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通IPO;文/邵延港
8月20日,天岳先进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据悉,天岳先进此次IPO,全球发售4774.57万股,最终发售价每股42.80港元,募资总额约2.04亿港元。
此次在港股二次上市,天岳先进引入了国能环保、未来资产证券、山东资管、和而泰、兰坤等5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金额达7.40亿港元。上市首日,天岳先进开盘价为45.6港元/股,较发行价涨6.54%。截至8月20日收盘,天岳先进报45.5港元/股,涨6.31%,总市值217.24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天岳先进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碳化硅(SiC)衬底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专注于SiC衬底的研发和产业化,主要产品包括导电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和半绝缘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光伏系统、人工智能眼镜、轨道交通、电网、家用电器和先进电信基站。
在上市前,天岳先进也受到机构的青睐。据悉,其中华为哈勃投资在2019成立当年就投资了天岳先进。在今年一季报披露之时,哈勃投资持股比例为6.34%,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此外,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小鹏汽车、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机构也先后入股,天岳先进估值在上市前就达到100亿。
2022年1月,天岳先进在科创板挂牌,成为“碳化硅衬底第一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收入计,集团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6.7%。
2024年12月,天岳先进官宣将赴港上市,彼时天岳先进称,此举是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2025年2月24日,天岳先进正式向港交所递表,冲击 “A+H” 两地上市。7月30日,天岳先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8月2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路下来,天岳先进二次上市相对顺利。
据天岳先进招股书,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天岳先进实现收入分别约为4.17亿元、12.51亿元、17.68亿元及4.08亿元;实现利润分别约为-1.76亿元、-0.46亿元、1.79亿元、0.09亿元人民币。天岳先进在2024年实现扭亏。
此次IPO,天岳先进计划将募集资金的70%用于扩张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20%用于加强研发能力,10%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天岳先进“A+H”布局背后,还有一段山东商界传奇人物的创业故事。
据了解,天岳先进创始人宗艳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工业大学特聘教授,但也曾是一位下岗工人。1964年,宗艳民出生于济南,19岁考入山东轻工业学院(现齐鲁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济南灯泡厂担任技术员。但15年后,随着济南灯泡厂倒闭,宗艳民也下岗了。
宗艳民就这样“手持失业证开始了创业之路”,2002年,宗艳民创办济南天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专业代理沃尔沃挖掘机销售。几年拼搏下来,宗艳民一跃成为山东省内工程机械销售行业的领头羊,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
2010年,宗艳民带着挣来的第一桶金,开启第二次创业,成立天岳先进投身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中,而当时宗艳民已经46岁。好在经过不断研发,宗艳民和天岳先进终于实现量产,打破垄断。2019年,天岳先进的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为18%,一年后上升到30%,仅次于国际龙头贰陆、Cree公司,跻身全球第三。
天岳先进上市后,市值最高时达到600亿,宗艳民在2022年以130亿元的财富登上济南首富之位。
如今,天岳先进顺利布局“A+H”,推进国际化战略,宗艳民的材料报国梦想将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