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递表港交所半年后,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诞生。
10月28日,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滴普科技)顺利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售价为每股26.66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IPO,滴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获7590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约2700亿港元,创港股主板新股超购纪录。
昨日暗盘交易中,滴普科技最高价达53.6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99.73%。今日开盘,其股价大涨111.93%报56.50港元,总市值约184.55亿港元。截至发稿,滴普科技涨114.18%报57.10港元,总市值186.51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46岁的赵杰辉,曾供职于华为、阿里,2018年5月,他怀揣“技术普惠”梦想,以“点滴努力,普惠科技”为初心,于2018年5月携手华为前同事杨磊,共同创办了滴普科技。
赵杰辉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们创始团队都是在华为和阿里这样的公司做了十几年技术的一批人。”这样的技术背景,自然吸引投资机构蜂拥而至,“IDG投A轮,红杉B轮,高瓴C轮”的企业融资故事,也基本复刻到了滴普科技身上。
在滴普科技成立半年后,IDG便早早地下场,以领投方身份参与了1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此后更是接连四度出手;高瓴则是在四个多月后,以领投方身份参与了滴普科技的5410万元的Pre-A轮融资,此后更是连续两次领投、一次跟投该公司的新一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成立至今,滴普科技累计完成8轮融资,累计获得约7.035亿元和1.233亿美元投资,合计约16.04亿元。其中,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兴业银行等;其他资深独立投资者为浦银国际;其他投资者还包括初心资本、晨兴资本、BAI资本、光源资本等。
IPO后,赵杰辉直接持有滴普科技15.14%股份;杨磊持股3.59%。二人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赵杰辉将有权行使公司32.10%投票权。

此外,Pre-A轮领投方高瓴(HH AUT+CHH AUT+珠海智科+珠海崧恒)合计持有滴普科技14.16%股份,系第一大外部股东;天使轮领投方IDG(天津德辉+Pleasure Focus)紧随其后,合计持股10.50%;兴业银行(优选基金+新源基金+疌泉基金)合计持股5.43%;五源资本持股5.42%;初心资本合计持股4.23%;浦银国际合计持股4.11%。
招股书显示,滴普科技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大规模高效整合数据、决策及运营。凭借其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及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两大基础设施,实现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的部署及实施。
截至今年6月底,滴普科技已为各行业累计283名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复购客户为94名,占客户群的33.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的收入计,滴普科技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
2022-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滴普科技的收入分别约为1.00亿、1.29亿、2.43亿、1.32亿元;毛利分别约为2955.9万、5177.3万、1.26亿、7270.6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9.4%、40.1%、51.9%、55.0%。

然而,与全球多数AI企业一致,滴普科技同样存在“低收入、高亏损”等通病。
报告期内,滴普科技亏损分别约为6.55亿、5.03亿、12.55亿、3.08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约为2.24亿、1.89亿、9638.9万、5219.0万元。该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近三年连续产生净亏损,主要是因为不断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产生亏损。
报告期内,滴普科技研发开支分别约为9416.8万、8234.2万、8139.9万、5824.4万元,分别占公司相关年度营业总收入的93.7%、63.8%、33.5%、44.1%。截至今年6月底,其研发团队由147名成员组成,占员工总数的40.5%。
截至今年6月底,滴普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83亿元。
此次IPO,滴普科技募资总额为7.1亿港元,募资净额为6.1亿港元,将用于未来五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潜在投资、并购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