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武汉】 5月22日报道(文/钱佳信)
5月18日猎云网主办的“万物生长——2018年武汉创业创新峰会暨首届楚馨奖颁奖盛典”,会上小码联城及CEO卢祖传分获“最佳城市贡献奖”和“年度创业风尚人物”两个奖项。“最佳城市贡献奖”旨在表彰对区域互联网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作用的企业,小码联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通过公交地铁系统接入移动支付,实现对城市公交系统的赋能,并最终使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公交移动支付全覆盖的城市,真正推动了城市智慧化的发展。而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开放,小码联城开启了中国公交与地铁的互联网时代。
颁奖词这样写道:“一家来自马鹦路的创业公司,从武汉开始,让市民纵享便捷交通支付及出行服务。他们正式开启了中国公交与地铁的移动支付时代。江城创新模式,正在走向全国百余城市。一带一路、冬奥会、乌镇以及雄安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小码联城。”
近年来,关于移动支付大战,喋喋不休、争论不止的是三大支付巨头在出行领域的跑马圈地,不过与网约车、共享单车玩资本不一样,公共交通这个核心、高频的移动支付入口的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不仅因为场景复杂、对技术要求高、软硬件的改造耗资巨大,而且原有的利益格局,面临着被打破和重新分配角色的局面。支付巨头对出行场景流量的野心,通卡企业的私心,出行机构的力不从心等等,意味着这场竞争与变革既需要内部革命,又需要产业各方的融合推动。
2017年6月1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展开发布会,要将武汉打造成“移动智慧城市”标杆。截至7月底,武汉全市8000台公交车,逐步实现手机刷码乘车。六个月后的西安地铁也全线开通手机过闸,意味着公交与地铁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这两个开端的背后都是同一家公司,“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的小码联城。
小码联城成立于2017年5月,市场切入点是公交及地铁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创始团队于武汉率先将“双离线二维码”产品部署在实际环境中运营。相较市面常见的在线二维码,“双离线二维码”技术更能适应公交地铁弱网、人流量大、快速校验快速通过等特点。成立3个月后,小码联城便获蚂蚁金服2亿元天使投资,估值达10亿。
互联网+公共交通,为商业赋能的1+N超级入口
对于出行市场而言,市场上火热的网约车、共享单车都只仅占市场冰山一角,城市公共交通的辐射范围以及能力远超这两大出行场景。基于2016年《中国城市客运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公交、地铁完成的客运量达905亿人次。在绿色出行的主旋律下,全国公交一年的客运量达745.4亿人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161亿人次。
巨头正在抢滩公共交通支付场景,因为对于国内出行市场,即使是目前最大的出行平台,出行市场份额依旧很低,网约车与共享单车更像是蛋糕上的樱桃,城市公共交通才是尚未被咬掉的蛋糕主体部分。
在过去的2017年,是交通移动支付大战最为激烈的一年,支付宝、腾讯等巨头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反复上演着移动支付大战。
然而,这并不是巨头重金就可以轻易拿下的场景。
首先,行业壁垒让巨头水土不服,传统公共交通领域中不论是交通卡、地铁还是公交,都拥有完全独立的技术、资金、安全管理体系,这是巨头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其次,行业属性导致不可能一家独大。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都是一套独立的系统,这不是互联网玩法可以统一拿下的。
“即便是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公交地铁有完全独立的技术体系及行政环境,是壁垒重重的垂直领域;而小码联城团队的构成中,既有来自公交、地铁、交通卡公司数十年的专家,也有来自高德、阿里等等互联网巨头的新秀,所有创始团队成员均有出行行业背景,因此说我们是最能理解公交地铁行业的互联网团队。”
“小码联城不是支付公司,而是整体信息化和商业化的提供商。小码联城既擅长于整合巨头资源,更能提供巨头所无法深入专注而提供的价值,因此小码与巨头们从来就不是竞争关系”。小码联城地铁事业部副总裁吕侃曾介绍说,公共交通作为大众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可以兼容各种移动支付,才能真正普惠于民,而小码联城的核心涵盖二维码、NFC、HCE、ODA、人脸识别等多元的支付方式。
在扫码买票或支付这个高频应用的带动下,低频但附加值高的服务也有可能嫁接到应用中, 例如接驳服务,路线中/目的地商家互动营销和电商、小额金融服务、同行人社交、实名支付(2Gov服务)等等。加之平均40分钟的在途时间,谁都不想放弃这一超级场景。“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小码联城将自己定位于公共交通的“服务者”而不是“革命者”。小码联城则是为城市管理赋能,提升运转效率,这也是小码联城得到城市管理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尽管当前出行场景的竞争开始走向白热化,整个市场结构在发生快速变化,不过谁胜谁负依然没人敢轻易下定论。但不可否认,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将是一个超级入口,小码联城认为其释放的商业版图和生态建设都是围绕这个入口展开,以交通为出发点,辐射N个场景,即为商业赋能的1+N超级入口。
首个运营城市用户数达480万、单日刷码量过百万
针对以公交和地铁为核心的公共交通,目前主管部门的态度是持续投入,大力鼓励。《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要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题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交通部刘小明也曾表示:“解决拥堵问题,还是要靠公共交通”。因此在出行领域,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公共交通项目,具备更良性的发展契机。
2016年7月,小码联城创始团队成员到武汉,专事公交移动支付的技术研发,推出了 “双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公交支付环境复杂的问题,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刷码支付。小码联城首先将该技术用于武汉公交系统,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武汉8000多辆公交车接入支付宝刷码乘车,覆盖了全市430余条公交线路,武汉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公交移动支付全覆盖的城市。
自去年7月上线电子公交卡以来,截至今年5月17日,已经有超过480万用户领取了武汉电子公交卡,2017年7月13日,武汉电子公交卡用户数达100万,成为全国首个突破百万用户的城市;2017年12月29日,武汉公交刷码人次达101万,成为全国首个单日刷码量过百万的城市。
在公共交通领域,小码联城扮演的另一个主要角色是挖掘交通移动支付背后价值的运营机构。小码联城计划将业主APP打造为本地最大互联网生活入口,并且目前在武汉、西安、成都等地,小码联城已经与多地公共交通出行机构和通卡公司,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深度参与运营,并提出了“终点站一公里生活圈”的新零售发展规划,不断地将互联网+出行的运营经验输送到公共交通,为业主解决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运营难题。
比如通过“武汉电子公交卡”可以获取大量的市民出行数据,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反哺武汉公交系统,为公交车辆的路网优化、调度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持。如通过数据可以分析出某一条公交线路的客流分布、客流特征等,从而提高公交服务的精准度以及服务效率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交通方式出现之后,城市公交的运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2017年武汉公交客运量实现了5年来的首次回升。
“为公共交通出行机构赋能,支付仅仅是第一步。” 小码联城介绍说,为公共出行创造更多价值才是小码联城的使命。在目前地铁的互联网运营中,除了运用 “终点站一公里生活圈”将地铁内部级周边商业圈打通,还会进一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手段打造“文化地铁”、“旅游地铁”,进一步发挥地铁的大都会象征使命;将把人群细分数据和城市实时人流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城、车、人”解决运营问题并带来商业价值。
除了上述的“以业主为中心”及“开放性”外、“多元化”更是小码联城服务的重要理念,包括支付渠道和支付手段的“多元”,单一模式对消费者而言是不利的。尽管离线二维码是小码联城研究的亮点,但后续还将推出其他支付方式,甚至包括人脸识别。目前小码联城的人脸识别支付技术已在实验室环境部署,预计将很快推出市场运用。同时对于构建城市安全保障机制而言,人脸识别支付技术的投用对会整个公共交通的安全运维有非常大的提升。
小码联城CEO卢祖传向猎云网表示:小码联城能在武汉成功落地,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武汉是一个具有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公交系统极为发达,并且武汉拥有亚洲最多的学生群体,他们愿意并容易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其次,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以及普及;最后就是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认可和极强的执行力。
目前,小码联城陆续进驻了天津、武汉、南昌、石家庄、郑州、呼和浩特、西安等70多个城市,与其公交、地铁、交通卡公司开展项目合作。但小码联城的目标并非只是实现公交的移动支付,而是要通过移动支付为契机接入城市交通大数据,为数据赋予价值,反哺城市服务。
卢祖传表示:协助并服务于公共交通机构更好的实现移动支付和移动互联网化升级转型,帮助行业机构共建并打造以本地公共出行的最大互联网平台,从而实现真正的“互联网+公交”下公共出行以科技为人、服务为人、便利为人的互联网与人之间生活场景紧密的结合,这也是公共交通领域所需要转型升级最核心的社会价值。
据悉,小码联城2018年计划进驻国内逾百个城市,覆盖7亿用户,并输出多个海外项目。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成立3个月便获得蚂蚁金服2亿元天使轮的小码联城,或将成为武汉第六家、国内成长最快的“独角兽”公司。
同时,小码联城将在今年推出共享微巴计划,将更深入的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提升公共交通效能,从而提升社会效率。小码联城定位为公共交通领域的互联网运营商,始终协助业主以乘客信用支付入口,到乘客出行时间和空间的数据运算,而反馈精准需求服务,形成最终公共交通行业全新的商业金融或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