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10月30号(编辑:老翟)
最近国内两大著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锐迪科纷纷进行了私有化退市,引起了众多电子发烧友的关注与猜测。联系到之前展讯并购锐迪科的绯闻,众多发烧友将此解读为,两家意图依靠国有资本进行并购扩张,以应对现在的市场整合趋势,防患下一个市场寒冬。
展讯为基带芯片设计公司,在手机基带设计方面,特别是TD方案的基带设计领域,拥有众多核心设计专利,优势明显。最近的TD-SCDMA基带芯片被三星等国际大厂采用的实例,充分彰显了他的基带芯片设计实力。
锐迪科是射频芯片设计公司,即蓝牙、wifi、FM、GPS等射频芯片的设计研发,他在射频芯片设计领域具有多年的积累,其低功耗、低成本的创新射频芯片设计方案,占有非常大的优势,赢得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其“三合一”“四合一”的射频芯片被众多国际大厂采用。
两家产品明显不同,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都算是拔尖的。在目前国际大厂的高度整合的单芯片解决方案的攻击下,两家公司的生存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未来,具有更低成本、整合优势的AP+BP+射频芯片等,更多芯片合一的单芯片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提高毫无疑问将逐渐占据主流。而只有单一领域优势的展讯与锐迪科,显然不能很好应对这样的趋势。未来两家必定会做出收购与合并的抉择,不过这样的决策需要面临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而与谁合并、收购,可能也不是如大家所一厢情愿那样。
第一: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
上边已经提到过,由于两家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拔尖的。在并购之后,由谁来做决策层?由于两家的专业方向不一样,高层做出的决策,各自的主干会不会因为专业理念不同而不能实心踏地的执行?未来战略布局、产品方向如何很好调和?
这些问题是最为棘手的,说白了就是公司政治。极大地拖低了公司的战队力。对于以后发展并不利。像炬力收购SigmaTel使得股权变动,核心人才流失的先例,已经为各家公司提前敲响警钟。
第二:市场的多变性。
虽说目前高度集成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是市场大趋势,但在各自细分的市场里,找到相应的生存空间也并不是不可能。独立芯片也有自己的优点,会一直存在相应的生存空间。
单芯片解决方案的进一步集成、优化,占领并得到市场的认同,也需要一个不断地时间周期。在这个周期里,两者通过各自专业灵敏的市场嗅觉,逐渐通过技术抢攻,在经历一个阵痛期,他们的发展可能比合并为一家发展更为健康。
而期间其中一家的发展陷入困境,另一家再进行全盘收购也可很大程度上避免公司内部分立的情况,能够专注于市场与产品,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另外,收购其他营运状况不佳、规模小的公司,补充自己技术的不足,获得更多喘息的机会,加快研发速度进行反扑,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目前,展讯、锐迪科也早已收购自己短板方面的公司作为补充。锐迪科收购基频公司Coolsand互芯,展讯收购拥有wifi芯片技术的成都穿越电子,向各自的领域进行延伸。
第三:互补的公司不宜进行合并。
对以往比较成功的公司并购案例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并购前要么是死对头,要么并购的目标只是为了打消专利壁垒,两者涉及专业领域是相同或者相似的。
例如联发科近几年的几个并购案例,收购基带DSP IP供应商Coresonic,收购ADI手机芯片业务,以及最近的大小M合并案为的是晨星的电视芯片业务。我们可以看到每次收购的业务都是自身已有的,不是为了互补,而是为了增加技术和专利优势。
而相比展讯与锐迪科两家,在对方的领域涉足都不深,在合并后,虽然技术专利都有了,但明显两者之间不能很好的互相控制,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定、技术融合、产品规划都不利。而在目前智能手机瓶颈期,新设备还无眉目,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极大,更需要公司内部团结一致,抛除一切杂念,紧盯市场。这时,稳定公司内部比什么都重要。底盘不稳,再大的树也会被风吹倒。由此看来,贸然合并显得更加危险。
同样的,各位电子发烧友还在意淫的瑞芯微与全志、海思与炬力、格科微与思比科等等合并之后,双双合力,一步捅到高端市场。都是不切实际,且危险成分极大的。
目前,市场给各个公司还留有不同的发展空间,离生死抉择还有一段时间,未来变数很大,谁选对了方向,就有可能破除危机,去收购其他没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据IC设计分会统计大陆目前上百家能自负盈亏的芯片公司,收购市场并不局限、有众多选择。
近期,较大芯片公司的小规模收购,以及业务相似的小芯片公司之间的抱团取暖的合并,会时有发生。这是正常的市场发展所致,至于其他强强互补联合的概念遐想,一切还是留给市场来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