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苏州生物医药领域,再添一位上市新军。
4月15日,映恩生物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价94.6港元,开盘涨87.8%至181港元每股;截至当日收盘,每股涨116.7%至205港元,总市值175.14亿。
说起映恩生物,不得不提到灵魂人物朱忠远。作为创始人,映恩生物是朱忠远从投资人跨界创业的一次尝试——
早年,朱忠远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来取得了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他在生物医药投资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主导及参与了对华大基因、甘李药业、基石药业等多个项目的投资。
六年前,朱忠远从投资人转型,下场创立映恩生物,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新一代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创新药物。
创业并非易事,但朱忠远凭借在投资圈积攒多年的人脉与人脉背后的资源,让映恩生物迅速集结起一支豪华“投资人天团”。
从投资人转型创业者
在开启创业之前,朱忠远已是投资界的风云人物。
朱忠远持有马萨诸塞大学(又译“麻省大学”)沃斯特分校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医药创业及投资方面拥有逾20年的经验。
他曾担任6 Dimensions Capital(通和毓承)及Wuxi HealthcareVentures(毓承资本)等领先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以及海纳亚洲创投(SIG),名力基金(Mingly Capital)、景林投资等机构的高管。
招股书中提到,在多家著名生物科技公司如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甘李药业、及华大基因的孵化和成长中,朱忠远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作为投资人虽然业绩很好,投出很多优秀的公司,但相较于西装革履的投资人,我骨子里可能更像一个抡起袖子做实业的企业家。”
于是在2019年,朱忠远在苏州创立映恩生物,致力于开发创新分子类型药物。他认为,企业研发的药物,真真实实的在挽救患者的生命。作为企业的创始人与团队,大家都非常有成就感。
数据显示,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主要疾病的治疗格局经历了动态演变。抗体偶联药物(ADC)已成为最有前景且发展最迅速的治疗方式之一,其能够利用抗体的靶向及结合能力,将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精确递送至癌细胞或其他病变细胞。
当下,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格局不断演变,抗体偶联药物(ADC)异军突起,成为极具前景且发展迅猛的治疗方式。ADC能借助抗体靶向与结合能力,精准将细胞毒性有效载荷送达癌细胞或其他病变细胞。
映恩生物紧跟行业趋势,目前已建立由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其中包括七款临床阶段ADC,两款新一代双特异性ADC预计将于2025年至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及多款其他临床前ADC。
短短数年时间,映恩生物已将部分管线推至临床后期并寻求上市的阶段,以黑马之姿闯入ADC赛道。
强大的资本“朋友圈”
近些年来,ADC赛道在制药行业掀起了投资热潮。相关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全球ADC行业成交量已创下历史新高,MNC已成交合共逾20笔许可交易,交易总价值超过600亿美元。
随着IPO的提速,映恩生物身后投资方也格外受到关注。招股书中,揭开了映恩生物的“顶配”股东阵容。
在曾经的医药投资圈“大佬”朱忠远的加持下,映恩生物短时间内完成了种子轮、A轮、B轮、B+轮投融资,融资累计超1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礼来亚洲基金、药明生物、华盖资本、通和毓承、天士力国际资本、阿斯利康中金等。
2022年的B+轮融资后,映恩生物的估值也来到了2.7亿美元。较种子轮后1450万美元的估值,暴涨了18倍。
招股书中,映恩生物强调,朱忠远在生物技术创业及风险投资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与生物技术行业的创办人、科学家及行业专家建立了广泛的关系。其人际网络及行业知识对组建映恩生物团队起重要作用。
例如,在2015-2017年,朱忠远担任Wuxi HealthcareVentures(毓承资本)合伙人,该基金是药明康德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
而在映恩生物发展过程中,“药明系”的身影多次出现。
有着“药明系”的背景6 Dimensions Capital(通和毓承),就参与了映恩生物的种子轮融资;此外,药明生物的全资子公司WuXi Venture在映恩生物2020年的A轮融资中投入400万美元,并在B轮继续跟投。
映恩生物此次IPO招股还引入15名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豪华,包括BioNTech、LAV Star 、Lake Bleu Prime、Lake Bleu Innovation、TruMed、富国香港、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易方达香港、汇添富基金、盘京基金、MY Asian、EMHCP、WWHCP、苏州苏创,共认购6500万美元。
IPO前,映恩生物创办人控股公司持股9.54%,King Star Med持股为9.68%,Golden Sword持股为4.89%,WuXiVenture持股6.12%,LAVUSD持股23.89%,Orchids持股为5.52%,华盖美元持股为0.86%,深圳华盖持股为0.92%,苏州华盖持股为2.52%,天津华盖持股为1.22%,上海楹伽持股为9.38%。
暂无产品上市,年收入超17亿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映恩生物在17个国家的230多个临床试验中心拥有七项全球多区域临床试验(“MRCT”),已有2000多名患者(超过50%位于美国、欧盟及澳大利亚)入组。
自成立以来,映恩生物的ADC候选药物中的七款已从项目启动推进至IND批准。DB-1303在短短20个月内即从首位患者入组成功推进至与FDA举行II期临床试验结束会议,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即对首位患者给药后四年内)向FDA申报加速批准。
虽然映恩生物目前暂无产品上市,但其通过许可及合作协议在过去两年获得收入。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分别为160万元、17.87亿元、14.62亿元。其中,来自许可及合作协议的收入分别为0元、17.81亿元和14.59亿元。
招股书提到,公司的创新ADC资产已吸引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迄今为止已建立数个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BioNTech SE(百欧恩泰)、百济神州、Adcendo ApS、GSK plc等的合作,交易总价值逾60亿美元。
其中,2023年7月,映恩生物与百济神州订立一项独家选择权、许可及合作协议,授予百济神州一项独家选择权,以获得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就人体所有用途开发、生产、商业化及利用DB-1312(靶向B7-H4的ADC)及其所有修饰、衍生物、突变及变体,或包含DB-1312化合物的任何生物或医药产品。
本次IPO募资,映恩生物的资金用途为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公司的核心产品;用于研发公司的关键产品;用于为公司ADC技术平台的持续开发提供资金;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