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5月21日报道(文/邻章)
传闻年年有,黑莓特别多。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又一落魄者,黑莓这个几乎是安全代名词的公司频频传出被收购的绯闻。近日,这一绯闻又有了新主角——微软。金融博客 Betaville报道微软欲将黑莓收入囊中,该报道称:“有接近微软的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微软有意收购黑莓,并在当下已经聘请了德意志银行和高盛集团对该交易进行评估,帮忙确定黑莓究竟价值几何。”
在这个荷尔蒙弥漫的季节出现微软要和黑莓“结婚”的消息,总觉得让人又相信爱情了,但我却不得不对这则消息泼泼冷水。个人认为:在当下微软收购黑莓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这一传闻估计又是某些网站的一厢情愿。
其实市场传闻微软要收购黑莓,这已不是第一次。而这些传闻翻来覆去说微软要收购黑莓。其实无非以下几点原因:黑莓数年来所积累的庞大专利资源、企业服务领域安全技术、当前较为领先的黑莓QNX车载信息系统以及优秀人才。
这两位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魄者,结合在一起,齐心协力以打开移动端的局面。初看之下,似乎还真有一些合理性。但仔细想想,却觉得这样的合理性其实并不合理。而这不合理,也正是我认为微软要收购黑莓这一传闻可信度是微乎其微的原因所在。本人理由如下:
一、微软是否需要黑莓专利
在微软收购黑莓的这一传闻中,微软首要看重的就是黑莓所拥有的专利。而看重专利的目的则是在于使用专利去获得更多的专利授权收入。的确,微软在安卓上的专利授权收入不菲。此前已有报告称:微软2014年在安卓厂商上获得的专利授权收入已成为微软的十亿级业务,并且在未来还能持续增长。而微软收购黑莓,就能够在获得黑莓多年积累下来超4万项的海量专利。
而这些专利能够进一步扩充微软的专利军火库。以达到如上所说的:进一步扩大微软专利优势,使微软在与安卓和苹果的对抗中占据领先优势,获得更多的专利授权收入。这一模拟推演似乎合情合理,但现实真能1+1>2吗?我个人认为就微软觊觎黑莓专利这一首要动机是否真实存在。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黑莓的专利的“防御值和杀伤力”如何;二是微软当下的专利政策如何?
不可否认,黑莓的确是专利大户,市场也对黑莓专利价值估值颇高。但是从黑莓经历的多场专利大战来看,黑莓的专利的防御值和杀伤力似乎并不高。其此前在与NTP、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的专利纠纷中,黑莓的海量专利并未发挥效力,黑莓在这些专利纠纷中屡遭失败。这让我对微软获得黑莓专利后用其创收持保留态度。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微软是否真的需要黑莓的这些专利来扩充军火库。微软作为老牌科技公司,其自身专利底蕴深厚。早在2013年,根据微软自身公布的信息可知,微软所持有的全部专利就已经超过了4万项。而微软的这些专利如上所说也显示着他的威力。微软似乎没有特别需要黑莓这些专利的理由。
并且,在当下,微软的专利政策似乎也发生着改变,自微软新任CEO纳德拉上任以来,在其“移动为先,云为先”的策略下,微软对安卓厂商的专利政策似乎以从此前的专利收费转换为现在的用专利换合作,用专利换取微软应用在安卓设备上的出厂预装。从与三星专利纠纷的和解,到与戴尔、和硕等十一家Android设备生产厂商达成最新的预装合作意向,微软和安卓厂商合作的信号日益明显。所以在当下,微软也不会去得罪那些安卓厂商,使自己“移动为先、云为先”的计划受阻。
所以,黑莓专利虽然庞大,但实际效能还有待考验,并且微软当前并没有特别充足的理由来需要这些专利。所以我认为专利说不靠谱。
二、黑莓的企业服务领域的安全技术
黑莓的安全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黑莓的代名词,更是黑莓手机在当下赖以生存的唯一优势。其安全技术有着独到之处,其BBM和黑莓企业服务BES有着相对的安全领先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并未有大幅超前其他竞品。并且就微软自身而言,其早已打造着自家的企业级服务,其Skype for Business、Exchange 和 Intune等企业级服务早已打开市场,并且于黑莓相比,也并不落后,黑莓在安卓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正在持续缩小。
并且即使黑莓有着这些相对领先的企业级安全服务,其在企业级或者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市场上,也在持续的丢失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取代他的则是iPhone和安卓和微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黑莓的安全还能支撑多久,微软假设拿到了,就能够顺利的让此前的黑莓用户和以及流向苹果和安卓的企业级用户快速回归吗?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上述分析可知:黑莓的安全优势并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壁垒,其在企业级市场的失宠视乎已经说明其安全优势已经被进一步削弱。微软为此也不值得。
三、黑莓QNX车载信息系统
黑莓虽然在当下落魄,但它也有着自己能够吸引人的一亩三分地——黑莓QNX车载信息系统,其在当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相关报道指出:黑莓QNX占据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或车联网系统超过60%的市场份额,其在通用、宝马、奥迪、丰田、雷克萨斯都是QNX车载系统的客户。而最近颇受关注的苹果车载系统CarPlay也是基于黑莓QNX车载信息娱乐平台来实现更换电台;更有福特抛弃微软转为黑莓的市场传闻。可以说,在当下智能汽车大热的背景下,黑莓QNX车载系统已成为黑莓未来复兴希望的王牌。
然而,在车载系统这一市场上,虽然黑莓占据着领先优势,但是微软也不是吃素的料。在当下,黑莓QNX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微软。福特的Sync车载系统就是微软提供底层构架,而且在当下智能汽车的大潮小,微软在去年的Build 2014大会上,就推出了新的全新设计的车载系统,并且微软正在开发Windows Phone与汽车仪表盘的互动功能。而在如今的Windows 10大一统、万物互联以及微软Azure云平台的囊括与支撑下,微软车载系统将会被迸发出更多的活力,微软车载系统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凸显。微软是否还需要去花一个大价钱买下黑莓的这一车载系统,是存在疑问的。
四、获得黑莓的优秀人才
这一点,本不想多说,黑莓的确有一些优秀的人才,但是获取黑莓的优秀人才,收购并不是唯一手段,获取优秀人才的方法除去收购之外,有更多的可选之法,在此就不详细展开。
而抛开上述这几点基于黑莓优势和微软需求是否存在的分析,以下的几点因素也是我认为微软不会收购黑莓的原因。
一、整合难度
每一场大型的收购,都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整合。微软此前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其整合时至今日仍在继续;而整合期间,微软展开的全球大裁员,弄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这对于企业稳定和声誉都是不利影响,并且整合也在消耗着宝贵的时间与金钱。假设微软真的收购了黑莓,这样的大型整合将不可避免,到时候又将是一场漫长的融合。而对于微软而言,再次消耗时间与金钱,并且弄得内部人心不稳,可谓得不偿失。
二、收购风险
市场传闻此次收购,预计价格将和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价格相当,达到70亿美元级别。而经过上述几点的分析,我们发现黑莓的专利,安全以及车载系统,都不是微软迫切需要的;并且即使微软得到了这些,对微软帮助也几乎是微乎其徽的。而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收购风险却显而易见。此前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在其上季度财报后就传出了资产减记(而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对微软当时而言,是迫不得已),再前车之鉴下,还要用70亿美元的价格去收购一家已经过气了的品牌(还望黑莓粉丝见谅,这里并不存在恶意),显然既没有必要性也太过冒险。
三、监管风险
微软收购黑莓,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还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假设微软吞下黑莓,被各国反垄断机构和安全机构不断骚扰的可能性将会陡然增加。在反垄断方面,主要将集中在专利上,微软收购黑莓,所获得的专利加上微软自身的专利,使得微软的所持专利将超过八万项,这足以让微软在全世界发起各种专利大战。而这样的专利结合,带来的可能就是各国的反垄断调查。前车之鉴是,此前在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在没有涉及到专利的收购的情况下,微软在我国和韩国就遭到了诸多质疑。而假设此次收购,后果可想而知。而在安全上,假设微软收购黑莓,获得了黑莓当前存在一定优势的安全技术。但是自美国棱镜门事件爆发以来,各国对美国公司的信任早已打破,是否还会买黑莓这张安全牌的账,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
结语:
也许是落魄贵族的出售消息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市场中不时就会放出诸如华为、中兴,联想、三星、苹果欲收购黑莓的消息。而这些收购理由,则破为相似,但传言总是在一众大众热闹之后又随风散去。现如今微软又成为了这一传闻的新主角。但经过上述分析,我认为微软收购黑莓的几率微乎其微,如果不是纳德拉太有钱任性的话,这一收购在当下将是不会发生的。而此次传闻,自然也会如此前的那些黑莓的绯闻对象们一样随风而去。
最后依旧欢迎大家关注本人新浪微博@邻章
本文系猎云网特约作者、科技行业观察者邻章所撰。观点仅代表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创业创新知识,快添加猎云网微信公众账号:ilie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