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双降,龚宇“食言”
业绩双降,龚宇“食言”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来了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来了
Tier 1巨头又又又裁员,大陆裁3000人求生,去年刚开掉7000人
Tier 1巨头又又又裁员,大陆裁3000人求生,去年刚开掉7000人
刚刚,马斯克发布“地表最强”AI,Grok 3疯狂狙击OpenAI,后院却起火了
刚刚,马斯克发布“地表最强”AI,Grok 3疯狂狙击OpenAI,后院却起火了
立即打开APP
投中网
私信
0
来源:图虫

去创业公司的投资人:要么搞定钱,要么搞定订单

2025-02-07
投资机构 转载 人物
把融资搞好了,就容易站稳脚跟。

本文转载自:投中网,作者:鲁智高。猎云网已获授权。

近年来,随着一级市场发生剧烈变化,去创业公司成为不少投资人的选择。

从投资人到创业公司,再从创业公司重新回到互联网大厂,经纬创投原合伙人熊飞不久前加入飞书的事情,引发创投行业一阵热议。

对此,我的同事就表达了对熊飞的祝福《给熊飞同学鼓掌》。与此同时,众多目光也再次聚焦在加入创业公司的投资人身上。

经过一番了解,我发现投资人在创业公司的留存率并不高,未通过试用期的投资人大有人在。由于创业公司更加看重“产出”,加入进来的投资人要是没有创业者心态,同时通过业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最终很难“存活”下来。

“不到20%的存活率”

投资人去创业公司不是件新鲜事。不过与之前主动跳槽不同,如今有不少投资人却是被动加入。

一段时间以来,一级市场招聘市场呈现供远大于求的现象。在一级市场有近10年金融行业猎头背景的Annie直言,一个投资岗位往往会吸引数十位甚至上百位应聘者。于是,去创业公司成为不少投资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一些投资人看来,哪怕只是去创业公司过渡一下,至少不会让自己闲下来。

先讲几个案例。

从投资机构离职后,空闲了一段时间的Lena,最终选择去到一家创业公司。

拥有美元基金的背景,再加上对海外市场比较熟悉,成为对方看中Lena的主要原因。按照这家创业公司的打算,希望通过Lena去找美元基金拿到一些融资,从而更好地去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Lena而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认识一些美元基金的投资人,但是对方普遍处于谨慎出手的状态,实际上没法提供太多帮助。

职责所在,Lena只好继续硬着头皮去“搞钱”。眼看着融资难有进展,Lena的焦虑也在不断增加,因为不确定自己还能在这家创业公司待多久。

从投资机构到创业公司,然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投资机构,冯云可以说是幸运儿。

在做投资的过程中,冯云看到一家被投企业发展迅猛,并且判断所在赛道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最终,冯云选择主动加入这家创业公司,开始负责企业的战略。

不过,冯云只在这家创业公司待了几个月。对于离开原因,冯云没有告诉我。一番兜兜转转后,冯云又回到原来的投资机构,继续做起了投资。

此番去创业公司也并非没有好处。对于冯云而言,除了对相关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同时也收获了一些产业资源,在做投资时能有更精准的判断。

与不少投资人相比,丁元属于在创业公司适应得不错的那一批人。

做了数年投资后,在看好的赛道还没有火热之际,丁元便加入一家相关领域的被投企业负责融资。在随后3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不仅帮这家创业公司顺利融到数亿元,同时还为团队招了不少人。

一番了解下来,我的感受是,不管是主动加入创业,亦或是被动加入打工,投资人要想适应创业公司的环境,并且能够真正站稳脚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空降或主动求职去到创业公司后,常规能够通过试用期的投资人不到20%。”Anni这样告诉我。

在Annie的观察中,不少投资人去到创业公司后,往往很难通过试用期,“即便顺利通过试用期,真正能长久和老板理念融合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创业公司,不养闲人”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通常会优先看重投资人的资本运作能力。

“在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创业公司对投资人的期望是,要么能够搞定钱,要么能够搞定订单。”周峰坦言,对于具备投资背景的人才,创业公司更希望对方能够优先搞定融资。

作为连续成功创业者,周峰目前除了做投资,还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与伙伴一起创业。目前,周峰在创业公司主要负责投融资。

丁元对此也深表认同。丁元告诉我,投资人加入创业公司,大概率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对方把钱搞定,这也是他们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差异化价值,“毕竟,融资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生死命脉。”

只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创业公司要想融资相当艰难。这可以说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面对大多数投资机构谨慎出手的现状,即便曾经是投资人,在创业公司融资上能够真正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价值相对有限。

“不少投资人在加入创业公司后,之所以很难通过试用期,主要还是业绩不达标”。周峰告诉我,创业公司看重结果,在里面做事一定要有产出,“创业公司,不养闲人。”

此外,随着做事的环境发生变化,投资人的心态能不能及时调整好,也很关键。

在Annie看来,投资机构与创业公司的文化和氛围差距甚大,当投资人加入创业公司后,身份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创业者心态,同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那么投资人很难长期留在创业公司。

“做投资和搞融资不同,看企业报表与把业务落地难度迥异。”周峰直言,由于投资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创始人,所以创业公司最怕加入的投资人眼高手低。

一旦拿不出好的结果,同时心态又调整不到位,投资人便很难与创始人建立深厚的信任。如果双方信任不够,投资人要想在创业公司推进业务,难度就会在无形中变大。最终,加入创业公司的投资人的处境,就会变得相当不妙。

“选对时机很重要”

在投资人与创业公司的双向选择中,不同的加入时机可能面临不同的处境。

不管是看好选择主动加入,亦或是被动打工过渡一下,甚至是带资进组一起创业……如果进去的时机不同,投资人对创业公司的价值也不同,那么面临的挑战难度也不一样。

任何时候,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创业公司都属于少数,这就意味着好的岗位相对有限。在创业公司最需要你的时候,任何条件都可以谈。反之,当对方不需要你时,那么你的重要性就会大幅降低。

丁元得出的答案是:要么早一点,要么晚一点。他进一步解释,要么在对方刚跑通商业化时加入,虽然风险高但容易谈股份;要么在对方有上市预期时加入,虽然收益不高但风险低。

“把融资搞好了,就容易站稳脚跟。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能参与业务。负责管账后,双方的信任程度就很高了。”在丁元看来,当投资人能与创始人共同商量公司发展节奏时,才算得上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

这离不开双方深厚的信任。这份信任的建立,关键是投资人得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常规途径往往耗时长且难度大。

更直接且见效快的办法,其实是投资人带资进组,双方进行深度的利益绑定。不过这也取决于投资人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希望在创业公司中充当何种角色。

“创业是创业,打工是打工,如果投资人有一起创业的决心和魄力,那你掏钱就是最好的答案。”丁元的感受是,有的创始人会认为,对方掏钱了才是真正认可公司,同时也能让双方实现深度利益绑定,“在短时间内,双方的信任容易建立起来,投资人也能获得更多权限。”

这番操作,还有一个关键的作用。不管钱多钱少,出资后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显名股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证自己的利益。

虽然创业公司的期权看起来很诱人,但要是没有流动性且无法兑现,那么对于加入创业公司的投资人而言,其实就是一张美好的“饼”。

Lena、冯云、丁元、Annie、周峰,均为化名。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