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8月11日报道
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已过去半个月。在这半个月内,教培行业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至暗时刻。收缩、裁员、转型、求生……政策的重锤落地,宣示着教培行业“旧航海时代”的结束。
股价“跳水”
《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包括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等多个方面。
政策远比想象中更为雷厉风行,教育股应声“跳水”,好未来、新东方、高途股价均下跌超过70%。随后,新东方、好未来发布公告,表示受到近期新规影响,将取消原定于下周发布的财报以及电话会议。
裁员收缩
政策落地的第二天,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就定下裁员指标:全国13个地方中心,在8月1日前完成关闭,只留下郑州、武汉、成都3个辅导老师中心,每个中心平均上千人,涉及范围达到上万人,相当于高途1/3的人将离开。
同时大幅裁员的还有好未来,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表示,裁员是肯定会裁员的,没有需求的业务肯定会被关掉。他也给员工打气,称要积极面对困难,寻找机遇,“希望大家坚持,会有希望,最后是我们不会死。”
同样,掌门教育创始人张翼也明确了公司接下来的打算,“公司会根据国家新的教育政策的引导,进行业务调整,不得已会送别一些业务的伙伴,会有阵痛。同时也会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寻求更多素质教育方面的人才加入。”
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也相继开始裁员,旗下瓜瓜龙、清北网校、你拍一等项目部分人员转岗或投到新项目中。素质教育和台灯硬件部门暂时受影响较小。
从社交平台上的网友曝光来看,此次涉及裁员的机构还包括新东方、猿辅导、作业帮、火花思维、豌豆思维等多个在线教育平台。
“第一步是机构必须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去转型,才有机会把送走的这些人找回来。”一位在教育领域履职多年的教培人士指出,为了活下来,机构必须要做好以下三个准备:现金流的储备、冗余人员的调整和市场运营成本的控制。
转型求生
7月7日,好未来瞄准成人教育领域,推出“轻舟”品牌,同时旗下少儿英语品牌“励步英语”,从英语培训转为提供英文戏剧、口才、美育、书法、益智、棋道等一系列的素质教育新产品。
7月12日,新东方多个分校经营范围发生变更,托育托管服务、科技培训、家庭教育均成为新增经营范围 。
7月19日,高途改道职业教育,新版官网已经上线了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教资、留学、管理、医疗等类型的职业教育业务。
7月28日,猿辅导正式上线“南瓜科学”,高调转型素质教育。
7月29日,掌门教育宣布发力素质教育,创始人张翼透露“会根据政策要求进行授课时间等方面的合规调整,同时会发布周中学科产品,加大力度升级拓展素质类教育产品。”
8月5日,网易有道召开“共创素质教育未来”行业合作发布会,推出为线下机构提供素质化转型服务的有道优课,还对智慧屏和词典笔等教育硬件进行了重点投入。
调转船头,教培企业转型主要集中在三条路径,即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和教育硬件。
至暗时刻,谁能率先走出“低谷”?
从目前来看,学科类教培企业的应对思路大致可以总结为,学科业务调整至合规“活下来”,同时到政策鼓励的领域去开拓新业务“寻出路”。在笔者看来,接下来有望率先走出“低谷”的教培企业具备以下几点要素:
1.现金流
目前,一级市场上,投资人已对学科赛道避而不见,二级市场股价狂泄和严格的资本化管制,也让资本信心疲软,教培企业短期内想要通过新融资“续命”几无可能。
另一方面,政策对周末、寒暑假补习限制后,家长的付费意愿降低,决策周期变长,已付费的家长则存在因恐慌情绪而挤兑退费的可能,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教培机构的现金流紧张。
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经过多轮融资,现金流充盈的头部机构,会具备更强的资金实力以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和调整转型。当然留给大机构的时间也并不多,因此大规模裁员断臂求生,坚决转型,动作越快的机构越有可能寻得生门,是一场生死竞速。
此外,对于教培企业来说,如何在政策影响下保障已付费用户的课耗权益也至关重要,目前来看,多家在线教培机构均已表态,对于已报课的老用户,将保障合同正常履行,用户可以放心上课。
2.品牌力
而今,校外培训的准入门槛已然抬高,政府的资质审核更为严格,《意见》明确强调,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这就意味着,新进入的机构数量将会被严格限制,新的品牌再难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对于广告的严格限制,意味着企业不能通过营销方式来促进快速增长,需要靠口碑和效果吸引用户。而未来家长在挑选教育产品的时候,机会成本变高了,会更加倾向于优选口碑好、用户多、个性化、效果明显的产品。
头部机构已经形成的品牌价值,现在看来是最有力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学科业务还是转型业务,均具备品牌强辐射的先天优势。
3.服务力
说完增量市场,我们再来看存量市场。广告投放、拍照搜题、3-6岁启蒙产品这些曾被视作教培机构最大流量来源的渠道均被明令禁止,新获客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能否获得存量用户的青睐就成为企业存活的另一个关键。
目前来看,政策主要对义务教育阶段(K9)的课外补习进行严格限制,高中阶段暂不受影响,这意味着高中用户比例高的企业受影响较小。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时间更为紧迫,对升学和成绩提升的要求高,唯有效果更强、效率更高的教学模式才能赢得青睐,需求倾向于进一步流向1对1和培优类服务。
而受到严格监管的K9阶段,企业想要留住存量用户,努力满足用户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将会带来机会。例如头部企业基于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有能力推出混合型业务,周一至周五为学生提供学科辅导课程,周六日则提供素质教育服务,从而赋能校内教育,成为有益补充。
在用户需求日渐多元的趋势下,有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教育平台,能够更好地拉长用户的LTV,进而提升单个用户的付费价值,稀释获客成本。
结语
政策重锤下,教培行业向死而生。
有人说人生95%的东西是我们决定不了的,然而乐观派懂得把握剩下的5%。
“战场就在那里,要不你就认输退场,要不就义无反顾开疆拓土”。
以往不谏,来者可追。