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10月30日(文/福尔摩望)
9月9日,备受瞩目的Apple Watch终于在苹果的2014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苹果对Apple Watch的定位是一款全方位的健康和运动追踪的可穿戴设备。纵观这几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相继推出其可穿戴设备产品,比如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Moto 360,Fitbit公司推出的新款健身腕带Force、谷歌推出的Google Glass以及小米公司推出的小米手环等等。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可以料想的是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与其相关的可穿戴技术也会不断地完善和成熟,而全面走入普通人生活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在深入了解可穿戴设备之前,我们先浅略的了解一下何为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是一种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配件上的便携式设备。其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一种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功能的设备。从中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等等带来很大的改变。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目前市场上较成功或具有代表性质的可穿戴设备。
爱普生Pulsense系列可穿戴设备:
爱普生Pulsense系列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这些产品结合了爱普生公司的生物感应技术和基于云的服务,主打健身、健康和运动需求卖点。
以Pulsense系列中的PS-500智能手表和PS-100智能手环为例,它们都是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腕部感应可穿戴设备,对心率、活动强度、卡路里燃烧与睡眠模式具有监控与数据存储功能,并可以通过苹果系统或安卓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将存储的自身数据传到在线健康和/或健身服务软件中,或通过电脑上传软件传输这些数据。
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是谷歌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可穿戴设备。该设备由一块右眼侧上方的微缩显示屏,一个右眼外侧平行放置的720p画质摄像头,一个位于太阳穴上放的触摸板,以及喇叭、麦克风、陀螺仪传感器和可以支撑6小时电力的内置电池构成,结合了声控、导航、照相与视频聊天等功能。
Apple Watch:
Apple Watch是苹果推出的一种智能手表,也是一款可穿戴的智能设备。这款手表内置了iOS系统,并且支持Facetime、WiFi、蓝牙、Airplay等功能。Apple Watch还支持Retina触摸屏,具备16GB的存储空间。
BrainLink意念头箍:
BrainLink意念头箍是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专为iOS系统研发的配件产品,它是一款头戴式脑电波传感器。作为一款可佩戴式设备,它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台式电脑或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配合相应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现意念力互动操控。
Brainlink引用了国外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能让手机或平板电脑及时了解到用户的大脑状态,例如是否专注、紧张、放松或疲劳等。也可以通过主动调节自身的专注度和放松度来给予手机平板电脑指令,从而实现神奇的“意念力操控”。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涉及的领域很多,触角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还结合当下很流行的新技术。那么可穿戴设备现在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可穿戴设备就逐渐兴起了,最近几年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可穿戴设备可谓是呈井喷式发展。2012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了230万部,2013年达到了765万部,预计2014年能够突破2000万台的大关。就以中国市场为例,目前主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空气质量检测仪等等。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的确很不错,但是每个暴涨的领域必然会存在泡沫,而引爆这些泡沫的导火线将会是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短板,下面就列举一些短板:
1.价格昂贵:
Nike+ FuelBand SE的售价为149美元,MOTO 360的售价为249美元,而Google Glass售价甚至高达1500美元。高昂的售价让这些可穿戴设备成为富人才可以消费的奢侈品,也让产品无法进行量产,势必造成产品无法进入大众市场。
2.电池续航时间短:
一般情况下,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时间在24小时左右,而开启了更多功能之后耗电量会增加更多,这就导致用户每天不得不充电2次才能保证正常使用。
3.功能不全:
很多可穿戴设备需要使用配套的手机才可以正常使用,很明显,目前的可穿戴设备还无法做到功能集成以达到独立使用的标准。试想一下,如果需要配套手机,消费者为什么还需要购买可穿戴设备。
4.重外观轻实用:
大多数的可穿戴设备外观都是极其酷炫的,很多用户购买可穿戴设备的需求都是外观很时尚,对智能的效果不是太关注。诚然外观时尚是有吸引用户的作用,但是这更像是为了弥补实用性不强的缺点。的确,要想把智能手机或平板浓缩成一块手表的大小,不光对功能集成有很高的要求,对硬件及其支持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
德国消费调研公司(GFK)近期发布的一份有关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可穿戴设备用户在买到产品后的6个月内就不再使用产品了。这似乎表明了,在以外观时尚为理由的冲动消散后,用户开始关注其实用性。倘诺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远远达不到用户的要求,必然就会遭遇淘汰的命运。因此,实用性应该是各可穿戴设备厂家所关注的重要部分。
根据这份调研报告,智能手表虽然很火,但是这类产品所占的份额只有11%,健康和运动追踪产品以39%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EVERY实验室也认为,健康医疗领域才应该是可穿戴设备最有前途的领域。为什么这样说呢?
健康医疗领域的可穿戴设备最符合“实用”特性,往往只要是真正解决用户刚性需求的产品,都会持续的火爆下去。
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这样的产品由于其自身的使用局限性,作为一个装饰品还可以勉强维持,但是未来其必定会被手机逐渐淘汰。而真正有价值的就应该是与健康医疗相结合的可穿戴设备产品。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健康医疗行业的数据能够与设备连接起来。
猎云网编辑君认为,可穿戴设备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未来几年其将会从概念真正转向实际的产品,更加融入到我们的社交网络体系中。对于那些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来说,明白用户真正的需求才是成功的垫脚石,走外观第一实用第二的时代必定会很快地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