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4月23日报道(编译:福尔摩望)
编者注:本文是Eric Ries与Steve Case之间的对话。Steve Case是AOL的联合创始人,现在是Case Foundation and Revolution的主席,最近他出了一本新书,名为《第三次浪潮:一位企业家对未来的憧憬》(The Third Wave: An Entrepreneur’s Vision of the Future)。
Q:这本书并不是第一本书名上带有“第三次浪潮”的书。很明显,你是在致敬未来学家Alvin Toffler。和我谈谈他,告诉我为什么他的书对你产生了影响。
A:当1980年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这本书面世时,我是Williams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他在书中想象了一个电子化的地球村,人们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服务和信息,参与进一个互动的世界,并基于共同的兴趣而不是地理位置建立属于自己的社区。换句话说,他实际上预言了互联网的商业化。
我被他的憧憬所迷住了,认为那就是我想要做的东西。但是当我从大学毕业时,还没有互联网公司的存在,也没有什么创业文化。所以我先后在几家大公司里工作,直到1983年我终于找到机会进入了互联网世界。
在我们打造和壮大AOL(美国在线)时,我从未忘记过Toffler的憧憬。那种关于互动社区的想法正式AOL的本质。我们相信,杀手级应用将会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在AOL发展劲头最高的时候,美国大约有一半的互联网流量都是经过AOL的,超过一半的访问都是和电子邮件、留言板、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这些社区相关。
一些年后,我碰巧认识了Alvin和他的妻子Heidi。我了解到她也参与了这本书的写作,但是由于出版商的原因,作者只写了Alvin。这也是我将这本书命名为《第三次浪潮》、向Tofflers夫妇致敬的缘故。
Q:既然存在第三次浪潮,那必定也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能和我们讲讲它们分别是什么吗?
A:第一次浪潮是关于互联网的建立。它创造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给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网络。当时的标志性企业包括AOL、思科、Sun、微软、Netscape等等,大部分都集中于硬件、软件、网络、服务等领域。他们建立了核心基础设施,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公司的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当我们于1985年创建AOL时,只有3%的人口上网,而且他们在线的时间每周只有一小时。除此以外,那时候连接网络每小时需要耗费10美元,而且相当麻烦。比如说,你必须得去专门的电脑商店购买调制解调器,因为那时候连接还不被个人电脑制造商所重视。
第二次浪潮是关于在互联网上开发应用和服务。它大约发生在世纪之交。当很多人都开始上网后,行业里的重心就开始往应用和服务偏移了。在第二次浪潮里获得巨大成功的公司有Facebook、谷歌、Twitter以及Waze。
Q:那第三次浪潮是什么?
A:第三次浪潮才刚刚起步。现在的重点将转向把互联网无缝整合到我们的生活中。企业家们将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我们保持健康的方式,甚至是我们的饮食习惯。这些事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里已经有所改变,但是他们将会在第三次浪潮里变化的更多。
但是成功需要一个新的剧本,这也是我写著这本书的原因。某些在第二次浪潮里重要的部分(比如人民群众和令人信服的平台)将会依旧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会有一些新的动力加入。因为竞争变得复杂,伙伴关系将会变得更重要。由于许多部分都受到监管,所以政策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坦白的说,坚持不懈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一夜成名将会变得罕见,这种影响可以算是革命性的,但是获得这种影响的方法有时则会发生进化。
Q:硅谷会对第三次浪潮产生最大的影响还是其他地方?
A:硅谷将会继续担任其创新中心的角色。那里的生态系统非常强大,人才、资本和无所畏惧的态度驱动了颠覆性变革。但是在第三次浪潮中,我想你会看到区域创业的加速,也就是我在书中所提到的“其他地方的崛起”(Rise Of The Rest)。我花了很长时间去了解Rise of the Rest,我走遍全美访问了众多新兴的创业生态系统,会见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家。我发现Buffalo、新奥尔良、Charleston、Nashville、Madison等众多的城市蕴含着难以置信的潜力。
正如你以前所提到的,精益的创业运动对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部资源的利用能力让众多小型甚至分散的团队拥有了创新的资本。随着创业团队的小型化,创新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也许有些人会选择在硅谷,而有些人则会选择在其他地方。
而且,随着众筹的产生以及资金的筹集更加容易,创业团队并不一定需要扎根在风险资本所在的城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全美最大的公司往往是在美国的中部地区。比如说,农业科技的领头羊孟山都(Mensanto)总部是在圣路易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United Health是在Minneapolis;最大的健康科技公司Under Armour是在巴尔的摩。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而随着伙伴关系变得更加重要,一些有合作关系的公司将会互相借用彼此公司里的人才的现象也会变得更加普遍。
Q:第三次浪潮所涉及的技术产业有多大,涉及诸如农业、制造业、医疗保健等产业又有多大?
A: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处于第三次浪潮中的创业者将会利用一切必须的工具去变革诸如健康、教育、金融服务甚至餐饮等行业。在第三次浪潮中,技术本身将会变得更加水平,可以触及所有的行业(事实上,我们已经逐渐用“互联网驱动”代替“电力驱动”了)。所以,不论是垂直农业、先进制造业还是精密的医药业,都将会被“物联网”所占据。
Q:大多数人都知道你是AOL的联合创始人,但AOL只是你所创业的一部分。你在AOL里遇到过哪些古怪的事情?又有哪些事情是非常超前的?
A:在我们创办了AOL十年后,我在论坛上接受了一次访问,我被问到“为什么我们需要互联网?”的确,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公众接受这个概念,甚至在十年后我们依旧在做这件事情!当我们创办AOL时,消费者以及企业想要连接到网络依旧是非法的。那时候有许多阻碍的事情需要解决,非常困难。当我们在1992年上市时,我们只拥有18.4万用户,那时候我们已经做了7年时间。但是又过了7年,我们的用户就已经超过2000万了!
回顾那个时候,我们的重心在于3C:社区(Community)、背景(context)以及内容(content)。我们相信它们都是很重要的,但实际上社区才是最重要的。那时候我们提及“杀手级应用”指的是人,而不是现在的意思。
但是在有些事情上我们是错误的。我们在1986年和Lucasfilm合作开发了第一代在线图形多玩家游戏。但那是基于Commodore 64计算机和300波特率的调制解调器设计的,所以看上去很基本。我们收购了第一个搜索引擎Webcrawler,但是却错失了让它变成谷歌的机会。我们尝试过收购当时只有两名员工的雅虎,我们提出了200万美元的交易,但是他们拒绝了,取而代之选择了风险资本融资。
有时我们拥有正确的展望,但是却执行的不好,和时代华纳的合并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在2000年合并了两家公司,期望有一个光明的数字未来。这要比Facebook、Twitter、Youtube、Skype、Netflix甚至iPod的出现都要早,而他们的概念也是我们合并公司后希望能够引领的潮流。但是我们就是无法让员工很好的进行合作。从中我领悟了一个世纪以前爱迪生所说的名言:“没有执行的展望只是幻觉”。
Q:你花了很多时间和国内众多的企业家进行交流。你经常给出的建议是什么?
A:对我来说是人。创业是一个团队活动,所以你必须得拥有一个正确的团队。你需要把重点放在未来而不是现在,这也是我决定写这本书的原因。第三次浪潮将会是与众不同的,需要一个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剧本。伙伴关系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有一句非洲谚语非常适合用来定义第三次浪潮:“如果你想要走得快,那就单独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企业家们可以在第三次浪潮中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必须选择合作。由于政策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需要和政府一起进行建设性的合作。由于变革需要时间,所以他们需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