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梅花投资手札,作者:张筱燕 。作为投资人,张筱燕是一个非常相信数字的人,在投资的过程中最害怕遇到对数据不敏感和对公司夸大其词的CEO。她认为,从公司整体管理层面看,CEO至少要时刻关注、心里有数的有以下这几个数字:每月总成本、总成本中的前三大成本、员工数、账面余额、收入、盈利或预计做到什么量级能打平、盈利。原文如下:
世上的CEO千千万,有产品型的、技术型的、PR型的、诗人型的,我都不怕---要知道,分众的江南春江总那可是出过诗集的诗人,一点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带领分众传媒走向千亿市值。吹牛型的我也不怕,什么峰会、论坛、媒体就是应该吹牛的场合。情怀型的我更不怕,有时候是需要一些情怀、鸡汤来push团队往前跑的。但我唯独最怕一种,那就是不计数的,不计数的CEO说严重点,甚至有可能是公司的灾难,是公司最终覆灭的直接原因,当然这样的CEO,也绝对是投资人的噩梦。
我自己在看项目的时候会有一些小的技巧,就是有时候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反复问创始人一些数据,一是看创始人对这些数据敏不敏感。无论在什么阶段的创始人,都应该对自己项目各个维度的数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果他一问三不知,那他在这个项目上究竟花了多少心血是要打个问号的;或者直接一杆子推到:“我明天让我的COO告诉你。”这只会让我在心里给一个大大的白眼:“切,现在才什么量级的公司,CEO就不管具体业务了?”
二是看创始人是不是存在过分夸大其词的现象,我倒不是说夸大其词不行,毕竟任何人在融资的时候,都希望尽可能多地引起对面的投资人的兴趣,我自己在帮我们的portfolio融资的时候也会略为“美化”、“包装”一下,但如果超过五倍十倍的夸张,我只能定义为是欺骗了,日活10w和日活100w它能是一个量级吗,估值能一样吗?而且市面上不DD就投资的基金我不敢说没有,但毕竟是少数,DD之后不投,岂不是大家都难看,以后还怎么行走江湖呢?
我是一个非常相信数字的人,再说创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赚钱或者要让人相信你会赚钱,那赚钱落实到最后无非是几个数字的加加减减,收入—成本=利润,不赚钱甚至是赔钱都不要紧,但创始人一定要对哪些地方花了多少拿回来多少,哪些地方钱是白花了有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判断。财务的三张表,不要求创始人有多精通,毕竟财务出身的创始人基本上很少,但基本的收入、成本还是要看得明白的。
我认为从公司整体管理层面,CEO至少要时刻关注、心里有数的有以下这几个数字:每月总成本、总成本中的前三大成本、员工数、账面余额、收入、盈利或预计做到什么量级能打平、盈利。
我认识一个很优秀的CEO,说实在他对自己产品的一些数据简直有点痴迷了,去别的公司拜访,也不管人家方便不方便,上来就问你们xx产品的次日留存有多少,得知是商业机密以后一脸怅然若失的样子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我还得在一边帮着打圆场。但事实证明,这样的CEO成功的概率更高,因为他真的全身心都在自己要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从业务层面,我认为一个称职的CEO必须要对以下的数据烂熟于胸:2C产品---总用户数、日活、次日留存、前三大渠道ROI;2B产品—总用户数、单个用户销售成本、平均用户收入、续费率。
世界上成功的CEO千千万,但不计数的CEO无论前面多么顺风顺水,最终一定会吃亏的,数据里面有金子,这是一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