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两会各种社会化媒体一拥而上,而微视作为腾讯的移动社交新战略下的重要产品在这次两会中有各种举措:国务院开通官方微视——中国政府网,首次视频征集网友建议。与CCTV4两会特别报道《我有问题问总理》合作,用户只需要拍一段视频@官微就有机会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梦想。
这是微视在各种大事件中的一部分,而腾讯正希望用这些大事件来引爆这款新的社交媒体。这些举措背后似乎看到了当年微博刚起来时的模样:在市场方面持续投入,而后通过大事件引爆。
短视频市场教育
福布斯杂志在预测2014年社交媒体趋势时指出Twitter Vine和Instagram视频分享功能等微视频应用的兴起,实时视频分享日益流行。
而这种趋势在国内也显露出来,腾讯推出微视、新浪秒拍,大家都在布局。而微视则是这里面最强势的,凭借腾讯社交关系链,微视给人不少想象空间。
先说说为何是8秒视频。腾讯方面的解释是,根据研究,8秒视频相当于短信的70个字和微博的140个字。主要点在于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这是人脑在瞬时能够接受和处理的信息量,这样的限制能够让人记得住。而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内容。
说到这里,如何让用户用好8秒视频,而后作为一种自然的社交方式去表现,这是需要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来培育的。
腾讯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兼微视总负责人邢宏宇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候表示:“8秒如果横过来放,代表一种无穷大的符号,也即内容创意的无限性,这也是微视最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在强调内容。
在明星方面的投入,范冰冰、林志颖、何炅、谢娜、安以轩、莫文蔚等明星,另外还找来了长腿欧巴李敏镐当“带盐”人,在春节前就火了一把。不过明星仅仅是前期吸引用户来了解这个产品的第一步。UGC的视频作为社交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从微视前期的一些策划来看,市场教育效果还不错。在微视上有不少一些可模仿的内容。比如模仿《可爱颂》那种手指舞,还有像《妈妈再打我一次》的活动,这就有点像当年微博的XX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累计与沉淀。
另外微视的爆发节点也在于4G的普及。在人们的印象中视频的流量是很大的,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流量用户对于视频是有一定顾忌的。
从这点上说,微视在人们的心目中的费流量的形象需要不断的教育。在中国目前网络环境下,8秒视频压缩的流量相当于几张图片的流量,但是用户对此却没有真正的感知。
媒体、媒体人攻坚
另外在意见领袖上,微视在媒体人的教育与投入上也是一个关键点。这也是这次两会的投入关键。官方给到的资料显示包括人民网、新华社、广州日报、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美国侨报网、台湾中天电视台等数十家传统媒体入驻微视,并通过它来进行新闻报道两会。
之前说的中国政府网的微视在两天之内播放为68万次。CCTV4两会特别报道《我有问题问总理》节目官微中。用户只需要拍一段视频然后@官微,就有机会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梦想。这个官微平均每条微视都被播放2万次以上,
以中新网《两会尚书房》的热度也不错。此外,包括CCTV1《今日说法》、CCTV4《今日关注》、《中国新闻》等栏目也都大量的采用了用户在微视上的内容。
不少编辑更是微视的重度用户,通过微视让报道动起来。中国新闻网视频编辑让宝奎在其微视上很活跃,他的微视内容不仅包括会议实时报道,也有赵本山被围堵、漂亮的两会服务员等等两会花絮。
看起来很眼熟吧?当年微博中,编辑媒体的精英圈层对于微博的引爆起到一个蛮重要的作用,微视如法炮制作用如何?现在看来效果还可以。
大事件节点爆发
对于社交化媒体而言,只有到了一个关键节点才能真正实现爆发,而这个节点恰恰是一些大事件。新浪当年推出微博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公布数据,因为那时候的没有到关键节点,而2010年,作为微博元年,宜黄事件、我爸是李刚等事件让微博成为当红炸子鸡,迅速走红。
这里说一些题外话,作为一个媒体,新浪的成长和壮大很多时候都基于大事件的作用,98年的世界杯、2011年动车事件都是新浪到达一个颠覆的时间点。作为媒体,大事件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而微视作为下一代社交语言,也需要一个节点,而大事件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节点。说到这个,不知道今年的世界杯会不会是这样一个节点。试想一个事件,动态视频和简单的图文相比,哪个的冲击力更强?
随着微视频应用的兴起,我们看到实时视频分享日益流行。大家都在积极布局与教育:此前Vine甚至还没有推出产品就已经被Twitter收购了,相对于300亿市值被颠覆,这笔买卖很划算(对,Twitter最近的市值正是300亿美金)。当这款应用发布时,只用了一天就飙升到AppStore排行榜的前列。而Facebook更是坐不住,通过Instagram推出视频分享功能。
在国内,微视能否快速撬动市场,形成壁垒,这将成为腾讯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