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定焦One,作者:树龙谈(shulongtalk)原创。猎云网已获授权。
叶国富梭哈了
叶国富胆子真大。
他创立的名创优品,账上只有不到70亿的现金,却要豪掷62.7亿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份。
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名创优品将会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这一把,叶国富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半条命”。
《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叶国富的身家为340亿元。
叶国富的个人财富,大部分都在名创优品这家公司里。
目前,名创优品市值大约295亿元,叶国富持股63.78%。
这项收购几乎要用尽名创优品账上的现金,为了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名创优品需要从银行融资,以股份作为抵押。
这就对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的市值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因为万一股价跌得太快,抵押的股份价值严重缩水,银行就会施加压力。
所以,叶国富需要一个好故事,需要让外界相信,他做的是一笔好买卖。
但投资者似乎并不这么想。
宣布收购计划的当晚,名创优品美股大跌17%;次日,名创优品港股大跌24%。
开店狂人的底气
名创优品,是叶国富的底气。
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发展得还不错。
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但并不是横空出世。
在创立名创优品之前,中专没毕业的叶国富有着曲折的奋斗和创业经历。
2002年,25岁、靠打工赚到第一桶金的叶国富,和妻子在佛山开了一家化妆品店,经营得不错。
两年后,叶国富想做个大买卖,创立了“哎呀呀”品牌——销售小饰品的“十元店”,并采用加盟模式,一度开到3000多家门店。
后来电商崛起,哎呀呀销量下滑,叶国富在日本旅行时找到灵感,在2013年,正式创立了名创优品。
发展10多年后,截止到今年6月底,名创优品在全球已经拥有6868家名创优品店、195家TOP TOY店。
名创优品,售卖各种便宜好用的小物件,涵盖生活家居、小型电子产品、纺织品、包袋配饰、美妆工具、玩具、彩妆、个人护理、零食、香水、文具和礼品等十几个品类,1万多个SKU(库存单位);
TOP TOY,2020年推出的潮流玩具集合店品牌,涵盖盲盒、积木、手办、拼装模型、玩偶、一番赏、其他潮流玩具等品类,9800个SKU。
靠着极致的性价比和持续的高频上新,名创优品积累了大量的忠实消费者;加盟为主的开店模式,则让它的规模插上了翅膀;不承担房租水电人力等成本、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则让它的盈利变得十分容易。
2023财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名创优品营收115亿元、净利润18亿元,并且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家里有粮、手里有钱,叶国富才有底气尝试更大的冒险。
永辉出了什么问题?
永辉超市正在低谷,叶国富想要抄底。
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轩松比叶国富大6岁。和叶国富相似的是,张轩松高中没毕业就投身商海。
当叶国富还在给别人打工积累第一桶金的时候,张轩松已经在福州开了好几家超市,在此之前,他还做过几年啤酒批发。
2001年,为了和麦德龙、沃尔玛等零售巨头错位竞争,张轩松的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开业,开创了“生鲜食品超市”这种全新业态。
永辉由此崛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永辉在全国开设了1000家门店。
2023年,永辉超市营收786亿元,是国内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连锁超市巨头。
但永辉超市的营收逐年降低、连续三年巨额亏损,让外界为这家公司捏了一把汗。
巅峰时期,永辉超市的市值曾经高达1000多亿,现在只有248亿。
永辉,出了什么问题?
最大的问题来自竞争。不是高鑫零售、沃尔玛、家乐福这些老对手的竞争,而是美团、拼多多、京东、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的竞争。
当下,不少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生鲜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兴的购物方式,而这些新模式在不断蚕食永辉超市的主业——生鲜业务。
生鲜业务为永辉贡献了42%的营收
如果说早年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在比较标准化的日用品品类的攻城略地还不足以动摇永辉超市的根基,那么,美团买菜、多多买菜等新的生鲜平台着着实实让永辉超市感到压力了。
永辉没有坐以待毙,也在积极转型。除了大力发展自营业务永辉生活,永辉也在积极和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甚至也在努力做抖音,但是截止到去年年底,线上业务的收入只占到整体收入的20.5%。
转型,尚未看到大的成效。
20多年前,永辉抓住了生鲜食品超市的先机;现在,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抓住了生鲜电商的机会。
在用户习惯变迁面前,线下超市们的抗争是无力的。
叶国富怎么救永辉?
叶国富控制永辉超市,只是时间问题。
收购牛奶公司和京东持有的永辉超市股份之后,名创优品一跃成为永辉超市最大股东,持股比例29.4%。
永辉超市第二、第三大股东是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分别持股8.72%、7%。
永辉超市是A股上市公司,不存在AB股设置,所以叶国富控制永辉超市具备投票权基础。
不过,想要控制永辉超市,叶国富得先重组董事会。
根据2023年年报,永辉超市董事会有9名成员,其中2名与当时的最大股东牛奶公司有关、1名是京东CEO徐冉、永辉超市CEO兼董事李松峰此前曾在京东任职高级总监,这4人加上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再加上另外3名独立董事一起组成了董事会。
在彻底控制董事会之前,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暂时不会合并财务报表。
与接手相比,让叶国富更头大的问题是如何“改造”永辉超市。
在宣布收购案之后的电话会议上,叶国富盛赞胖东来,认为用胖东来的模式改造永辉很有前途。他还认为,永辉可以帮助名创优品拿到更好的商圈位置;名创优品可以协助永辉开发更好的自有品牌产品。
胖东来对于永辉超市的调改,核心是围绕商品和体验两个维度展开的:
商品上,淘汰下架大量原有商品,引进胖东来的爆款商品,如烘焙类的网红“大月饼”、熟食、DL果汁、DL精酿小麦啤酒等,意在增加商品的差异性和吸引力;
服务上,增设了顾客临时休息区、洗手台、直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增加商品的详细介绍,甚至食品介绍详细到标出了做法。
可以说这些改动抓住了根本问题。永辉超市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线上电商平台,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做好差异化竞争、从商品和服务等层面打造优质的线下体验。
毕竟,要跟线上电商平台比商品丰富度、比低价、比送货快,永辉不可能赢。
说回叶国富,这位有着20多年零售经验的开店狂人,最能帮到永辉的可能就是他的自有品牌经验。
电商冲击了哎呀呀,但是冲击不到名创优品,因为后者的商品很多都是自有品牌,而且不少用户消费的很可能是9块9买来的“情绪价值”,而不只是商品本身。
把永辉从渠道变成“渠道+品牌”,从提供商品变成“购物+体验”,是条明路。
叶国富的难题
方向是对的,但是实际改造起来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管理是个大问题。
截止到今年6月底,名创优品有5245名全职员工,运营人员占比59%,产品开发和供应链管理人员占比19%,整体学历较高。
截止到去年年底,永辉超市有近10万名员工,销售人员占比94%,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比94%。
无论从人员规模还是人员构成看,这是两家完全不一样的公司。
对于永辉这样的超大规模、处于变革期、创始人退后的零售巨头来说,管理是最有挑战的难题。
名创优品7000多家店、永辉超市1000家店,但在开店和盈利上,叶国富的经验也不通用。
名创优品以加盟模式为主,轻资产扩张,大的成本和风险都由加盟商承担,自己卖货、卖服务给加盟商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永辉超市是自营模式,扩张很慢,且以大店为主,线下业态的成本和压力它都要承担。
从哪下刀,怎么下刀,叶国富要想一阵子。
可以说,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叶国富就变身为国内零售大佬;赌输了,可能会一地鸡毛。
众人疑虑这是不是一笔好生意的时候,叶国富在朋友圈留了这么一句话: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没机会了。
然而,一桩几十亿的并购,最关键的不是看不看懂的问题,而是做不做到的问题。
故事讲过了,接下来,该看叶国富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