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无锡新晋独角兽吉姆西启动IPO
无锡新晋独角兽吉姆西启动IPO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王非
私信
28

追逐流量的不止网红,大V也曾四处“流窜”

2018-04-12
转载
近一个月互联网出现了两次网红迁徙运动:一次是从公众号/微博迁徙到抖音,一次是从抖音迁徙到微视。

猎云网注:网红们归根结底做的是流量生意,通过变卖任何他们拥有的东西换取流量。粉丝数量是衡量网红价值的重要指标,所以流量在哪里,网红就会向哪里迁徙。传统媒体的大V们都比较“恋家”,少有四处“迁徙”的喜好。互联网的“大V”就不太一样了,没有“风云”的地方是没有“搅弄”价值的。文章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张佳。

仅最近一个月的时间,互联网出现了两次网红迁徙运动:

一次是从公众号/微博迁徙到抖音,一次是从抖音迁徙到微视。

网红们归根结底做的是流量生意,通过变卖任何他们拥有的东西换取流量。粉丝数量是衡量网红价值的重要指标,所以流量在哪里,网红就会向哪里迁徙。

与依靠粉丝获取影响力的网红相似,在他们出现之前,曾有一批引领潮流、左右舆论的人,我们被称他们为大V。

翻翻近十年年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个全民级别产品的兴衰都少不了大V的身影。巧合的是,这些产品的兴衰周期都是的四年。伴随这“四年一轮回”的宿命,大V们从一个产品“迁徙”到另一个产品,从没停下“搅弄风云”的脚步。

我们今天就回顾一下“四年一轮回”的大V迁徙史。

大V这个概念被广为人知是从微博的认证加V开始的。其实在这之前,大V们就已经存在了。1982年,《半月刊》杂志开辟了第一个个人专栏,当时的名字比较“土”,叫“广告知识”。这个专栏的作家叫唐忠朴,算是第一个大V。

传统媒体的大V们都比较“恋家”,少有四处“迁徙”的喜好。互联网的“大V”就不太一样了,没有“风云”的地方是没有“搅弄”价值的。

01 瞻仰“名人”时代——博客(2005-2009)

2004-2005年,以搜狐网、和讯网、TOM网等为首的门户网站开辟博客频道,2005年新浪拼命推广“名人”博客,以名人为核心的群聚效应促使中国博客发展进入一个快速轨道。 “名人”开通博客,变得像开通杂志专栏一样重要,不开通就没有话语权,可能会退化成一个“人名”。

名人繁华了博客,博客也成就了人名。

火极一时的博客引来了大批野生“名人”入驻,有的写修仙小说,有的写股市评论,有的扒明星“趣事”,有的开伙做饭……

野生“名人”越来越多,显得官方“名人”就不那么出名了。2008年7月3日蚂蚁网的创始人麦田发表了一篇博文,题目为《博客已经过时了》,并同时表明要正式考虑关闭博客,转移向SNS类型的网站。虽然不能仅凭这篇博客就给这个时代判死刑,但博客展现出的商业化困难、用户僵尸化和社交互动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那个时代的用户需求。

这个时候,微博出现了。

02 围观“大V”时代——微博(2009-2013)

2009年8月,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微博服务,其中以新浪名人微博为首,通过内部邀请、名人认证等营销模式,成功地使得微博进入了更多人的生活。很快,微博超越博客,成为互联网中网民社交和情感思维表达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微博内容精简,更符合用户碎片化的信息需求。相比博客增加的“转评赞”功能,使得“名人”们的真知灼见更容易被传播。邀请和认证机制又满足了官方“名人”们被认可的虚荣心,不再担心被野生“名人”占了鹊巢,于是纷纷“迁徙”到微博中,开启了粉丝围观大V的时代。

平台不是慈善中心,要养家糊口的。变现压力让微博忍不住放松了认证要求:某宝几块钱就可以认证橙V,会PS的甚至自己随便整整就能认证。同时,微博还不断给普通“民众”赋权,这就反向弱化了大V们的话语权。

除此以外,涨粉、营销号这些闻着微博流量香味赶来的“苍蝇们”也在不断污染微博的环境。不巧的是,有几个大V还出了一点点事,被全网封杀,然后还去坐了个牢。

慢慢的,围观大V时代就这么走向了尾声。

这大概也到了2013年。

03 “点赞”大V时代——知乎(2013-2017)

2010年12月知乎上线,那时候还是邀请注册制,也就是没有个头脸的人是只能看不能说的。在当时那个崇尚UGC的时代,不让用户进场的产品就像“禁品”一样具有吸引力。不管什么人,逮个机会就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但有限用户的流量产能是没法入大V们的法眼的,除了“托朋友关系”注册个账号彰显一下身份以外,知乎在大V圈子里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吸引力。

真正让大V刮目是到了2013年。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用户量从40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增长至400万!恰逢微博“不景气”又“V心惶惶”,大V们便开始了第二次迁徙……

2013年-2015年,是知乎茁壮成长的几年。这几年里,大V们产出了大量的干货,知乎大V成为“知识”的代名词。“如何看待XXXX”、“XXXX是什么体验”成了提问的标准格式,动辄上千赞的干货产出差点颠覆了百度,成为用户搜攻略、找答案的第一选择。

但是,知乎仍旧没能摆脱“四年一轮回”的宿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知乎开始不断的冒出伪大V:

这些人没有产出干货,靠着“我小时”、“我有一个同学”、“哈哈哈哈哈哈,这个我必须答一下”等七拼八凑了的“段子人生”,粉丝量暴涨,一夜赶超大V,夺取了知乎的话语权。

身份尊贵的大V们怎会跟他们一般见识,一声叹息后“匿了”。

04 耕好一亩三分地时代——朋友圈(2017-?)

后来,大V消失了么?

没有,只是去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搅弄风云的大V们从没放下他们手中的笔:博客关了有微博,微博乱了有知乎,知乎匿了还有朋友圈。在那个只有“朋友”的一亩三分地里,他们依旧不断地输出着自己的真知,只是这次我们没有机会瞻仰、围观或者点赞了。

去中心化从来只是个口号,互联网不能没有意见领袖。

总有产品人在洞察并解决用户的需求,他们敲开了大V紧闭的房门,带我们走进了他们的“一亩三分地”。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