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对准外卖,京东正持续发力。
先是2月11日,京东外卖以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为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并开启大力地推。
随后不到一周时间,京东又再次放大招。
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意味着,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而在这两个动作之下,京东还随即给出一份成绩单,展现出高速增长的画面。
京东外卖仅上线一周时间,部分城市订单量就增长超100倍,目前已迅速在全国39个城市上线,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
一系列动作,自然让京东外卖犹如一条鲶鱼入水。
在京东为骑手缴纳社保的号召下,同日美团便迅速跟进,称预计自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仅隔一天,饿了么亦公告已在全国首批7个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量足额为骑手缴纳保费。
由此可见,京东入局外卖,市场已然生变。
而京东,开了个好头。
让利+保障,京东外卖“合理分蛋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约五成。这一规模远超其他国家。
然而,就在外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涌现。
外卖平台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流量,也“吃”掉了利润。
商家侧,就长期存在商户抽成佣金高的问题。
在经济观察报的一则报道中,有商家表示,在平台上成交一单50元的外卖订单,刨去佣金、广告费、配送费等等,扣完到手不到20元。
他能理解平台要赚钱,但平台和商家间该怎么分配利益,他也需要一个更合理的办法。
不少商家为了活下去,弥补平台抽成带来的损失,不得不缩减成本,开始减分量、降质量,甚至部分外卖商家还出现后厨脏乱差、证照不符的“幽灵外卖”的等现象。
而被嫁接损失的消费者一尝“菜不对味”,评价一差,接下来更是恶性循环。
2024年12月23日,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加快出台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督促平台合理确定收费比例,促进平台经济领域各方主体互利共赢。
此前京东外卖宣布仅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并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推行全年免佣金政策,就是对着行业存在的高佣金切入,从而去解决黑心外卖问题。
据悉,餐饮商家申请入驻京东外卖时,需要提交营业执照、门店照片,经平台线上审核后,京东外卖业务的工作人员会通过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对餐饮商家进行甄别式审核。
而“0佣金”的政策,更像一块吸铁石,吸引了大量符合条件的商家报名入驻。
有商户表示,附近30多家门店都已经在对接入驻了。
作为新平台,他不奢望订单数量多,但0佣金至少可以保证每单利润。
同时,他也希望,京东外卖的进入会是个契机,能让整个行业有些变化。
从“0佣金”上,不难发现京东是从源头让利给商家,可以与其一同为用户提供极致的用餐体验,来有效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外卖”的追求。
再到骑手上,京东更是带头以“五险一金”做了一件政策落地的大实事。
要知道经济规模超万亿元的外卖市场,是由风雨无阻的上千万骑手大军跑出来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
所以,保障骑手,就是保障外卖行业的最后一公里。
为此,在关爱外卖骑手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为外卖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加快撑起“保护伞”,各平台也在加速响应。
过去一年,饿了么投入逾2亿元,加强骑士用餐、劳动保护、生活福利等权益保障。
美团也从2022年7月以来,在人社部指导下,启动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出资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
然而,一系列举措下,外卖骑手的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问题依然待解,“五险一金”更是可望不可及。
半月谈的调研显示,外卖骑手与平台的劳动关系普遍较为模糊,这让骑手们在维护自己权益时遇到了不少麻烦。
以众包方式送外卖的骑手不需要与任何平台单位或劳务公司签订合同,薪资一般为日结算或周结算。而以专送方式送外卖的骑手,其用人单位经常会把配送业务外包给别的公司。
这样一来,骑手在遇到问题时,就很难找到真正的责任方。
多位骑手表示,他们入职以来没有签过劳动合同,也没有享受到“五险一金”的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主要通过保险公司获取赔偿,但赔偿程序往往比较复杂。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京东喊出“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时,让骑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能够掀起千层浪的原因。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这彰显了京东作为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遵循了国家法律法规,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通过实际行动提升了外卖骑手的福利水平,有助于增强骑手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这对于京东外卖业务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一举措也可能引发其他外卖平台的跟进,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进步。”
对整个市场来说,现在的京东外卖就像游进池塘的鲶鱼:让商家多了选择,骑手多了保障,消费者多了安心与实惠。
而一手让利,一手保障,源自于京东过去二十多年来恪守的“三毛五理论”商业信仰。
刘强东曾说,“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会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从“三毛五理论”,再到今天京东角逐外卖所进行的行业重塑,无疑都是在讲一个与合作伙伴会“合理分蛋糕”的故事。
只有确保公平收益,才能各方共生共赢,保证自身及行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从快递到外卖,京东正向跑、兄弟不能亏
不过,客观来说,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纵然平台们加速跟进,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有数据显示,近一半的骑手全年接单不足30天,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骑手仅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那么,当下骑手队伍中正式员工只占到非常小的一部分,多数则属于“兼职”“众包”,该如何定义“稳定的兼职骑手”,其他骑手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同时,部分骑手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实现“保障升级,收入不降”,化解骑手群体的后顾之忧。
再就是,平台如何平衡新增的骑手社保支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对于这些问题,始终坚持“先人后企”的京东,并非第一次解决。
刘强东在《我的创业史》中,曾提及,早在2009 年,京东在行业就率先提出希望为物流小哥全额、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当时大部分员工就都持反对态度。
一方面,当时90%以上的员工都是农村人,他们很少去想60岁之后的事情;另一方面,缴纳社保意味着员工跟企业都会多一笔支出。
但当时,刘强东就劝道,“现在你年轻,可以做京东的配送员,那60岁后呢?”
这一顿劝服,一说就说了2年,到2011年的时候,还有很多员工拒绝,甚至离职。另有员工提议签一份协议,让公司少交一部分。
但刘强东不同意。
当时,在京东,正式的配送人员、仓储、客服都用的是正式、专职,刘强东知道把这部分岗位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转出去,一年可以节省17 亿元,但他坚持不做,就是要按照工资标准全额、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京东员工的利益,特别是他们未来的利益。
直到今日,京东依然有超过80%的一线员工来自于农村,绝大多数都是快递员、仓储分拣员以及客服人员等新型就业形态劳动者,但京东坚持为这些员工提供五险一金,为他们提供宿舍、体检、子女教育等福利。
京东物流亦是业内唯一一家与所有一线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的民营物流企业。
在这些一线岗位中,已经有近2000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员工领到了养老金。
京东还为所有员工设立百亿“住房保障基金”,为其提供购房无息贷款。专门用于缓解员工突遭意外或疾病时的燃眉之急的“员工救助基金”,目前已累计投入超1.1亿元。
正因为刘强东跟京东的坚持,京东物流的快递小哥成为了快递界超乎稳定的一股清流,京东物流亦成为京东角逐电商的超级加分项。
而十几年的坚持,也让员工权益保障与企业效益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仅是去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达299亿元,同比增长了44.6亿元。同期,京东物流总收入达863亿元,同比增长11%;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增长2631.2%。
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曾表示:“2亿灵活就业者背后是亿万个家庭,每一个灵活就业者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 ‘顶梁柱’。用工企业不管是大是小,都有义务为灵活就业者做好保障,把这些家庭 ‘顶梁柱’扶稳了。”
从快递到外卖,伴随着京东角逐新的战场,加速给这些“顶梁柱”保障,不仅保障他们身后的一个个小家,也是为京东外卖的启航保驾护航,更是在保障一个行业的正向发展。
而京东的出现,还给出了外卖平台新“卷”法。
那就是,与其用算法和规模优势去卷同行、商家和基层劳动者,不如用最朴实的商业逻辑,用价值观与创新去卷成本和效率,从员工出发服务好客户,从而实现客户对企业的认可。
正如刘强东所说,他是农村出来的,他希望能让兄弟们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跟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现在,在京东的打样下,相信这会是一个行业、一个群体的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