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鲍伯君
私信
0

融资是好也是坏!学会“触零模式”,SaaS创企才能走更远

2018-06-04
“就初创企业的融资轮而言,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是存在些许差别的。”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6月4日报道(编译:田小雪)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Bill Boebel,Pingboard公司首席执行官。

就在前不久,Pingboard对外宣布已经完成了一轮500万美元的融资。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客户数量已经超过1000,其中包括红杉资本、GoFundMe、Popsugar和Udemy等。或许大家曾经从不少科技媒体上看到过这类融资,但其实,就初创企业的这些融资轮而言,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是存在些许差别的。

举个例子,我们最近的一轮融资金额,其实是250万美元,并不是对外公布的500万美元。我们只是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写为500万美元,因为其中有250万美元,来自于之前一轮的可转换票据。在这一轮中转换成了股权,接着又额外拿到了250万美元的全新融资。

而且,这是我们公司的第三轮250万美元融资。第一轮,是在2014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子轮融资,主要投资人是家人和朋友。第二轮,是在2016年。我们称之为种子一轮,主要投资人是一些看中我们公司发展前途的天使投资人。第三轮,也就是前不久。我们称之为种子二轮,希望能够利用这笔资金来加快公司业务的发展速度。

对于SaaS公司创始人以及风险资本家来说,搞清楚融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250万美元的融资轮,与500万美元的融资轮,在本质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SaaS公司的融资情况究竟应该如何?

我本人也算是有经验的创业者,创建的公司也不止一家,业余时间还从事一些天使投资活动。因而,我发现,所谓“种子轮融资”,其实已经不再指单一的某轮融资,而是指一个持续性的阶段。所有初创企业,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就说Pingboard,我们的投资方Active Capital是一只新兴基金,来自得克萨斯州,核心领导人物是Pat Matthews和Pat Condon。早在1999年,Pat Matthews就曾经与我联手创建过一家名为Webmail.us的公司。当时,我们的大本营是弗吉尼亚州的布莱克斯堡。后来在2007年,我们把那家公司卖给了一家名为Rackspace的公司。而Pat Condon正是Rackspace的创始人。随后,大家就一起共事了长达七年之久。

所以说,Pingboard最近完成的这轮融资,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变相代表着二人新基金的一次启动。该基金成立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小规模启动融资轮提供支持。虽然我本人与二位联合创始人已经是很熟了,但我们之所以从众多知名基金中选择了这只新兴基金,主要还是因为双方观点一致。他们对于融资战略的看法,与我接下来在文章中要介绍的内容高度契合。

我个人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知道究竟应该如何为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SaaS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创始人和风险资本家重新认识融资这个问题。一旦你开始将种子融资看成一个阶段,而非简单的一轮融资,那么与之相关的所有人都将会从中受益。就像Homebrew的Hunter Walk在其文章中所说,身处SaaS这类较为成熟市场中的公司,在种子阶段的任务,不仅仅是找到产品市场匹配,而是找到打造一家真正公司的正确之道。

按理说,那些处于种子阶段的SaaS公司,应该以打造调速轮为自己的任务,而非火箭。众所周知,火箭就是装上燃料,随即快速燃烧以便逃离重力约束。但调速轮就不一样了,它是借助人力和重力来储存能量以便日后使用。火箭升空看起来是很炫酷,但其实效率很低。而调速轮利用的都是机械力,非常注重效率。

今年年初,我本来是打算按照硅谷的融资传统,筹备公司的A轮融资的。为此,我还见了二十几位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向他们介绍了Pingboard的大致发展状况。但很显然,硅谷的那些风险资本家,都想要投资火箭式发展的初创企业。可事实上,火箭虽然是可以带你去月球,但同样也会带你飞向毁灭,而这也正是那些传统投资者不选择风险投资和火箭式初创企业这一阵营的原因所在。

所以,很可惜,硅谷的融资传统并不适合我们Pingboard这类的公司。SaaS公司对于资本和发展牵引力的要求,已然决定了它需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或许,我们将来也会成为一家火箭式发展的企业,只是这一过程要比其他企业长一点,尚需逐步探索。好在我们对于资本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为我们必须要从第一天开始就以收益为关注重点。但公司的经常性收益目标,并不能在一夜之间就达成。实现月度经常性收益和年度经常性收益目标,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它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中进行不断重复,长到超出一般风险融资轮的覆盖周期。也就是说,风险资本家所提供的资金,根本无法为整个发展周期提供充足的支持。

下面,我们还是回到调速轮和火箭的对照比喻。首先,调速轮的转速无疑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如果你不想它转太快,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完全是可以暂时减速的。它不会停转,更不会撞毁。每次想要形容我们公司的发展和运营,我都喜欢用这个比喻。

像我们这样的SaaS公司,不需要一次性过多的资金注入。我们不需要斥巨资来筹建研发中心或进行品牌营销,也不需要斥巨资来外聘强大的销售团队。与之相反,我们需要的是特定或延长周期中的小规模资本,为过程中的实验提供资金支持就行。

这也就是,现如今大多数SaaS公司在正式进行A轮融资之前的种子阶段,都希望能够完成多几轮小规模融资的原因所在。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恰恰是最为正确的融资战略。现阶段,我们需要更多可以真正了解这个问题的投资方和资金源,希望他们能够在所投资目标企业处于研发产品和销售宣传等不同阶段时,分别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当然,可能有人要说:“分批断断续续进行小规模融资,其实挺麻烦的,我还是更加倾向于一次性完成大规模融资。在拿到全部资金支持之后,再专注发展我的业务,强大我的公司。”

说实话,持有这种观点,我确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还是要说,筹备一轮大规模融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只会比我现在嘴上说说更为麻烦,绝不会更加轻松。更为糟糕的是,到最后给融资轮定具体金额,都是基于自己的积极幻想,或者是一种高昂的自我激励情绪。到公司发展后期,这些高涨情绪都会出现跌落的风险。所有的融资交易条款,都是以不确定因素为基础设立的,并不是公司最为真实的业务发展数据指标。

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人都误以为,如果一家公司进行了多达三轮的种子融资,那就表示它没有能力往下推进A轮融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我必须要申明,我并不是反对公司进行A轮融资。我所反对的,只是有些人的固有错误想法。他们认为,风险融资轮只是每两年或每几年进行一次的单一事件,甚至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意味在其中。我认为,融资还是应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来推进。具体说来,就是应该根据你之前阶段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和业绩表现,以及你对下一阶段发展所进行的计划来决定融资时间和规模。这种更为灵活、更为新颖的方式,能够让风险资本家和初创企业创始人,对公司的发展更加负责任,进而使得整个流程体系更为紧凑高效。

触零运营模式

另外,选择一种我们平时接触较少的融资模式,其实也是有一定私人原因在里面的。假如说,你现在已经造出了火箭,而且也很有信心可以去到月球,能够保证自己所有计算的绝对准确性。但到最后,还是会出现撞毁的可能性。这时候,传统意义上的风险资本家就会告诉你没关系。他们会说,失败得越快,得到的经验就会越多,重新创业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这样一来,你成功造出去到月球火箭的机率也就会越高。

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风险资本家的想法。对于初创企业创始人来说,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大多数创业者会倾其所有来发展自己的公司,可以说那是他们的心血,投入了金钱,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影响了家人和朋友。一旦失败,那会是一件非常受伤的事情。遭到打击之后,他们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怀疑一切的状态。可是,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投资了很多不同的初创企业,只要其中有一家能够成功研发出去到月球的火箭就行。但具体是哪一家,他们并不是很在乎。那也就是说,那些失败初创企业创始人最为真实的情绪,他们也是不会在乎的。

当然,想要创建一家公司并且带领它走向强大,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选择。首先,就是把每一轮融资都当成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来对待。你需要尽可能想办法,让公司在资金消耗完全之前顺利实现盈利。就我自己而言,我所创建的那些公司当中,没有哪一家是有“冒烟日”的。所谓“冒烟日”,就是指公司银行账户上的余额为负,导致公司要么无法维持正常业务运营,要么就继续寻求外部资金支持。

我所有关于公司业务运营流程的发展战略,均以“触零日”作为基础与核心。所谓“触零日”,就是指银行账户余额为零但同时公司实现盈利的日子。这样一来,公司既不需要走上停止运营这条路,也不需要找投资者要钱。总而言之,公司的命运和走向,完全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就我们公司而言,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就是“触零运营规划”,以便管理公司的各种业务。在内部高层,我们会对公司所有事务进行测算和考量,通过最为真实的数据来制定增长计划、投资计划和收益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同时达到余额为零的点以及盈利的点。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非要达到余额为零这个点呢?简单地说,为什么非要把,在公司发展到没钱那一步的同时实现盈利,作为一个目标来达成呢?

如果我们运营公司的计划中,存在着一个现金缓冲区,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产生一种坐在钱上的安心感觉,从而就会无形中放缓发展速度。可如果我们运营公司的计划中,存在着一个余额为负的状态,那又没办法继续生存下去。所以,选择那样一个零界点,道理很简单。最后,根据每个星期公司最新的发展状况,我们会对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以便拿到更多最为真实的一手数据。

如果公司上个星期发展顺利的话,我们就会寻求更多融资,重新调整计划,并且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继续努力达到零界点,如此循环往复。但如果之前发展不顺利,或者说公司发展速度比我们预想中要慢,那么我们就会节约资金,保证在调整运营的同时能够顺利实现盈利。

在融资过程中,当我向风险资本家介绍这种触零运营模式时,他们并不是很认可。而且,事实上,大多数都非常肯定地表示,如果他们决定投资我的公司,那绝对不希望我以这样一种模式来运营公司。

他们希望我能尽快投入更多资金,努力达成已经设置好的目标,从而可以迅速推进下一轮融资。可与我而言,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自己也是一位投资人,见过太多初创企业因为没能达成目标而陷入了财务紧缩状态,到最后不得不以非常不占优势的条件作为交换来寻求更多资金支持。

很明显,发展到这一步,风险资本家就变相掌控公司了。创始人还想继续让公司以自己的节奏发展,就很困难了。因此,创始人如果选择走这样一条风险融资之路,就必须要考虑到这层风险。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