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6月3日报道(编辑:Andie)
人 们往往习惯于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混为一谈,将二者并称为“移动设备”。其实,这是个误解。那些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看得很清楚,他们指出,人们使用平板 电脑的行为类似于他们使用台式机和笔记本,但却和使用智能手机时候的行为不太一致。智能机和平板只不过是在软件方面相仿,都是基于“发现机制”(从app 商店中下载各种应用)和“货币化技术”。
微软正在运行一些广告,嘲笑iPad是个“日常消费品”。以下是2010年乔布斯对于iPad的创新点(生产效益)的讲话:
在 为iPad制作app这方面,我想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些皮毛功夫,我们还可以做出很多有价值、有创意的app。当我用iPad写一个长达35页的文件时,我 就想,要是能有一个“蓝牙键盘”该多方便啊。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太多的app等待我们去创造、去优化。目光不要太短浅,充分发挥想象。比如, 未来我们设计出的app可以让iPad用于视频编辑、图形艺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追 溯app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用户界面的变革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类型的app。上个世界70、80年的电脑还是基于文本的界面,因而那时流行的电 脑应用主要包括文字处理(如Wordperfect)和电子表格(如Lotus 1-2-3)等。到了80、90年代,随着图形界面的广受欢迎,展示类app(如Powerpoint)和照片处理类app(如Photoshop)出现 了。如果历史能重新上演这种演变趋势的话,那么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加“专属化、独特化”的平板app被创造出来。
应用商店的出现对传统软件行业有三大影响:
第一,它减少了软件商30%的收益。单是这一条,就已经让那些大公司(比如微软)望而却步了,更别提势单力薄 的小公司和那些希望短期套现的风投了。不是所有的公司,即使是根基稳固的大公司,都能经受得起30%的“收益折扣”。
第二,它渐渐“养成了”用户希望以低 价购买软件的习惯。现在我们每月花上30美元就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app(有些大型游戏可能要化费30美元或更多)。这点让那些传统的以卖软件为生的大 公司无从招架。
第三,App store中的“发现机制”引发“马太效应”。这种发现机制指的是app商店中的app下载排行榜,越是排在前面的app越会有更多的人去下载,这样强者 越强,弱者越弱,有些应用根本无人问津,这就是马太效应。那些新开发出来的app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凭借着“差异化”取得市场了。就好比是电影行 业吧,制片人看到“大片”赚钱,因而就都去拍摄炫目的大片。不过,新型app发现机制(比如Facebook和Twitter)也许能些许缓解这个效应。
有 眼光的企业家发现了这一新事物的所创造的“附加”商业模式。App store不是靠收取用户的下载费用来赚钱(或者说不是主要依靠),它在这个“商店”之外获取收益。比如线下产品和服务(Square、Uber)、线上 服务(Spotify、Dropbox),甚至还涉及到硬件领域。现在移动领域中的成功企业(真正获得收益)要么是PC领域的“王者”(比如eBay、 Amazon、 Facebook),要么就是发现了之一新商业模式的“后来者”。
最 近“果粉”们和“谷粉”们爆发了一场关于苹果和谷歌谁是移动时代的胜利者的大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苹果利润更高,谷歌拥有更庞大的用户群。不过,问题的关 键是,开发者是否会或者什么时候会“全面转投”Android,首先为其开发App。 目前,苹果虽然失去了市场份额,可是仍获得最大的收益。不过,从我和一些企业家的谈话中,不难发现Android“独揽”app市场的时代已经已经不远了 (1-2年)。
移 动时代的到来为B2B模式的软件市场带来了一个春天。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无时无刻离不开他们的iOS或Android设备了。这样一来,给三类 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第一类,积极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转型的传统B2B软件公司;
第二类,维护移动设备正常运转的公司(比如移动设备安全、维护等服 务);
第三类,移动时代商业模式的新兴公司(比如,将原来用纸、笔进行的工作用智能软件来代替完成)。
Via:Chris Dix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