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送钱送订单”,缔造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市值破百亿
比亚迪“送钱送订单”,缔造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市值破百亿
估值超20亿,4名90后西交大校友冲刺港股IPO
估值超20亿,4名90后西交大校友冲刺港股IPO
小鹏智驾一把手换人,蔚来团队大调整,各有各的算盘
小鹏智驾一把手换人,蔚来团队大调整,各有各的算盘
廉价版特斯拉暴降4万,20万的Model 3不远了
廉价版特斯拉暴降4万,20万的Model 3不远了
立即打开APP
超电实验室
私信
0
来源:官网截图

小鹏智驾一把手换人,蔚来团队大调整,各有各的算盘

4小时前
超电实验室
不同路线也在博弈

作者|王磊

编辑|秦章勇

智驾路线迎来大乱斗。

假期刚结束,小鹏汽车便在内部信官宣,原智驾一号位的李力耘不再担任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后续由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继任。

接下来,刘先明将作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组织负责人,全面负责中心业务和组织管理工作,向何小鹏汇报。

而对于李力耘退出智驾一号位,小鹏汽车回应表示,其因身体原因会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而且基本同一时间,蔚来的智驾团队也被曝出人事变动,多名智驾核心高管相继离职,其中包括蔚来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蔚来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蔚来智驾项目管理部负责人郑可、蔚来智驾端侧部署AI引擎部负责人吴钊等。

蔚来对此也已经回应,是主动调整的组织架构,将更有利于蔚来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新势力选手各种“折腾”的背后,更多的是技术路线的持续演化,以求在最终的智驾版图中寻到一席之地,这场赛事越来越白热化了。

01“新人”接任

根据小鹏内部的通告,接任李力耘担任自动驾驶业务一号位的是刘先明博士。

在此之前,有关刘先明的信息并不多,最近一次抛头露面,还是在今年6月份。

在美国纳什维尔举行的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也就是著名的 CVPR 上,小鹏作为唯一受邀的大规模量产车企,在会上分享了其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研发进展,而刘先明就是技术主讲人。

而这个时间,距离刘先明加入小鹏汽车仅仅才1年多的时间。是的,如今担任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的刘先明,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人”。

与其说是新人,倒不如说是请来的“外援”,公开资料显示,刘先明在2016年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其曾在Facebook和Cruise任职,聚焦于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

2024年3月,刘先明加入小鹏汽车,担任小鹏AI团队负责人,在今年6月份CVPR上,又以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的身份,发表了题为《Scaling up Autonomous Driving via Large Foundation Models》的主题演讲。

根据晚点Auto报道,何小鹏近期频繁与刘先明就自动驾驶大模型展开深入交流,在本次人事变动前,就已经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更为关键的是,还有知情人士透露,刘先明此前在小鹏从事的 AI 研究已经同时在为芯片、具身团队提供必要软件支持了。

也就是说,自其入职小鹏汽车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能为芯片、具身团队“输血”,足以证明其业务能力。

此次晋升后,刘先明将全面负责自动驾驶中心业务和组织管理工作,直接向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汇报。

至此,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业务5年内已经出现3次掌权人更迭。

自谷俊丽2020年从小鹏汽车离职后,吴新宙开始继任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其于2019年加入并担任自动驾驶副总裁。全面主导了小鹏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与落地,搭建了核心团队与架构,可以说是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业务的灵魂人物。

2023年8月,吴新宙离职,“师出同门”的自动驾驶高级总监李力耘,接任成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新掌门。

李力耘1985年3月19日生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纽约大学计算机系。

其职业生涯曾先后在美国通信运营商 AT&T、职场社交平台 LinkedIn,2014年10月加入百度硅谷研发中心,成为百度美国无人车团队创始成员,2018年2月转任京东硅谷研发中心X实验室架构师,专注于无人物流领域。

2019年6月,加入小鹏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团队,主导高速和城市自主导航辅助驾驶系统(NGP)的研发,先后担任小鹏高速 NGP 和城市 NGP 软件负责人,以及规划控制和模拟器方向负责人等职位,2023年8月接任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2024年10月晋升为公司副总裁。

从工作成果角度看,其在接任小鹏智驾一号位之后,先是带队完成了城市 NGP (Navigation Guided Pilot, 智能导航辅助驾驶) 在国内数百座城市落地,而后又推动小鹏实现 “端到端” 智驾方案在行车全功能量产上线。

这么来看,李力耘是属于“功成身退”,不过从李力耘接替吴新宙,到刘先明加入小鹏的时间节点来看,李力耘接任的使命更像是完成阶段性的过渡。

而且,根据小鹏汽车官方的回应,李力耘只是卸任自动驾驶负责人一职,仍然在职,对于其离任一号位一事,官方解释是“因身体原因会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02技术开始出现分岔路

在智能驾驶领域,一号位的更迭,往往意味着战略路线的变换。

核心信号,就藏在小鹏汽车的官方回应里——自动驾驶VLA大模型只是世界基座模型的应用,更难的是让模型具备推演世界的能力。

而刘先明此前就是以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其具备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前沿研究的工作背景,是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杰出技术专家。

小鹏汽车也表示,今后刘先明将带领团队加速小鹏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全面应用,扩大智能辅助驾驶代际领先优势。

自小鹏汽车在今年4月,提出 “世界基座模型” 的智能辅助驾驶路线以来,“世界基座模型”这个词汇在小鹏汽车的口径中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多。

6月份的CVPR上,小鹏汽车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车企,选择首次对外晒出其世界基座模型的技术细节,重要性不言而喻,还在会场上展示了基座模型在真实城市环境复杂路面的控车能力。

彼时G7刚刚发布,何小鹏也曾表示,“大算力 + 物理世界大模型 + 大数据”将共同定义未来AI 汽车的能力上限,其中的物理世界大模型正是刘先明团队研发的自动驾驶基座模型。

这个世界模型,参数规模高达720亿(72B),是现在行业主流VLA模型的35倍以上,训练数据已超过 2000 万条视频片段(每条时长 30 秒)。其具备视觉理解、链式推理(CoT)和动作生成能力,通过强化学习(RL)后训练,它可以不断自我进化,逐步发展出更全面、更拟人的自动驾驶技术。

而且在李力耘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也开始力挺世界基座模型技术路线,曾表示“想做好智驾,必须要做基座大模型”。

“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是小鹏自动驾驶真正走向L3、L4的基础,也会是未来小鹏所有物理AI终端的通用模型。”后续,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将全面赋能小鹏AI体系全图谱,应用到小鹏汽车的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上。

但此前的小鹏汽车,是为时不多在公开场合为VLA技术路线站台的车企之一,如今在自动驾驶普及前夕,技术本该收敛的时刻却迎来分野。

如今业界主流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派,分别是VLA(Vision-Language-Action)与世界模型(World Model + Action)架构,此前VLA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主要是理想和小鹏,世界模型路线下的代表企业则是华为和蔚来。

两派各说各的好,VLA拥护者认为,VLA是走向自动驾驶的最优解;而在世界模型路线眼里,VLA是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案。

技术方向分歧之下,似乎正在形成新一轮智能驾驶的“军备竞赛”。

不仅是小鹏汽车智驾团队发生变更,仅相隔不到一天,蔚来汽车也被曝出智驾团队调整,蔚来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蔚来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蔚来智驾项目管理部负责人郑可、蔚来智驾端侧部署AI引擎部负责人吴钊等技术核心人员相继离职。

不过,蔚来方面也回应称,是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并轨,以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吸收及智能驾驶体验的交付效率。

更早些,理想的自动驾驶团队也被曝出现人事调整,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负责人郎咸朋于上月发布内部信,宣布将理想智驾团队拆分为 11 个二级部门,以更扁平的组织推进 AI 大模型研发。

似乎,一系列的人事更迭、技术迁移,都是各个企业为了转战自动驾驶深水区关键信号,究竟哪条路线能走的更远,就看后续落地表现了。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