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猎云网
私信
27

可穿戴式设备的未来,在第三方开发者手中

2013-06-06
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最重要的是吸引开发者开发应用。设备制造商们需要来自第三方开发者的创意。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战争已经打响:各家已经开始使出全身解数招徕开发者。

Jawbone UP

猎云网6月6日报道(编辑:辰羽)

自从2008年 苹果发布了App store之后,各个公司之间就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它们每一个都使劲浑身解数,吸引开发者为其开发app。在智能手机领域,iPhone和 Android已经遥遥领先,在它们身后拼命追赶的,是诸如WP、黑莓这样的“小盆友”。而在平板电脑领域,iPad一家独大,凭借各式各样、数量巨大的 app,让它的后来者“望洋兴叹”。不过,现在,一场新的革命即将爆发——可穿戴设备app。

毫无疑问,可穿戴设备成了上周D11大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正如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那样,与会者的热情和时下可穿戴设备的功用不成正比。我个人也同意这个观点。虽然可穿戴设备具有很大的潜力,可就目前来看,这些“利基产品”主要是个人专属产品,并且仅仅被用于健康和养生。

可穿戴设备大有潜力,但渗透率十分有限

弗 雷斯特研究公司在2013年第1季度,曾针对可穿戴设备的话题,对线上的4673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其中6%的成年人将可穿 戴设备用于跟踪特定运动过程中的身体机能表现;5%的人表示他们将可穿戴设备当作跑步机,记录他们每日的运动量;5%的人将那些设备(比如Lark 、Jawbone UP)用于记录睡眠质量;另有3%的人表示,他们用那些设备(比如Lumoback)测试他们身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由于一款可穿戴设备往往不只用于一 个方面,因而上述数据会有交叉)如果将这个调查报告中的抽样统计数据进行换算,那也就是说,6%约和1100万个美国人。也许,这个庞大的数字足以让你明 白,你曾经渴望得到的那些设备,究竟发挥了多大的功效。不仅如此,它与我们获得的调查数据还相差甚远。根据我们和零部件供应商所收集的数据预测,今年全世 界将有2000-3000万的人拥有可穿戴设备。

弗 雷斯特的调查报告还显示,如果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它的市场还将变得更大。44%的人表示,他们希望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他们锁车门或房门,这样他 们就不用出门带着一大串钥匙了。30%的人希望这些设备可以根据他们的脾气秉性推荐相应的媒体。另有29%的人表示,他们希望这些设备可以用于监控孩子们 的行踪。就今天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上述人们的希望都有可能实现。

app才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灵魂”

不同手机中的app最能显示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开发多种多样的app是 提高渗透率的良方。来自于设备自身传感器的数据没有多大价值,无论设计的如何“精明”,一段时间下来,都会让我们对它提供的有限应用感到疲劳。单 一的资源输入,永远都不能换来设备的智能和实用。设备制造商们需要来自第三方开发者的创意,“众人拾柴火焰高”,来自第三方的app往往更能完善设备的功能。

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战争已经打响。Jawbone近日宣布将把10款新app整合进UP(译者注:UP是一个全方位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的系统。手环在后台跟踪用户的运动和睡眠。),同时它还计划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开源的API(应有程序界面),以便进一步扩大原有UP的功能。Jawbone的做法是很明智的,除了已有的诸如MyFitnessPal和MapMyFitness的健康app之外,现在它还能提供增值app,比如IFTTT。此外,Nike也励志要建立自己的应用平台。2013年3月,Nike和TechStars联合发布了它的“加速器”项目(Accelerator program)。该项目主要是推动10家公司使用Nike+API和移动SDK进行应用开发。

google glass

谷歌眼镜将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势

Jawbone和Nike的应用已经证明了,一个小小的手带能负载强大的功能。不过,更重要的东西往往是戴在头上的,比如谷歌眼镜。谷歌眼镜已然成了时下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可穿戴设备。它吸引着各阶层的开发者为其开发各式各样的应用,上到顶级品牌媒体(如CNN、纽约时报)、一流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Path、Tumblr)下到独立的开发者,比如Lance Nanek。 Nanek为谷歌眼镜设计了一款名为MedRef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医院轻松地分享和召回患者的病例。也许这款应用在设计上稍显杂乱,可它包含的脸部识别功能(通过照片和Betaface API进行识别)实属不易。不过,到目前为止,谷歌眼镜还不允许它的应用中具有脸部识别功能。

看似不太明显但尤为重要的是“特定的垂直应用平台”,比如Qualcomm Life’s 2netAetna’s CarePass。这两个平台都可以帮助开发者把他们的app和硬件的功能挖掘到极致(虽然这两个都不是可穿戴设备的专属平台,可它们都支持多样化的健康应用设备)。

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场可穿戴app大战的赢家将不止一个。不过“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并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将会打造一个“弱肉强食”的生态圈。这一点,我们看看对于作为后来者的微软和黑莓的诸多诟病,就一清二楚了。提姆·库克在D11大会上指出,可穿戴设备将会作为苹果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个分支,即使作为后来者,苹果仍有能力让开发者都站到它这一边来。苹果为起开发者开出了高达90亿美元的薪酬,而且坐拥500亿的app下载次数。这样的苹果公司,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稳定、强大的社区。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消费者,将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一旦可穿戴设备app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消费者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增值产品”。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app将让用户手中的设备具有更大的价值,就跟现在的Xbox和iPhone一样。对于那些以应用为中心的设备,我们永远持乐观的态度。也许你不知道明天你的设备会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可是毫无疑问的是,未来它将做得更好、更多。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可穿戴设备的临界点,看看那些app,也许你心中就有数了。

Via:ReadWrite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