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7月11日报道(文/张鹏会)
7月7日,灵犀微光科技体验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英特尔Intel、歌尔、舜宇、红杉中国、和君资本、DCM、凯鹏华盈等近40家业内企业、投资机构嘉宾到场出席。
成立于2014年底的灵犀微光,与科技巨头布局AR全产业链的策略不同,重点聚焦于AR设备的瓶颈技术——光学显示技术,主攻AR产品中的核心器件光学引擎。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郑昱现场展示了三种最新AR光波导技术,在郑昱看来,光学显示是AR设备中难度最高、也是最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器件,是AR产业链缺失的最重要的一块拼图,而作为消费级AR显示技术的基础和核心的光波导技术,无疑是AR光学技术的重要一环。
郑昱表示,虽然现有除光波导以外的传统光学方案都可被看作是过渡方案,但并未实现真正突破。目前市面上的光波导方案分为两种:以微软HoloLens为代表的全息光波导方案和灵犀微光已产品化的阵列光波导方案。两种方案比较来看,全息光波导在色彩均匀性和视觉饱和度上均不及阵列光波导,而目前除了微软HoloLens以外,这种方案仍难以量产,灵犀微光在阵列光波导方案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显示效果更好,也更适合产品化。
不过,光波导作为AR主流显示技术仍面临三项难题:耦入体积难以缩小;光波导固有明暗条纹难以解决;采用全新工艺使量产难度倍增。
目前,灵犀微光在以上三方面均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AW60光学模组的耦入模块比业界标杆以色列企业Lumus的产品耦入模块在体积上缩小一半;新一代光学模组AW61解决了90%的光栅明暗条纹,完成设计与工艺突破;此外,灵犀微光找出了限制良品率的关键因素,并在今年成功实现AW60年10万片量产。据悉,AW61年1万片量产亦在如期规划中,这都将AR技术发展推向下一阶段。
光学模组AW61
体验会现场,灵犀微光首次亮相了新一代光波导模组AW61。AW61解决了光波导固有的致命缺陷:明暗条纹问题。郑昱表示:“这一问题的改善要归功于耦合系统不断迭代升级,而实现更为精准的图像还原技术是最终呈现无明暗条纹AR图像的关键。”此外,AW61在对比度和光能利用率上也有明显提升。
明暗条纹问题解决之前
明暗条纹得以解决
树脂波导AWP30
除了玻璃镜片,光波导方案能否通过其他材料来实现?灵犀在体验会上给出了肯定答案。郑昱认为,基于树脂材料轻便、抗摔、适合户外等特点,加上其环境适应性强以及低成本的优势,AWP30在未来将拥有巨大市场。
微芯片光场扫描技术
为实现真实与虚拟的完全融合,进一步提升AR显示效果,灵犀微光同时在积极布局下代AR显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微芯片光场扫描”,以解决视觉辐辏调节冲突(VAC)的问题。
VAC即通常所说的调焦冲突,这一现象造成的眩晕感是目前AR显示面临的难以突破的瓶颈。郑昱表示:“在微芯片光场方案中,会有一个微米级激光束打到视网膜上,通过微芯片控制,直接在视网膜上‘画’出图像。”
对比微软HoloLens所采用的双目视差3D方式和Magic Leap极有可能采用的动态调焦方式,微芯片光场扫描在技术实现难易程度、计算量、体积、成本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未来,光波导技术加微芯片光场扫描将成为AR发展的必要路径,超高对比度大幅提升显示效果,10mW的超低功耗让原本5小时续航的AR眼镜达到50小时。目前来看,微芯片光场扫描技术对于使用环境以及生产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未来三到四年内或迎来量产。
有到场嘉宾表示:AR光波导技术发展如此迅猛,已跳出实验室的理论阶段,迈向了更加高速前进的商业化道路。
早在去年,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孙谦在谈到公司及AR领域时曾表示:AR硬件确实有其挑战之处,首先要有成熟的供应链,同时要求发展光学技术,若要在软硬件双方面同时做到最好,难度颇大。但在硬件产业链上,核心零部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过去5-10年时间里,该领域诞生了许多千亿市值的企业,其中仍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而红杉中国此次投资灵犀微光,也正是看好其在AR核心光学显示技术上已经拥有的先发优势。
据悉,灵犀微光还将在本月开展“AR黑科技”体验周活动。公司于2017年获得红杉中国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6年获得东方富海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以及和君资本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