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无锡新晋独角兽吉姆西启动IPO
无锡新晋独角兽吉姆西启动IPO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投中网
私信
0
来源:图虫

“我,破产经验丰富,VC投了”

2024-03-19
转载
据悉,三分之二的初创公司从未向投资者展示过积极回报。

本文转载自: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蒲凡。猎云网已获授权。

在说正事儿之前,先讲一个故事。故事来自硅谷银行(SVB)的一份调研报告,主人公是一位名叫Chris Oltyan的创业者。

去年的某天,Chris Oltyan接到了一通来自弗吉尼亚州警方的电话,警察叔叔严肃地告诉他:“你逾期未交的罚金已经超过了20000美金,我们将对你采取强制措施”。

正所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Chris Oltyan很懵,完全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多了一笔这样的债务,于是和警官当即进行了激情对线,互相坦诚且富有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笔糊涂账。

原来,Chris Oltyan在两年前结束创业、选择破产保平安的时候,以为关停公司网站和向法院提交了破产文件就万事大吉了,没有通知公司注册地所在州的就业委员会。结果就是,在就业委员会那里,他的公司还在运营,而还在运营的公司就不得不产生服务费,最终出现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服务费进入了拖欠状态,一直累计到触发红线,就业委员会向警方报案。

而且更让Chris Oltyan头疼的是,当年他创业的时候,或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或是出于创业氛围里碰撞出来的理想主义火花,总之他们公司一整套必要的投资备案文书、公司注册流程,都是交给一位法律专业在读的大学生去做的。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位大学生已经顺利毕业,成为了一名有执业证书的正牌律师,收费标准远超Chris Oltyan能够承受的范围。Chris Oltyan尝试过晓之以情,希望对方能感念“忆往昔峥嵘岁月”,结果只收到了冰冷的回复:“您好,我无法向您提供无偿的服务,如果您需要,可以去寻求法律援助。”

当然,故事的结局还算不错。一顿折腾后,Chris Oltyan向就业委员会完成了澄清,没有被警察叔叔拷走,代价是海量的时间和不菲的法律咨询费。硅谷银行的法律顾问之一,富通事务所的Andrew Comer律师据此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创业者应该确认,自己的公司是否真正被解散了,否则它将不得不继续履行一些法律责任。”

今天我打算跟大家聊的正事儿,就和上面这个故事高度相关:最近的美国VC圈出现了一个新的风口,投资人们投出了一批“专业帮助创业者破产”的明星公司,甚至有一些独角兽公司、风投机构也决定增设此类业务,用“创业者们的批量失败豪赌自己的第二曲线”。

“六成创业公司,从未带来回报”

虽然说起来很悲伤,但是“帮助创业者破产”这桩生意,的确在近几年迎来了最好的发育土壤:

根据创投服务机构Crunchbase统计,在美国市场有多达28家独角兽企业,已经至少3年没有新一轮的融资,导致这些企业开始了不同程度的降本增效。

例如箱包制造商Away,从2015年创业到2019年5月,他们总共完成了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了1.81亿美元,而在刚刚过去的2月,他们决定裁员25%。类似的还有互联网健身平台Zwift,他们曾经辉煌地完成了8轮融资,累计金额达到了6.195亿美元,但在上个月,他们却迎来了一个自然年内的第二轮裁员,联合首席执行官Kurt Beidler也黯然辞职。

而根据另一家创投服务机构Pitchbook的调查,仅在美国市场范围内,2023年有约3200家拿到了风险投资的创业公司不幸倒闭。这些公司累计的融资金额超过了270亿美元,可以照着本就风雨飘摇的VC行业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一脚。

贴心的Pitchbook分析师们引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为大家挽尊:“风险投资者们不应该对破产感到陌生,因为大约三分之二的初创公司从未向投资者展示过积极回报。”

还有一家名为Failory的商业自媒体把“倒闭数据”进行了细分。他们表示超过90%的创业公司将以倒闭作为结局,这其中,又有20%的创业公司是在创业开始的第一年里就宣布破产,几轮淘汰下来只有0.05%的企业能够有幸拿到了风险投资。

但即便是这样,这些幸运儿们也只不过将倒闭概率压缩到了75%,并且很难为创业者创造额外回报,大约40%的投资者将直接遭遇本金亏损。

总之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帮助创业者顺利破产这件事,不但是市场潜力与日俱增的好生意,更是有利于降低创业者和投资者们的失败成本,是优化创投环境的纯纯大善举。

破产咨询机构Sherwood Partners联合创始人Martin Pichinson就是这一行业的先行者,他的事业开始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他认为:“这个行业(风险投资)将会出现更多失败,但今天他们(风险投资家)足够聪明,有办法减少他们的损失。”

知名金融科技企业独角兽Carta在今年2月初宣布下场,他们的首席执行官Henry Ward在博文中表示:“处理公司倒闭的过程让人感到异常的不爽,因为在价值上,他对于创业者、团队、投资人和世界来说,意义是零。他们最应该做的是向家人、股东、朋友们提供情感能力,而不是和供应商谈判。”

在Web3领域叱咤风云的风投机构Infinity Ventures则直接投资了“破产清算圈”的明星企业SimpleClosure。Infinity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Jeremy Jonker对自己的投资决策信心十足。他在内部邮件里告诉同事们:“我们看到面临挑战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他们估值很高,但很难发展到启动下一轮融资所需要的指标……因此他们需要进行有意义的‘向下融资’、出售公司或者进行破产结算。我认为SimpleClosure的市场潜力相当大,并且越来越大。”

从业绩上看,SimpleClosure的确对得起这顿夸。SimpleClosure成立于2023年4月,最开始只是为熟人朋友们提供服务,纯靠口碑传播,并没有想过成为一家能够被资本青睐的成长型企业,直到2023年9月创始人Dori Yona参加了一场金融科技行业的交流晚宴,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意如此“众望所归”——当晚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聚会主角,第二天他在账户上看到了15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

等到Infinity Ventures入局,用400万美元领投天使轮的时候,SimpleClosure的预期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万美元,客户量月增长率超过50%,收入增长超过14倍。

同样在这波风口里成长起来的明星公司还有出身自Y Combinator校友会的Sunset。Sunset成立于2023年8月,成立当天就宣布获得了145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Hustle Fund、Weekend Fund这些面向早期项目的VC,以及Layoffs.FYI创始人Roger Lee这样的自然人。

Sunset在业绩上也同样有非常好的表现,从2023年11月到2024 年1月期间,Sunset的收入环比增长了9倍,月客户增长率为65%。

“破产经验丰富,顶级失败专家”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这些事儿传统的“企业服务”不能做吗?这一波新成立的“企业破产服务商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一言以蔽之:传统企业服务的目标是让你“正式完成破产”,而新一代的“企业破产服务商”则更偏向帮助创业者、投资人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在开头提到的那份硅谷银行调研报告里,分析师们提到了这样一个现实:

“创业公司通常拥有大量的资产,从未完成销售的库存商品、办公用品以及各类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包括开发的软件、客户列表、业务计划表等等,但知识产权的定价是复杂的,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少会为知识产权设置一个账面价值,在破产的过程中如何分配知识产权的归属,更会涉及到复杂的会计方案。”
而且根据美国当地的法律规定,除非在公司解散之前把所有权转让给某个人,否则这些知识产权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因此近几年美国有关部门受理了大量的类似诉讼,供职于丹佛市某商标服务机构Taylor Carrillo就沉浸在此类撕逼当中,他说:“对于投资人来说,被投企业围绕着知识产权的去向陷入纠纷,那肯定是危险的信号。”

硅谷律师事务所Gunderson Dettmer的合伙人Ivan Gaviria认为每个创业者都应该了解“破产的黄金流程”。他从90年代就开始帮助企业处理破产事宜,最糟糕的一段经历是看到员工们在疯抢打印机和电脑,办公椅被扔在了门口:

“最理想的状况,是你在解散公司之前,结清债权人、房东、供应商的账单,员工得到遣散费,投资者也能得到一些东西。如果做不到这些,那请确认事务流程的优先级,确认哪些账单的责任风险最高,确认履行义务的边界在哪里。”

在这样的核心思想主导下,这一波新风口里的创业明星,乃至那些愿意下场的巨头们,其实都是标准的“连续创业失败者”。他们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开展的业务“始于破产,不止于破产”。

Henry Ward在创办Carta之前,曾经创办过一家机器人客服公司Secondsight。他还记得第一个被他裁掉的员工叫做Alexander,他十分愧疚地问对方“是否能找到新工作”,对方大度地表示“不要为自己担心,黎明会来的,黎明前也总是黑暗的”。

这段回忆是他推动Carta增设“破产服务”的直接原因之一,他在博文里写到:“Carta将提供我在关闭Secondsight时所希望得到的那些服务,无论你准备创办下一家公司、踏上新的职业道路,还是只是享受一些应得的休息时间,我们都可以帮助你开启下一段旅程。”

SimpleClosure创始人Dori Yona也有类似的故事。他创业三次、倒闭三次,觉醒于最后一次破产处置期间,当时他接受了投资人的建议进行了“破产评估”,结果发现在一家传统的“企业服务供应商”的帮助下,完整地关闭一家公司需要一个自然年的时间,需要支付的费用最高能达到75000美元,这让他决定发起一场“行业革命”,争取把时间缩短到“数周”,最好做到“全自动化”。

Cambrian Ventures创始人兼普通合伙人Rex Salisbury表示,他投资SimpleClosure,正是他受够了“帮助被投企业处理破产事宜”:“你可能认为公司倒闭是一次性事件,但对于在许多州取得过许可证或运营资质的公司,或受到严格监管的公司来说,倒闭的复杂性会迅速扩大,创始人面临的风险也会迅速增加。”

Infinity Ventures联合创始人Jeremy Jonker则认为“公司倒闭”是目前商业环境里,最不透明、最不智能、最为繁琐的一环:“美国每年有超过100万家企业倒闭,但这个话题却是一种禁忌。”

至于Sunset的两名创始人Brendan Mahony和Grant Rheingold,那更是绝对意义上的连续创业失败者,公司存活期平均不到2年。能够创建Sunset,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破产经验丰富(问号脸),外加2021年一级市场出现了巨大的泡沫,导致从2022年开始12月开始有大量的Y Combinator校友开始向他们寻求建议。

前不久,他们刚刚和“创业公司并购平台”Acquire达成了合作。Brendan Mahony表示,Acquire面临的困境是,他们的平台上买家们看上去是准备并购一些优秀的创业公司,但实际上只是想收购他们的“资产”或者打包他们的员工,因此Sunset将协助Acquire组织多场以知识产权、代码库、商标、域名为主题的拍卖,不再将“创业公司并购”的范围局限在“股权交易”上。

Brendan Mahony在谈到这次合作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总结,我觉得也可以送给当下身处在创投环境里的每一个人:“破产应该是寻求一个幸福结局的过程,而不是在去路上充满厄运和阴郁。”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