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超电实验室
私信
0
来源:Arrival

漫威前老板要造车?接盘无人货运第一股,原CEO被迫下台

2022-11-30
超电实验室
临危受命。

文|王磊

国内蔚小理水深火热,国外新势力车企的遭遇同样惨淡。

Arrival,英国电动货车公司,如今为了求生正开启一轮高层大换血,CEO也被迫下台。

这家初创企业最近发布一则声明,前CEO丹尼斯·斯维尔德洛夫(Denis Sverdlov)辞去CEO一职。

而丹尼斯将与董事长彼得·库内奥(Peter Cuneo)互换职位,后者将成为公司临时CEO,同时其总裁兼战略主管Avinash Rugoobur也将辞职。

有意思的是,目前这家公司的临时CEO彼得·库内奥,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漫威娱乐公司前首席执行官。

其实Arrival这两年运营情况一直萎靡不振,亏损的同时股价也在持续下跌。公司上市初期股价曾达到22美元,自2022年9月底开始,其股价便开始低于1美元。

前不久Arrival就被爆出存在破产风险,目前正进行业务重组积极寻找融资,如果在明年3月份依旧没有任何进展的话,Arrival就会被强制退市。

上市即巅峰

Arrival成立于2015年,最初的定位是开发电动卡车和公共汽车。在公司发展前期,最大的一笔订单来自UPS快递(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后者向其订购了10000辆电动快递货车,计划在2022年投产。

与特斯拉追求的“大规模生产”理念不同,Arrival是"微工厂"定制化的生产模式。

这种微型工厂属于轻资产,类似于麦当劳,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组装生产,这也是Arrival的一大特色。

2020-2021年间,是Arrival 发展最快的时期,曾经得到现代和起亚1亿欧元的投资,这笔投资使Arrival成为了英国最有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估值达到了30亿欧元。

此外,Arrival还设有专门的自动驾驶部门,并自研了自动驾驶软件和配套硬件。

硬件方面,他们的自动驾驶车辆搭载了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感知摄像头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满足L4级别自动驾驶的硬件需求。

软件上,他们的自动驾驶系统隶属于该公司Robopilot项目的一部分,此项目旨在为商用货车设计并开发自动驾驶系统。

2021年5月,这家初创公司以超15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后, 成为当时英国最大的科技 IPO,野心勃勃的Arrival在美国和英国都开设了微型工厂。

当时的Arrival宣称,正在研发从L0-L5所有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并打算向市场推出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商业化自动驾驶系统。

彼时的Arrival风光无限,是当之无愧的无人货运第一股。

但Arrival随后的发展并不顺利。上市后,巨额亏损是家常便饭,虽然是“微型工厂”,花销却越来越大。

2022年,各家车企都受到了通货膨胀和全球供应链危机的挑战,Arrival作为初创公司,在市场中的路更不好走。8月,Arrival将生产目标从400 辆削减至20 辆,同时第二季度的亏损也比去年同期增加很多,从5620万美元到8960万美元。

在这期间,Arrival也在寻找自救办法。第二季度过后,根据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提交的监管文件,Arrival宣布将生产重点从英国市场转移到美国。停止运营英国比斯特(Bicester)工厂,集中精力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开设工厂。

Arrival在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已经在积极融资,与几家公司进行了初步讨论。不过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资金到位还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

Arrival美国产品工程团队负责人Ableson表示,在融资之后Arrival将开启裁员计划,裁员约700人,占员工总数的30%,从2400人降至“略低于1700人”。当然,这些被裁掉的人员大多是英国员工。相应的,产品生产计划也一再缩减。

第三季度亏损进一步增加,公司净亏损从2021年的3060万美元扩大至3.103 亿美元。Arrival 也不得不对外公布,公司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维持其运营到明年年底。

同时表示,需要新的资金才能将公司唯一的产品——美国厢式货车推向市场。

屋漏偏逢连夜雨,Arrival还收到了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退市警告,即如果未来6个月内该公司股价不能连续10天超过1美元,将被摘牌。

漫威娱乐前CEO接棒

如今卸任CEO的斯维尔德洛夫,是这家电动货车企业Arrival的创始人。创始人辞职,对初创公司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

斯维尔德洛夫是位亿万富豪,还是一位连续创业者。2007年,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 引起了他的兴趣,随后他便在俄罗斯成立了一家通信公司Yota。

在那之后,Yota迅速成长为一家移动运营商,2012年,它成为首家推出LTE技术的俄罗斯公司,并且开发出了自己的手机。

同年,俄罗斯手机供应商MegaFon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ta。虽然斯维尔德洛夫没提过他从这笔交易中赚了多少钱,但他在通信行业的经历,也让其获得了俄罗斯通信部副部长的职位。

之后他搬到了英国伦敦,并筹集了5亿美元创建了风险公司Kinetik,用于投资高科技初创企业,创立Arrival公司就是通过这家企业获得了第一笔投资。

Arrival微型工厂的理念,正是他一手打造的。

他认为,现在电气化市场的变化是快速的,那些耗资数十亿,规模巨大的汽车厂,都过于昂贵,缺乏灵活性。

用少量的资金投入,建立微型工厂,不需要昂贵的冲压,油漆,焊接车间和装配线,在他任职期间建立了两座微型工厂。

任职期间,其还协助创建了由米其林和英伟达支持的自动驾驶汽车运动比赛Roborace,以帮助完善自动驾驶汽车软件

随着Arrival的运营状况式微,这位创始人也被迫离开CEO的职位。

在卸任CEO之后随即表示,“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致力于确保降临的成功,我将继续为公司、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的最佳利益而行动。”

担任临时CEO的彼得·库内奥(Peter Cuneo)来头不小,他曾经是漫威娱乐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此前是Arrival董事会的非执行主席。

除此之外,库内奥被国外《商业内幕》杂志誉为10位最伟大的转型CEO之一。

漫威娱乐前CEO为什么会和造车有关系呢?

这需要从Arrival上市开始说起,Arrival是以SPACs(SPACs是为目标公司上市的合并交易筹集资金的公司)的方式非公开上市,这是通过CIIG特殊并购公司才获得了上市的资格。

该合并公司就是由库尼奥一手成立,Arrival上市后,他就以非执行董事长的身份加入Arrival董事会,而创始人丹尼斯·斯维尔德洛夫(Denis Sverdlov)当时继续担任CEO。

正是这笔交易,帮助Arrival募集了总共6.6亿美金的现金储备,让公司市值暴涨至54亿美金,一年后达到巅峰153亿美金。

在此之前,从1999年到2009年,库内奥是漫威娱乐公司的第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直到2009年底,漫威以超过4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迪士尼,他的任期也随之结束。

接下来,虽然库内奥执行临时首席执行官的职责,但他仍然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董事会会议。

无人货运,也在过冬

Arrival在成立之初,被当作是Rivian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而Rivian 公司又被称为是“特斯拉劲敌”,但后来人们发现,似乎这俩家公司并不是一回事。

2021年8月,Arrival因资金和亏损的问题,削减三分之一的成本支出,暂停了电动巴士的试验和轿车项目的开发工作。

这样一来,Arrival目前就只生产电动货车。不过相比电动货车硬件制造,Arrival更专注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的领域,他们在生产出汽车后,会直接面向企业和出行平台。

2021年10月,Arrival首次完成了厢式货车无人驾驶演示,这是在一个仓库完成的,其车辆能够自主完成由商业车队司机每天执行的所有操作,Arrival也随后表示在英国的道路上开始测试其自动驾驶功能。

前不久,Arrival还展示了其针对网约车司机改造的小型货车造型。

此前Arrival已从美国UPS快递获得了10000辆电动货车订单,最初预计的是从英国发货,现在来看大概率是其美国工厂来共同完成订单。

现在,电力成本飙升让英国电动车企业直面“不可承受之重”,减税方案的草草收场。再加上眼下大批L4自动驾驶企业遭遇寒冬,要么是烧钱太多,要么商业化落地难。

虽然Arrival目前日子不好过,但是其专注的领域—自动驾驶货运,至少要比那些高级别乘用车自动驾驶企业前景更有希望。

因为无人货运在监管和行驶上要比无人驾驶乘用车更为简单,货运主要是干线的物流,也就是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高速公路的路况没有普通公路复杂,行人等不可控因素也相对较少。

另一个主要主要场景在港口或者园区内等路线固定、路况相对简单的封闭道路,这种“点到点”的固定线路以及多高速路段简化了自动驾驶使用场景。

其实Arrival押注的无人配送领域,已经有玩家混的风生水起,比如国内选手,背靠长城汽车的毫末智行最新无人配送车,售价已经低到12.88万元。

而同样是无人货运初创企业的Einride正准备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在美国公共道路上部署其完全自动货运卡车,甚至还要进军德国市场。

对于这些无人车来说,除了运营和技术的挑战,或许更多的是这些无人车辆的路权划分与政策准入问题。

这对于所有玩家来说,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真正的无人驾驶,无论是乘用还是商用,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实现。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玩家可能等不到真正的无人驾驶落地了。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