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通IPO,文/韩文静
在电影院候场、机场转机时,你或许曾坐进过一张扫码即用的按摩椅——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按摩椅,正推动一家年营收近8亿元的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11月18日,乐摩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乐摩科技”)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距离港股敲钟仅一步之遥。
乐摩科技的历史可追溯至2014年,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福州。2016年,创始人谢忠惠收购其前身乐摩物联60%股权,并正式推出“乐摩吧”品牌,聚焦在商业综合体、影院、机场、高铁站等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机器按摩服务。
彼时,共享经济方兴未艾,移动支付快速普及,谢忠惠敏锐地意识到:现代都市人虽忙碌,却对即时、便捷的身心放松存在强烈需求。于是,他将传统按摩椅升级为扫码即用、按需付费的智能终端,迅速切入这一被忽视的细分市场。
经过近十年发展,乐摩科技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庞大服务网络。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乐摩科技已为机器按摩服务设立超过48000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3.3万张机器按摩设备,覆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7个城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至2024年,乐摩科技连续三年按交易额位居中国机器按摩服务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从33.9%稳步提升至42.9%;2024年按收入计,其市占率更超过50%,稳居行业龙头。
公司的财务表现同样亮眼。于往绩记录期间内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总收入分别达到3.3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及6.3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648万元、8734万元、8581万元及8855万元。
从业务上看,乐摩物联主要业务为机器按摩服务,该业务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16亿元、5.68亿元、7.83亿元、6.14亿,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5.75%、96.74%、98.11%、97.41%,这显示出极强的业务专注度,但也意味着对单一赛道的高度依赖。

资本层面,2017年12月,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为5000万元,投资方为基石资本。2024年9月,乐摩吧又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7.5亿元。
IPO前,谢忠惠持股为21%,其作为掌创共赢平台、乐摩共创平台及乐摩共赢平台各自普通合伙人持有的合计 13.4%股份,合计行驶公司34.4%的投票权;此外,基石亿享持股2.6%,上海祁脉持股为2.1%。
值得注意的是,亮眼业绩与清晰股权背后,乐摩科技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公司曾陷入数据造假的争议。根据官方媒体《中国证券报》的调查,公司按摩椅设备编号呈跳跃式分布,以“元气蛋”系列为例,理论编号应有3.2万台,实际仅531台被验证,占比1.63%。对此,乐摩科技并未作出直接回应,申请文件中亦未提及相关争议。
对于即将登陆港交所的乐摩科技而言,上市既是获得资金、突破业务瓶颈的契机,也是接受市场更严格审视的开始。如何化解数据争议、优化财务结构、打破单一业务依赖,将是其必须直面的考题。这家“共享按摩椅”能否在资本市场延续增长神话,答案仍藏在未来的经营实践中,有待时间给出最终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