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19

微创新听的耳朵都快起茧了,不妨试试“多维创新”

2015-06-03
中国科技企业在过去一直以追随者的形象示人,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从业者正在努力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相继出现小处着眼的渐进式改良的微创新、破坏式创新、边缘式创新、山寨式创新和多维创新等方法。

本文系猎云网读者投稿,作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罗超(luochaotmt)

中国科技企业在过去一直以追随者的形象示人。互联网行业出现了Copy 2 China的C2C模式,中国的某些硬件厂商同样被美国同行指责抄袭,同行之间互相模仿并上演如孩童般的骂战则是家常便饭。虽然有中国制造的优势,却不小心戴上了“山寨大国”的帽子,这是中国科技的黑历史。最近几年,中国的从业者正在努力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大家的体位却各不相同。

微创新:小处着眼的渐进式改良

说到中国的创新,我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微创新”。这是中国不少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方式。微创新已自成一套研究理论,有专门的研究人员为其步道。在我看来,微创新本质是整体上循规蹈矩,某些局部细节上进行创新。有这么几个典型的案例:

腾讯:QQ并不是第一款IM,腾讯旗下的大多数业务都有先例。腾讯却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凭借一个或者两个小功能胜出对手,微信的附近的人就属于微创新。

小米:小米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而是基于Android定制MIUI,在模仿iOS等系统的主体验时,进行了一些微创新,比如解锁方式——这也是大部分ROM的创新方式。

360:微创新究竟是谁提出的,众所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周鸿祎所提出,在他看来微创新就是围绕用户体验创新,只要抓住并做好一个点,就可以打动用户的心,比如360查杀流氓软件,再比如360的“击败全国90%对手”的排行榜,都是属于这一类创新。

微创新做到了以下几点:1、站在巨人肩上。大幅提升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出错几率更小,因此我认为它可以被称为“先模仿后创新”。2、降低创新成本。微创新并未违背知识产权保护,顶多承担道德上的指责。同时它只改变局部某个点,创新失败不会影响全局,还可以小步快跑、将某一点做到极致,实现“单点突破”。3、兼容用户体验。微创新并未大幅改变产品既有体验,用户不需要重新学习,它是一种“渐进式改良”,是一种温和的创新方式。

这种创新方式风险低、效果快,很适合大公司。尽管有人说这种创新是“伪创新”,不过依然受到大公司亲睐。马化腾最近曾表示:“对我们来说没有,对谁抄谁,看谁能满足需求。”,大抵可以说明这一类创新公司的想法。

破坏式创新:不破不立

与微创新的渐进式改良相反,破坏式创新模式强调根本上、整体上和模式上的创新。破坏式创新指创造全新的市场和价值链,对旧模式是全新的替代,因此它也被称为“颠覆式创新”。破坏式创新理论的提出者是哈弗商学院教授克雷顿·克里斯汀,这位教授还有一个概念更为人所知:创新者窘境。大企业难以创新的根源是决策者过去一直进行明智的决策,确保几十年长盛不衰,不过历史上的成功却成为其包袱,难以迎接破坏式创新。

中国最典型的破坏式创新案例是360的免费杀毒。通过将杀毒免费,360后来居上,破坏了旧的安全市场格局,卡巴斯基、瑞星等老牌玩家被淘汰出局,这些玩家很难跟进免费杀毒,想要跟进为时已晚。与之类似的,还有小米的互联网手机模式、淘宝的免费模式、Uber所代表的分享经济,都是从模式上彻底改变,颠覆旧市场。

这种创新对于成熟企业而言需要冒巨大的风险,对于小企业来说,却是低成本甚至是唯一的虎口夺食方法。在人们的直观印象中,这种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克洛庞帝在The Big Talk就曾明确反对微创新,“渐进改良是创新力的敌人,这是一种病,在过去50年间,有非常多重大的技术问世,但是最近4、5年以来,渐进的改良成为主流,这样诞生了不少好的产品,好的公司,但是这种渐进式的改良阻碍了创新的步伐。”

有意思的是,微创新和颠覆式创新经常矛盾地出现在同一个公司身上。360早期通过破坏式创新取得成功,后续却切换到微创新,破坏式创新可能只有一次,微创新却可以每天都来。小米,在产品上微创新,在商业模式上却是破坏式创新,商业模式相对产品更容易创新,且不需要改变用户习惯。公司越小、发展越快之时,更亲睐破坏式创新;公司越大、发展变慢之后,将走向微创新。

边缘式创新:从边缘到中心

边缘式创新是《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所倡导的创新方式,它与破坏式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强调创新的源头,而不是过程和结果。

凯文凯利认为“边缘式创新所具备的共性:质量低、风险高、利润低、市场小、未被市场证实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共性让大公司内部出现边缘式创新变得相对艰难,由此很多颠覆性创新技术其实大多数是从外部产生的,而在外部式的创新中,主导者是大量起初被大公司所忽略的新兴创业公司。”

边缘式创新意味着某些今天的非主流,可能在明天成为主流。今天的非主流技术往往是小公司在探索,它们中的某些将是大公司的潜在破坏者,时机成熟就会冒出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早期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现在却成为主流。

大公司防范于未然,开始投资一些新兴小公司,抑或采取内部创业的制度,以期建立一个“法外之地”,让边缘创新在内部发生。一个例子是微信,这款腾讯移动时代的王牌诞生于腾讯广州研究院的QQ邮箱团队,腾讯总部专门负责移动业务的MIG却因为种种过去的包袱无法做出类似的应用。

山寨式创新:为山寨正名

山寨文化是“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在一些激进派看来,山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尤其是在硬件行业。

一方面,它大幅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绕过政府批文这类繁文缛节,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粗暴但是有效,比如山寨电视盒子;另一方面,山寨产业让整个市场脚步更快,智能手机可以做到300元不到的价格甚至更低,盗版Office让中国人更早拥有电脑办公条件。

这种创新模式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某一方会受到伤害,但它效率最高、行之有效。

正是因为此,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硬件产品,总不乏出现对优秀产品的“虔诚的模仿者”,点点网就曾对Tumblr进行“每一个像素的模仿”,并称这是对后者的致敬。为什么山寨并非无一是处?因为如果不存在商业利益冲突,人们为何要重新发明轮子?如果被山寨的一方开放分享,就走向业界所认可的“开源模式”,软件开源、硬件开源、电池技术开源,正在进行当中。

多维创新:大公司的未来

联想CEO杨元庆在近日的Tech World上分享了联想的创新方向,表示联想是一家创新公司,并且只有创新才能确保它保持成功,联想一直在三个方向进行创新,设备创新、连接创新和基础设施创新。

着重谈创新,有些出人意料。尽管联想已经取得PC全球第一、智能手机和x86服务器全球第三的成绩,在我印象中它是一家很平凡的硬件公司,并没有“发明”什么产品,而是靠市场、收购这些策略,成为巨头。与之类似的企业,还有三星、阿里巴巴、IBM等等,过去我都很难将之与创新联系到一起。

这让我思考,大公司在微创新之外是否还有更多可能。

联想的创新很难归为微创新——它并不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渐进式改良。也无法被归到破坏式创新、边缘式创新或者山寨式创新。联想在某些地方是微创新,比如手机ROM,再比如主打高清拍照的VIBE手机;在某些地方则尝试边缘创新,比如投资虚拟现实这样的目前尚不是主流的技术,以及投资神奇工场尝试抓住智能硬件这一非主流产业,总之,联想的创新有多种方式、多个维度,姑且称之为多维创新。腾讯、三星等公司都采取了这样的复杂的、综合的多维创新方式。

在我看来,多维创新方式将会成为大企业的主流选择。

首先,创新不能止步,大企业给人的固有印象是缺乏创新,实际上它们总是在做新的尝试,只不过很容易被主流领域成功的光环所掩盖;

其次,微创新已经跟不上多变的市场环境,如果只做微创新,明天就可能被边缘式创新者所颠覆,要避免这一点最佳方式是让颠覆来自内部,比如投资外部创新者、或者创造内部竞争的环境;

最后,大企业只要有创新意识,并不缺乏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过去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承担创新风险,通过边缘创新、内部创新、微创新这些方式可以最小化风险。Nokia等科技企业的衰弱,帮着科技大公司提高了保持创新的警觉。事实证明,具有多维创新能力的公司依然坚挺,IBM、微软,依然是对应领域的老大哥。

小结:每一家科技企业都在试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向,中国科技公司的创新能力正在增强,创新成果被海外巨头抄袭,屡有发生。在各种创新模式被应用到企业的过程中,中国创造正在成为现实,以后千万别再说“中国科技公司只会抄”了。

 

注:本文系作者本人投稿,不代表猎云网立场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