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3月11日报道
春节前夕,在线打车领域两大玩家滴滴和快的玩起了惊天合并。如今,双方已度过了初期的整合岁月,在线上租车领域已占绝对份额之后,坚持做大出行平台定位的滴滴快的,今后会超哪些方向去延伸拓展?
实际上,围绕着出行服务上,近年不少创业公司都从细分垂直的领域选择切入,例如专车、大巴、拼车以及代驾等,核心特点都是在利用O2O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闲散资源并实行效率提升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公开报道显示,合并后的滴滴快的估值达到了60亿美元,尽管原有的两家公司在业务和架构上仍保持独立,但从目前各自规划上,业务方向基本保持了一致性,那就是依旧会围绕出行市场,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拓展,包括代驾、拼车、公交等。
在现有业务板块中,专车已经做出尝试,大巴已在进行资源整合,在接下来的布局中,代驾业务已被视为很重要的一个方向,而且也是必须要去涉足的一块领域。横向业务的开拓对有上市计划的滴滴快的而言,不仅是业务增量,更重要的是可以讲一个更好的资本故事。
但据现有信息了解,滴滴快的在短期内直接上线代驾业务板块的可能性还不大。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一是现有代驾市场集中度较高,e代驾已占据了近9成的绝对市场份额;二是先集中完善和提升现有业务业绩。
代驾市场发掘空间大
在不少人眼中,代驾业务作为一个垂直业务市场空间不大,从而低估新互联网公司对于代驾业务的重视程度。其实不然。
如果对比韩国代驾业务现状,5000万人口的韩国,2012年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000万,每天有70多万代驾订单,韩国代驾公司超过1万家,代驾司机15万。相比而言,中国国汽车拥有量已超1.3亿,但代驾司机仅在10万左右,见市场还远未饱和。来自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未来5年国内代驾市场产值高达500亿。
传统代驾市场存在收费高、速度慢、安全没保障等痛点,以e代驾为代表的新兴工具则针对性解决问题,从而快速赢得青睐。这从e代驾目前的业绩数据得以验证。
e代驾在三年内的代驾司机用户数增长到 6万,覆盖全国140个城市,北京地区代驾订单从200单猛增到30000单。该公司春节前数据显示,日均订单已达到了10万单并且还在高速增长。有机构预计,e代驾日订单有望突破50万单,未来三年,整体代驾市场的日订单有望达到100-150万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e代驾主要是酒后代驾业务,并开始尝试婚庆代驾、洗车代驾服务,并且还有更多发掘空间。
现金流保障
与在线租车、专车等交易环节类似,代驾业务始终是现金流很好的服务形态。
传统代驾公司与司机每一单五五分成,而e代驾平台每单只拿5~20元的信息费提成比起大规模烧钱至今找不到盈利模式的打车软件来说,代驾简直要强太多,现金流表现非常好,利于健康发展。
此外,e代驾现有的商业模式对司机师傅有掌控力。这不仅是商业模式设定的需要,同时,也是平台方在规范司机师傅客户服务满意度方面的规则方式。
代驾领域大战
滴滴快的想瓜分代驾业务到蛋糕已毫无疑问。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代驾市场将会再次展开新的竞争。业内不免要问,巨头真的切入进去并且以烧钱补贴方式,e代驾是否能顶得住?
实际上,作为国内分类信息领头羊的58同城也想在代驾业务分一杯羹,并加大补贴与市场推广力度,试图逼迫e代驾就范,但结果是铩羽而归。无奈之下,58同城选择了退让,选择了投资的方式入股e代驾。
由于现金流很好,e代驾目前可谓不缺运营资金。并且在公司成长过程中,通过陆续融资和58同城入股,共获得了3000多万美元资金。更为重要的是,e代驾已聚集了全国大量优质代驾服务人员。
滴滴快的目前的司机端资源更多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现有出租车司机;二是专车车主,主要是合作租赁公司人员;这些司机多数是依附现有业务,很难抽身去做代驾服务。从这方面看,滴滴快的需要去挖掘更多代驾司机,相当于要重新走e代驾老路,考验不小。
从58同城退出代驾市场来看,传统的互联网大企业很难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这对现在的滴滴快的多业务布局道理相同。或许,滴滴快的需要从生态布局的方面考虑与现有更加垂直细分的服务公司做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