触的投资机构不多,但如果推荐的话,我真的就推荐梅花和达晨,真的非常好。投资人分很多种,梅花的特色就是帮忙不添乱,你有任何事找他,他会第一时间调动他所有的资源来帮你,但他不会指挥你。梅花的理念是,相信相信的力量,吴世春这个人就是,他一旦投了你,就代表他相信你。他觉得你在这个行业是专业的,而他不专业的,所以为什么要让不专业的人去参与这件事呢?

这个逻辑在管理公司的时候也通用,我这个人有一个缺点,就是有时管不住这张嘴。其实每个专业都有专业的人,可是你作为老板,总觉得今天发现了点什么不对,明天发现点什么事,就忍不住给指导。但他是专业的,你不是专业的,所以你指导的不一定对。

可你又是老板,他能怎么办?他是听你的还是不听你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时间长了以后,就变成了你不给他指导,他都不知道该干啥了。你的指导不出差错也就算了,出了问题,责任不在他,完全是你的责任。

我的第二个缺点是,很爱出主意。下属有的时候会问你问题,他可能不是你的直接下属,是你的隔级下属。外企里边讲究不要越级指挥,也不要越级汇报,公司是有层级的。但我们公司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老板、高管、中层、员工都一起办公,不管你多大的官,就一个敞亮的工位。有时难免上卫生间大家就一起聊天,他就会问你问题,实际上你只是在卫生间随便聊天,但你对这个事情太热爱了,你就忍不住给他出点什么主意,这时你已经越级了。

我在公司走的算比较晚的,有的时候看到员工在加班,我总会走过去问你怎么还没走?他就跟我讲他遇到的问题,正在做什么,这个时候我就需要管住自己的嘴。做 CEO 不仅要总结你应该做什么,还需要知道你不应该做什么。不要刷存在感,尽量让大家感觉不到你的存在,其实人家早就安排好了,你不要打乱人家的节奏和计划。

4.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才会知道,爱过才会懂嘛。吴世春有一句名言,人的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对于创始人来讲,打开自己的认知边界是很重要的事儿。找人找钱找方向,都盖不过你的认知边界。如果你有一双天眼,站到上帝的视角,什么事情你都很通透了以后,可能就不再思考人、钱、方向这些事儿,而是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做?

打开认知边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谁一上来就什么都能看透。它又是一个不断复盘的过程,所以有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情,他的边界也没有扩大。

扩大认知边界的事儿,每天都在做。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过程,你读101本书,跟你前一百本书产生化学反应,认知边界扩大了。除了读书,还可以去跟朋友坦诚的交流,或者参与一些培训。或者你自己亲身的经历,踩到一个坑里去了,等你满身泥爬出来,才发现这个是一个金矿。

我们年会小伙伴搞了一个搞CEO的搞笑视频。小伙伴在视频里提了一个问题,说CEO,你希望你未来的儿媳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他们给我的配音是——不断扩大认知边界。因为我在公司老强调这个。

做公司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有人说打工也挺好的,打工是你个人的成长。做公司是除了你个人成长以外,你还种下了一棵树,这个树会不断成长,组织是有生命的,你会看到它不断开花结果长大。你把它打造好了以后,在不去管它的情况下,这个组织也能自生长。

组织管理不要过于依赖人,也不要用中国的那套权术,就是我提拔了这个人,我还要安排一个小密探去监视他。当你组织大了以后,你还能这么做吗?你的组织大了以后,还会遍布全世界,如果你打下了这么一个组织基础,你下边的管理层再都安排小密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呀?

企业管理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扶人,当你的方法得当,你的团队人员能力很强,效率很高的时候,企业就能存活下去,所以你要帮助员工的成长。不要认为你给他开工资了,就是对他负责了,甚至觉得我给他开的工资很高,就已经很对他负责了,可你没有帮人家成长,你算什么好老板呀?

人家万一在你这里一干就是八年,走出去都找不到工作,你不是把人给耽误了嘛。扶人的思想,不仅 CEO 要具备,管理层都要具备,这不是心灵鸡汤,时间长了,组织的效率会提升,他也会感谢组织。他现在不一定认同,但过几年他就知道你是对的。企业的 CEO 更多的是要有长线思维,你不光要考虑员工的今天,你还要考虑他的明天,甚至要考虑整个组织流程制度的明天。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